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3-04-25郭潇敏

考试·教研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学案教学

郭潇敏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校提倡实践学案式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养成了主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并且在探究解决问题方面也更加积极,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本文从实际出发,着重阐述在数学教学中学案的编写、运用及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学案教学 学案编写 学案运用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191-01

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尝试在教学中实践学案教学模式。中职学校学生数学基础差,底子薄,数学能力比较弱,而且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学案教学”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呢?通过亲自实践,学案教学使我收获许多,以下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教学模式的认识与思考。

1 做好准备工作,编制优秀学案

学案教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将教师的讲授、演示等多种教学方式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有机融合,以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学案编写是实践学案教学的关键步骤。首先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然后,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内容进行设计。学案一般包括:课时学习目标、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检测、课后拓展延伸等。

1.1 课时学习目标

课时学习目标必须明确具体,且要有可检测性,数量不要太多,3-4个为宜。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准确地定位学习目标,既不能使学习达不到基本要求,又不能超出多数学生努力能够达到的范围。学习目标中还应体现本节知识的重难点,将易错易混内容标出,以便引起学生重视。

1.2 课前预习导学

课前预习导学是要在课前回顾本节内容相关知识,预习本节主要知识点,自主解决基础问题,标记疑难问题待课上解决。课前预习导学需具有可操作性,要让学生明白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实现引导的目的。

1.3 课堂学习研讨

课堂学习研讨主要是对课程中的核心问题进行研讨交流,教师要根据学生课前准备情况,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由这些问题进一步变化深入,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经验,掌握知识和技能。在课堂学习研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在学习时的差异,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两个方面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既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又有新问题可以交流研讨,知识得到拓展和延伸,提高学习效率。课堂学习研讨是学案的核心,要能体现导学、导思、导练各项功能,提出要求、划定范围、指导学法、启发思维、自主训练、掌握技能。

1.4 课内训练检测

课内训练检测一般分为“同步训练”和“达标测试”,两步检测都要有针对性。“同步训练”要根据学生学习进程及要求进行安排,“达标测试”则要针对学习目标设计一系列测试题,检测学习效果,当堂反馈。

1.5 课后拓展延伸

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除注重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外,课后还要适度拓展延伸。教师要提供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思考题,供学生课后拓展探究,还应安排下节课的相关课前学习,提供辅助资料和信息资源,使课内学习自然延伸到课外。

2 合理使用学案、创建高效课堂

2.1 学案的使用方法。

(1)提前分发、做好预习

为使学生提前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学案要在课前发给学生。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辅导,学生应注意问题的记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紧扣学案、分组讨论

教师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案中的有关内容,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简单问题只须一带而过,重难点问题要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共同找出答案。针对讨论过程中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注意汇总,在精讲释疑时重点解决。

(3)展示成果、合作释疑

根据学生的自学和讨论,由学生自己展示学习讨论后的成果,完成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对于重难点问题,教师要做好辅助与补充,使知识得到升华。

(4)巩固检测、科学评价

巩固检测要限时完成,让学生当堂批改,相互检查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及时反馈。检测完成后,可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成绩,进而建立课堂成长档案,进行科学评价。

2.2 学案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1)巩固练习不是越多越好。

有些学案中教师安排了大量习题,认为巩固练习越多越好,课上做不完课后可以继续练习。事实上,巩固练习是为了教会学生解题方法,它的精彩之处在于题目的代表性,在于通过几道题的巩固学会一类题的解法。反之,习题太多而又不总结解题方法,题海战术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讲解时间不是越少越好。

学案教学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所以有些教师就片面地追求少讲,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课堂的疑难,也无法有效完成巩固练习和相关题目。事实上,少讲的应该只是学生通过自学容易掌握的知识点,而对于共性问题则要对症下药,仔细讲解。学案式教学提倡教师的讲解是少而精,首先,语言、内容要精;其次,要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再次,应具有启发性,引导性。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学案教学的课堂模式,是要通过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合理编排、设计,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求知、自主学习的主体精神,经独立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来获取知识,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功能和价值。唯其如此,学案教学才能在实践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陈蓓.数学学案教学研究综述,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12.

[2] 代钦.释备课——兼论“学习指导案”,数学通报,2012.4.

猜你喜欢

学案教学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学案”教学模式探索
高中化学 “学案” 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浅谈“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学案优化设计的研究案例
谈“学案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前置性小研究” : 学案教学的新突破
导学案模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学案教学”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