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戴着镣铐的泣血之舞
2013-04-29王青
王青
近年来,一部大型古装清宫剧《后宫·甄嬛传》火热荧屏,一时间,“后宫女性”成为街头巷议的热门话题。其实,早在2007年,《甄嬛传1》就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直至2009年,《甄嬛传》7部相继以正式出版物的形式与广大读者见面。而在更早之前,网络写手流潋紫就以博客起家,她的《甄嬛传》以网络连载的方式,在半年时间里即拥有突破 300 万次的文章点击量。这是怎样的一部小说,在短短几年内,经由网络连载、正式出版之后,改编为同名影视剧并成功走上美国、日本等众多国家的银屏?
文如其名,《甄嬛传》以“甄嬛”的命运发展为主线,描写了甄嬛等数十名女性或悲或喜的人生轨迹,展现了封建皇权时代,女子“单调”而又“多彩”的宫廷生活。说起“单调”,从选秀入宫之日起,后宫女子,不论位分高低,共同拥有的不过都是那高高的宫墙与四四方方的天空。而就在这单调的宫廷生活之中,三宫六院各自使出浑身解数,数不尽的爱情与阴谋又使得这寂寞宫廷异彩纷呈。然而,后宫女子,单调也好,多彩也罢,她们从来就是没有选择的,一切都是禁锢于封建皇权之下的权宜之计,是带着镣铐的泣血之舞。
“在这样幻彩迷蒙下,殿宇深广金碧辉煌的紫禁城有一种说不出的慑人气势,让我印象深刻。”流潋紫如是说,这样的“慑人气势”开启了甄嬛伴随皇权的一路“成长”。
隐形镣铐:“莞莞类卿”
最初的甄嬛,纯真烂漫。她着意嫁与“这世间最好的男儿”,“而皇帝坐拥天下,却未必是我心中认可的最好的男儿。”所以,她认为“这场选秀对我意义并不大,我只不过来转一圈充个数便回去。”然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如甄嬛后来所言,“人如掌心棋子,往往是身不由己,却不得不孤身向前”。在母亲“一入宫门深四海”的预言下,一副隐形的镣铐已将甄嬛与封建皇权牢牢捆绑在一起。
甄嬛以莞贵人的身份带着“不求能获得圣上宠眷,但求无波无浪在宫中了此一生,保住甄氏满门和自身性命即可”的愿望入住碎玉轩。选秀那日,一句“嬛嬛一笑楚宫腰”在博得皇帝欢心的同时,也使得甄嬛在进宫之初就成为一众宫嫔的“眼中钉”。一记“一丈红”的下马威让甄嬛选择在太医温实初的帮助下称病避宠,以明哲保身。大雪夜,倚梅园中,甄嬛感知自己“此身将要长埋宫中再不见天日”的命运,不由长叹“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只是,皇权的无处不在并不是一心规避就可以逃离的。甄嬛即便在倚梅雪夜聪明地躲过与皇上的正面接触,杏花疏影里的偶然邂逅也注定了她此生与皇权扯不断,理还乱的纠葛。自此,未承宠而晋封,赐泉露池浴,椒房之宠,“撒帐”之俗,直至七日连宠,甄嬛之隆宠可谓无人能及。玄凌的出现让甄嬛“突然爱上《诗经》和乐府里那些关于爱情的美妙的诗句”;侍寝之夜,甄嬛视“皇上如夫君”,视“今夜是新婚之夜”。在甄嬛眼中,现在的自己无疑是幸运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爱情夙愿似乎已经实现。虽然不能独享玄凌专宠,好在玄凌能够一心待自己。甄嬛以为,这是自己期盼已久的爱情,仅以夫君相待,而与皇权无关,却不知道一切的恩宠只是充当了一个影子,不过是“莞莞类卿”的宿命。
此时的甄嬛,不论是规避承宠还是如日中天,似乎都是自由的。称病期间,她乐得清闲,隆宠之余,她享受爱情。然而,封建皇权早已在她入宫之初就将其俘获。一入宫门,做了皇帝的女人,就注定了她此身不得自由的命运。俗言道:伴君如伴虎。得宠后的自由与安适,不过也是依附在强大皇权之下,宠爱就是后宫之中皇权最集中的体现。一旦这深宫隆宠被封建皇权所剥离,镣铐便在一夜之间具化成冰冷的枷锁,束缚的不仅仅是自由,更有那烂漫的少女心性。
挣脱镣铐:“与君长决”
后宫之中,从来都容不得女子的天真烂漫,淳常在的溺水身亡就是最好的例子。如若不然,必要经历凤凰涅槃般的痛苦才能够得以生存,而后者,就是甄嬛不得已的命运。
在皇后的阴谋下,甄嬛误穿纯元皇后故衣,引起玄凌勃然大怒,一句“宛宛,你终于回来了!”让甄嬛幡然醒悟:“一切不过是个圈套,自那件毁损的礼服起。而醒悟之中,是更深切的悲辱——他给我的一切情意与荣宠,不过因为我是个相似的影子啊!”由之,甄嬛被禁足。然而,被禁的不仅仅是昭仪的位分和甄嬛的自由,更重要的是甄嬛心心念念的爱情,“心,从剧烈的痛与滚热,随着炭盆里彻夜燃尽的银炭蓄成了一滩冷寂的死灰”。而这还并不是爱情理想的终结,意外的一张纸笺可谓是真真正正幻灭了甄嬛所有的希冀,“纵得莞莞,莞莞类卿,暂排苦思,亦‘除却巫山不是云也。”真相揭开,伴随着血肉模糊的撕裂感,原来终究一切的恩宠不过是“三分长相,五分性情”背后的依附。甄嬛第一次感受到皇权的巨大压力,它可以不给你爱,却强迫你的忠心不二;它可以让你如日中天,也可以弃若敝履;它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论是对感情还是对家族命运。
“愿得一人心,白首莫相离”的爱情梦被击灭以后,甄嬛再也无法忍受以影子的身份侍奉在皇上身边。“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她拒绝继续做皇上宠妃的要求,执意离宫退居京郊的甘露寺带发修行,这是甄嬛第一次挣脱镣铐,对封建皇权的无声反抗。
甘露寺的清苦生活,却让甄嬛无意间真正收获自己期盼已久的“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一个是“皇帝下旨逐出宫修行的废妃”,一个是“翩然如玉的天潢贵胄近支亲王”,这样的结合无疑是对封建皇权的最大挑战。不仅仅如此,温实初所配假死药“七日失魂散”,更预示着甄嬛即将与皇权的彻底决裂。却怎奈,天不遂人愿,封建时代皇权之下的女子,决裂无异于天方夜谭,终究,甄嬛还是逃不过皇权的纠葛,只是立场却早已截然不同。
甄嬛在爱情幻灭之际选择离宫,以“与君长决”的姿态无声反抗“莞莞类卿”的命运。在遵旨出宫修行之时,又接受玄清的爱,挑战天子权威,甚至准备以假死彻底与帝王生活决裂,过自己逍遥自在的日子。然而,镣铐一经扣牢,又哪是可以简简单单挣脱的?皇权就是那个时代后宫女子的全部无奈,好不容易逃离的甄嬛不得不再次回到那个皇权之下充满斗争的后宫。只是这次,是甄嬛向封建皇权的主动靠拢。
泣血之舞:“浮生一梦”
河清王之“死”又一次打破了嬛儿的爱情之梦,却也激起了甄嬛的斗争信念。为了河清王一脉,为了父兄的性命,为了甄氏一族的活路,她不得不选择以战斗的姿态来保全。而这一切都要依靠一个人才能实现,那就是玄凌,又或者说是玄凌手上的皇权——“唯有这抹明黄,才是能够要到我想要的啊”。于是,经历了压迫、逃离、反抗之后,甄嬛采取主动的态度与封建皇权正面相遇。
甄嬛设计让皇上以为自己怀的是龙裔,而得以莞妃之位被迎回宫中,这时的甄嬛早已不是当年初入宫中那个怀揣玫瑰色幻想的小女孩了,此行之后,她明确地知道自己要的就是玄凌身上那抹明黄。她隐藏着所有的不甘与厌恶,对玄凌虚意承欢,一步步巩固自己在后宫的地位。在迫于皇上权威,不得不“毒”害河清王之后,甄嬛可谓恨毒了皇上,但是却依旧笑面不语。在隐忍之下,甄嬛暗示太医给皇上用药,伤其根本,又适时将孙才人与侍卫私通、汪贵人有喜等消息授意于皇上,顺理成章地促成了皇上驾崩。
时至此时,甄嬛可谓依附皇权,爬上了权利的巅峰。在前朝,得皇上默许参政,为皇上批阅奏折;在后宫,虽太后遗诏“不得废后”,皇后也是形同虚设,一切由皇贵妃熹妃掌权。甄嬛在前朝后宫权力的逐步扩大主要是依附玄凌实现的,没有玄凌的宠爱与权力支撑,甄嬛不可能在保全家族与命运的同时,自己演变成那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角色。玄凌死后,眉庄遗子继位,甄嬛位及明懿皇太后。玄凌死了,封建皇权却没有结束,甄嬛依旧在皇权之下生存。
很多评论认为《后宫·甄嬛传》是一部“心灵成长史”,只是这“成长”该如何定义?如果把甄嬛从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到反抗皇权的伤心人,再到善于谋权的深宫妇人的这种成熟视为一种“成长”,似乎也无可厚非。不过,就如甄嬛所说:“臣妾要这天下来做什么,臣妾要的始终都没有得到”。
“凤座高位如能凌云,然而其中冷暖,如人饮水。”甄嬛一生的命运都以封建皇权为主轴,压迫、逃离、反抗、挑战、决裂,再到最终的依附,即便是最后高居后位,她也从来都没有掌握过自己的人生,到头来不过是浮生一梦。所谓最终的权利巅峰,只是在不同的角度与封建皇权周旋罢了。“在禁锢严格的皇权体制下,女性没有任何追求自由、平等和梦想的机会,而每一位最终赢得权利的女子,无不是以人性扭曲为代价的。”所谓的“成长”,不过是封建皇权之下,一位后宫女子带着镣铐的“泣血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