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水利的知智慧
2013-04-29
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在防汛抗旱、应急减灾、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与治理等多个民生领域发挥独特的作用。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人均占有量来看,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南方最高和北方最低可以相差10倍,西部与东部差值可以高达500~600倍)。
民生水利作为基本国策在“十二五”期间已经确定,为此,国家水利部门于2010~2012年开展了涉及民生的全国性水利普查工作,全面普查我国江河湖泊基本情况,掌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摸清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在水利部开展的全国水利普查中,就使用GIS平台开发了水利普查数据采集和建库系统,还利用GIS建设了水利普查成果的共享服务系统。据了解,未来GIS能够进一步和云计算、物联网相结合,建设一个可支持水利信息化的云服务平台。
水利信息化有助于建立更加敏捷、智能的水利业务应用系统,提升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防汛抗旱、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农村水利等方面,通过借助于传感器或监测设备来实现水利动态感知,这些神经末梢构成了水利的传感器网络,这些传感器既包括地上已有的水文监测站、视频监控等,还包括天上的卫星、雷达。
未来,敏捷和智能的水利业务系统会逐步向“智慧水利”演进,它将具有云化的数据和资源共享服务能力,集成的动态感知能力,无所不在的移动互联能力,更强的业务协作和智能融合能力。
例如江苏淮河水利委员会实施的“水利云”项目,结合了水利业务的需求和“软件即服务(SaaS)”的新理念,进一步实现了更多数量的云服务。通过“水利云”平台,淮安市水利局防办工作人员可以更快捷全面地获取气象、工情、险情、雨情等实时监测信息,为防汛防旱和应急调度等工作提供支撑,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该研究成果已推广到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福建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以及南京、盐城、宿迁等市的水利信息化项目建设中。
可以预期,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在防汛抗旱、应急减灾、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与治理等多个民生领域发挥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