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探析:以西部地区国家公园为例

2013-04-18武昌理工学院孙伶俐

中国商论 2013年10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业公园

武昌理工学院 孙伶俐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家经济的深入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中国的生态旅游业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机制缺位、监督缺乏、滥用标签等[1],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与环境教育的缺失。分析并探讨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是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可持续旅游实现的重要前提。在研究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旅游形式,不断培养国民对生态旅游的认同感,提高国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近些年以来,国内很多区域均提出了建设国家公园的发展思路,比如陕西的秦岭国家公园、四川的汶川国家公园、贵州的黄果树国家公园等,均成功地展现了生态旅游发展的新方向,但在其具体的发展思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深入思考并加以完善,以推动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的形成。

2 西部地区国家公园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2.1 西部地区国家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西部地区建设国家公园有利于保护西部地区的特色旅游资源,同时使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中国的西部地区拥有多样化的地理环境与悠久的历史,同时还具有丰富的文化与特色旅游资源,另外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相对脆弱,高寒气候与喀斯特地形均对自然环境提出了一定的挑战,这要求西部地区必须采取多种方式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生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并以旅游业为核心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国家公园属于国家所有,因此能够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推动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并有效避免商业化在这一地区的泛滥,因此在西部地区建设国家公园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西部地区建设国家公园有利于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充分发挥,同时也能有效促进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西部地区拥有大量特色化的旅游资源,同时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因此需要采用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强调保护优先,突出品牌理念。西部地区国家公园一般采用国家统一管理与特许经营相结合的方式[2],这样一方面推动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同时还有利于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促进了地区旅游资源所涵盖的内在文化价值的发挥,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地区旅游企业的发展,提高了地区旅游产业的基本素质,突出了地区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与进步。

最后,西部地区建设国家公园有利于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西部地区受交通、环境、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发展相对落后,很多地区居民生活状况相对落后。国家公园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居民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促进了居民基本收入的增加,因此繁荣了地区经济,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另外,国家公园内开展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也有效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质。

2.2 西部地区国家公园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西部地区国家公园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区域旅游资源的作用。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且很多旅游区域规模均比较大,科学与教育价值突出,很符合国家公园的建立标准,比如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九寨沟、青海湖等。

其次,西部地区优惠的发展政策,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家公园的建设。自2000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及西部国家自然保护区域建设以来,西部很多地区均享受到了特殊的优惠与照顾,同时还享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等特殊政策照顾[3],为国家公园的建设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

再次,西部地区传统的旅游业发展基础,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家公园的建设。自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在旅游品牌的塑造、旅游文化的宣传及旅游管理等方面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国家公园的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最后,国际交流的增加使得世界国家公园运动为中国西部地区国家公园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随着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增多,世界各国国家公园的建设理念也开始传入中国,为西部地区国家公园的建设提供了很多经验,比如国家公园的管理规范、经营管理体制、科学规划、资源保护、游客管理等。

3 西部地区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西部地区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应以理解国家公园的本质特征与属性为中心,正确分析国家公园的基本特点,建立科学完善的经营管理体制,强调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标准,重视环境教育,深入推动西部地区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的新发展。

3.1 以理解国家公园的本质特征与属性为中心

现阶段,大部分专家均认为国家公园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场所,是实现资源有效保护与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因此应充分理解国家公园的本质特征,积极保护自然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与国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同时在适当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这要求国家公园的管理者、经营者等需要深刻理解国家公园的本质属性,恰当地处理内部多种关系,避免将国家公园作为获取政绩或者招商引资的途径,避免忽视游客的正当权益。

3.2 建立科学完善的经营管理体制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旅游资源均存在条款分割的现象,部门之间矛盾突出,管理效率低下,导致旅游资源的损害与企业利益的降低,因此只有不断探索出科学完善的经营管理体制,才能推动中国旅游业的深入发展与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中国应该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公园管理的基本经验,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出具体的经营与管理机制,比如设立国家公园管理局,对国家公园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对符合条件的公司授予其特许经营权,发挥多部门协作的价值,促进国家公园的深入发展。

3.3 重视环境教育的基本作用

解决国家公园内部及周边的贫困问题是发展中国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中国西部地区拥有大量国家公园,因此需要充分重视国家公园内部社区居民的文化培训,合理设置多种参与渠道,以保证旅游资源的完好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国家公园内还需要重视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通过采用培训、导游讲解等方式来提高游客、社区居民等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国家旅游资源的持续保护与发展。

3.4 重视国际相关标准在国家公园中的应用

国家公园通常具有审美价值、艺术欣赏价值与科研教育价值,同时还为群众提供休息场所,并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现阶段,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较重的行政管理属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是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中国的国家公园需要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且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开始,并以此为基点推动生态旅游业的新发展,这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国家公园发展需要有新的发展模式与思路,避免商业化对旅游业的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将国际标准纳入到国家公园管理过程中,对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产品生产与销售进行规范。另外还需要不同旅游景点积极的配合国家旅游局,制定出适合中国国家公园发展的新的发展思路,推动旅游标准化模式的形成。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中国的生态旅游发展困境显著,因此需要有关部门对生态旅游的现实状况及其未来发展模式、实现路径进行科学分析与反思。在全球范围内,国家公园建设热潮为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以西部地区为例,在西部地区建设国家公园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因此需要科学地认识国家公园的本质属性,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具有中国发展特色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即国家公园的建设,这种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有力地推动了生态资源的保护以及整个旅游产业素质的提升,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生态旅游业实现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1]郑燕,李庆雷.国家公园: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创新[J].改革与战略,2011,27(7).

[2]李庆雷,明庆忠.国家公园: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新思维[C]//2008年海峡两岸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生态经济昆明高层论坛论文集,2008.

[3]马茂江,李春艳,邓玉林,等.山区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对策[J].四川林业科技,2006,27(6).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旅游业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在公园里玩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出实招发展老区生态旅游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