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岭公路岩质边坡稳定加固技术方案的优选

2013-04-13郑荣政吴自由郭世周

铁道勘察 2013年5期
关键词:坡体主应力分析方法

郑荣政 吴自由 郭世周

(1.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251; 2.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1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破坏形式及加固技术

进行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的理论、方法有很多,总体来说,包括确定性分析方法和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两大类。

1.1 确定性分析方法

(1)极限平衡分析法:计算公式、模型简单;边坡剖面可较为复杂,加载形式可以任意。

(2)数值分析方法:以数学分析、代数、微分方程等数学理论为基础,适合于计算机上使用。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有限元法、有限元强度折减法、FLAC法、流形元法、边界元法、离散元法、界面应力元法等。

1.2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有灰色系统评价法、可靠度分析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

1.3 边坡破坏形式

边坡的破坏形式主要有楔体形破坏、平面形破坏、倾倒形破坏、圆弧形破坏。

1.4 边坡加固技术

目前主要有挡墙、锚喷防护技术、压力注浆加固技术、削坡减载及压脚技术、松动爆破滑动面等。

2 工程概况及模型建立

2.1 工程概况

承赤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大(庆)广(州)高速公路(G45)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北省高速公路网“五纵、六横、七条线”中“纵一”的重要路段,线路全长212 km,预计总投资195.6亿元。

2.2 建立模型

主要运用ANSYS和FLAC 3D两种工程分析软件相结合,以承赤高速承德段中的五标-八标段边坡为依据建立模型;由于主要是研究层状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所以FLAC 3D所采用的本构模型为多节理模型。

具体建模过程如下:

①首先运用CAD对实际边坡模型进行适当简化。

②通过CAD—ANSYS软件获取边坡模型的坐标;由点生线、线生面、面生体的方法,建立模型;对模型进行材料属性分配和网格划分。模型网格划分如图1。

③应用郑海棠“应用汇编语言”开发的ANSYS to FLAC 3D软件实现数据转换;通过导入数据文件自动生成FLAC 3D 模型。最终建立的边坡模型如图2。

图1 模型网格划分

图2 层理面边坡模型

3 实例模拟分析

3.1 地质模型建立及初始计算

根据现场地质调查的结果,该边坡为两层的顺层岩质边坡,岩体中存在一个较大的软弱面。由于工程建设要求,此路段无法绕行修建,所以要对边坡进行开挖。依此建立的地质模型如图3所示,其中序号代表不同的岩体:①—砂质及泥质粉砂岩互层,②—泥质及粉砂质泥岩互层。

具体岩体参数及滑面参数如表1、表2所示。

表2 滑面参数

根据地质模型确定边坡计算模型;模型水平距离145 m、竖直高度89 m、纵向宽6 m,为三维模型。经过计算,坡体自然条件下的竖向应力如图4所示。从图4中可以看出,坡体在自然条件下只考虑重力作用,应力分布较均匀,分布情况大致与坡体表面相同,但在软弱面发生突变。由于岩体②有沿软弱面下滑的趋势,所以在坡顶出现一小部分拉应力区。由左侧数值可知,随深度的增加应力逐渐增大,同实际一致。在自然条件下,坡体已经达到自身的平衡,变形已经完成。所以,此时得到的位移值是边坡从最初到平衡的总位移。

图4 坡体自然条件下竖向应力

3.2 开挖方案一

该方案是对边坡进行一次开挖,设计坡率为1∶0.32,高度为30 m。开挖后,系统达到新的平衡后对开挖结果进行分析。方案一开挖范围如图5所示。

图5 方案一开挖范围

(1)不加支护

经计算,各种数据结果图如图6~图9所示。

图6 位移

图7 岩体①位移

图8 最大主应力

图9 塑性区

从图6可知,边坡开挖后主要是岩体②沿软弱面发生了较大的位移,最大值为0.358 m,而下伏岩体①基本没有变化,表明此边坡主要是受软弱面的控制。从图7看出,岩体①主要是在坡角左侧发生了位移,且主要是竖向拱起(0.020 m)。

从图8可知,受软弱面影响,应力在坡体中发生了突变,岩体内出现了较多的拉应力区,不利于边坡稳定。由于岩体②-1的开挖,岩体①左侧内部应力达到释放,所以在岩体①施工便道出现了拉应力区。从图9可以看出,在岩体②顶部出现了较多的拉伸塑性区,在坡角处出现了剪切破坏区。

综上所述,此次开挖后由于临空面高度较大,所以岩体②沿软弱面发生了整体滑移,最大位移值达0.358 m,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需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

(2)进行支护加固

随着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材料成本降低,预应力锚索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综合各种边坡加固技术的优缺点,本工程采用预应力锚索进行边坡支护加固。

选用由七股φ15的钢绞线制作,抗拉强度大于等于1860 MPa。由以上预应力锚索计算公式得出每孔锚索的根数为8根,设计张拉吨位为800 kN。其他参数如表3所示。

计算后得到各种数据如图10~图13所示。

表3 锚索模型参数

图10 支护后位移

图11 支护后最大主应力

图12 支护后塑性区

图13 预应力锚索受力

对比图6与图10可知,施加预应力锚索后,坡体的位移由原来的0.358 m降为0.124 m,减少了63%;从图8、图9和图11、图12对比看出,岩体内的拉应力区和塑性区均有所减少,最大拉应力值减少了7.17 MPa。从图13得出,预应力锚索受到了很大轴向拉力,最大轴力达到了1.10 MN,未达到锚索的抗拉极限值。

综上所述,施加预应力锚索支护后,坡体的位移、应力、塑性区都有所降低,且锚索承受了较大的拉力,发挥了支护作用。但由于临空面高度较高,坡体下滑力较大,所以支护后边坡位移仍很大,为0.124 m。

3.3 开挖方案二

针对方案一中一次性开挖,边坡临空面过高,支护效果不理想;方案二采用降低开挖高度方式,设置两级边坡,每级边坡高度为13 m,中间设置宽度为2.5 m的平台,设计坡率为1∶0.32,方案二开挖范围如图14所示。

图14 方案二开挖范围

(1)不加支护

第一次开挖,开挖施工现场第二级边坡,如图14中的②-1,经开挖达到系统新的平衡后,得到各种数据结果如图15~图18所示。

图15 第一次开挖后位移

图16 第一次开挖后岩体①位移

图17 第一次开挖后最大主应力

图18 第一次开挖后塑性区

从图15、图16位移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次开挖后,主要是在岩体②发生了局部位移,且最大位移出现在岩体②的最右侧,这主要是受到上部岩体的下滑推力,临空面最大位移为0.032 m。从图17和图18可知,在岩体②内及岩体①的滑面处出现了拉应力区,在开挖面坡脚处出现了应力集中;由于岩体②性质较弱,所以在岩体②内出现了拉伸塑性区,在开挖面出现了剪切塑性区。

第二次开挖,即在施工现场开挖第一级边坡,如图14中的岩体②-2,经开挖达到系统新的平衡后,得到各种数据结果如图19~图21所示。

图19 第二次开挖后位移

图20 第二次开挖后最大主应力

从图19~图21中可以看出,第二次开挖后仍是岩体②发生较大的局部位移,且最大位移也是在岩体②右下部,坡体最大位移达0.171 m。由主应力图可知,由于开挖后应力释放,施工便道拉应力值有所增加。由塑性区图可看出,在一级坡面出现了剪切塑性区。

通过对开挖结果的分析,第一次开挖后岩体②发生了较大的局部位移,为了保证后续开挖的顺利进行,保证边坡的稳定,第一次开挖后需要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

(2)加固支护后

选用同方案一相同的预应力锚索与对应参数加固。

第一次开挖支护,即在第一次开挖后及时施加预应力锚索加固。得到支护后的数据结果如图22~图24所示。

图22 第一次开挖支护后位移

图23 第一次开挖支护后最大主应力

图24 第一次开挖支护后塑性区

对比图19~图21与图22~图24可知,第一次开挖施加预应力锚索后,边坡的位移、拉应力区以及塑性区均降低了很多,岩体②最大位移降低了70%,由于岩体②下滑力减少所以坡脚处应力降低,能够保证第二次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

第二次开挖支护,计算得到数据结果如图25~图28所示。

图25 第二次开挖支护后位移

图26 第二次开挖支护后最大主应力

图27 第二次开挖支护后塑性区

图28 预应力锚索受力

对比图19与图25可知,施加预应力锚索后边坡的位移从原来的0.171 m减少为0.032 m,降低了80%。从图26和图27可以看出,由于锚索的加固作用,岩体②内的拉应力区有所减少,利于边坡稳定,塑性区也在岩体②的顶部和开挖面出现。由锚索受力图可知,锚索受到的最大轴力为1.0 MN,未达到锚索的抗拉极限。

4 结论

(1)方案一由于开挖高度过大造成边坡位移很大,经支护后效果仍不明显;方案二改进开挖方式,降低开挖高度,设置两级边坡,减小了边坡下滑力,经支护后位移大大降低,开挖岩体内拉应力区大大减少,开挖面塑性区也大大减少,支护效果明显。

(2)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并结合现场实际加固情况,方案二模型更加有利于边坡稳定,从而使得工程既安全又经济,两种方案对比,最终优选方案二。

[1]宋丽娟,黄志全,马丽娜.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综述与展望[J].山西建筑,2009,35(4):116-118

[2]曾明刚.谈高速公路边坡加固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1(17):66

[3]辛文栋.预应力锚索受力分析及设计计算实例[J].山西建筑,2010,36(36):68-70

[4]张良发.锚杆参数优化在开挖边坡加固中的应用研究[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1(3):248-251

[5]王学志,翟诚,毕重,等.FLAC3D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吉林水利,2010(6):39-41

[6]廖秋林,曾钱帮,刘彤.基于ANSYS平台复杂地质体FLAC3D模型的自动生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6):1010-1013

[7]王西营.锚喷支护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J].硅谷,2011(16):125

[8]巨能攀,赵建军,邓辉,等.公路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支护优化设计[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6):1152-1161

[9]喻军华.岩质高边坡开挖与支护过程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3:127-130

[10] 周莲君.层状岩体破坏特征的实验和数值分析及其边坡稳定性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坡体主应力分析方法
中主应力对冻结黏土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与分析
降雨对库区边坡入渗规律的影响研究
采动-裂隙水耦合下含深大裂隙岩溶山体失稳破坏机理
基于EMD的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分析方法
综放开采顶煤采动应力场演化路径
储层溶洞对地应力分布的影响
一种角接触球轴承静特性分析方法
乌弄龙水电站库区拉金神谷坡体变形成因机制分析
不同开采位置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