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与现实对冲下的精细化救灾

2013-04-21本期主笔王楠楠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3年6期
关键词:公路交通唐山救灾

本期主笔:王楠楠

历史与现实对冲下的精细化救灾

本期主笔:王楠楠

李松油画作品:图片名称:“6·5绝地救援”创作年代:2009年作品尺寸:1.5m×1.3m

● 作为一个唐山人的后代,即便没有亲身经历过大地震的惨烈,也能从祖辈的口中得到诸多地震的残片。这些残片拼接在一起,便构成了一副泛黄的、伤痕累累的老照片。我问过身边同样是80后的朋友,对于“唐山大地震”这样的一个概念,有着哪些最为直接的感受?他们语言要素构成大多来自于各类媒体日久经年所反复提及的词汇,泛泛且略显空洞。我在想,是否只有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那一刻,生存在唐山那块土地上的人,才能准确的说出地震时最真实的感受。

● 然而,就在雅安地震的那天早上,看着新闻中报道中晃动的马路和慌张的人们,突然想起十几年前唐山老家来人时,奶奶说过的一句话:“地震之后三个多月,才知道哪些亲人死了,哪些亲人还活着。”或许,这句话代表着那一代人的视角,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看待历史的眼睛。在那个通讯不甚发达的年代,相隔一百来天才知亲人的生死,是多么令人揪心的事情。而在唐山地震30周年时,央视的一部纪录片中,一位叫李玉林的老人说出了地震消息传递的另外一面,“地震发生之后唐山的通讯设备几近全毁,没有人能准确判断出震中的准确位置。当日上午,党中央虽已初步确定了震中,但对灾情具体程度却无从了解。”是这位老人,一路飞车向首都告急,将灾情报告给中央领导。

● 西藏有句话说,幸福是刀口的甜蜜。刀口本身的锋利和痛感,让后来的蜜汁吮吸起来更加味如甘霖。正因为如此,这些有关于逝去的日子的细节才打动人,而历史的残影倒映在现实的镜面上,也有了鲜明的对比。在承载了地震、雪灾、泥石流、海啸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极大痛苦和坚忍之后,关于交通应急救援通讯的最新描述,更加能够直抵内心深处。“以最快的应急反应速度获知灾区情况,实现道路保通,确保人员通行和重要物资供给,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损失及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这一切,是时代发展到这一阶段,所塑造的必然情节。

● 建国至今的种种自然灾害,推动着国家出台一系列关于加强综合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的规划和政策,加上中国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特点,倒逼出国内庞大的综合防灾减灾的市场需求,催生出快速的国家救灾体系响应速度和动员强度。重新回到灾害救援的轨迹上,移动应急通信指挥平台、应急通讯箱、手持海事卫星电话等种种应急救援成套装备,在灾害现场打通与恢复、抢险保通、营救设备、后勤保障等方面续写了新的一页。可以说,在各种灾害面前,人类利用工具向前移动了太多。

● 今天,在专题部分所有的采访结束之后,即便被采访者有可能被淹没在在整个专题宏观的叙事当中,但其服务于的一种集体意志——“通信在抢险救灾工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确保灾区信息及时反馈的重要手段,是救灾工作指挥、协调、组织的重要保障”,仍旧鲜明。正如我们在专题中所言,应急救援成套装备和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将大大提升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反应速度,提高我国公路交通应急救援的装备水平,增强中的国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实战能力。

● 推己及人,每一场灾难都不只是一个历史事件,它背后所隐含的是人类从厄运里面发现能够活的更加顽强的手段。梵高有句话,死去的人借助生者得到重生。无论是上世纪70年代的唐山,还是2008年汶川,或是2010年的舟曲泥石流,活着的人总是集中行业和社会的力量资源,形成合力,破解未来。就像我们本期专题所采访的那些人,针对我国交通安全应急方面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公益技术问题,进行攻关,通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示范研究相结合,构建出了中国交通安全应急信息保障的技术支撑体系,给予了国土上每一个具体生命以足够的尊重和珍视。

猜你喜欢

公路交通唐山救灾
航母救灾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西藏2020年完成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35亿余元
防汛救灾 应急先锋冲在前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唐山香酥饹馇圈
大数据分析在公路交通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数读2016年公路交通发展统计公报
王大根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