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远市构建生态型宜居城市的思考

2013-04-16吴虎

建筑设计管理 2013年3期
关键词:宜居城市清远市生态

吴虎

(清远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广东 清远 511518)

0 引言

清远市在2006年提出建设“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后花园化”式的生态宜居城市,在“以人为本,追求和实现城市、人、自然和谐统一”的指导下,以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建设重点,保持“城中有山,山中有水,水绕城转”特色,一手抓旧城改造,一手抓新区开发,构建“大运动生态环”,重点突出山水园林特色,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严格城市管理,建设宜居城市,建成了一批社区游园、一批城市公园、一批城市亮点、一批城市生态绿地和一批城市沥青大道的“五个一”工程,在构建生态型宜居城市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1 清远市构建生态宜居城市尚存在的问题

清远市在构建生态宜居城市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城市生态规划有待完善

1.1.1 城市绿地率减少

伴随着清远市城市扩容,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钢筋混凝土世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部分城市绿化被破坏,一些名贵绿化树木被偷盗砍伐,而有部分市民利用有限的绿化地种菜,出现了城中菜地及河堤菜地,而有些新建设忽略了绿化建设,在旧城改造中存在破坏绿化的情况。

1.1.2 城市交通压力大

清远作为一个后发展的中等城市,城市交通建设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部分道路提前进入饱和状态,有些道路无法实现人车分流,交通组织混乱,例如中医院门前的交通杂乱、险象横生,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时段从四面八方穿插的摩托车,危及路人(特别是老人和学生),很多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都在街道两边,这些街道车流量极大,再加上停车场少,道路两侧停车现象严重,使得该道路交通压力不堪负重。

1.1.3 城中旧村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市区存在许多城中村,这些城中村基础设施陈旧、落后、不完善,环境卫生治理不尽如人意,一旦遇到下雨天,垃圾随着水流顺势而下,污染了城区河道,此外,居住在城中村的人员环境卫生意识不到位。

1.2 城市环境污染仍较严重

1.2.1 大气污染

清远市存在众多的陶瓷、水泥、废旧物资拆解、五金电镀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市区大气环境质量受到酸雨污染,省环保厅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广东省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显示,清远市第二次被列入省“重酸雨区”。

1.2.2 水体污染

由于污染物减排控制不严,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不当,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不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不到位,导致水体受到了污染,城区河流部分存在劣Ⅴ类水体。

1.2.3 固体废弃物污染

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矿企业的不断增加,清远垃圾系统不完善,垃圾填埋处理处置方式单一,大部分是简单填埋,医疗废物处理不当,一些重金属、核辐射、电磁辐射、电子垃圾、有机毒物等新的环境污染出现,导致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

1.2.4 噪声污染

清远市噪声污染大部分来自于市区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带来的噪音,此外一些餐饮娱乐场所也带来噪声污染,如清远康乐花园住户因桑拿馆噪声污染多次投诉,再如河道维修船只噪音污染也多次被投诉。

1.2.5 市民环保意识薄弱

部分清远市民的环保意识还相当薄弱,很多市民认为“创卫”是政府的事情,普遍存在各种不文明问题,如随处小便、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

2 清远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议

结合清远市山、水、城相依的特点,以四水(北江、滨江、大燕河、笔架河)为依托,以“和谐人居、大气包容”理念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大力推进清远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提升生态建设水平,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强化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清远城市品位,构筑美好生态家园,带动清远崛起。

2.1 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1)严格环保准入机制,按照节能减排要求制定重点污染产业控制名录,严格执行行业污染排放标准,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陶瓷、水泥、废旧物资拆解、五金电镀等)进行污染治理,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坚决依法关闭污染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企业。

2)加强水污染防治,切实解决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对重点流域的综合整治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实施清远大燕河整治工程;同时,加快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积极开展东城污水处理厂、横荷污水处理厂等建设工程,鼓励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分区域建立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并集中建设处理和储运系统;此外,通过采取截污清淤,岸边保洁,上游引水等措施对各排水沟、排灌渠的污染进行整治,对市区主要水浸黑点的排水路线、雨污管网、截水防倒灌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对经常出现内涝地方进行综合整治。

3)综合整治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加强大气污染源控制,深入实施“蓝天工程”,逐步建立健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监控体系;推行重点路段的降噪工程建设,在人口密集区及学校、医院等敏感对象地点的路段采取低噪路面改造、安装声屏障、种植绿化带等措施,降低交通噪声影响,强化对噪声的监督执法,创建安静居住小区。

2.2 提升生态建设水平

1)环境宜人是宜居城市最直观的标志和象征,离开生态环境谈“宜居”必将是空谈。构建“六区、五廊、一心”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城乡绿色生态安全网络,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北江和连江水系源头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建设,切实保护生态敏感区。

2)加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建设,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质量为主体,大力开展封山育林、迹地更新和退耕还林,综合改造生态环境,加强以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保护为重点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重视湿地保护,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和林分质量,继续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适当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金额。

3)加快“三边”(路边、山边、水边)整治步伐,以建设“青山环抱、绿水绕城、百花盛开、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生态城市为目标,大力整治城市“三边”环境,重点抓好绿化工程和绿化改造提位升档,扎实开展增绿工程,在降低建设的成本的基础上保持原有生态体系,如改造绿地系统应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4)结合北江旅游带和“湖城”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型绿道网建设,为珠三角绿道对接做好准备,带动旅游、休闲度假等绿色经济发展,对裸露的山体进行复绿和种林,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层次丰富的山林绿化体系;同时,以美化、绿化、提高城市河道行洪能力、水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为重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水系两岸风景化。

2.3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1)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积极发展低碳排放产业,构建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大力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构建“低碳经济试点区”,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途径。

2)加快开发利用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为主的低碳能源,以及节能、长效、环保和可回收的低碳原材料和新材料,鼓励发展低碳制造业,重点发展能源资源回收及各种节能技术产品和设备,积极争取与发达地区的低碳项目开展技术合作,比如:推动轨道交通、纯电动汽车等技术进入商业化应用。

3)大力宣传及普及低碳知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家居采用绿色建材和可循环材料,共创绿色生活环境和绿色时尚生活,以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为中心,走高效低耗优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继续推进绿色校园、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建设,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宣传贯彻绿色生活理念,积极推进政府机构建立绿色采购机制。

4)提高陶瓷行业准入门槛,以源潭陶瓷工业城和清新云龙陶瓷优化升级示范园区为重点,扶优扶强,推动产业和产品转型升级,大力推行陶瓷企业清洁生产,探索发展陶瓷物流业及设计业。以英德、清新为重点,推进水泥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和生态化。

2.4 强化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

1)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制定和实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标准,强化奖惩措施,加大在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力度,重点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分批列入清远“百家节能行动”的重点耗能企业积极开展自愿清洁生产审核。

2)组织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共性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依托中国清远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等项目,通过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面,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让循环经济成为清远全域特色。

3)进一步延伸回收-拆解-加工-应用产业链条,重点鼓励有色金属深加工项目,以清远再生铜交易中心的正式挂牌交易为契机,打造再生金属“三心一所”(即资讯中心、检测中心、交易中心、研究所),加快再生金属产业的战略升级,以中国(清远)循环经济基地为中心,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加快建成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再生金属基地”。

2.5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1)依托珠三角制造业,努力提升服务经济水平,优化服务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清远特色的现代服务业,着力扶持现代物流、商务会展、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及金融服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挥生态环境优势,运用现代技术与经营方式,提升发展旅游、餐饮等传统优势服务业。

2)利用优越的自然人文环境,大发展“大旅游”产业,以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商贸有机融合为驱动力,大力发展包括文化旅游、生态观光体验游、休闲健康度假游、商贸旅游、会展旅游的大旅游产业体系,依托“七月香”、“耍歌堂”、“盘王节”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品牌,借助清远国际漂流大赛、连州国际摄影展和阳山四驱越野车节等大型活动,推动民俗风情、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的整合,打造旅游特色品牌,依托壮瑶民族风情、广东第一峰、两江三峡、宗教圣地、溶洞温泉和溪流湖泊等条件,积极开发高品位旅游景点和精品热线。

3)以发展“大物流”的理念,利用区位交通优势,重点发展与珠三角制造业、农产品集散等相配套的现代物流业,重点建好水泥、陶瓷、再生金属、农产品等物流仓储集散中心,引导投资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现代化的物流平台和交易平台,推进物流链条的整合,力争打造成为南北物流的集散基地、辐射粤桂湘的物流中心、珠三角重要的配套物流业基地和“后勤”配送中心。

2.6 构建和谐社会体系

1)按照“建设大交通、融入大广佛、承接珠三角”的总体思路,构筑立体综合交通体系,重点围绕清远中心城区,以及南部、中部、北部的重要工业园区、特色产业集聚带等,加强公路、铁路、航运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五纵三横,一江,四轨”为主体的综合交通战略格局,逐步实现与广佛都市圈及周边县、市的快速通达和无缝对接,努力建成承南启北、沟通东西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构建多层次住房体系,在抓好政策性保障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的同时,完善高中低档住宅配套,适度开发建设高档住宅和商用楼,以推动住宅消费市场为切入点,积极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利用交通区位和生态优势,重点推动中心城区、轻轨沿线房地产业和城郊休闲生态高端社区的发展,吸引广州及珠三角地区高端人群置业,实现房地产产品与珠三角的“错位”开发,发展岭南特色的“休闲旅游地产”、“养生地产”和“颐年地产”等新型房产,提高居住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水平,加快建成华南休闲宜居名城。

3)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根,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逐步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努力提高全市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发展清远特色的历史文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兴盛新时代清远文化,此外,还要抓住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加快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创业环境,把清远建设成为各类优秀人才创业、工作、生活的乐土。

3 结语

清远作为一个后发展的中等城市,由于历史及经济发展原因,城市基础建设比较落后,在城市规划方面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近年来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进行城市建设,做了很大的建设工作,始终保持“城中有山,山中有水,水绕城转”特色,通过采取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提升生态建设水平、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强化节能减排与资源循环利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和谐社会体系等措施,提升清远生态品牌,实现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

[1]陈峰燕.南通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33).

[2]王利华.南宁市构建生态宜居城市的路径选择[J].创新,2012(6).

[3]梁娟等.中小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探讨——以怀化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8).

[4]林婷.构建晋江生态宜居城市研究[J].海峡科学,2011(12).

[5]http://www.qydpc.gov.cn/.

猜你喜欢

宜居城市清远市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寂寞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凤翔小学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Три самых благоустроенных города Китая
--Циндао,Куньмин и Санья
生态
宜居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选择标准
关于老年宜居城市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