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是读者

2013-04-25

读者·原创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原创杂志

我是读者

有人说,与《读者·原创版》邂逅是快乐,是幸运,是伴随成长的喜悦,是结识最重要的朋友。而《读者·原创版》亦在这些邂逅中,收获了读者的支持和成长的动力。100期,让我们细数这些相遇的温暖,为新的开始携带祝福,整装待发。

如果第一期算是出生的话,那么很遗憾,我错过了这本杂志的童年。第一次遇见它的时候,是在书店转角处不起眼的一层。我看着上面的“读者”两个大字,以为是那本老牌的杂志。就是因为这次美丽的错误,让我认识了《读者·原创版》。

在我看来,这本杂志就像一个渊博包容的儒者,带我们去领略异国风情,观看人生百态,共享世情人心。它络绎不绝地把最火热的资讯传递给我们,也有魔力让我们平复心情,随着一首小诗去想象的天空驰骋。它也许不是最好的,却是一直在努力的。它开展问卷调查,为自己的一次微型手术做了充分的准备;它开通微博,开通论坛;它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掩饰,只改进,所以总有一天它会是最好的。

我成了这本杂志忠实的读者,期期不落地品读它。当看到“最话题”里面有一小片区域属于我的时候,那种欣喜似乎可以把所有坏情绪赶跑,而那张稿费通知单也定格在了照片里。这些大概已经是老天厚爱,可是老天还给我准备了更大的惊喜。

得知《读者·原创版》要举办创作新星选拔大赛的时候,我只是抱着一种反正通过电子邮箱投稿不麻烦,没有选上不吃亏的态度去参加的。我这种又没见识又没学识甚至有一点自卑的文艺青年,参与就是最大的收获。所以当看到95期杂志第76页上赫然写着我的名字的时候,我的反应不是高兴得手舞足蹈,而是在想是不是有一个跟我同名同姓的人得到了这个殊荣。后来确定这个人就是我的时候,心里的十八弯终于成了一条笔直的大道。

因为这个第一名,我的生活开始有点不一样。我虽然还是那个平凡微小的我,但走在校园里的时候,会有同学在背后悄悄说:“快看,这就是那个拿了《读者·原创版》征文比赛一等奖的女生。”以前填写“特长”那一栏的时候,总是不知如何下笔,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可是这个奖肯定了我,使梦想森林中迷路的我找到信心,找到了路,重拾了梦想。

我知道多年后,当我翻开已经有些发黄的《读者·原创版》第100期的时候,我会心存感激,谢谢它一直为读者做到最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是小时候写作文常用的开头,不知不觉就到了100期,家里累积下来的杂志已经可以堆成一座小山。这是时间选择沉淀下来的成长。那么,未来请继续陪着我一同成长吧!

—阳璐

第一次邂逅《读者·原创版》的时候,我还是个冒着傻气的高中生。那时每天骑自行车上学,最大的愿望就是什么时候能上大学,那样就可以不骑车了,夏天还可以穿漂亮的裙子。那时妈妈没有给我订阅杂志,每次到了月末我都会骑车到报刊亭问那个老大爷:“《读者·原创版》来了没有?”最讨厌听到“还没有”,最害怕听到“卖完了”,最开心的就是挑一本新的高高兴兴捧回家,每次的封面都会让人分外期待……

转眼杂志到了100期,而我已大学毕业,成了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曾几何时,读者大道是一直让我向往的地方,怎奈自己才疏学浅,连实习的机会都未得到,空留感慨。

都说文字和照片是唯一让时光停留下来的方法,在这二者里我更偏向于文字,愿《读者·原创版》和每一个邂逅者友谊长存。

—贾甜甜

高二的一天放学后,我匆匆跑到书店挑选杂志,大大的《读者·原创版》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特别是封面上的标题“嘿,我是老外,我在中国”。回到家后,翻开发现是“特别报道”。从那以后,我就彻底迷上了《读者·原创版》,每期必买。高中压力大,每当烦恼时就喜欢翻开《读者·原创版》,看看搞笑的绘本,欣赏富有创意的“艺术空间”,还有我特别喜爱的专栏“一个人的澳洲”。合上杂志,内心悠然自得。

注册新浪微博时,我第一个关注的就是《读者·原创版》,积极参加《读者·原创版》的各种活动。最令我意外和兴奋的莫过于《读者·原创版》寄给我的杂志了。原本只是自己的一个小遗憾,遗失了一期杂志,上微博发个牢骚,没想到编辑竟真的私信我,令我受宠若惊……

2011年第10期,我与《读者·原创版》邂逅,现在,《读者·原创版》迎来第100期,真心祝愿《读者·原创版》越办越好。我会一直默默地支持你。

—冰见源

小小作家梦如同一颗种子,就算尚未萌发,也一定在黑暗中凝聚着力量。一直渴望自己的文字能被印成铅字,被一些人看到,带去温暖、爱和希望,《读者·原创版》成就了我这样的梦想。2012年年底,我参加了首届《读者·原创版》创作新星选拔大赛—“写给X岁的你”,竟然获得了成人组二等奖,接着文章刊登在2月份的杂志上,是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字被印成铅字。

我一如从前地追随着《读者·原创版》,悲伤的时候会从中得到鼓舞,快乐的时候会更加快乐。对于人生的感悟也常常在杂志里找到共鸣。“编辑部的故事”为杂志平添了许多趣味,让杂志更加生活化,更有人情味,会为李帆老师的离去而遗憾,也会在看到王飞老师调侃又不失真情的文字时忍俊不禁。有一天晚上居然梦到王飞老师参加马拉松比赛,跑到北京来了,大概是看到了前一阵兰州举办马拉松比赛的缘故吧。读完杂志,偶尔会在微博上调侃主编大人,会关注各位编辑的清新小生活。一期杂志可以片刻读完,却也可以在杂志之外陪伴读者的每一天。

—程帅

那一年我读《读者·原创版》,觉得里面的内容很接地气,很符合普通人的生活,于是就跃跃欲试地参与。这不,“那一瞬,被歌词击中”,还有“我最后的大学时光”等“最话题”,我参与的内容都被刊登了出来。于是我趁势又写了点随笔,结果被选中登到了“交流”栏目里。总觉得有《读者·原创版》相伴,日子过起来更加有滋有味。

—裴雪杰

2013年第8期是《读者·原创版》创刊第100期,我作为它的好朋友,衷心祝贺它。

《读者·原创版》的确是读者的知心朋友,总是用心在给你讲故事。故事很动听、很精彩,使你久久难以忘怀,从中学到不少知识。

就拿最近的第7期来讲,开卷的第一篇就讲了怕死,最后一句话很有哲理:“珍惜生命没有不对,怕死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是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好好活着,为自己、为家人、为朋友,为所有认识和关心我们的人。接着又讲了《麻省理工的中国孩子》,我认真听,因为我15岁的女儿将来要出国留学,我要了解国外名牌大学的情况,了解中国孩子在那里生活、学习的情况。听了中国孩子周东亮和洪云祥留学的故事,我了解了一些美国顶尖大学选择学生的标准,也知道了想进麻省理工这样的世界名校并不容易。最后忠告我出国留学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我把这些讲给了我的孩子,让她对出国留学有一个心理准备。

还有许多好的故事,就不一一道来了。这本杂志一直陪伴我,看完这一期,就急切盼着下一期的到来,就像谈恋爱时等女朋友的那种感觉,真的很美妙。这本杂志还不贵,一年才60元。60元在现实生活里能做什么?花60元钱得到这么多的精神食粮,真值!

—郑来福

猜你喜欢

原创杂志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2021年本刊原创题(一)
杂志铺订阅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杂志收纳碗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
这是什么车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
原创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