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文化中小企业融资难
2013-04-29林林
林林
文化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阻碍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究其实质原因,不是市场中的文化资本缺乏,而是文化中小企业缺少必要的评估信息和贷款信用。
文化中小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和文化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也是文化创意创新的重要力量。现实现状中,文化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阻碍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究其实质原因,不是市场中的文化资本缺乏,而是文化中小企业缺少必要的评估信息和贷款信用。
破解文化中小企业融资难,需要通过第三方提供企业融资信息和贷款增信服务,解决好“两缺”问题,从而形成“文化中小微企业-信息和增信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的信息对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
一是确立地位,做好文化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专题规划。
各级政府应当制定文化中小企业发展长期,明确发展目标和重要举措,在全国范围内确立文化中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战略地位,在产权保护、财税支持、行业准入等方面提供更宽松的体制机制和更健全的公共服务,也要力争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增量)。
发挥“资金、规划、政策”叠加优势。在资金管理使用上,要引导资金支持符合地区文化产业政策导向,符合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规划的文化项目,通过发挥“资金、政策和规划”促进文化产业功能区错位经营和产业集聚,实现文化产业集聚化、规模化、专业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在资金操作方式和项目审批上,采取“集中申报”与“常态化申报”相结合方式,做到“成熟一批,推出一批”。
二是创新服务,建立文化中小企业综合信息平台。
解决文化中小企缺少信息问题,就需要地方政府要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网络为平台,以知识管理为核心,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构建面向文化中小企业的规范化、数字化、公开化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平台服务内容除工商管、政企沟通、项目合作、市场推广、员工培训、信息情报分析等外,需要重点采取措施构建文化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收集分析系统。
构建文化中小企业信用征集体系。针对文化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特点,企业信息将不拘泥于财务指标等“硬信息”,更注重人才技术等“软信息”。建立文化中小企业资本需求库,为文化中小企业提供项目融资、股权融资、产权交易和融资担保等在线发布、查询功能服务,形成网上文化企业投融资博览会。充分利用资源、政策、信息优势,创新应用“一链”、“三品”(人品、产品、品牌)、“三表”(财务报表、人力评估表、版权专利登记表)的信用评审模式,以缓解了文化中小微企业“缺信息”的难题。“一链”即抓住区域重点文化行业,以真实交易数据为基础,借助核心文化企业交易信息和行内公私联动,批量获取上下游合用企业信息,近而评估上下游企业信用和商品自身的价值。
构建文化中小企业评级发布机制。制定标准化的企业评级和调查审查标准,按文化行业、经营规模、合作机构、人员品质等维度对文化中小企业进行分层分类,结合“评级、授信、押品评估和业务审批”等流程,统一界定各等级文化企业的前中后台的风险偏好。
完善文化中小企业信息通报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监管部门、银行机构、担保机构、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合作机制,通过开办“优秀文化中小企业推介会”等形式,主动推荐的信用较好和等级较高的文化中小企业,让企业和金融机构得到有效信息交流。后台充分组织利用社会上的金融、技术、人才等资源,对融资需求企业提供审查、处理、撮合、响应及合作指导等为一体的专业金融对接服务。
三是动员各方力量,健全和完善企业融资增信机制。
制定出台行业行政许可、行业监管等一系列文件,着力解决文化中小企业缺乏合格抵质押物的融资瓶颈。着重打造“资本结构多元化、经营机制市场化、合作模式多样化、产品服务专业化”的文化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创设和完善政府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省级政府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市县两级配套比例资金,设立文化创意产业统贷平台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对中小文创企业打包开展统贷统还业务,充实文化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为小额文化贷款保证保险提供财政支持,给予保费较高比例的补贴。
充分发挥担保公司的风险保障。政府要积极参股和控股部分专注于文化领域的担保公司,推动文化科技融资担保公司等专营担保机构建设,规范商业性担保公司的运营,发挥其服务具有信息、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并建立起以省级文化投资担保公司为龙头的再担保服务体系,在银行、文化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之间构建新型风险共担机制。
要充分挖掘保险工具增信作用。鼓励保险机构推出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贷+信用保险”模式,大力发展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业务,提高文化中小企业融资增信能力,使之更好地创造可贷条件,畅通信贷渠道,如而平安则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按照14.1%至35%的费率收取的中小企业信用保证类保险业务。
借助文化企业集体信用推动企业融资。针对中小企业的主要有国家发改委审核的“中小企业集合债”、交易商协会审核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银行文化中小微企业金融债。国家发改委“小微企业扶持债券”或即将出台,首批商业银行主承销小微企扶持债券在盐城、天津、无锡、镇江、广州5地试点。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从北京中关村扩大至上海张江、天津滨海、武汉东湖等地。因此文化中小企业可以借助以上集合债、集合票据和金融债等形势,拓宽集体融资规模。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借助上交所、深交所平台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股权信托等等股权融资方式做大做强。
借助“银政企”统贷平台提升文化信贷专项服务。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合作,建设针对中小文化企业融资的统贷平台。鼓励合作金融机构建设专业营销团队,设立"文化企业绿色通道",实行单独的“评审、审批、考核、核算”标准,尝试开发了"信贷+保险"、动产质押、文化中小企业联户担保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助保金贷款等文化金融新产品,并采用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支付工具和手段,扩大对文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范围和覆盖面。
鼓励民间资本以契约信用投资文化领域。目前 ,我国文化投资机构数量、资产规模等都相对不足,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设立文化投资集团、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投资机构,一方面,大力发展文化投资企业、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投资机构,积极创新和规范民间借贷阳光化运作,为文化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支持。另一方面,政府成立文化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吸引社会资本,并与有关机构成立母基金募集设立影视、动漫等若干支子基金,形成总规模更大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吸引社会投资支持文化中小企业发展。
(作者系北京新元文智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产业规划部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