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沃尔夫假说再探讨

2013-04-29洪东丽

考试周刊 2013年94期
关键词:合理性

洪东丽

摘 要: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重大理论问题,而且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的发达,涉及此关系问题的学科越来越多。其中涉及语言与思维问题的沃尔夫假说也争议颇多。近年来假说得到了更多关注,虽对其合理性给予了肯定,而对其合理性及不合理性的系统论证却不多。文章结合自然科学和语言学中的一些成果对这一假说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沃尔夫假说 合理性 不合理性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备受争议的重要问题。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下文简称沃尔夫假说)是对这一问题的一种观点。自这一假说提出后,人们对其进行了激烈讨论,褒贬不一。但是,客观地说沃尔夫假说虽不尽科学但也有其合理性,不能一味地否定其价值。对这一假说前人已做过一些研究,笔者感到这些研究评判的多,肯定的少。本文对沃尔夫假说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方面进行分析,揭示并阐明这一假说的意义。

一、沃尔夫假说

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语言决定思维,称为“语言决定论”;另一种观点认为思维决定语言,可称为“思维决定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一个人习惯性使用的语言结构影响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Kramsch,11)下文从这一假说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两方面深入揭示这一学说的意义。

二、假说的合理性

沃尔夫假说有其合理性,体现在语言对思维的作用上。经研究发现语言习惯对思维活动确实有一定影响。语言对思维的作用体现在“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是引起别人思想的工具;语言是使思想过程模式化的工具;语言是使思维活动抽象化﹑使人脱离动物界的条件之一”(王德春,13-14)。沈阳在《语言学常识十五讲》中从语言学的角度说语言在人的抽象思维这种认知活动中作用相当巨大。他将语言的作用归结为三方面:一是语言可以帮助完成人的认知过程,二是语言可以储存人的认知成果,三是语言可以发展人的认知能力。(373)无论语言的功能如何表述,我们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使用语言的过程,虽然有时不完全借助语言,还有其他形式,如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但就连这些艺术创作也不能完全不用语言。可以说:“语言证明了思维的存在,它使思维物质化,从而使思维的结果—思想有可能为别人所感知。”(戚雨村,27)语言是物质的,思想在语言中客观化。在交际中语言将思想传递给听众,听众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形成和说话者相似的思想,如此世界才能正常交流,不会混乱。同时语言也使我们所表达的思想保存下来,人们得以应用这些思想结果。语言也使我们的思维更具象化,由此人们可将思维成果用于实践。语言不仅将思维成果记录下来,它在应用过程中也不断完善我们的思维。语言知识及语言结构的逐步掌握可以促进思维发展。因为只有掌握了相关的语言知识才能建立相关的概念﹑判断和推理,顺利地进行思考。

从这个角度来说,沃尔夫假说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不能过于夸大语言的功能。 “他们认为语言决定思维的性质和类型。认识现实的性质取决于用哪种语言进行思维。语言不同,认识的过程和结果也不同。人的思维取决于语言”(王德春,14)。这就使其理论走向了极端。

三、假说的不合理性

我们说沃尔夫假说不合理不科学,除了过于夸大语言的作用外,在相互的地位﹑立论前提﹑论据上也存在缺陷。

首先,在语言与思维谁先谁后上,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决定思维。最有名的举例是“空汽油桶”,沃尔夫说当人们看到汽油桶写着“空”字时就无意识地将烟蒂扔进桶中而引起爆炸。因此沃尔夫认为“空”汽油桶这个词传递给人们的讯息是“无危险”。殊不知是人们的日常经验赋予了“空”以“危险小”或“无危险”的概念,从而使人们产生了错觉。而且现在在语言和思维的地位问题上较一致的看法是思维起主导作用,思维决定语言。因此在这一点上沃尔夫假说就不科学。

其次,在界定语言和思维的先后问题上,沃尔夫假说就认为语言是先于或至少是同时于思维发生的。然而自然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提供了思维先于语言产生的更客观的证据,主要来自三方面的研究结果:“一是从人类的系统发生学,也就是从整个人类的发展史来探索语言和思维产生的先后顺序,乃至语言和思维产生的绝对年代。再是从人类地个体发生学,也就是从儿童掌握思维和语言的过程推测人类发展史上发生过的情况。还有就是从大脑受到损伤,丧失了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病理现象,以及先天聋哑人的思维状况,来推测语言和思维的产生过程”(沈阳,363-364)。

最后,沃尔夫假说的论据主要来自人类学的资料,沃尔夫一生都在研究印第安荷比语,在同英语做比较后认为语法的不同决定了思维的不同。其实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感受与实际生活方式有关。如英语中有11个基本颜色词,Dani人的语言中只有两个基色词,然而他们对于颜色的感受方式却极其相似。“这说明对世界(颜色)的感知与语言(颜色词)无关”(钱伟量,255)。人们的语言表达不同主要是由实践决定的,特定的社会﹑地理﹑文化环境制约人们的思维,进而将这种影响反映在语言中。

四、沃尔夫假说的意义

综上所述,只有正确认识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才可能更好地理解沃尔夫假说的意义。在语言对思维的影响方面,它有其积极意义,然而绝不能夸大这种作用,它的积极意义还在于告诉我们通过不同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世界。同时要看到语言是民族性的,思维规律可以是世界性的。沃尔夫假说本身就说明语言是记录思想的工具,而我们又可以通过语言对这一思维成果进行思想﹑分析,从而得到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1]Kramsch,Claire.Language and Culture.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戚雨村.语言学引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3]钱伟量.语言与实践——实践唯物主义的语言哲学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沈阳.语言学常识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王德春.语言学通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合理性
碰撞合理性问题的“另类”解决方法
奇遇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试论《反异教大全》取名“哲学大全”的合理性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至善主义、合理性与尊重
论合理性标准在诠释过程中的作用与限制
关于如何加强建筑设计的合理性问题探讨
加强建筑结构设计合理性的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