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
2013-04-18陈友鹏
陈友鹏
【摘 要】城市是人类集居地逐渐发展所形成的一个特殊多元化的区域,每一座城市都拥有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所以每一座城市的规划从古代开始就有各自的方案,因此每一座城市虽然都在发展但是发展的方向和方式却不尽相同,建筑和城市的结合还有历史与地理的综合才成就了不同城市的不同风貌,因此城市规划这种工作是从古至今从未消失的,其历史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第一座城市的建设,如果历史可以考证中国的城市规划历史应该直达炎黄时代。城市规划演变到今时今日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学科体系,不少建筑师都是优秀的城市规划师,因此再度现代的条件下城市规划是城市兴建的一件重要工作,是前期的计划也是对后期的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的考虑、周围环境的开发都紧紧的围绕城市规划来开展,因此如何更好地规划城市的建设演变到今时今日已经是一门大学问,现在国家和社会对城市规划师的工作更加重视并且要求城市规划必须综合考虑环境保护问题,本文就对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浅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保护
城市规划是对于一座城市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计划的统筹安排,需要城市规划人员进行综合的计划和计算,城市的规划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城市规划做得出色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更多,就更接近多元化发展的城市。不过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减的今天城市规划者要考虑的问题就越发复杂,在什么情况下开展城市规划发展计划即必须综合环境问题考虑,国家与社会更提倡和谐生态规划,就是要做到城市的发展不影响环境的平衡,因此每一次城市规划都要结合城市周围环境的保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大多数城市规划计划是开发环境和资源,因此就要注重环境和城市的结合,让环境保护与环境生态深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上有着不少破坏环境来发扎城市经济的案例,这都是历史的遗留问题
因为之前我国城市规划学并没有结合环境问题考虑,所以现在造成了不少城市重工业化环境破坏问题严重。因此如何有机的将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结合在一起才是今后城市规划学的重点项目,从这点上不难看出城市污染问题也十分严重,环境保护规划城市刻不容缓。
1.1淡水源污染严重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我国的水体污染近期呈上升趋势,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在七大水系中,以辽河、海河、淮河污染严重,在统计的138个城市河段中,有133个河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范围内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西安、北京等许多城市也出现了供水危机。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亿元。
1.2空气质量下降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人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平均浓度达30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水平较高,部分城市污染相当严重,北方城市平均值达到83微克/立方米。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1.3污染严重废料肆意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6.6亿吨,其中有害废物为3000-4000万吨,累积量超过64亿吨,侵占5亿多平方米土地;每年的生活垃圾量为1t并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由于我国的固体废物露天堆积,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
2.结合环境保护的规划
环境问题涉及到经济、人口、资源等多方面,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是一个综合决策问题,要将环境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优化产业结构、污染物总量控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项目等方面实行综合规划。
2.1城市环境规划的方向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在城市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已成为国际城市建设的大趋势。在我国城市总体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尤为重要。
2.2规划环境布局
环境问题的地域特征十分鲜明,与城市布局的关系密切。环境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同时,环境质量标准是根据功能来制定的。不同的区域功能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同。规划要避免将对环境影响大的活动布置在对高功能区有影响的地方,而应将之布置在环境容量大,对高功能区无影响或影响少的地方。环境功能区划是城市布局在环境方面的表述,体现了城市布局在环境方面的要求。环境功能区划,从环境特征或环境容量与经济、社会活动相和谐出发,规划城市环境功能区,协调环境与经济、人的关系。按照高功能区高标准保护、低功能区低标准保护的原则,环境功能区划为确定不同功能的环境目标、制定详细环境规划和实施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2.3提高基础建设环境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没有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一日都无法运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是指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城市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如城市供气系统、集中供热、集中城市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截留管网,垃圾收集、运输及无害化处理设施绿化等等。
2.4城市产业环保化革命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时期,经济发展必然对环境有一定的压力,不同产业结构的环境压力有很大的差异。第二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能源、化工、原材料等重污染行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潜在压力大,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清洁生产对环境的潜在压力要小得多,产业结构决定了环境保护难易的程度。
2.5控制污染物就是保护城市环境
污染物总量控制要将污染物总量—环境质量—项目—投资四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具体来讲,是以空气和水环境的质量为目标,控制各类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将治理措施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具体的项目还要进行技术经济核算,列出经费需求和规划的筹资渠道,进行可行性分析。
3.规划科学促进环境保护
3.1污染物排放“输入—响应关系”
城市环境规划要以环境质量为核心。关键问题是建立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的“输入响应关系”,即污染物排放对环境质量的定量影响关系,运用大气或水环境容量模型,将污染物排放与环境质量联系起来。因而污染物排放的“输入响应关系”是城市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污染趋势预测、污染治理方案的模拟和可行性分析都需要应用“输入—响应关系”,必须认真做好。
3.2结合地理做环保城市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对城市总体规划是一个十分有用的先进信息手段,对环境保护规划也同样。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具有表现直观清晰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它使环境规划中的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结合,可以进行各种综合分析和模型计算,分析计算快捷,存储修改十分便利,图形加工能力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是环境保护规划值得提倡的先进手段。 [科]
【参考文献】
[1]曹艳梅.论绿色恐怖主义犯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9.
[2]解红晖.我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6).
[3]陆激.基地与设计的理性思维[D].浙江大学,2005.
[4]韩勇.城市广场与城市空间结构关系初探[J].安徽建筑,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