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课的导入方
2013-04-25张芳
张芳
【摘要】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序幕,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有创意的导入,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形成学生积极热烈的学习情感。数学课的导入方法有旧知导入、类比导入、设疑导入、故事导入、直观导入、生活导入、实践导入
【关键词】 课堂导入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126-01
导入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它是课堂教学的序幕,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有创意的导入,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形成学生积极热烈的学习情感。数学课的导入方法因教学内容的改变而变化。下面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 旧知导入
《论语》道“温故而知新”。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也指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在学习一个新概念之前,头脑里要具备与之有关的准备知识,它们是支撑新概念形成的依托。所以可以在复习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来引入新知识。这种方法用的比较多。例如,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先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在学习分式的概念及性质时,先复习分数的知识。再如再讲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时,先复习角平分线的内容。
2 类比导入
G·波利亚说:“类比是提出新问题和获得新发现取之不竭的泉源。”类比导入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共同属性来引入新课的方法。如果已知的数学对象比较熟悉, 新的数学对象通过与已知的数学对象类比,那么引入就比较自然。。
由于初中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前后知识衔接紧密,所以由类比导入新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例如,分式与分数在表达形式、基本性质、运算法则等方面都非常相似,如果在教学分式时,引导学生将分式与分数进行类比,则关于分式的教学将会更加自然顺利。又如,讲解不等式的解法时可用方程的解法类比,这样既能使学生抓住共同点,又能使学生认清不同点。
其实前两种方法许多时候是相通的。
3 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再讲八上14.4课题学习的问题1:用哪种灯省钱时,学生们读完题后,我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用哪种灯省钱?这时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我接着引导:谁的猜测正确呢?下面我们继续探讨。同学们想验证自己的猜想,思考的积极性较高。
4 用有趣的故事导入
讲授新课时,结合课题内容先适当引入一些生动的数学典故,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乘方时,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故事讲完后,请同学们猜想国库里有没有这么多米?同学们一下子热情高涨,非常积极的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
5 实物直观法
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实物,激发其直观思维,引出新课题。例如,在讲授“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时,我让学生在长度不等的若干根纸条中任意取出三根,看能否组成三角形。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会发现,任取三根木棍,有时能组成三角形,有时却不能,揭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个新课题自然而出。
6 从实际生活中导入
新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内容的选择生活化和趣味化。一打开课本,就能给学生这样一个感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而每一点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从而不知不觉进入到数学问题中去。而且是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学习的自觉程度就越高,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及其数学思想,关键是在于我们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去引入。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节内容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我姓什么?姓“田”,这个“田”字有什么特征?先让学生谈一谈。然后再出示:“北京古宫图”、“飞机”、“中国结”、“脸谱”等图形,让他们找找这些图形有何共同特点?从而引入课题——轴对称图形。
7 亲手实践导入法
亲手实践导入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0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从而从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0,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其实,好多时候的导入不一定能叫上名字,导入的方法还有好好多好多中,有时我们突然来了灵感就有了一节很好的导入。无论内容如何变、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导入都要形散而神不散,注意课堂的前后呼应,个人风格与教材风格相结合,还要渗透学法指导。另外,选材也要自然新颖,选材好,会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地投入进来,在情感上与教师、教材贴得更近。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才能带动学生,引起学生对整个课堂的关注。俗话说“教无定法”,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灵活处理,使整堂课都有血有肉,充满活力,充满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