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文化生活的调查与分析——以福州市城郊为例

2013-04-18周婉清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3期

陈 林 ,陈 丽 ,周婉清

(1.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首要的根本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而被征地的那部分农民则成为既非城镇居民,又非农村村民,“种田无地、上班无岗、办厂缺钱、社保无份”的特殊群体[1]。据资料显示,我国有近13亿人口,其中有8亿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将有近6亿农民成为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必须逐渐从农民转变为市民[2]。失地农民作为一个处于社会保障“真空地带”的边缘群体,其文化生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转型时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而推进失地农民文化发展正是深入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要求,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如何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融入城市文化的问题,一直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随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进文化体制大发展大繁荣以及党的十八大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探讨,文化也作为当代社会的焦点话题为大家所关注。失地农民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折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面貌。然而我国在关于对失地农民问题研究中专门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文化生活状况的细致研究屈指可数,对于失地农民的研究一般侧重于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心理、土地流转机制等方面,缺乏从文化视角对失地农民融入城市文化的实证研究。本课题从失地农民文化生活入手,调查了解失地农民文化生活状况,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福州失地农民安置小区马榕新村、淮安新村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调查,随机访谈形式,发放问卷300 份,回收287 份,回收率95.6%,其中有效问卷280 份,有效率97.6%,问卷内容分别涉及到失地农民文化来源、文化支出、文化结构、文化设施、文化构想等方面。

一、失地农民文化生活的现状

作为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失地农民,他们同城市居民有着一样的精神追求,他们也渴望有着像城市居民一样的人文关怀和休闲娱乐。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只有精神文化生活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为城市居民。但是从实际状况来看,目前失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存在很多现实问题。

(一)失地农民文娱生活内容匮乏,结构形式单一

文娱生活作为丰富失地农民精神内涵的重要前提,对于提升其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据调查显示,失地农民文娱生活贫乏,内容单一。失地农民的主要文化活动中,最频繁的是看电视,占到总比例的29%,旅游踏青的占13%,而从事民俗文化活动的占8%。传统民俗文化渐渐淡漠在失地农民日常的文化生活当中,而旅游踏青作为人们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文化活动却未能较好地渗入失地农民文化生活之中。而看电视仍是目前对失地农民的渗透最为主要的一种方式,数据显示失地农民的日常文化来源中有47%来自于电视新闻,其次是书刊报纸,而作为新型的信息交流平台——网络,对于绝大多失地农民仍然有一段距离。

与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相比,在消费支出结构上,失地农民文化消费结构和模式相对单一。调查结果表明,受到收入水平和消费环境的制约,当地失地农民文化消费支出只占所有支出的8%,即消费结构更偏向物质方面,精神性的消费比重较小,在文化精神上的支出比重上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脚步。在具体的文化支出上,书刊报纸支出占总支出的44%,而旅游和民俗文化支出的比例相对较少。

在文化设施方面,在问及“当地社区的文化设施主要有哪些”时,52%的失地农民称社区有运动健身公园,31%的失地农民称社区有桌球等休闲场所,而只有6%的失地农民(其中以青少年为主)回答有网吧、KTV 等场所,而多数的失地老年人群体则表示对网吧、KTV 等场所未曾关注和留意。在提及“当地社区是否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时,64%的失地农民称当地社区偶尔开展文化活动,但是仍有12%的失地农民反映当地社区没有开展文化活动。

(二)失地农民居住小区文化氛围堪忧,本土文化淡化

在失地农民的文化生活方面,其行为表现为游离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他们通过外出打工与城市居民共同生活于现代都市之中,随着城市现代文化与失地农民自身的传统文化相碰撞,城市中的一些不良文化潜移默化地闯入他们的生活,也侵蚀着他们的精神生活,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狂潮逐渐滋生。

1.部分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一段时间内会产生时间剩余,而在一些居心不良的人的带领下,渐渐走上了聚众赌博的道路。目前失地农民所担心的问题中,最严重的是聚众赌博,该比重已达到所担心问题的50%以上。即使是老年人活动中心这样进行休闲文化娱乐的地方,已经渐渐变味,成为聚众赌博的一个场所,这也需要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注意。

2.封建腐朽文化作为失地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一种思想,伴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人们对其也有了一个更清醒的认识,但在一定条件下仍会沉渣泛起,仍有不少失地农民热衷于求神拜佛、大兴庙宇。一些三纲五常、重男轻女的腐朽文化思潮仍根深蒂固。

3.子女沉溺于网络也是失地农民所担心的问题之一。据家长反应,他们对本社区邻近的网吧等娱乐场所并未关注和留意,而青少年通宵上网,沉溺网络的现象屡见不鲜。

4.在现代都市浪潮冲击下,失地农民的攀比心理呈上升趋势,同时也使他们承担了很多原本不太必要的消费。与此同时,很多失地农民反应他们的法律观念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涉及到自身权益时,缺乏有效的法律意识和途径去自我保护,他们急需相关部门的宣传及教育,培养其法律维权意识。

与此同时,对于传统乡土文化,诸如踢毽子、编织、剪纸等系列本土文化已难寻其踪,本土方言也渐渐不被重视,一些传统的农村文化节日也渐渐被忽视。失地农民本身的纯朴民风也在逐渐淡化。加上社区的年轻人热衷于追赶都市潮流,对其乡土文化遗失表示无所谓。长此以往,失地农民原先的传统文化将可能无人继承。

(三)失地农民文化生活融入城市文化任重道远

城市化对保持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社会稳定、快速实现工业化强国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推进失地农民文化融入城市文化,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数据表明:68%的失地农民对其融入城市持有乐观态度,他们都希望能够融入城市。然而仍有相当部分的失地农民表示无所谓和没有考虑过,他们表示没有过多的把文化考虑到日常生活之中,目前更重视的仍是解决衣食住行,即仍停留在经济物质层面上,对于上升到精神文化层面上仍有一段距离。当谈到对目前的文化生活是否满意时,满意与不满意几乎各半。但是,对于农民在融入城市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碰撞等问题,只有20%的人表示非常欢迎,而36%的人表示有所顾虑,42%的人表示没有考虑过。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大多数失地农民融入城市文化的过程中会遇到类似于“文化冲突”的问题,表明失地农民难以在短期内融入城市文化。

二、失地农民文化生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失地农民文化生活内容匮乏,融入城市文化任重道远,这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格格不入,而失地农民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受自身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生活方式、文化供给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制约。针对失地农民文化生活现状,将从3个方面分析制约失地农民文化融入城市的因素。

(一)经济状况对失地农民文化生活影响

在经济方面,农村是传统的“小农经济”,经济收入形式单一,耕地为主,外出打工次之。失地农民初来乍到,经济收入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低经济收入和高消费支出无疑给失地农民的生活带来巨大压力。调查显示,失地农民的家庭收入集中分布在0-3万之间,而其中主要以外出打工为主要生存来源。访谈中我们发现,失地农民聚集地尚存这样一类人群,他们多是中老年阶层的农民,伴随着土地和劳动力的丧失,加上文化素养的缺乏,其收入基本为零,唯一的生活来源即靠政府生活补助。

调查中了解到,43%的失地农民认为难以融入城市文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原因。而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只有当人们在生存需要满足的基础上,才会进而激起对情感、自我尊重和价值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要。经济状况是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人们的需求层次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尚且不够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更难以满足其文化精神需求,即使有着更高的需求,但是受自身条件限制,也不太可能实现更高的享受型需求和发展型需求。

(二)文化素养对失地农民文化生活影响

文化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失地农民文化价值取向和消费取向。有31%的失地农民则认为其文化方面难以融入城市的根本原因是其自身文化素养,主要包含以下5个因素。

1.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失地农民的学历主要集中分布在小学、初中,未能接受到充分的文化教育,缺乏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意识的培养途径。

2.封建思想影响。受其根深蒂固的农村传统文化习俗和观念的影响,致使失地农民中仍存在大兴寺庙,修坟造墓等现象。

3.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失地农民本身与生俱来的纯朴和节俭以及缺乏对外部文化充分的认识和有效的沟通交流,使其文化观念相对保守和封闭,不易受到城市文化消费和文化模式的冲击。这些因素导致失地农民所在社区文化氛围淡薄。

4.较低的文化素养。影响失地农民阅读报刊、上网消遣等文化活动进行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素养程度,较低的文化素养使得失地农民对文化消费需求不大。与此同时,流动性人口也降低失地农民所在社区整体的文化素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失地农民融入城市文化的进程。

5.文化消费结构单一。相对于文化消费相对集中和超前城市市民,失地农民文化消费观念相对滞后、消费总额偏低,结构和模式比较单一,从商品类消费支出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耐用家电消费品等具有持续性的消费开支上,且多以个体和家庭为主,在享受型、发展型消费方面没有过多的投人,文化消费显得相对保守和滞后。

(三)缺乏健全的社区宣传文化及文娱基础设施

调研显示,失地农民的文化生活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缺乏健全的社区宣传文化及文娱基础设施是阻碍他们文化生活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以下将从2个方面进行概括。

1.文化硬件设施建设的缺乏。有超过半数的失地农民认为制约他们积极参加文化活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原因,其次则是信息流通、文娱设施等因素。众所周知,适当的业余文化活动是缓解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减压释放的有效途径,而当地社区的文化硬件设施诸如宣传栏、报刊站点、闭路电视等寥寥无几,甚至连基本的健身设施都是屈指可数。

2.文化活动开展缺乏实效性和大众性。社区领导对失地农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据社区失地农民反映即便是开展文化活动,也未能从他们的生活现状特征和实际需求来考虑。约有37%的当地居民觉得目前本社区的文化发展仍存在太多的形象工程,占到31%的居民提议社区的文化发展应普及大众化。总的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失地农民所在社区的文化活动还远远少于且不符合失地农民的实际需求。

三、提高失地农民文化生活水平的路径选择

满足失地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其文化权益,是城乡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失地农民文化生活水平,需要失地农民自身、政府、企业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为了更好地促进失地农民文化生活融入城市文化,将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提高失地农民文化生活水平。

(一)改善失地农民经济状况,健全失地农民保障体系

失地农民的就业在其失地后发生根本性改变,从日出而作、就业有保障的农耕模式,转变到竞争激烈的市场化的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由于失地农民的知识、技能不足,使其就业困难重重[3]。究其原因是经济收入低导致他们文化生活匮乏。

1.在改善失地农民经济状况方面。当地政府和所在社区委员会应疏通就业渠道,拓展就业空间,利用其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大力支持发展加工业、服务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失地农民劳动力,对于有自主创业能力的失地农民给予一定的补助和支持,促进其充分就业。另外,可以对失地农民开展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劳动技能培训等提高失地农民的综合素质以及在城市中的就业竞争力,增强失地农民创业意识和提高创业技能,从而增加失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2.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因政府意识不足、保障资金筹集方式混乱、给付水平较低等问题,缺乏健全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为此可以从以下方面推进失地农民更好的融入城市:给予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使其生活水平不低于失地前的收入状况;给予丧失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额外的补贴和资助,建立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使其“老有所医、病有所养”;对于那些法律维权意识淡薄的失地农民应给予其法律援助,使他们在自身的财产利益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受到威胁时能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

(二)组织和开展社区教育,提高失地农民文化素养和文化消费意识

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失地农民在劳动力市场的生产能力和文化资本,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加快失地农民融入城市文化进程。失地农民的文化素养相对于城市居民仍处于一个落后的水平,同时文化消费意识淡薄,与当今社会形成鲜明的反差。组织和开展社区教育对于提高失地农民文化素养和文化消费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2 点入手。

1.组织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失地农民文化生活。失地农民业余文化活动范围相对狭窄,为改善居民们的文化生活质量,应该以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特征和实际需求为目的去丰富失地农民文化生活。为确保组织活动涵盖各方面,要做到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内容丰富多彩,做到大众参与,让失地农民真正参与进来,分享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2.开展文化教育宣传,改善失地农民文化价值观念。通过发挥社区委员会领导者的作用,举办由当地及周边在校师生或专业型人才开展的文化知识讲座和展览等一系列活动,从失地农民现实处境出发,以提高失地农民文化生活水平为目标,扩大失地农民绿色消费、知识消费,切忌半途而废或搞形象工程,让社区的失地农民可以接触更多更新的文化生活方面的知识,从而认识到自身文化方面的缺陷,促使他们改善不良的文化生活习惯和封建迷信思想,与此同时培育新型消费文化观,诱导失地农民改善其文化素养和促进其文化消费意识转型,从而帮助失地农民形成正确合理的文化价值观,进一步加快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文化一体化进程。

(三)政府要增加投入和加强引导,建立健全社区文娱保障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基础设施是构建先进文化的物质基础,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维护失地农民切身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1.加大当地政府对社区文化硬件设施的投入。据笔者了解,失地农民所在社区的文化建设经费没有保障,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甚至缺乏购书经费,没有图书馆。面对物质条件的缺乏,当地政府应给予相应的资金援助,加大对失地农民所在社区文化硬件设施的投入,如可以增加各种健身器材和室外健身场地、图书馆、报刊亭以及完善公园设施,努力满足失地农民文化活动的物质需求,促进其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2.提高地方领导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视。基层组织对失地农民社区文化发展的认识及重视深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生活能否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只要基层领导肯用心争取,地方领导引起高度重视,经济投入和惠民的政策法规就可以给失地农民社区文化建设注入一股鲜活的生命力。同时政府应促进所在社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失地农民文化人才培训工程,鼓励高校帮扶失地农民的业余文化建设,如失地农民所在社区——淮安新村,其附近就有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工业学校等高校,可以利用这一资源的建立起文化帮扶关系,使之更好地为社区业余文化服务。

(四)加强失地农民社区管理,营造社区健康文化生活氛围

对失地农民来说,他们脱离了原来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关系上的社会支持,而新的社会网络尚未建立起来,心理上难免会产生焦虑不安和失落感,而且他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等方面还深受传统社会的影响,不可能马上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体系。要通过加强社区建设,利用居民和邻里之间的互动,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4]。但在社区管理及体制上存在着诸如社区组织体系不足、投入的运行机制缺乏多方参与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失地农民文化生活有着重大影响。为此,可从以下2个方面入手加强失地农民社区管理,以营造健康的文化生活。

1.规范社区文化,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社区委员会应充分发挥社区小报、有线电视、文化中心、科普画廊等媒介的作用,向社区开放图书馆、活动场地等文化设施,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加强失地农民邻里之间的互动,培育失地农民对其所在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疏通信息枢纽,确保失地农民及时、有效且全面的了解社区之外的文化信息。创造有利于失地农民融入城市文化的社区环境,帮助失地农民尽快建立起社会支持网络,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

2.加大整治力度,加强失地农民所在社区监管体系。(1)要加强对茶馆、美容中心、网吧、牌楼等营业场所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其经营行为。(2)加强对垃圾文化的治理和外来不良文化的抵御,以保证所在社区文化健康有序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引进外来的优秀文化,发展为失地农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3)加大对社区流动性人口的监控力度,为失地农民所在社区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居住环境,对于流动性人口传播带来的不良封建传统文化和腐朽文化应加强监督和整治,为失地农民享受健康文化氛围创造条件,营造健康的社区文化氛围,推进失地农民适应城市化过程带来的文化变迁,加快与城市的文化相互交融的进程。

[1]于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征地标准的平衡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2]陆福兴,杨海盛.用科学发展观化解失地农民问题[J].甘肃农业,2005(11):13-14.

[3]英焕君.我看城郊农民生活保障新农业[J].新农业,2007(2):6-8.

[4]张明,徐成华.影响失地农民角色转换的因素[J].社会,2004(9):8-9.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