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ED红光联合蓝光照射治疗中、重度痤疮42例疗效观察

2013-04-19王秀兰

浙江医学 2013年10期
关键词:丙酸红光皮肤科

王秀兰

LED红光联合蓝光照射治疗中、重度痤疮42例疗效观察

王秀兰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病程长,易复发,在12~24岁的青少年中发病率高达85%[1]。本病的皮损多见于面部,亦可发生于颈、项、胸及背等部位,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和瘢痕为主要特征。目前,痤疮的治疗方法有局部外用或全身应用维A酸类和抗生素类药物,但维A酸类的不良反应和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多。国内外文献报道红蓝光照射治疗痤疮的疗效较好,为此,笔者在2010-11—2012-04用LED红、蓝光联合治疗42例中、重度痤疮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皮肤科门诊符合痤疮诊断标准[2]的87例中、重度痤疮患者,入选标准:(1)年龄18~45岁;(2)患处无开放性伤口或糜烂;(3)无严重系统性疾病及其他皮肤病;(4)近2周内未口服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其他易引起痤疮的药物治疗,也未使用其他口服或外用治疗痤疮的药物;(5)非妊娠或哺乳期;(6)非光敏或瘢痕体质。排除标准:(1)不能按时复诊和随访;(2)治疗期间同时口服或外用其他治疗痤疮药物;(3)因严重不良反应终止治疗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均符合痤疮Pillsbury分类法[3]Ⅱ~Ⅳ级。将87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LED红、蓝光联合治疗者42例,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18~43岁,平均(26.3±1.2)岁;病程1~10年,平均5.8年;Ⅱ级13例,Ⅲ级21例,Ⅳ级8例。仅使用蓝光治疗者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0~44岁,平均(25.5±1.1)岁;病程1~10年,平均5.6年;Ⅱ级10例,Ⅲ级19例,Ⅳ级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治疗方法 使用GF-RB43-A型光福7号LED治疗仪(武汉光福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蓝光波长465nm,红光波长625nm。用基础洗面奶清洁皮肤并擦干后,给患者戴眼罩。治疗组:予红光照射20min后再用蓝光照射20min,距离10~15cm,2次/周,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用蓝光照射20min,照射距离、方法和疗程同治疗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数目减少情况及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4]治愈:皮疹消退≥90%;显效:皮疹消退60%~89%;有效:皮疹消退20%~59%;无效:皮疹消退<20%或增多并加重。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算。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两组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的比较(例)

从表1可见,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94,P<0.01)。治疗组的脓疱、囊肿等皮损消退情况好于对照组。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全部完成整个疗程,均未见明显色素沉着,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和3例治疗中出现轻微皮肤干燥和脱屑,未予特殊处理后自行缓解,未影响后续治疗。

3 讨论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发病与雄激素分泌亢进、毛囊角化过度、皮脂过多和痤疮丙酸杆菌及其炎症反应等有关,研究认为痤疮丙酸杆菌起主要作用[5]。痤疮丙酸杆菌的治疗以抗生素和维A酸类药物为主,但因这些药物的耐药性和致畸胎等不良反应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对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可予物理疗法治疗,如单纯蓝光、蓝光与红光联合疗法以及红光+5-氨基酮戊酸联合疗法等[6]。

LED是窄谱高纯度光。蓝光可通过诱导细胞膜渗透性发生改变,使细胞内pH值发生变化而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增殖,调节皮脂分泌;红光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减少与痤疮有关的红斑反应及瘢痕的形成。虽然蓝光激活卟啉的效力较红光强40余倍,但红光穿透皮肤厚度较蓝光深,能更好地作用于毛囊皮脂腺[7]。Tzung等[8]报道蓝光对轻、中度痤疮治疗效果明显,而对中、重度痤疮疗效欠佳,非囊肿痤疮是蓝光治疗的最佳适应证。Papageorgiou等[9]报道红、蓝光联合治疗具有消炎和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的双重作用,即红、蓝光联合照射可使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内源性光敏物质卟啉被激活,产生单态氧和自由基,诱导细菌死亡。

本研究采用GF-RB43-A型光福7号LED红蓝光治疗仪照射治疗,有效率达80.95%,而单用蓝光照射治疗的对照组有效率仅为52.78%,两组疗效差异显著;而且,治疗组的脓疱、囊肿等皮损消退情况好于对照组,说明红光联合蓝光照射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效果优于单纯蓝光照射治疗,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符合。同时,因为联合治疗消除了引起痤疮的重要因素-痤疮棒状杆菌,其远期疗效同样值得肯定,为在综合治疗方案中减少甚至不用抗生素提供了可能,从而减少或者避免口服抗生素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10]。本研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和3例治疗中出现轻微皮肤干燥和脱屑,未影响继续治疗,说明LED是一种纯度很高的窄谱单色光,不含紫外光和红外光等,无辐射作用,不会因热损伤面部而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依从度较高。

综上所述,红光和蓝光联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微,可明显缩短病程,减少瘢痕,可供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中、重度痤疮患者选用。

[1] 常红芹,郭盛华,曹妍.痤疮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调查[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4):369-370.

[2] 赵辩.临床皮肤病学 [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935-938.

[3] 刘根起,陈树民.痤疮严重度分级系统及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3,29(6):361-363.

[4] 方木平,吴一文.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联合415nm蓝光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10):739-740.

[5] Ross E V.Optical treatments for acne[J].Dermatol Ther,2005,18 (3):253-266.

[6]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专家组.中国痤疮治疗指南[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5):339-342.

[7]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激光亚专业委员会.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共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2): 75-76.

[8] Tzung T Y,Wu K H,Huang M L.Blue light phot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ofacne[J].PhotodermatolPhotoimmunolPhotomed,2004, 20(5):266-269.

[9] Papageorgiou P,Katsambas A,Chu A.Phototherapy with blue (415nm)and red(660nm)light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J].Br J Dermatol,2000,142(5):973-978.

[10] 刘维,江丽芬,贺凤娇,等.420nm强脉冲光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1,40(4):247-248.

2013-02-04)

(本文编辑:沈叔洪)

325700 洞头县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猜你喜欢

丙酸红光皮肤科
发红光的蔬菜
皮肤科专业基地骨干师资对皮肤科专科体格检查的认知调查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正丁醇/丙酸与腐殖酸相互作用的NMR研究
饲料中丙酸、丙酸盐的测定方法改进研究*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尊严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食醋固态发酵中丙酸含量变化及生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