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星照耀中国”之伟人篇

2013-04-23吴臻

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 2013年2期
关键词:海伦朱德延安

吴臻

众所周知,史沫特莱与朱德相知相交甚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与时代》便是她历经数年精心为朱德写下的一本不朽传记,而她在八宝山的墓碑上的题字“中国人民之友美国革命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女士之墓”也是由朱德亲笔书写的。

通过多次采访,史沫特莱对朱德的风采很是钦佩,赞扬他“为人质朴坦率,头脑机敏活跃,处处大公无私”。无独有偶,1937年11月1日,美国《时代》杂志提到朱德时冠之以“红色拿破仑”的称谓。

海伦也是与朱德总司令相交甚笃的外国记者之一。抵达延安的第一个早晨,海伦就见到了声名在外的朱总司令。她的第一印象是:“他富有同情心,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给人一种对全人类都那么仁慈和友好的感觉。”与史沫特莱的感觉相似,海伦也感慨,她们两个来自美国不同地方的年轻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山区,是为了寻找一个值得她们敬慕、尊敬、认同的民间领袖。1937年5月21日,海伦专门采访了朱德,请他谈了个人的经历和红军发展的历史。在交谈中,海伦认为朱德不盲目的反对西方,思想开放,胸襟开阔,忠厚老实,公平厚道。这些自传后来都交给了斯诺补充到《西行漫记》中。斯诺根据海伦提供的第一手资料,把“关于朱德”的部分重新改写了,补充了翔实的资料,并在最后一篇引用了海伦有关西安事变前奏的确切报道。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最广为人知,而海伦却是在延安最先记述朱德生平并向世界报道的第一个外国记者。

7月4日,美国国庆日这天,毛泽东和海伦谈了关于中国革命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历史阶段;革命的前景。他们甚至还拟定由毛泽东提供资料,海伦执笔写一本关于中国革命的通俗读物,只是后来发生了“卢沟桥事变”而未能实现。8月13日,毛泽东交给了海伦一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主旨是给人民爱国的自由和武装行动的自由。他们的会见总在夜晚进行,因为毛泽东养成了夜间工作的习惯。在海伦看来,毛泽东成了高高在上的神秘人物,在延安这个熙来攘往的弹丸之地,他俨然是一尊奥林匹斯山神,夜访之隐秘庄重,一如朝觐神明。

在海伦看来,“朱毛”可以看做是一个人,毛是头脑,理论家;朱是心脏,军队。在笔记里,海伦风趣地写道,“他们俩都是用高级材料制成的。”如果说毛泽东是头,朱德是心,那周恩来就是执政的手。海伦耐心地倾听了周恩来的成长历史和革命经历,由衷的感叹:周恩来是天生的外交家,他的基点在于联络,在于寻求共同基础和链接的纽带。他又像是一个组装零件的工程师,对每个细节都极为精细,有处理“中国”局势的高超技艺。

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她不仅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共领导人,也采访了著名的“延安四老”董必武、徐特立、林祖涵(林伯渠)和谢觉哉。在采访完蔡畅、康克清、丁玲等延安杰出女性之后,海伦的笔下更是充满了溢美之词:“当红星像一颗彗星在中国西北大地的上空掠过时,当地妇女所受的震动很大,她们从沉睡中惊醒,更重要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她们面前。”

海伦在延安采访期间留下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其中有一张照片是她躬逢盛会,与涂思宗带领的中央考察团在延安不期而遇所留下的,因而格外珍贵。

海伦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两党六人合影的这一历史瞬间:国共双方交替而立,考察团团长涂思宗及副团长萧致平、邵华身着礼服,手执巴拿马礼帽。毛泽东、朱德、叶剑英仍是一袭惯常的红军装,在国民党要员中素有盛名的“朱毛”居于涂思宗两侧,给予了这位团长极大的礼遇,同时也暗合了在抗日统一战线中,中共承认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应有的地位这一宗旨。

实习编辑:冯晓淑

猜你喜欢

海伦朱德延安
不必要花的钱
延安的故事
卖梦店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作家死亡之谜
《延安文学》2017年总目录
海伦·凯勒的故事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