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桂林 精神灿烂 出之纸上
2013-04-29张雪
张雪
1975年出生,笔名于乐,江苏沭阳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国际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硬笔书法家协会、中国青少年书法研究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郑州美院书画研究会创作员,竹海书画社书画师。国画作品《放鸭》《六塘河畔》《苏北美景似江南》《沐城新貌》《变》参加各类展览。硬笔书法获第二届“长安杯”、“兴华杯”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奖。毛笔书法先后获首届海内外书画大赛、蒲松龄杯国际书画大赛优秀奖,在“滕王阁杯”文学艺术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二王杯”全国书法大赛中获铜奖,“书画篆刻精品展”中获二等奖。作品入选中国青少年书法精品赴港展,编入《书画篆刻家精品集》《中国甲骨文书法篆刻大观》《中国青少年书法篆刻作品精品集》。辞条收入《中日硬笔书法家辞典》《当代硬笔书法家辞林》《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于桂林书法绘画皆通,几十年来,他坚持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名家;重视写生,重视创作,重视笔墨关系,重视用色用意。他苦心探索中国书法和绘画真谛,狂热追求中国五千年文化最深沉的积淀和最完美的境界。书法上,上溯历代前贤,汲取传统精华,真草隶篆,无所不涉,尤以小楷、甲骨文见长;绘画上,主攻山水,对大师作品心追手摹,朝夕临读,细心体悟,终学有所成。于桂林无论书法、绘画,其作品均形成了清新怡人,明净悠然,典雅俊朗的个人艺术风格。
东方朔曰:“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意嫩则浅薄无神,不能书画。”于桂林的行草书法,除了注重气韵的表达,同时在墨色、点画上,进行一些和谐而微妙的变化,不但丰富了作品含义,也流露出他的一些个人情感。他的楷书,有继承有创新。小楷常以行书的流畅,甲骨文的古拙,隶书的笔意,使其作品呈现出润和秀美,高古雅韵之感。《滕王阁序》《岳阳楼记》这些小楷精品,他书写时为求一气呵成,就是不吃饭也要完成。书写七千多字的微楷《金刚经》,他备足方便面和开水,一个人关在屋里,心书合一,不分昼夜,直到完成。
书者心之迹。桂林为人谦逊热情,不骄不躁,和他的作品一样,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稳定的情感状态和对世俗的淡定从容。在纷繁浮嚣的今天,能够如此静心静气,让人叹为观止。其中之境,言者不尽,览者自得。
无论书法还是绘画,都是一门有关人格,修养,品德,学识的综合艺术。于桂林的山水既有传统意蕴又富时代气息。其山水多以线造型,在随意取景,法度用笔,意趣用墨中体现自然的博大与深沉。《观瀑图》《江壑飞瀑》等作品,山峦叠峰,虚实相应;云水飘渺,形气相融。画面构成上,笔墨色彩和谐统一,景象处理疏朗宁静,既有深厚苍郁之意蕴,又有秀雅清逸之新意。画面中,他还施以淡许泼彩,让人在亦虚亦幻中感受到自然的奥妙,感受到人生美好生活的向往。
于桂林还喜欢打破时间局限,一个画面中出现二个季节景象,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不但接近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彰显出一种现代情趣,同时也表现出一种社会现象,超越与忙碌,美好与追求,喧嚣与宁静。这种打破旧程式,寻找新话语,攀登新高度的表现方法,也是于桂林艺术思维的新境界。
深心托毫素,怀抱观古今。于桂林无论书法还是绘画,都是他修养,智慧,情感的综合表达,而其中赋予笔墨中的意味以及他任重的求索,彰显出其作品未来特有的审美价值。
于桂林先后师从洪丕漠、刘顺等著名书法家,并得到中国书协主席张海的悉心指导。除了潜心研习书法创作,他还经常往来于众多书法名家之间,虚心求教,为其书艺提高创造了得天独厚条件。他经常身临其境地领略名家创作技法和构思,不但开阔了眼界,艺术品味也得到较大提高。他还游走于大山名川、庙宇殿堂之间,手追心摹名家碑帖。书法是书家心境和胸怀的写照,所以,他的书法创作以“游”贯穿于艺,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耕耘,才使他享受了书法艺术对于人性的陶冶和抚慰。
于桂林还热衷于书画收藏,他与法国、荷兰、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以及港、澳、台等国内外众多书法名家进行艺术交流并且互赠作品。其珍藏张海、武中奇、费新我等名家作品尽二百余幅,国民党元老陈立夫亲自为他题写了“于乐珍藏中外名家书画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