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美术馆建设大跃进”的忧虑

2013-04-18撰文赵宗概

创意设计源 2013年3期
关键词:美术馆艺术

撰文:赵宗概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奥地利

阿姆斯特丹美术馆 荷兰

当前文化大繁荣中,建设美术馆成了一个颇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现象。与十几年前连许多省会城市都没有美术馆的现象迥然不同,各地二三线城市的政府纷纷投入巨资大兴土木,市、区、县、镇乃至街道都在建美术馆,堪称美术馆大跃进。虽然场面轰轰烈烈,但更重要的长期运营规划和后续管理跟不上,真正能达到规范化标准管理和最佳使用功能,又能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寥寥无几。在这一轮美术馆大跃进中,大而无当,动辄数万平方米的建筑比比皆是,但业内人士却认为“严格意义上,中国目前还没有一家真正合格的美术馆”。

一、二三线城市的美术馆的局限

1.观众人数的局限

据统计,户籍人口和外来暂住人口为数百万的二三线城市,主动来参观过美术馆的人数仅为千分之一。虽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城市文化形象、市民文化素质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国民素质差距依然存在,大多数市民对美术馆的认知度淡薄,甚至不知晓美术馆的存在,对艺术享受的渴望与追求远远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对实际情况的观察与分析可见,社会团体参与美术馆活动大都是为了应付画展开幕,临时拉来应景的中小学生和街道社区老年观众,在这些活动中,重复人群多,老面孔多,被动参与的多。新观众逐年递增人数偏低,而年龄段在18至45岁的中青年所占观众比例很低。鲜有出现国外著名美术馆和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那样在美术馆外排队等候进场的热烈场面。

由于地处二三线城市,很少有机会承接国际性的顶级展览和国内的重大展览,在老年观众又占大多数的情况下,市民审美意识尚停留在只能接受自己司空见惯的艺术形式,对新颖或前卫的艺术普遍有看不懂、不接受的审美阻碍。

2.美术馆使用功能的局限

与一线大城市美术馆不同,二三线城市的许多美术馆作为当地社会共享文化资源,主要担当了当地文化部门的工作项目,往往与文化馆(站)的普及功能混淆,不了解当下现代美术馆的功能和作用,遑论高层次大规模的推广和学术引导。展览密,档期短,粗制滥造成为普遍现象。从而成为配合一些单位部门的宣传工作和为业余美术爱好者举办的——既是作者又是观众的展览,这形同卡拉OK式的自娱自乐,使美术馆的艺术层次和品味明显走低,这一现象越往基层越严重。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 瑞士,巴塞尔 摄影: Thomas Dix

3.策展能力的局限

由于二三线城市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的局限,相当数量的美术馆从馆长到专业部门骨干,绝大部分都是由原来从事美术、书法创作的人员转行而来,尤其缺乏既懂美术馆管理专业,又在艺术领域有造诣的复合型人才,懂专业,会管理,有学术水平又有行政能力的少之又少,具有国际学术背景,在某个专业领域有精深研究,掌握一两门外语,在国际艺术交流有实践经验的专业策展人几乎为空白。

由于二三线城市的美术馆为新生事物,目前的工作人员多为新手。由于缺乏学术与专业背景,对现代美术馆管理的专业知识匮乏,除极少数馆外,大多数美术馆都是基本停留在安排忙忙碌碌的只见数量难见质量的展览事务中,缺乏主动性和个性特色,在学术含量和研究上出现空白,艺术形式及风格单调,造成现在大多数美术馆功能的单一化。

4.藏品与收藏经费不足的局限

与一线大城市美术馆相比,二三线城市美术馆的藏品大都是通过接受捐赠方式获得,质量参差不齐。即使有收藏基金,金额也很小。能达到目前文化部关于国家重点美术馆年收藏基金300万的,实为极少数。美术馆的收藏基金远远跟不上当前艺术市场价位的攀升,收藏功能受到极大限制。目前各美术馆通过展览的收藏和捐赠,多为抵扣场租费用,以量取胜,杂乱无章,毫无体系可言。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美术馆的收藏运作模式往往也受制于地方政府的长官意志,其收藏与展示结构,也往往与政绩工程挂钩,与时代精神脱节,缺乏国际性视界。

5.硬件设施的局限

由于二三线城市的美术馆事业处于起步阶段,对美术馆建筑和功能要求的认知水平低,恒温恒湿、智能化等必备手段尚未能普及,即使已安装到位,但由于运行经费无保障,时常有为了节省电费而有时开时关的现象。美术馆的管理系统不规范,作品档案不完整,保管条件不达标,存放位置不合理等等,这些并不是个别现象。

美术馆建筑布局不合理,造成展厅功能的限制,无法展出架上绘画以外的大型艺术作品以及融现代科技、网络、装置等等的作品。画库、储仓和展览预置场地等辅助空间太狭小,影响了有效的运作。由于运行经费的不足,管理人员缺乏专业背景,一些美术馆的布展工作十分粗糙,布展的理念落伍,缺乏设计。展板、画框陈旧破损,馆刊、目录印刷、制作十分粗糙。

二、美术馆建设的误区

如今美术馆建设表面上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兴起,但由于“一窝蜂”般的盲目性,许多地方以为美术馆只是一个文化设施的项目,一个象征地方政府政绩工程的建筑,绝少有人会以美术馆的核心藏品所确立的收藏体系与理念为前提,通过深思熟虑来确立运行的理念并考虑到今后长期运行的成本,由未来的业主——美术馆管理机构方来制定美术馆的建筑与功能设计方案。

马蒂塔克博物馆 康涅狄格州,沃特伯里

慕尼黑美术馆 德国

艺术的繁荣需要美术馆事业的兴旺,美术馆作为一个公共文化平台,更需要从文化价值来认定。一个美术馆的收藏脉络与展览线路,应当构成一个艺术流派或一个城市文化艺术的发展史。遗憾的现实是,如今的一些美术馆“大跃进”式的盲目建设,既不考虑后果,也不在乎成本,如同香港城市大学一位教授担忧的那样:“即使能给土高炉增加一分火力,恐怕到头来,只能给文化大跃进制造一批文化废渣”。美术馆在中国的发展如果不能回到内在的建设,那么这种外在的好大喜功、劳民伤财,伤害的不仅仅只是美术馆事业,更是亿万纳税人的心。

中原地区某省级美术馆,是该省五个文化标志建筑之一。由于该建筑群为非规则的蛋形外型,被当地老百姓戏称为“××市五个蛋”。由于使用大面积的弧面结构,造价不菲却非常不实用,造成使用空间上的浪费,远远低于现代建筑对空间的最大利用率。因为过多考虑外在视觉效果,造成与建筑内在现代化功能需求之间的矛盾,与此大面积空间浪费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该馆全年运行经费只有区区七十万,连维持这个建筑的电费都不够,于是经常是铁将军把门,不能全年正常开放。

西北地区并不算富裕的某市却要投资17.6亿,建设“黄河艺汇项目”,主要包括美术馆、艺术史公园、雕塑公园及艺术家村,其中的美术馆只是该项目的一部分,就要近两亿的投入。贫困地区财政收入有限,民生尚急需改进,如此豪华的项目将来靠什么去维持运行?

东北地区某省借全运会举办之际,正在城南的一大片农田上大兴土木。其中博物馆等4个大型建筑均在10万平方米。按这个规模,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需近千人,全年运营经费为1.5亿。这个文化建筑群设在远离市区的距离3公里就是机场的远郊,建成开放后每天能否保持至少近千人的观众?尚不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否保证如此庞大的运行经费?

不少地方的政府将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的优秀历史建筑无情地推倒、拆除,却在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区动工兴建所谓的文化艺术中心,到处弥漫着尘土与沙砾,充斥着噪音与污染,宏伟壮观的场景背后,付出的是昂贵的开销、成吨的垃圾以及毫无使用效益的空壳。一些已建成并开放的项目由于地处偏僻,白天都是门可罗雀,夜间更是不见人影,新建美术馆成为空壳现象并非个案。有的地方把美术馆和文化馆、科技馆等等功能完全不同的馆建在一起,并实行统一管理,完全混淆了不同的运行管理,还美其名曰“资源共享”。这种完全违背艺术管理规律的后果是让美术馆馆长“带着镣铐跳舞”。地方政府建造美术馆建筑时的出手阔绰,大手大脚,不计成本与开馆后日常投入运行经费时的囊中羞涩,能省即省,斤斤计较形成了鲜明对比。

极有讽刺意味的是瑞士收藏家将其在中国内地收藏的价值13亿港币的1463件中国当代艺术品没有捐赠在如今可谓美术馆林立的中国内地,而是捐给了一向没有综合美术馆而要到2017年才建成的香港M+美术馆。在问及原由时,捐赠人希克只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国内的美术馆还没有准备好”。

可是,这些经不住深入推敲的华而不实的美术馆建筑却成为其它城市参观学习的热点,令人扼腕的是,前去考察的人们既无兴趣了解藏品的收藏和使用,更无兴致去了解内部的管理和运行,更要命的是他们一点都不打听一下,维持这个建筑每年要花多少钱?钱从哪里来?他们的兴趣只在自己如何比眼前看到的这个造得“更大”、“更好”。

三、美术馆健康发展的方向:营造艺术氛围

鉴于以上分析,地处二三线中小城市的美术馆必须正视所处地域的客观现状,端正心态,扬长避短,从实际出发,从所在地域的个体背景中发现新的突破点,或许它未必能即刻适应当地的大环境,不一定能在短时期就带来成功与成效,但是惟有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定位,找准自己的位置,才有可能实现自我功能的最大化。

眼下就有一个在全世界成功的范例——巴塞尔。作为一个位于三国交界之处的小城,有30家公立和私人美术博物馆,这里的美术馆收藏着莫奈、毕加索等巨匠的画作,每年要迎来35万观众。它还吸引了10多个世界顶级的收藏家在此生活和工作。一位在巴塞尔生活了45年的收藏家说“巴塞尔就是这样,它不喜欢秀”。

巴塞尔的成功在于它整体艺术氛围的营造,得益于专业素养以及不断自我革新,推陈出新各种艺术项目,正是这样的气质才孕育出称为艺术奥运会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艺术盛会。在展会VIP之夜,有300架私人飞机在巴塞尔着陆,在巴塞尔市民家中都能看到欧美著名艺术家的原作,市民聚会的地点陈列着名家的雕塑,在艺术氛围上面,巴塞尔把它们做到了极致。

我们缺乏的正是这样将艺术渗透到自己每一个细胞的艺术氛围。我们迫切需要的并不是在城郊建造一个美术馆空壳,美术馆不是大众娱乐化的场所,应当充分利用各城市市中心黄金地段原有的历史文化建筑,加以保护修缮,建成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中小型美术馆群,明确的学术定位是其工作核心,美术馆的收藏、展览、教育都应围绕学术展开。高标准的美术馆每年的展览以10个左右为宜,在策划、展览、讲座、研讨、画册、文献发布、信息交流和交换诸方面都应以国际标准实行,地方政府要把部分干劲和资金都转向长期保障美术馆的有效运行。

二三线城市并非都需要建大型的综合性美术馆。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以连锁方式在西班牙毕尔巴鄂、意大利威尼斯、德国柏林、美国拉斯维加斯设了四处分馆,促成了世界顶级藏品在各地常年的巡展。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与国际著名美术馆、国家级或一线大城市的美术馆做到以连锁方式建分馆的模式,借助这些有利条件快速提升自己城市的品位,还可以同时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美术馆人才。

美国旧金山市政府当年在市中心招标建造假日酒店时,规定投标方必须在酒店二层设立美术馆,每年租金只有象征性的一美元。酒店建成后,该美术馆交由非营利机构中华艺术中心使用。这种政府不花一分钱建美术馆的方式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尝试?

美术馆的建设必须注重营造艺术氛围,不能变成开放地产的建设工程,作为美术馆人,我们不能以政府行为决定一切,自己无能为力来推卸责任。美术馆大跃进的弊端并不全在政府官员,我们的文化学者,甚至担当了政府文化导向咨询的“专家”,由于思维的僵化和视野的狭窄,尤其缺乏国际性眼光,加之功利心态作祟,往往为了取悦领导,而作出种种迎合政绩工程的错误导向,推波助澜。

河南艺术中心

Shiga Kogen Roman 艺术博物馆 日本,长野 摄影:Tomio Ohashi

当狭隘封闭的思维定势已影响到美术馆建设的方向,由通过行政手段而制造出来的美术馆,除了徒有空壳外表的建筑外,还有后来居上者的随波逐流,那些越来越大,离老百姓越来越远,造价越来越昂贵的“美术馆”已经成为政绩工程的无止境攀比。

“海纳百川”是一种胸怀,意味着自信和包容,三十年前当我们打开国门引进外资时,就因为这种自信和包容,才得以成就今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同样在全球化的今天,艺术交流的国际视野会带给我们不固步自封的文化。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美术馆良性建设的未来寄希望于依照文化事业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借鉴国际上已成熟的美术馆建设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千万别重犯大跃进的错误,我们再也“伤不起”。

猜你喜欢

美术馆艺术
少年美术馆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大同美术馆
去美术馆游荡
可爱的艺术罐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