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不会有银行倒闭
2013-04-29子云
子云
自5月下旬起,中国银行间市场资金出现紧张迹象,此后事态不断升级。期间传出光大银行违约,虽然涉事银行均否认,但市场并不买账,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SHIBOR)狂涨,6月8日创下近5年新高9.58%,6月17日暂时回落到4.81%,6月19日再度提升至7.66%。6月20日,大型商业银行加入借钱大军,隔夜头寸拆借利率飙升578个基点,达到13.44%。与此同时,各期限资金利率全线大涨,银行钱荒进一步升级。
13.44%是个什么概念?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倒闭,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那天,美国金融市场隔夜拆借利率大约是6%。
中国银行市场的钱到哪里去了?有几种叠加因素导致市场资金短缺。
一是持续的热钱流出。今年前5个月,国内银行结售汇余额从去年底的509亿美元下降到104亿美元。加上美国经济复苏日益明显,对全世界资本的吸引力增强,趋势一旦形成,新兴国家资金外流将加速,中国也不能例外。
二是3月底以来,银监会对理财产品进行规管,迫使银行将表外非标资产转移至表内同业资产,直接挤压同业拆借额度。6月底,大约有13万亿理财产品集中到期,给银行带来很大的现金支付压力。惠誉预计,流动性情况最差的光大银行,必须收回近90%的贷款才能满足其短期现金流出需求。收不回来的后果是什么呢?从技术上看,就是违约,可以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三是市场对央行的调控预期落空。5月下旬,市场出现资金紧张后,央行并没有施以援手,而是央票发行与正回购操作照做不误,逆回购与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依然停留在传说阶段,打破了市场关于央行节前“放水”的惯性期待。央行的强硬态度人为制造了流动性紧缩。
李克强在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讲话,将市场对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彻底浇灭,他要求“用好资金增量、盘活资金存量。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合理保持货币总量,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中央要“压”银行的动机何在?这主要在于,迫使以前在理财产品市场、信贷市场激进的银行进行自我清理,释放风险,意在敲打“影子银行”。同时,促使一些地方融资平台项目进行调整,该下马的下马,刹一刹投资大跃进的不正之风。
事实上,李克强早前就透露了不会急于改革的信号,而是先清理好道路,树立公信力。一些既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有损政府公信力的做法将受到挤压。
综合上述种种信号来判断,现任政府只是想剔破前任留下的几个脓包,而不是想做截肢手术,弄得不可收拾,所以,还不至于发展到让某家中小银行倒闭的地步。与美国金融危机时期,一家银行动辄数千亿美元的坏账规模相比,这次中国的银行还不到其1/100。就像福布斯中文网的评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中国监管层发动了一场“可控”的金融危机。
今天银行拆借利率大幅回落,隔夜利率下跌495.20个基点至8.49%,创下2007年10月份以来5年多最大跌幅。这种高企的利率是不可持续的。
值得期待的是,这场“危机”之后,中国经济会迎来怎样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