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区蓄水对铁路大桥岸坡的稳定性影响
2013-04-14庄旭峰韦波立田祖涛
庄旭峰 韦波立 田祖涛
(中国中铁二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 550000)
跳蹬河铁路大桥孔跨布置为2×32 m+(52+88+52)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2×32 m+1×24 m,全长360.1 m。本桥24 m、32 m简支梁采用圆柱面钢支座,主桥连续梁采用LQZ(E)系列球形支座。3号为固定支座,4号为活动支座。3号、4号桥墩采用圆端形空心桥墩,桩径为1.5 m的钻孔桩基础。大桥桥址位于规划区水库库区范围内(如图1所示)。水库蓄水后,将引起桥区地下水循环系统的变化,岸坡岩体及结构面物理力学性质也随之改变,岸坡稳定性系数将可能低于铁路桥基岸坡的安全系数要求。其中3号墩台岸坡为顺向坡,受水位变化影响较大。准确判定右岸岸坡蓄水后的稳定性,对大桥及规划水库的正常运行致为重要。
图1 桥区三维地貌
1 地质环境条件
1.1 地形地貌
桥址区属云贵高原东部低中山切割地貌,大桥3号承台位于跳蹬河高阶地上,承台高程1 178.64 m,沟谷正常水面高程1 141.4 m。区内地势总体北西高南东低,地表水由西向东排泄。
1.2 地层岩性
桥址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Q4dl+el)黏土、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T1m)灰岩、夜郎组(T1y)厚层状灰岩及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泥质灰岩夹灰岩、炭质页岩及煤层。断层破碎带主要为黏性土夹碎块石组成,结构较松散,含水量较大,力学性质较差。
1.3 地质构造
桥址区地质构造强烈,跳蹬河右岸发育有跳蹬河1号正断层及跳蹬河2号逆断层。受断层影响,右岸岸坡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层产状为:N50°E/36°N,代表性节理产状为:①N60°W/68°N、②E-W/61°S、③N25°E/60°S、④N40°W/47°N。
1.4 水文地质条件
基岩裂隙含水量少。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沟水补给,通过基岩裂隙、孔隙径流,岩溶水通过岩溶管道向跳蹬河内排泄,蓄水后补给条件将发生变化。
2 坡体结构特征及破坏机理
2.1 结构特征
在地壳抬升河谷强烈下切时期[1],右岸边坡卸荷强烈,受到后期右岸断层的影响,岩体破碎,节理裂隙较为发育(如图2所示)。
图2 坡体结构示意
岩层面和节理面的赤平投影如图3所示。由各组结构面的组合情况看,岸坡易产生较大的不稳定块体。
图3 结构面赤平投影
2.2 破坏机理分析
岸坡岩体在应力释放及重力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向临空方向卸荷回弹变形明显,使得卸荷裂隙较发育;另外,石灰岩溶蚀裂隙(凹腔)较发育。这些裂隙与层面(层间错动带)、构造裂隙等构成了岸坡失稳的边界条件。加之卸荷风化等表生改造作用[2],使得边坡浅表部的岩体结构趋于复杂化,变形破坏多样化。推测岸坡的破坏模式为整体滑移剪切破坏模式:岸坡顺坡方向存在强卸荷裂隙,裂隙顺坡向延伸较好,将石灰岩切分成板裂状,浅表部强风化、强卸荷,呈碎裂状。岸坡的失稳方式是:沿顺坡向卸荷面滑动(蠕滑),剪断岩体锁固段,然后沿石灰岩层面整体剪出而滑落(如图4所示)。蓄水后,在静水及动水压力作用下,卸荷裂隙发展到一定的连通率时,岸坡将失稳。
图4 整体剪出失稳模式示意
3 岸坡稳定性评价
3.1 参数的选取
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准确度是岸坡稳定性计算的关键,结合试验资料,类比相似工程,并查阅相关规范,得到蓄水前后岸坡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表2所示)。
表1 蓄水前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表2 蓄水后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3.2 模拟分析
模拟蓄水前后岸坡坡体内部的应力、变形等分布特征,根据研究材料的特性,使用相应的本构方程,比较真实达到实际材料的力学变形效果[3]。
(1)模型建立
通过对地质原型进行概化,岸坡模型分为三块:龙潭组的炭质页岩、断层破碎带、顺坡向厚层状石灰岩。建立模型并进行离散化(如图5所示),模型离散节点总数11 233个,单元格总数22 124个。
图5 岸坡离散化模型
(2)边界条件的确定
考虑岸坡水平荷载191.56 kN/m,垂向荷载9 361.7 kN/m及自重,不考虑构造应力。模型侧缘底部均采用约束边界,侧缘分别提供Y方向和X方向约束,底面采用固定约束。
(3)云图分析
蓄水前:由顺坡向位移云图(如图6所示)看出:蓄水前岸坡在重力下变形量较小,断层破碎带上部会出现微小变形。
图6 蓄水前顺坡向位移云图
蓄水后:岸坡蓄水后,坡体垂向应力重新分布,坡体肩部和坡脚出现张拉变形区,断层与灰岩接触带出现应力峰值(如图7所示)。由图8、图9可以看出岸坡易沿层面出现较为明显的位移。在层面附近出现较大的塑性变形区。
图7 蓄水后垂向应力分布
图8 蓄水后顺坡向位移云图
图9 蓄水前横坡向位移云图
通过模拟分析得出:①蓄水后岸坡出现较大变形;②找到了最不利结构面。
3.3 稳定性计算
(1)计算模型
结合岸坡的地形、岩体结构及模拟结果,得出简化计算模型(见图10)。
图10 稳定性计算模型
(2)计算结果
采用《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中坡体稳定性计算公式[4],得出蓄水前后岸坡稳定性系数(见表3、表4)。
表3 蓄水前岸坡稳定性计算结果
表4 蓄水后岸坡稳定性计算结果
(3)结果分析
岸坡在蓄水后稳定系数小于1.35,低于铁路大桥岸坡的安全系数。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①蓄水后跳蹬河大桥岸坡的稳定系数低于了铁路大桥岸坡的安全系数;②模拟分析能够直观的反应坡体内部应力、应变的分布特征;③模拟分析和数值计算相结合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岸坡的稳定性,找出最不利结构面,指导工程建设。
[1]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2]黄润秋,许强.中国典型灾难性滑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刘波,韩彦辉(美国).FLAC原理、实例及应用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郑庆生,郑颖人,李耀刚,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