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地方来的人不懂

2013-04-25严文化小黑孩

读者(乡土人文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道谢家乡人工钱

文/严文化 图/小黑孩

大地方来的人不懂

文/严文化 图/小黑孩

一直都没意识到自己身上沾染了“都市习气”,直到回家探亲时家乡人告诉我。家乡是边陲小镇,我曾在那里生活了十几年,好歹也算当地人,但家乡人火眼金睛,居然认为我不是本地人。因为,我没有他们所拥有的“智慧”。

一次,我去买小家电。付了钱,营业员说需要等一下,她要去仓库提货。我想先去买布艺品,回头再取。营业员说可以,然后我请她写一张还没提货的欠条。她瞪大了眼睛,问:“你是从大地方来的吧?我们这里的人从来不赖账!”我仍坚持着,她写了。后来在布艺店待了很久,突然有人拍我的肩膀,我回头,惊讶地看到营业员拎着我买的小家电,说:“下班了,没你的电话,就一家一家地找了过来。”我连忙道谢。我不知道她们下班这么早,在上海,商店通常营业到很晚,也鲜有营业员会记住我的话,更不会有营业员会找顾客。听到我道谢,她冲我笑着说:“不用了,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下次再来。我要赶回家做饭啦!”

有一天,我正吃着早饭,妈妈领了一个人进来,招呼他吃饭。这人年纪轻轻,穿着一身又脏又旧的衣服,一看便知刚干过活。妈妈说:“他在外边干活,我叫他进来吃顿早饭。”那人连连道谢,一口外地口音,一口气吃了4个馍馍。他走后,我埋怨妈妈不该把不知根底的人带到家里来。

妈妈说:“出门在外不容易,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我提醒她要注意安全,妈妈笑了:“这里跟大城市不一样,哪有那么多坏人?走到哪儿,只要赶上饭点了就会留饭的。”

“那他们收工钱吗?”我问。

“工钱归工钱,当然要给。”

“可是,要是在上海,留别人吃饭是件大事,也是很大的情面,起码少收点工钱。”我说。

“在咱们这里这是很普通的事儿,小地方嘛!”妈妈淡淡地说。

有一天出门坐公交车,上了车后,一个乘客拿着一张100元的钞票递给我,她想跟我换零钱。我连连摇头,心想:有钱也不能换给你啊,谁知道是不是假钞!回家跟父母说起这件事,并推测我遇到了骗子。他们说:“你坐的车上大部分乘客都互相认识,在车上行骗的可能性很小,可能真的要换钱。”

“那为什么不去银行或商店?”我狐疑地问。

“小地方呗,大家怎么方便怎么来。”

我还看到父母有很多在我看来不安全的做法—出门从来不锁门,或象征性地关上,晚上也敞着窗,甚至开着门;家里的电话号码随意留给别人;与陌生人说话时会提到住处,有时甚至提及我在哪里工作、住在哪里……我提醒他们不要跟陌生人谈这些,父母却依然我行我素。开始我不理解,但现在想明白了,小地方的人自有他们的生活智慧。他们相信自己,信任别人,待人热情,生活简单随意;他们做事总有回旋的余地,因为低头不见抬头见;他们有敬畏心,因为人际关系的网络处处交织着,口碑非常重要,一个小小的善行或恶举都会扩散很远……而在大城市,人们有另一套生存法则,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隐藏自己,不想暴露自己的隐私却又想让很多人知道自己,花很多心思提防他人,和别人分享的信息看上去很多,但实际上很少……

(李银杉摘自《大学生·中国校园》2013年第4期)

猜你喜欢

道谢家乡人工钱
陈吉瑞:创业有成不忘根 致富情系家乡人
向邮递员道谢
将“谢谢”说得多姿多彩
家乡记
池塘
无座
向小河道谢
输不了的答案
能生钱的宝碗
巧取连环打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