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是地方经济转型的突破口
——专访华能新能源阜新风电公司总经理黄海燕
2013-04-18于贵勇
本刊记者/于贵勇
华能对阜新风电的早期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如今90多万千瓦的风电装机仍然在阜新占有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华能对阜新的贡献是巨大的,这不仅体现在其为阜新贡献的近2亿元的税收上,更体现在由此所产生的深远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同时,通过在阜新的发展,华能公司也积累了经验,培养了队伍。华能新能源阜新风电公司总经理黄海燕向本刊讲述了她对于现状和未来的思考。
《风能》:华能进入阜新风电行业的背景是什么?目前阜新风电处于怎样的态势?
黄海燕:作为阜新人,我对煤炭经济衰落的过程是深有体会的。从海州煤矿破产开始,大量职工下岗,社会压力很大。当时,国家能源局到阜新调研并寻找能够创造产值的项目,认为阜新具备大规模发展风电的基础条件,由此正式开启了阜新风电快速发展的历史,风电成为阜新再次创业的突破口。
华能是阜新风电发展的首批实践者,第一次就签署了80万千瓦以上的开发意向,而在此之前阜新只有不到2万千瓦的风电装机。从2006年组建分公司,2007年项目筹建,到2013年9月,华能在阜新地区已上缴利税1.8亿元。辽宁的风电主要集中在地处辽西地区的阜新,未来集中度将更高。风电已经成为阜新第二大支柱产业,在风电项目税收减免期过后,很快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华能的示范效应展现出来后,其他开发企业开始跟进,于是不仅是阜新,连整个辽宁的风电都盘活了。
《风能》:阜新风电发展的初衷是为了支撑地方经济转型,从实际效果来看,除了经济效益,风电还有哪些其他贡献?
黄海燕:华能在阜新开发风电的过程中,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和电网企业的大力支持,所取得的成绩与这些支持是分不开的。同时,风电产业的发展对阜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也发挥了一个支点的作用,具体来说可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而长远来看,这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以华能高山子风电场为例,它的开发和运营不仅促进了当地的劳动就业和村镇经济发展,而且也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风电开发会破坏地表植被,影响环境。在建设初期,工作面和进场路的确会对地表植被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风电的建设期相对较短,最终的影响要看建成后对地表植被的恢复情况。从实际情况来看,在阜新风电项目开发过程中,由于进场路主要选择的是乡间路和林业的防火道,施工的破坏性得到严格控制。当地沙化土地和荒山较多,公司对风电场建设区域都加强了绿化,不但破坏的植被很快得到恢复,整个厂区也都栽种了大量的绿植,所以生态环境反而因风电的开发而得到了明显改善,现已成为居民休闲娱乐阜新风电景区。
《风能》:我国北方地区风电并网问题一直比较突出,您对解决这一矛盾有何建议?
黄海燕:华能新能源在阜新的风电发展得益于各级政府及电网公司的鼎力支持。目前,华能新能源公司在辽宁范围内管理的风电机组共计783台,为满足电网稳定运行和技术升级要求,对原有早期投运的不具备低电压穿越功能的334台机组,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升级。风电建设周期与电网建设周期的进一步匹配将有助于缓解及最终解决弃风限电问题,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已经提出,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基本解决弃风限电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发展与地方发展配套的激励机制,以助推能源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众所周知,冬季我国北方地区有相当一部分的火电机组需要承担供热的任务,参与调峰的余度大大下降,进而影响到风电并网。但是这并不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国家能源局在积极推动多种创新性探索和尝试,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找到对民众、企业和社会都具有经济效益的好办法。同时也要积极探索优化当前的各项工作,使各种电源释放出更大的灵活性。因为即使是一个司空见惯的小小的习惯的改变,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火电厂都习惯性地将一年一度的例行停机检修安排在春、夏季进行,而夏季是用电高峰期,煤炭价格也相对较低,此时检修不但自身利益受损,也增加了对电网的压力,而北方地区风电出力特点是夏季低于冬季。如果火电厂能够通过“错时优化检修”,将机组检修安排在秋、冬季进行,冬季只运行供暖机组,可以大大提高风电的消纳能力。这一定检优化方案不会对火电厂造成任何额外成本,而且还是一种利用市场价格杠杆的增收行为,不但火电的效率提高了,而且可以改善国内用电市场的平衡性问题,扩大电网的调度空间、减少季节性调峰压力,还能够给予电网和风电企业更多设备优化的时间,使风电企业的有效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此外,煤炭企业也能因此获得平衡,季节性价格差异减小,不会因冬季抢挖煤炭而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希望能有更多的企业勇于尝试,一家企业的改变是一个点,一个行业的变化就是一个面,行业内的均衡发展将推动改革效果的逐渐显现。
《风能》:作为风电开发中的亲历者,您对我国风电产业当前现状和发展前景是如何理解的?
黄海燕:我国风电产业正在经历一个从粗放到精细化的科学发展的阶段,企业做出判断的依据逐渐回归到效益上来。大家对国产设备的选型优势、对产业政策的认识逐步深入,行为更趋理性,行业的发展也更趋平稳,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没有空间了,而是大家的认识更加合理了,布局更均衡了。随着风电进入稳定发展期,各界对风电的预判会更加科学性。从华能集团内部来看,随着开发面的全方位拓展,风电对集团的季节性影响减小了,各地区的经营状况更趋平衡。
中期来看,风能资源优越地区,不应该停下发展的脚步,发展慢的地方还应加快发展。长远来看,我国新增能源消费中,应该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其合理的经济效益应该得到保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能源领域改革做出的战略部署,深刻理解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走能源转型之路,彻底改变资源消耗型的粗放式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将“建设美丽中国”的梦想落实为具体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