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廉洁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3-04-18李锋清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医疗

李锋清

(福建医科大学 药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

习总书记指出:“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导致亡国亡党”[1]。这足以说明当前廉政建设工作相当严峻。诚然,医学生廉洁教育仅属于廉政建设的一部分,但它将直接关系到反腐倡廉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有效预防医疗腐败,除了行政职能部门做好监管之外,高校尤其医学院校应该加强医学生的廉洁教育,不断提高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医学生内化廉洁行医的职业精神,有效预防和遏制未来医务人员医疗腐败行为,化解日益严峻的医患矛盾,推动幸福社会建设。

一、当前高校医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学生是医疗事业的后备军和接班人,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廉洁素质、职业精神将直接影响到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本课题组于2013年5月对福建省4所高校(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厦门大学、莆田学院)1 000名包括临床医学、医学影像、中医学等专业的学生开展了《医学生廉洁教育认知度调查》,问卷主要围绕医疗腐败的表现形式、医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医学院校廉洁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产生医疗腐败的原因等方面,共回收有效问卷951份。调查显示,医患关系仍然紧张,凸显了高校医学生廉洁教育的滞后性与紧迫性等问题。

(一)医学生的廉洁意识有待提高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医学生的廉洁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在对医生收受红包的行为调查中发现,43%的受调查对象认为应该坚决拒绝,某种程度上说明大部分医学生廉洁意识较强;另有35%的受调查对象选择接受红包,说明该部分医学生的廉洁意识不高,需要接受进一步的廉洁教育。还有部分医学生认为,收受红包有利于缓解医疗服务资源紧缺的现状。在对医院乱收费行为这一问题上,49.5%的受调查医学生认为不应该发生,30%的受调查医学生对医院为了盈利而收费高表示理解,另有17.5%的受调查医学生对此行为持无所谓态度。医学生对廉洁行医的认识不深,廉洁意识不高,必然影响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医学院校的廉洁教育相对薄弱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的廉洁素质教育,2008年中央下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文件中提出重点要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深入开展廉洁教育。医学生作为医疗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廉洁素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利的实现。在对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本科院校医学生调查中发现,面对沉重的学业压力,这些院校在医学生的培养上注重临床技能的培养,而职业道德的教育有待加强。而且,针对医学生的廉洁教育,学校主要依托医学伦理学课程、诚信教育形式为主。调查数据显示,4所院校开设的医学伦理学相关课程的课时均不超过30个学时,仅为专业课程课时数的四分之一,表明医学生全面、系统、有深度的廉洁教育相对缺乏。另外,有25%的医学生表示接受过廉洁教育专题教育,25%的医学生表示听过廉洁从医的典型事迹宣讲会,显示医学生廉洁教育的专题讲座偏少,学生的主动参与此类讲座的积极性不高,医学院校的廉洁教育比较薄弱。医学院校兼洁教育重视力度不够,必然影响学生对廉洁教育的认识,影响医学生廉洁从医意识的养成,某种程度上讲,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廉洁教育的社会环境需要净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部门更加重视廉政建设,这为开展医学生廉洁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但是,改革开放背景下,西方价值观念对当代医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西方的个人本位观念、个人主义思想在医学生中占有不小的市场,加大了医学生廉洁教育的难度。生活中长辈们的某些处事方式也会向医学生传递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如看病送红包、找关系等都对医学生未来从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医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与完善阶段,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对外界事物的接受能力强,面对巨大的物质诱惑,一些医学生在未来行医过程中容易越过道德底线,产生医疗腐败行为。因此,推动医学生廉洁教育需要净化廉洁教育的社会环境。

二、高校医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所谓医学职业精神是指医疗行业从业者应有的理想和信仰,即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医务人员始终坚持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2]。自古以来,我国传统医学,就将“医乃仁术”作为医学的基本原则,强调救死扶伤,扬善利他的仁爱精神。加强医学生廉洁教育,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增强医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的能力,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推动幸福社会建设。

(一)廉洁教育有助于塑造高尚的医学职业道德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由于医学生涉世未深,他们的价值取向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侵蚀,越过道德底线,出现医学职业道德缺失。加强医学生的廉洁素质教育,通过课程学习、典型先进事迹宣传等方式能够增强医学生对廉洁行为价值取向的认同感,避免功利主义导向而造成的医学生重“术”轻“德”的状况,促进医学生廉洁品德意识的养成。同时,能够有效促进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和专业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塑造医学高尚的医学职业道德,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廉洁教育有助于营造崇尚清廉的良好氛围

医学生的廉洁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传承优秀廉洁文化为基础,依托正确的舆论引导医学生,运用高尚的精神塑造医学生。医学生廉洁教育具有导向与教育功能,加强医学生廉洁教育能够不断增强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医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反对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自觉抵制腐败文化的侵蚀,营造一个崇尚清廉、和谐守法、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同时,在医学生中营造崇尚清廉光荣,堕落腐败可耻的良好氛围,为医学生未来从医提供的良好的环境。

(三)廉洁教育有助于推动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高校对在校医学生的廉洁教育重视不够,力度不大,使得一些医学生未能深刻认识到医疗腐败对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的不利影响,在未来从业过程中难以抵制物质诱惑而滋生医疗腐败行为,毒化了医疗行业风气、破坏了医患关系、异化了医学精神、侵蚀医德良知、破坏医疗公平[3]。众所周知,医学生是医疗事业健康发展的推动者,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加强医学生廉洁教育,能够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努力做到专业上追求精益求精,品德上崇尚廉洁自律,使医学生自觉抵制医疗腐败,推动我国医疗行业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三、高校医学生廉洁教育的对策思考

医学生作为医疗事业的后备人才与接班人,他们的医学职业精神直接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影响着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医学院校应该积极探索医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途径,完善廉洁教育的内容、载体,建立廉洁教育的长效机制,促进医学职业精神的培养,让医学生主动将廉洁素质内化为自身自觉的职业道德。

(一)完善高校医学生廉洁教育内容

医学生的廉洁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建立医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内容应该注重校园生活廉洁行为的引导,职业生涯廉洁医德的传承、人生历程廉洁品格的培养等方面建设,培养医学生积极向上的医学职业精神。

1.注重校园生活廉洁行为的引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防微方能杜渐”,引导医疗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荣辱观,不能仅仅靠几天的岗前培训或是执业资格培训,需要加强对医学生校园生活的廉洁行为的引导,及时、正确地纠正医学生校园生活中不廉洁的行为,如诚信缺失的考试作弊、贫困生评定的弄虚作假、班干部竞选的寻租行为、生活中消费的攀比现象、课程学习中的功利观念等。同时要依托团学工作,通过寻找身边的青春榜样等活动树立一批优秀典范、学习楷模,引导医学生学习先进、追求优秀,努力让廉洁品质内化为医学生的一种自觉的职业品德。

2.推动职业生涯廉洁医德的传承。高尚医德是良好医学职业道德的重要表现,更是医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职业生涯廉洁医德的传承与弘扬,一方面需要加强剖析医疗腐败问题,让医学生正确认识医学的公正性与公益性。通过辩论赛等学生活动,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另一方面,需要严格规范医疗行为准则,让医学生养成按章办事的习惯。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医学生的道德教育[4],让医学生丢弃医德堕落的思想,克服医疗腐败。例如,依托主题班会,开展医疗腐败的批判大会,提高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3.着眼人生历程廉洁品格的培养。要实现从源头上解决和预防医疗腐败问题,需要医疗从业者具有良好的廉洁品格。为此,必须加强对医学生的廉洁文化教育,培养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一是通过医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金钱、权色的诱惑;二是注重医学生廉洁品德的培育,增强医学生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能力,养成医者仁心的仁爱精神,提高医学生的人生境界。

(二)搭建高校医学生廉洁教育载体

1.依托人文课程载体,推动医学生廉洁教育。高校的专业教育为医学生的成长搭建了重要平台,同样也为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提供重要的载体。特别是人文课程教育能极大促进医学职业精神的培养。为此,高校应该进一步完善这一载体,通过开设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医学美学等医学相关课程、主题讲座及人文选修课程等,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充满人文情怀的氛围,激发医学生廉洁行医的精神动力,养成关爱生命、追求正义、勇往直前的职业情感[5]。

2.依托第二课堂载体,促进医学生廉洁教育。高校文体活动是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是促进学生成才的重要载体,推动医学生的廉洁教育应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医学生的责任,提高医学职业精神,尤其应该依托鲜明的主题教育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团日学习会,典型事迹学习,如吴孟超事迹宣讲会,反面教材警醒教育等系列活动,坚持定期教育与重要会议精神学习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医学生廉洁教育的促进作用,培养医学生的医学职业精神。

(三)构筑高校医学生廉洁教育的长效机制

廉洁教育既要有充实、系统的内容,又要有丰富的教育载体,同时,还要形成健全的长效机制。

1.积极建立廉洁文化的熏陶机制。坚持思想品德修养基础课程教育与廉洁从业离校教育相结合,营造一个崇尚廉洁的校园氛围,让医学生主动接受廉洁教育的熏陶与陶冶。尤其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推进医学院校廉洁文化建设,引导广大医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医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学伦理道德,坚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

2.有效构建医学生的自我教育机制。高校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通过宣传正面榜样,如大力宣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吴孟超大夫,形成榜样力量,发挥榜样效应。促使学生将廉洁理念和规范贯彻到日常行动中,自觉成为廉洁思想的宣传者、践行者和维护者。

3.探索建立家与校互动教育机制。医学生作为社会化个体,难免受到社会因素、家庭教育等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因此,和谐互动的廉洁教育和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廉洁教育如果仅局限于学校,可能收效甚微,它需要学校与社会各界、学生家长共同努力,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建立和完善社会、家庭教育的协调机制,共同承担起医学生廉洁教育的责任[6]。

4.推动社校廉洁教育机制。社会是一个多元的、动态的复杂系统,营造廉洁教育良好社会环境,发挥社会在医学生廉洁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能够帮助高校更好地做好医学生廉洁教育,促进高校医学生廉洁教育取得实效。为此,高校应该积极建立社校廉洁教育机制,开展包括“廉洁教育——我们共同的责任”为主题的反腐倡廉主题团日活动,组织医学生前往监狱等教育基地接受教育,观看教育影片等方式推动社校廉洁教育,在医学生生活、学习环境中营造廉洁从医光荣,贪污腐败可耻的良好氛围。

新时期医学生廉洁教育既面临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只有加强医学生廉洁教育才能从容迎接挑战,促进医学生职业道德的提高,培养合格的医学专业人才,推动医疗行业的反腐倡廉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医疗事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幸福社会。

[1]习近平.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2013-11-19].http://news.xinhuanet.com/2012-11/19/c_123967017.htm.

[2]胡林英,丛亚丽.医学专业精神的初步研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3):10-13.

[3]赵 亭.医学大学生荣辱观现状的调查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4):45-47.

[4]黄瑞宝,马 伟,尹瑞法.高校医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与路径选择[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6):376-378.

[5]周 煜.医学生廉洁素质教育与医学职业精神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2,33(9):70-71.

[6]庞贺峰,胡 浩.浅议大学生廉洁观生成机制的构建[J].教育探索,2012(21):134-135.

猜你喜欢

医学生医学医疗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学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