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浅探
2013-04-29戚海燕
戚海燕
摘 要: 如今,小学生接触面广,信息量大,求知欲强,传统的“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作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课堂提问艺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面向全体学生,促使人人成功。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提问艺术 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提问是必不可少的。语文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技能。教师提问能起到设疑、解疑和反馈的作用,能指明方向、承上启下、启发思维和调节气氛。合理的提问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成为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提问要讲究艺术,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明确提问对象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点是明确提问对象。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学生成绩的普遍提高。因此,课堂提问的对象是全班学生,并且着重考虑中等生和学困生的接受水平。提问要讲究先后原则,平时回答少的优先,回答问题胆怯者优先,回答正确率高的居后,回答正确率低的也居后。另外,教师要正确处理学生的回答,因为学生的回答会出现答不出、答不全、答不对的情况,对这些学生不能弃之不顾,转让其他学生回答。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其完成答问过程。
二、学生提问的分类
关于学生的提问,很少有人分类。甚至不少人将提问与质疑混淆。我认为,提问与质疑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属关系,前者是个大概念,后者是个小概念,只是提问的一种。从提问的性质上,可做如下分类:
(一)疑难性提问。即质疑,这种提问是人们普遍倡导的,也是学生最常用的提问方式。质疑性提问大致有三种情况:
1.学生对未知的疑问。学生学习语文,不是知识的重复,而是由已知到未知,螺旋上升的过程。学习未知的东西时会有疑难问题产生,学生应质疑问难。就难点来说,有的是教材本身固有的,学生普遍感到疑难,如古诗、古文中含义深刻的字、词、句;有的对教材本身来说不是难点,对于一些基础差或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就成了难点。
2.学生已知知识中的疑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解水平同教材中提供的新内容、新概念不一样,会产生矛盾。产生疑难问题的原因有二:一是已有知识、经验方面的原因(知识、经验不牢固或缺漏等);二是理解水平方面的原因(疑难的有无与多少,反映学生间理解水平的差异)。
(二)设想性提问。这是一种设问学习法,即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材料,尤其是阅读课文。一般有三种情况:
1.假设提问。提出假设是学习、科研的重要方法。例如:《刻舟求剑》一课,可以提问:假如让我来求剑,我该怎样做呢?再如,一些想象作文题就是假设性的,如《假如我当老师》、《假如我是记者》等。
2.自己设问。阅读课文前,自己提出若干问题,作为自学的思路指导,带着这些问题思考。内容包括: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为什么、结果如何等六个方面。学生如果能从这六个方面探讨,就会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
三、巧设悬念,激发参与兴趣
认知的内驱力是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和求知欲望。可见,认知的内驱力是维持学生注意力,促进学习的根本力量。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思维的矛盾运动是参与学习的真正内驱力。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在学习新课文时,应首先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这就需要巧设悬念,启迪思维。“看题目,设悬念”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因为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眼睛”可以窥视文章的条理、内容。围绕题目设问,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学《窃读记》一课时,学生看到题目后问:“窃”是什么意思?谁在窃读?在什么地方窃读?为什么要窃读?怎样窃读?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学生学有方向,而且这些问题给学生留下了悬念,激发了他们的参与兴趣。抓住课题,巧设悬念,能有效引导学生的认识方向,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四、学生提问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发出过石破天惊的感慨:“儿童可以做成人的老师!”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儿童比成人更多地保留了人类灵性中的真、善、美。他们所提问题,或对或错,或深或浅,都是学情的真实反映。在教学中,我时常根据学生的提问改变自己原有的教学计划。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我原计划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教学,这时一个同学站起来说:“小兴安岭的秋天都有哪些景物呀?”我趁机说:“大家先把这段找出来读一读。”这样,我们就先学了秋天的段落,又学了其他季节。教师应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调节教学步伐,改进教学方法。
五、质疑问难,引导主动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举措。如教学《落花生》时,当学到父亲把花生的好处与苹果、桃子相比较时,一位学生提出不同看法:苹果、桃子把鲜红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并不是缺点。正如现在做好一则广告所产生的良好效益一样,勇于发现自己、推销自己并没有错。这位同学的见解得到了不少同学的支持,我也及时表扬他有个人的见解,但话锋一转,点出在本文中,父亲主要是想通过比较来赞美花生默默奉献、不炫耀自己的品格,并非贬低苹果和桃子,应该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基本方法。其一,何处质疑。引导学生从课题上发现问题,从字词的用法、语句及课文内容的含义和标点的使用等方面提出疑问。其二,何时质疑。一般来说,有关课题的质疑宜在课始,从而带着问题学习课文,使学有方向;对课文语言表达的质疑,宜在课中,边学边问,学问结合,使兴趣倍增,收获更大;对情节发展、篇章结构安排等方面的质疑,宜在课尾,有了前面的铺垫,提出的问题会更深入,理解也会更透彻。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质疑问难,不仅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而且有利于融洽师生感情,使学生乐学、好学。
参考文献:
[1][美]丹东尼奥等著.宋玲译.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
[2]小学语文教学参考.
[3]刘显国编著.课堂提问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