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无人值班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2013-04-17王肖雨
王肖雨 苏 波
(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0 引言
为了适应国家电网发展实际,体现电力生产的基本特点和技术水平,应以提升电网运行绩效为目标,坚持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无人化管理方向,整合公司调度运行与设备运行相关业务,调整调度体系功能结构,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方式,构筑公司电网新型运行体系。
1 变电站无人值班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1.1 功能综合化
功能综合化包括监控子系统的功能、微机保护子系统的功能、自动控制装置的功能、远动及数据通信功能。操作人员可通过CRT屏幕对断路器和隔离开关进行分、合操作,对变压器分接开关位置进行调节控制,对电容器进行投、切控制。为防止计算机系统故障时无法操作被控设备,设计时应保留人工直接跳、合闸手段,断路器操作应有闭锁功能。
1.2 分级分布式微机化的系统结构
数据通信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完成综自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各种功能模块间的信息交换,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完成变电站与控制中心的通信任务,要将各环节的故障信息及时上报控制中心,也要接受和执行控制中心下达的各种操作和调控命令。
1.3 显示数字化的测量
对采集的模拟量时刻进行越限监视,如发现越限,立刻发出告警信息,同时记录和显示越限时间和越限值,并将越限情况远传给调度中心或控制中心。对微机保护装置和其他各种自动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监视。将监视结果及时传送给调度中心,并接收和执行调度中心下达的各种命令。
1.4 监视屏幕化操作
操作人员面对显示器,可对变电站的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常规在断路器安装处或控制屏上进行的跳、合闸操作,被屏幕上的鼠标操作和键盘操作代替;常规的光字牌报警,被屏幕画面闪烁和文字提示或语音报警所取代。具有数据采集功能、操作控制功能、安全监视功能、事件顺序记录与故障录波和测距功能、数据处理与记录功能、人机联系功能和谐波分析与处理。不仅人口密集、发达的地区需要发展监视屏幕化变电站;人口密度少、经济不甚发达的边远地区,发展监视屏幕化也很重要。可减少误操作率,提高运行的可靠性,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
1.5 智能化运行管理
继保技术的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为保护管理机系统提供了必要性条件;继电保护的运行信息、事故信息、管理信息各自的内涵、功能均不相同;保护管理机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通信管理功能,保护信息处理功能,录波管理功能,图形及系统监控功能,告警管理功能,GPS对时功能,数据库管理功能,历史记录、查询和报表功能。
2 加强变电站无人值班管理的认识
变电站无人值班管理系统提高了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水平,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缩小了变电站占地面积,降低造价,减少了总投资,也提高了供电质量及电压合格率,降低了电能损耗,减少了维护工作量。由于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都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装置内部有故障,能自动显示故障部位)缩短了维修时间。
2.1 制定安全生产任务目标
通过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针对运行人员危险预控技能的安全生产任务方法,提高了我站运行人员的危险预控技能,为运行人员的安全思想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加强防误操作管理
电气操作票是指在给定操作任务的情况下,一些电气设备由当前运行状态切换到目的状态时,遵守操作规则或章程而形成的一系列操作命令或指令的有序集合。传统的工作票管理模式水平低、效率低。操作票专家系统是倒闸操作票的智能管理系统,根据电力系统对“五防”的要求和现场的状态,按照规则进行判断、推理,开出完全实用的倒闸操作票。为了有效地防止运行电气设备误操作引发的人身和重大设备事故,原能源部于1990年提出了电气设备“五防”的要求,出台了《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
2.3 重视对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完善
变电站内发生的事故,影响最大的一般为母线失压、母线本体故障、主变压器损坏等,其诱发原因有电源线路故障造成受电变电站失压,有母线因绝缘子闪络、短路而故障,有因断路器拒动、保护装置动、误动造成事故扩大至母线,有设备内部故障而发生的变压器损坏,特别在系统枢纽变或大型变电站发生母线或主变压器事故时,将影响系统运行安全,甚至发生系统事故。作为运行人员,应正确处理事故,将影响限制在最小程度,尽快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常见的运用问题
直流电在变电站中应用在主要电气设备的保安电源及控制信号电源。其常见的故障是一点接地故障。在一般情况下,一点接地并不影响直流系统的运行,但如果不能迅速找到接地故障点并予以修复,又发生另一点接地故障,就可能引起信号回路、控制回路、继电保护装置等的误动作。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中后台画面停留在一定数字而告警显示:(1)前置机-数据停发;(2)系统-无远动报文;(3)工况退出然而通讯管理机显示正常,并且还向主控室上传有数据。后台到管理机的通讯线正常,把电脑关机、断电也不见正常,有可能是微机后台与通信管理机的通信进程死掉了,最简单的处理办法是把通信管理机和后台都停掉,从头一个个进程启动。调度自动化的问题主要是通道故障,可能和主站前置软件有关,可能和通道质量有关,也可能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有关,需要具体分析和判断。随着调度数据网络的应用,通道故障越来越少,大部分问题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有关。当发生危及人身、电网及设备安全的紧急状况或发生电网和设备事故时,应迅速解救人员、隔离故障设备、调整运行方式,迅速恢复正常操作过程,尽可能保持正常设备继续运行,保证对用户的连续供电。
4 解决措施
国民经济的发展形势,不仅需要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地区发展无人值班变电站;人口密度少、经济不甚发达的边远地区,发展无人值班也很重要。对变电站来说,无人值班和有人值班是2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它与变电站一、二次系统技术水平的发展,与变电站是否实现自动化没有直接关系。一、二次设备可靠性的提高和采用先进技术可为无人值班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但不是必备条件。
5 结语
计算机工业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器的问世和微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手段。随着微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已投入运行的变电站综合系统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大力推进变电站无人管理的发展,以全面促进变电站技术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
[1]庞景新.对变电站无人值班管理模式的分析[J].广东科技,2011(24):122~123
[2]金午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23(22):58
[3]晏运忠,岳青松,游建军,等.基于GSM短消息的变电站无人值班系统[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27(3):99~101
[4]黄立辉.数字化变电站无人值班管理模式探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8):210~211
[5]王振伟,金红核,殷志良,等.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优化探讨[J].华东电力,2008,36(10):52~55
[6]梁敬成.关于实施变电站无人值班的几点见解[J].继电器,2001,29(3):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