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机制创新推动机关党员联系群众工作*
——南京市委党校机关党员联系群众的实践与思考
2013-04-18周贤山许长明
周贤山 许长明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 江苏 南京 210046)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并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各级党政机关是我们党的政策制定者,其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紧密程度,决定着我们党的各项政策能否充分反映群众意愿,是否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因此,机关党员密切联系群众,就成为党政机关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路径和实践载体。深化机关党员联系群众的制度机制,对于推动机关党员联系群众实现工作化、生活化、常态化,树立党政机关“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密切联系群众是机关党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新形势下,各级党政机关肩负着深化各方面改革、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职责,只有通过机关党员密切联系群众,尊重群众地位、了解群众需求、满足群众愿望,才能获得推进各项工作的不竭动力和智慧源泉,推动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一)机关党员联系群众是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
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是我们党执政的实践者。机关党员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够真正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才能够做到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做起决策来才能真实反映群众愿望,政策的执行才会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最终实践者。随着实践的发展,群众的需求和愿望也会不断发展变化,要及时动态了解、掌握并满足群众的需求,获得群众对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支持,必须进一步加强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在此过程中,必然要求负责制定政策的机关党员必须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联系群众工作,以保证所制定的政策能够跟得上时代的要求、反映群众发展了的愿望,保证党和政府的决策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在决策的民主化的基础上保证决策的科学化。
(二)机关党员联系群众是提高党政机关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党政机关在一般群众眼里时常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特别是少数工作人员在服务群众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使得谈起党政机关在群众眼里就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印象。要改变党政机关在群众中的不良印象,必须从工作的细节中密切联系群众开始做起,从机关党员联系群众开始抓起,让党政机关回归“为民、务实、清廉”的本来面貌。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机关党员密切联系群众、认真服务群众,是党员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只要每一个机关党员在与群众交往的过程中,都把群众当亲人看待,把群众的事情当自己的事情去做,把群众的困难当自己的困难去解决,用真心真情真行去为群众服务,群众就会把机关党员视亲人,有困难有意见有想法就会与党员交流,最终在群众心中重新树立起党政机关的为民形象。这对于提高党政机关的公信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三)机关党员联系群众是凝聚力量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广大群众的理想追求,也必然成为各级党政机关的奋斗目标。在中国梦的感召下,各级党委政府勾勒出了符合各地实际和特色的梦想与蓝图。实现这些梦想和蓝图,仅仅依靠蓝图的绘制者或者仅仅依靠党委政府是不可能的,作为与这些梦想密切相关的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得如何,却决定着这些梦想能否最终实现。党政机关在制定这些梦想和蓝图时需要了解群众的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实现这些梦想和蓝图更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吸引群众的参与,这些都需要党政机关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机关党员联系群众则是党委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意、运用民智的体现和桥梁,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民心、团结民力的重要路径,也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凝聚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当地群众现实版中国梦想的必然选择。
二、南京市委党校机关党员联系群众的主要实践
近年来,南京市委党校机关党组织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推动机关党员联系群众工作顺利展开,使得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机关的生动实践。
(一)上下协同,党员联系校内群众有路径
一个单位的发展与单位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要将单位内每一分子的力量凝聚起来,离不开单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努力和实践。南京市委党校机关党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加强单位内部党员和群众的联系,推动和谐机关与和谐校园建设。首先,学校领导过双重组织生活联系党员。积极落实相关规定,校领导严格认真地过好双重组织生活,每位校领导除了参加中心组学习等组织生活外,还参与一个支部的组织生活,加强学校领导与普通党员群众的联系,密切干群关系。开展校领导接访活动,每周安排一位校领导接待学校党员群众反映困难和问题,及时掌握党员与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经常深入群众,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为其他党员联系群众做出表率,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普通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感情。其次,机关党委委员联系党支部深入群众。机关党委委员由全校党员选举后,每个党委委员要联系一到两个支部,定期参与各支部组织的活动,搜集群众对党员和机关党委的意见和建议,反映教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与需求,密切党委和各支部之间的联系,成为机关党委联系党员和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在党委会上,各委员要就近期所联系的支部活动情况、党员思想工作状况和所了解的群众思想状况进行汇报交流,以便机关党委能及时掌握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动态、各种需求,为制定有关制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提供参考和依据。第三,每位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党员联系群众首先要联系身边的群众。为此,机关党委要求每个党员每年点对点地联系若干群众,在规定期限内要掌握所联系群众的思想状态、工作状况、生活困难,并给予实际有效的帮助、服务和指导。每年轮换联系对象,并做好联系对象轮换的交接工作,使得更多的党员了解校内群众的状态和需求,也让校内群众了解每个党员的表现,从而整体推进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增进党员群众之间的感情,为党校建设发展奠定群众基础。另外,南京市委党校机关党委联合校工会定期不定期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为提高教职员工活力、增强党校的集体凝聚力提供更多载体,并要求党员每年必须参加三次以上学校组织的各类文体交流活动,以在各种交流活动中密切党员与群众的联系,加深党员和群众之间的感情,推动党校和谐校园建设。
(二)专常结合,党员联系校外群众有载体
作为市级机关,离不开市民群众对党校各项工作的支持。南京市委党校机关党委每年在完成上级组织部门布置的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的任务诸如牵手行动、志愿者服务、各种捐赠活动的同时,将联系群众工作延伸到规定工作之外,发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组织功能。一是机关党委建立党建联系点。学校领导和机关党组织负责人结合各自分工,建立1至2个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指导帮助联系点开展党建工作创新,同时使机关党建更多地接收地气。结合上级党组织布置的任务和机关党委工作安排,不定期到联系社区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然后将搜集到的社情民意概括总结后适时向广大党员予以通报,对调查研究中获得的比较典型的意见和建议,传达给相关党员教师,使其能尽量作为教学材料贯穿到党校教学过程中去,使党校教学更多地反映群众意见和群众智慧。二是鼓励党支部联系社区。学校机关党委要求各支部开展对接活动,每个支部联系一个城市社区,加强党员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意识和实践。按照上级党委开展“转作风、走基层、贴民心、解民忧”活动要求,各支部不定期在所联系社区开展志愿活动,并结合党校各支部的特长,组织教师深入基层讲党课、作形势报告和理论辅导,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或者为社区党员送去文化知识讲座;适时开展送温暖活动,为社区困难党员和群众送去生活必需品和慰问金;到所联系社区内的敬老院、疗养所开展义工活动,等等。通过联系和服务社区,加强了党校机关党员与社区群众的联系,增进了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了机关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党校的为民形象也逐步深入群众。三是推动党员联系社区群众。党员在单位和工作中一般都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工作八小时以外生活中的表现和作用也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因此,重视党员在生活社区的表现,加强党员与所在社区群众的联系也非常必要和重要。学校机关党委为了更全面地加强党员联系群众工作,要求每个党员要经常与自己所居住社区的党组织联系,尽量参加社区党组织开展的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活动,加强与社区群众特别是邻里群众的联系,提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可行性,树立市级机关党员的良好形象。
(三)动静有别,党员联系群众成效有考评
判断一个党员群众基础深厚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看其对群众的感情如何,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如何,而判断一个党员对群众的感情和服务群众的能力的重要标准却是看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行动和实践。南京市委党校机关党委为了推动机关党员更好地联系群众,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联系群众的实际表现纳入到党员的管理过程中。首先,将联系群众的情况作为党员民主考核的重要内容。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机关党员联系群众是履行党员职责的重要内容。为了促进和推动党员发扬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机关党委将党员联系群众的情况作为对党员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党员在民主生活会上和个人总结报告中,将自己一段时间中联系党员的情况给予介绍和总结,以考察党员联系群众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用制度推动党员联系群众的实际行动。其次,将联系群众的实际效果作为党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机关党委对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通过评先评优予以鼓励,每年均评选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但在评先评优的过程中,机关党委十分重视对提名党员的群众基础的考察,通过找群众谈话、公示等方式,了解提名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确保评先评优工作得到党员认可的同时也能得到群众的支持,使评先评优工作真正推动党员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高评先评优工作的公信力和激励效果。再次,将群众的意见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党员联系群众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巩固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领导干部在联系群众上则要做党员的表率。学校除了合理安排领导干部发挥联系群众的带头作用外,还将联系群众工作纳入干部提拔的组织考察过程之中,特别是在中层干部的选拔任命中,将群众的意见作为对拟提拔干部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对机关党委做出的群众基础说明给予重视,推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深入发展。
南京市委党校机关党委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在实践上形成了机关党员联系群众有载体支持、有创新路径、有考评机制的运行模式,推动了机关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不断深入发展,为“内聚力量发展党校、外树形象宣传党校”提供了力量之源。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诸如“领导联系群众较随意、支部联系群众不固定、个别党员靠边站、联系群众考评趋软化”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关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整体功能和效果的发挥。密切城市党群干群关系,树立机关党员“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提高机关党员联系群众工作的实效性,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机关党员联系群众的制度和机制。
三、以机制创新推动和深化机关党员联系群众工作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机关党员联系群众是机关单位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选择,是机关党组织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路径。当前,要建立健全机关党员联系群众的制度和机制,使群众工作成为各级机关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让机关党员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为密切城市党群干群关系添砖加瓦,为科学决策提供群众基础,为实现城市发展目标任务凝聚力量。
(一)强化动力机制,推进机关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化
要通过多种途径强化机关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动力,促进机关党员联系群众工作深入开展,使之成为机关单位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推进机关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化。首先,激发机关党员联系群众的内生力。加强党内教育,特别是加强党史国史的学习,有条件的机关还可以组织学习世界政党兴衰史,使每一个机关党员都深刻认识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在执政条件下,脱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危险”。同时,相对于农村、社区、企业内的党员而言,机关党员对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的生动实践缺乏足够了解。这就要多组织机关党员开展基层实地调研,用基层群众建设城市、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教育机关党员,使之真正树立起“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意识,从而在工作中真正做到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激发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热情。其次,创造机关党员联系群众的外驱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共产党员应该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如何,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何,党员身边的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要建立健全机关单位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将机关单位群众、党员所在社区群众和党组织对党员的评价作为党员党内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和标准,以制度设计促使党员密切联系和服务身边的群众。再次,提供机关党员联系群众的推动力。建立机关党员具体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在单位内建立机关党委联系联合党支部、联合党支部联系部门党小组、党小组联系党员、党员联系若干群众的运行机制(如图1),将机关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细化到党员和群众个人,不给机关党员联系群众工作留死角;在单位外,要求党员按照所在社区党组织的要求,密切联系所在社区的群众,将社区党组织对其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考核作为单位民主考核的参考数据之一,以制度创新为机关党员联系群众工作提供不竭动力。
图1
(二)创新承载机制,实现机关党员联系群众生活化
要通过创新机关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路径和方法,将机关党员联系群众工作贯穿到党员工作和生活的主要过程,实现机关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生活化,提高新形势下机关党员联系群众工作的有效性。首先,发挥集体活动在联系群众中的作用。在机关单位内部,要经常组织集体学习和文体活动,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与一般党员和群众创造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增进党员和群众之间的相互了解,提高机关单位的凝聚力;在联系单位外的群众方面,机关党委要进一步发挥党员的职业特长,扩大党员志愿服务队伍,深化党员服务内容,丰富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形式,提高服务群众水平。继续组织开展义务劳动、志愿服务、送学上门、结对帮扶等活动,发挥机关党员宣传、团结、组织、服务群众的作用;通过各种互动活动的开展,实现“党员身边有群众,群众身边有党员”,形成机关党员和单位内外的群众密切联系、情深似友、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其次,深化机关党组织和党员结对联系、承包服务群众制度。机关党组织在实施上述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实施党组织和党员结对联系、承包服务制度。党员要心里时刻装着自身所联系的若干群众,时刻关注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冷暖、疾苦和安危,帮助解决群众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反映群众对机关党组织和单位发展的意见建议及其他正当意见和利益诉求,在单位群众中树立“有困难就找党员”的观念,实现机关党员联系群众的渠道全天候畅通、服务群众具有实际效果。在对外联系群众上,机关党员要融入所在社区党组织和群众之中,密切联系社区党组织安排联系的群众对象,同时可以在机关党支部结对联系的社区(或企业、农村)中固定联系若干群众,关心他们的所思所想、反映他们所盼所愿,解决他们的点滴困难,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树立机关党组织和党员的良好形象。最后,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等现代方法联系群众。在数字化时代,机关党组织要积极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手段加强与群众的沟通。机关党组织负责人和单位有关领导干部要向机关单位内所有党员和群众公布自己的主要联系方式,以便于党员和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提出意见建议,表达正当诉求,反映实际困难。机关党员则要向所联系的群众公布自己的办公电话、手机号码、电子邮箱,通过电话、邮件、微博、微信、QQ、MSN等方式,与群众保持常态联系和直接交流,及时获取群众对党的各项工作的评价,及时获取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所联系群众的诉求、开展群众情绪疏导和情绪管理的工作,全面地掌握人民群众的心声,使广大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困有处帮、难有处解,提高单位内部的凝聚力、树立单位外部的影响力。
(三)完善激励机制,推动机关党员联系群众常态化
图2
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关考评与激励制度,有效推进机关党员联系群众工作,使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成为机关党组织和党员的经常性工作,推动机关党员联系群众常态化。首先,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展党内民主。提高党员在机关党组织和单位事务决策中的发言权,将机关单位群众正当合理的意见建议吸纳到机关党组织的工作中来,不能满足的正当要求或者限于职权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通过组织向单位领导和上级反映,并取得明确答复,以提高党员在机关单位群众中的可信任形象,树立“找党员能管用”的良好群众工作氛围,实现机关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于机关党员在对外联系群众过程中遇到的群众反映与本单位有关的意见和建议,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机关党组织要积极给予党员明确答复,使党员对群众有所交代和反馈,树立机关党组织和党员虚心、认真、负责的良好形象。其次,建立机关内外群众参与评议机关党员制度。对机关党员的组织评价,要突破原有的以体制内民主评议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在机关单位层面强化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考核导向,将机关群众特别是所联系的群众的评价作为机关党员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并逐步扩大单位群众评价的比重。考核内容不仅考评党员联系群众的时间和频率,更要考评党员服务群众的态度和效果,最终以群众的满意度为考核最高标准。建立群众考评的具体操作制度,提高考评可信度。除了走访党员联系的群众和服务的对象、召开座谈会等柔性方式外,更要有格式化的问卷和测评表,便于量化比较党员联系群众的情况。同时,对党员联系单位外部群众活动进行量化考评,比如对机关党员参加社会志愿活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量化,年终根据标准核算每个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成效;将机关党员在所居住社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工作的成效、所联系的社区(企业、农村)群众对其的综合评价纳入机关党组织考评党员的体系之中(如图2),更好地促进机关党员在社会活动中展 示风采、贡献力量,以形成城市党建合力。最后,建
立机关党员联系群众效果的奖惩制度。要奖励和表彰密切联系群众、群众基础好的机关党员,对群众反映不好的机关党员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没有改正作风的要做出惩罚;机关党员在单位评先评优、提干晋升,既要看本单位群众对其的评价,也要看机关党员所联系的群众特别是机关党员所居住社区群众对其的评价,通过制度设计,使机关党员联系群众无空隙、服务群众有空间,真正体现“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的考核评价导向,使机关党员在联系群众中增长见识、在服务群众中增长才干,在群众考评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联系群众的努力树立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为密切机关单位内外的党群干群关系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