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伞:会移动的“亭子”

2013-04-21李粒子

发明与创新 2013年36期
关键词:雨雪淋湿鲁班

◆李粒子

雨伞:会移动的“亭子”

◆李粒子

你有没有发现,“伞”字和我们平时使用的雨伞都很像亭子呢?

其实伞最早的含义就是“会移动的亭子”,是鲁班的妻子云氏仿造丈夫发明的亭子的形状制作的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挡雨雪的工具。

春秋末期,著名的工匠鲁班经常在野外工作,妻子云氏不忍心丈夫经常被雨雪淋湿,琢磨着发明一种能遮雨的东西。但这个东西应该做成什么样子呢?云氏冥思苦想也设计不出合适的外观。

一天,艳阳高照。到了中午时分,劳作的人们受不了太阳的曝晒,都躲到鲁班建造的亭子里。亭子提供了一片阴凉,人们纷纷夸赞它是个好东西。

云氏给丈夫送饭,听到人们的夸奖,心想:亭子既然能够遮阳避雨,如果亭子能够随着人们的身体移动,那岂不是能让人们在雨雪天不被淋湿吗?所以,她决定仿照亭子的样子设计一种“会移动的亭子”。

她找来一些竹子,把竹子劈成细条,再仿照亭子的样子把竹子拼凑起来,并用绳子将竹子固定住。这样,“亭子”的骨架就做好了。可“亭顶”用什么材料呢?

如果用普通的纸或布,一定会被雨雪淋湿,起不到遮雨的效果,因此一定得用防水材料。于是,云氏找来吸油纸,将吸油纸粘在用竹子做的骨架上,做成了第一把雨伞。

猜你喜欢

雨雪淋湿鲁班
雨一直下,“列车效应”在发威
悲伤的事就不说了
碗状反向雨伞防淋湿
快乐小鲁班
超级『鲁班』
聪明的鲁班
新闺怨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fabrics and fashion trends
雨雪天气城际站防止旅客摔滑问题探讨
鲁班造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