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徒手淋巴导液加空气波压力治疗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观察

2013-04-13马秀芬张清霞

中国优生优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徒手淋巴上肢

马秀芬,张清霞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乳腺一科,甘肃 730050)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仍是目前乳腺癌治疗的首选方法,而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有关文献报道[1-4],约10% ~56%的患者在乳腺癌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淋巴水肿,轻者随着侧支循环的建立而缓解,严重者可导致外观异常、反复感染、上肢功能障碍等,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5]。临床治疗较棘手,至今仍无根治的方法。因此,针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2009 年4 月至2012 年3 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3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旨在比较和探讨干预效果的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 年4 月至2012 年3月因“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并在我院如期完成化疗的300 例术后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 ~68 岁(中位年龄48 岁),排除栓塞、心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及上肢外伤史等相关并发症患者,入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按住院号随机分为三组,每1 组各100 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Ⅰ组:包括心理护理、抬高患肢、加强功能锻炼、进行多种形式的有氧运动,及保护患肢的护理干预。Ⅱ组:术后除常规护理外,自术后引流管拔除,伤口愈合后,进行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辅助治疗。选择适宜的模式,1 次/d,20 min/次,每一周期治疗疗程3 ~5 d,总治疗周期与化疗复查周期一致。Ⅲ组:在Ⅱ组行空气波压力治疗之后进行徒手淋巴导液。按照远心端到近心端的顺序进行按摩,通过肌肉舒缩运动,促进淋巴及血液回流,预防治疗上肢水肿,同时缓解颈、肩、背部不适,为进一步康复打好基础。徒手淋巴导液操作分四步进行,每部位3 min,每部位按摩频次约80 次。首先从患肢手腕向心性按摩至患侧肩部;其次从患侧肩部轻柔按摩至健侧肩部;再从患侧肩部轻柔按摩延伸至同侧腹股沟;最后从患侧肩部轻柔按摩延伸至对侧腹股沟。在徒手淋巴导液后马上用弹力绷带加压包裹,以维持疗效。包扎时由指尖向上包覆,远心端压力较大,近心端压力逐这较小,压力在30 ~50 mmHg。之后上肢尽量减少下垂,以巩固效果。

1.2.2 评价方法 目前淋巴水肿的诊断主要是根据国际淋巴协会的轻、中、重度3 级分法[4-6]。相关文献报道,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病率从10%到56%不等,可能与水肿的评估方法、患者随访的时间及手术方式等有关。临床护理研究中主要采用主观症状评估法和客观测量法。

1.2.3 上肢测量及记录方法 肘关节伸直平举,在肘横纹上10 cm 处测量双侧上臂周径、在腕横纹上10 cm 处测量前臂周径。同时评估上肢功能状况(有无疼痛麻木、自主活动障碍等自觉症状)。嘱患者每月以手术日期为准,定时同法自测双上肢并记录,每次化疗或复查即由特定责任护士按要求测定上肢周径并评估功能状况,记录数据。

1.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从统计结果可见各组的水肿发生总数。第III组预防乳腺癌术后水肿的发生及水肿程度与I 组比较呈明显差异(P <0.05),结果见表1。

表1 上肢水肿发生例数及程度(n)

3 讨 论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手术破坏淋巴网,引起高蛋白液体回流受阻,积聚在组织间隙内引起的上肢和腋窝的肿胀[7],给患者生理和心理上带来严重的负担。但对于它的治疗方法却是有限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资料中通过运用徒手淋巴导液及空气波压力治疗,证实乳腺癌术后早期进行徒手淋巴导液加空气波压力治疗是防治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空气波压力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也是有效的,通过间断充气的袖套按摩,促使水肿液向心流动。此法可减少肢体体积30% ~47%[8-10]。但单纯治疗效果维持时间短,且治疗期间淋巴水肿容易出现反复。

徒手淋巴导液(MLDT)是一项新的康复技术,进入国内康复治疗领域时间不长,本实验的徒手淋巴导液技术,重在预防,是促进远端肢体循环,同时辐射状畅通周围的循环,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缓解淋巴水肿的方法[11]。通过轻柔的按摩促使淋巴液流动,首先按摩周围没有淋巴水肿的区域,然后再按摩患肢使得淋巴液向其它区域流动,每次应按摩需注意动作轻柔,而过度按摩可加重淋巴水肿,按摩后患肢立即缠绕弹力绷带。这样使用可以使患者在运动时受到一定压力,促进静脉回流及组织间液体的流动和吸收。同时此项技术相对操作难度低,在院期间对患者及家属积极培训指导,基本达到掌握此项技术。通过此项技术还可以强化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潜在并发症的认识,充分发挥了OREM 自护理论的精髓,提高患者的自护意识;除了医疗团队外,家人的支持对病人的身心健康及社会参与的意义是不可否认的,家属通过掌握此项技术,在患者治疗间歇期间家属可执行此项技术操作,让患者享受到无缝的服务,明显和谐了家庭关系,促进医护与患者、医护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服务满意度,延续了服务链,使病人保持最佳心理状态,积极主动配合康复护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Ⅱ组(空气波压力治疗+常规护理组),Ⅲ组(徒手淋巴导液结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空气波压力治疗+常规护理组徒手淋巴导液加空气波压力联合治疗)水肿率低于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与单纯的常规护理及空气波压力治疗相比,在术后的整个治疗期间,能够有效预防淋巴水肿及减轻水肿程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常规护理轻度水肿、中度水肿及重度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10%、4%、1%;采用常规护理加空气波压力,分别为7%、1%、1%。而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对于乳腺癌术后预防效果尤为明显,各程度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2%、1%、0%。可见徒手淋巴导液及空气波压力联合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淋巴水肿的症状及阻止淋巴水肿的恶化,还可以有效防止淋巴水肿的发生。

因此,徒手淋巴导液加空气波压力治疗是预防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对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水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因为随访时间有限,结果尚存局限,后期有待进一步跟踪随访。

[1] 唐金海,主编. 乳腺癌综合治疗[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3.

[2] Jemal A,Siegel R,Ward E,et 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09,59(4):225-249.

[3] Fu M R,Ridner S H,Armer J. Post-breast cancer.Lymphedema:part 1[J]. Am J Nurs,2009,109(7):48-54.

[4] Lawenda B D,Mondry T E,Johnstone P A.Lymphedema:a primer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 chronic condition in oncologic treatment[J]. CA Cancer J Clin,2009,59(1):8-24.

[5] Jger G,D ller W,Roth R. Quality of life and body image impairments in patients with lymphedem[J]. Lymphology,2006,39(4):193-200.

[6] Paskett E D. 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attention to a significant problem resulting from cancer diagnosis[J].J Clin Oncol,2008,26(35):5666-5667.

[7] 陈海燕. 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康复护理[J].护理研究,2010,24(10):900-901.

[8] 郭丽娟,岳 秋,何永红. 乳腺癌术后自制负压引流装置的改进[J].护理研究,2009,23(6):516.

[9] 左文述,主编. 现代乳腺肿瘤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420-1425.

[10]Brorson H.Liposuction in arm lymphedema treatment[J].Scand J Surg,2003,92(4):287-295.

[11]Wilburn O,Wilburn P,Rockson S G.A pilot,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a novel alternative for maintenance therapy of breast cancer associated lymphedema[J]. BMC Cancer,2006,84:1-10.

猜你喜欢

徒手淋巴上肢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公安民警徒手抓捕技能浅论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徒手攀岩
北美淋巴水肿治疗师培养、认证及对我国的启示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徒手“撕开”原子弹
徒手深蹲,练练你的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