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拆迁
2013-04-12新侨联委员
二战时,美国陆军航空队成功对日本66座城市进行了战略轰炸,拆掉大量落后建筑,为日本战后重建腾出了空地。作为对日拆迁和重建的高级指挥员,李梅将军甚至获得日本的最高荣誉:勋一等旭日大绶章。
虚张声势——中国空军的纸片轰炸
1938年春,为鼓舞士气,国民政府策划空袭日本本土。经过测算,航程太远,“马丁”139WC型轰炸机(B-10B的外销型号)最多只能携带不到500千克的炸弹,于是国民政府干脆改空袭为空投传单。
1938年5月19日下午3时23分,中国空军的2架“马丁”轰炸机自汉口基地秘密起飞,在宁波前进机场加油后前往日本。20日凌晨2时45分飞抵长崎,在长崎、福冈各地洒下近百万份空飘传单。2架轰炸机立即返航,20日8点48分,僚机1404号机在江西省玉山机场落地,9点23分,长机1403号机飞抵南昌机场,人机均安全着陆。本次任务经过宣传,中国军民备受鼓舞。
这次传单“空袭”日本,打的就是日本毫无准备,偷的就是日本没有夜间截击能力的空档,赚的就是嘴皮上的便宜。日本人民对于中国的宣传无动于衷,继续支持侵华战争。日军很快反应过来,发动攻势,攻击了中国的江浙机场,中国自此失去对日空袭的前进机场。
赔本吆喝——杜立特首炸东京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全民决心报复。可是当时陆基轰炸机航程虽远,还不足以从美国控制的机场飞抵日本;海军舰载机航程很短,但航母也不敢冒险靠近日本海上防卫圈。怎么办?海军作战部的参谋佛朗西斯·洛中校提出一个疯狂的想法:让陆基B-25型轰炸机从航母上起飞!1942年4月18日清晨,美国航母在距离日本约1204千米的海域被“日东丸23”号警戒侦察渔船发现,渔船发出告警电报。8时20分起,美国所有轰炸机不得不仓促起飞,“大黄蜂”号及“企业”号航母赶紧掉头逃回珍珠港。起飞时,杜立特机群距离东京还有约1237千米。这样一来,起飞时间提前了10个小时,本来准备夜袭东京,变成大白天在东京上空招摇过市;航程增加了403千米,燃油出现短缺。6小时后,16架B-25轰炸了东京、横滨、横须贺、名古屋、神户和大阪。当然,轰炸效果实在难以启齿。时值中午,B-25遭到高射炮射击和日机截击,然而由于日方拙劣的防空能力,杜立特机群仅10号机轻微受伤。
轰炸成功后,16架轰炸机中的15架向西南飞往中国浙江的衢州机场,另外1架(8号机)因为化油器故障,燃油不足,只好冒险飞往苏联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碰运气。战前,美国曾经秘密接触过苏联,准备让杜立特机群降落海参崴,但是苏联因为和日本签订过中立条约,将美国飞机拒之门外。8号机降落海参崴后被没收,机组成员在被扣留一年多后,通过秘密渠道逃到伊朗,再由伊朗辗转返回。8号机的机组成员在苏期间,曾吃得上吐下泻,但这并非苏联有意虐待,而是苏军伙食太差。最后所谓的“出逃”,也是苏联情报机关故意放水。
由于航程增加了403千米,杜立特机群在东海上空必然会遇到燃油不足的问题。幸运的是,当时有一股时速高达25节的顺风,15架B-25顺势飞到中国沿海。战前,美国考虑到中国政府实在是靠不住,没有事先通知中国。杜立特原计划是白天抵达浙江,可以目视寻找机场。可由于起飞提前了10个小时,到达时已经是黑夜,黑灯瞎火又迷航,15架飞机全部损失殆尽。全部75名飞行员中,2人迫降时溺死,1人跳伞坠亡,64人被中国军民救助,8人被俘。在这8人中,3人被杀害,1人被虐死,4人惨活到战胜。不过,此战对美国士气鼓舞甚大,罗斯福总统将杜立特连升两级,晋升为准将!
拆迁新工具——B-29“超级空中堡垒”
1942年4月18日杜立特首炸东京以后,日军破坏了B-25轰炸机航程之内的所有中国机场。如果B-25不再从航母上起飞,就无法轰炸日本。杜立特等人自知绝不会有第二次幸运,因此美军长时间无法再炸日本。1944年4月24日,美国B-29“超级空中堡垒”从印度飞越驼峰,抵达中国四川省成都机场。B-29型“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的最大作战航程高达5230千米,可以从成都起飞轰炸日本,美国终于又找到轰炸日本本土的基地了。1944年6月15日,47架B-29从成都起飞,轰炸了北九州市的八幡钢铁厂。这是杜立特首炸东京以来,美军首次对日本本土进行空袭。不过B-29的补给全部从印度经过驼峰航线艰难“驮”过来,炸弹、燃油、配件供给都非常有限。从成都起飞到日本的航线过长,B-29不得不减少携弹量,以便加大燃油量。B-29在中国一年多,仅仅执行了12次对日强拆任务,所拆的日本目标少,效果差。对日强拆,还需要一个更强劲的机场,可是当时中国根本无力收复浙江等前线机场。
1944年7月,美军攻占马里亚纳群岛后,B-29便可从这里起飞空袭日本本土。但马里亚纳群岛距日本本土将近2800千米,B-29依旧多带燃油少携弹,一次只能带3吨炸弹,仅为其最大载弹量的30%。且航程超过战斗机作战半径,因此B-29只能在8000~9000米高空实施面积轰炸,效果极差。
截至1945年初,B-29轰炸机对日本大城市执行过多次白天轰炸。不仅效果不尽如人意,还损失了150多架B-29轰炸机,上千名机组成员不幸牺牲。
这时候,拆迁模范——李梅来了!
拆迁模范——寇蒂斯·艾默森·李梅
李梅(Curtis Emerson LeMay)曾经在欧洲执行对德战略轰炸任务,因为拆迁工作中成绩卓著,从少校晋升到少将。1945年1月底,李梅被美国陆航总司令阿诺德委任为负责对日战略轰炸的第21轰炸机联队指挥官。
李梅是一个说干就干的快手。2月23日,李梅组织了172架B-29的庞大机群,对东京展开一次规模最大的拆迁。2 4日,机群在高空依靠雷达瞄准,透过浓密的云层投下450吨凝固汽油弹。空袭后,侦察航拍照片显示,东京有1平方英里(2.6平方千米)的面积成功拆迁。而根据东京都警视厅的记录,本次空袭拆除了27970幢建筑物。美军第21轰炸机队仅仅损失了6架飞机,其中2架被日机撞毁。
3月4日,李梅又组织了一次日间高空精确轰炸。159架B-29利用雷达瞄准,投下500吨高爆弹,目标——东京的中岛飞机工厂完好无损!总共8批875架次的B-29采用日间精确轰炸战术投下高爆弹后,中岛飞机工厂这个钉子户仅遭受到4%的破坏,美军这次吃了大亏。
李梅认真研究了过往轰炸和情报资料,发现德国和日本情况大不相同:1.德国工业区集中,面积广大,工厂多为大型建筑;日本工业区规模小、分散,厂区面积小,云雾多,要以精确瞄准方法轰炸日本目标,很难命中。2.德国工业生产集中在工厂区完成;日本很多工业配套项目分包到住宅区的小作坊中,生产出零件后再到工厂组装,只要破坏小作坊,日本工业就会崩溃。3.德国民间建筑多为坚固的、独立的混凝土结构;日本民间建筑多为竹木结构,且紧密相邻。4.德国的夜间防空体系比较强大;日本的夜间防空体系非常贫弱。5.德国有非常完整的消防体系;日本没有现代化的消防体系。
于是,李梅提出一个非常大胆的计划:考虑到日本夜间防空能力薄弱,决定只进行夜间轰炸;B-29拆除大部分自卫航炮,节省载荷来装炸弹;不再紧密编队高空飞行;B-29在5000~6000英尺(1524~1829米)高度的中空自由轰炸,既能避开日本高射炮火,又能节约燃油;只使用凝固汽油弹,期望引发大火灾。李梅测算,这样能使每架B-29携弹量从昼间精确轰炸时的平均3吨,增加到7吨以上。
这个计划显然太冒险,李梅都不敢上报给美国陆航司令部,决定来个“先斩后奏”,干了再说。
完美焰火——燃烧吧,日本!
3月9日,334架B-29轰炸机再次使用凝固汽油弹对东京进行轰炸。10日0时15分,2架引导机飞抵东京上空,找到预定目标区——下町地区。2架引导机先投下照明弹,接着投下M-47燃烧弹,在地上画出十字形火焰坐标,后续轰炸机以此为参照物,依次进入目标区上空投弹。334架B-29共投下了超过2000吨M-69集束燃烧弹,当夜,东京刮起大风。风助火势,火灾迅速蔓延开来。火势越烧越旺,大火造成的灼热气浪与冷空气形成了强劲的火灾旋风。风速增大到时速28英里(45千米),将燃烧物的碎片刮过空地、河流,很快各处的火灾连成一片鲜艳夺目的火海。后续飞向目标的轰炸机在40英里之外就能看见冲天的火光,燃烧产生的浓烟还熏黑了机身和玻璃。B-29的炸弹舱门打开后,全体成员都闻到了东京大烧烤的熏味。肆虐的大火形成了强大的上升气流,将几架B-29托高了几千英尺,机组成员被气流从座椅上弹了起来,有人还被重重地摔下座椅。
原计划拆除东京26平方千米的面积,实际拆除将近41平方千米。东京市区约有1/4地域被拆除,其中18%是工业区,63%是商业区,其余是住宅区。计划拆除的22个工业目标全部完成,2万7千多幢建筑被拆除,83793人被烧死,40918人受伤,上百万东京人找不到家。美军只损失了14架B-29,这次可算是赚了。
机群指挥员鲍尔将军当时在第一架引导机上,投弹后就盘旋在东京上空观察轰炸效果。确认“整个东京都在燃烧”以后,鲍尔给李梅发了加密电报。惶惶不安窝在关岛基地的李梅马上给陆航司令部做了汇报,司令部很快回复了表扬贺电,李梅深受鼓舞,决定下一个拆迁目标是:名古屋。
12日,285架B-29如法炮制,投下了1700吨燃烧弹。名古屋损失较小,但也有2平方英里多的面积被拆除。任务中美军损失了1架轰炸机,受伤24架。13日,300架B-29在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上空也投放了1700吨燃烧弹。由于云层浓厚,引导机无法制造出地面坐标,274架B-29只能糊里糊涂地进行了雷达瞄准投弹。如果是之前高爆弹精确轰炸,效果肯定不行。但是这次轰炸后的侦察照片证实,市中心有约21平方千米的面积被拆除。据日方统计,大火拆除了13474幢民房和工业建筑物,另有1300多幢建筑部分受损,13135人伤亡,大阪市1/4的人(约50万人)找不到家。空袭中B-29损失了2架,受伤13架。
17日,美军轰炸神户。307架B-29投下了2300吨燃烧弹,大火成功拆除了商业区一端约3平方英里的建筑物,还拆除了部分工业区和住宅区。日本统计,有66000多幢建筑物被拆除,神户人1/3的居民(25万人)找不到家,伤亡人数达15000多人。
19日,名古屋“喜迎”第2次拆迁——290架B-29轰炸机投下了1800吨混搭的高爆弹和燃烧弹。市区有近200余处起火,3平方英里的面积被拆除。
美国高层发来了贺电,发表了公开讲话,对李梅赞赏有加,并且命令:“继续干!”
李梅的回电是:“没法干了!燃烧弹全扔光了!”
接下来,美国人只好全部用高爆弹来空袭了。
4月13日,由于摸黑夜袭,导航员算错了地图距离,导致日本皇城一部分被误炸,明治神宫被拆除。炸到5月,东京一半面积被成功拆迁了。
从4月到6月,美军一直使用高爆弹轰炸。之前,为了减少日本平民伤亡,李梅在轰炸下一个目标之前,都会派轰炸机散播传单,提醒当地居民避开。而日本人民衷心拥护日本政府,相信日本政府说“我等有天照大神的庇佑,美畜奈之我何”的宣传,安心留下来支持生产。等到美军连续轰炸以后,居民才纷纷出逃,疏散到郊区。日本军工业生产因此受到严重打击。
截至7月4日,美军已经向日本投放了10万吨炸弹。当时炸得几乎全日本人心惶惶,只有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很少挨炸,两城市的居民情绪稳定,他们想起来都觉得是天照大神庇佑啊!
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15分,“艾诺拉·盖”号B-29轰炸机投下了1枚1.5万吨当量的铀弹,广岛瞬间死了7万人,最后受辐射等影响,大约死了20万人。
1945年8月9日上午11时02分,“大货柜”号B-29轰炸机投下了1枚2.2万吨当量的钚弹。长崎受原子弹影响,死亡人数共计149266人。
尾声——李梅获得日本重建劳模奖
因为对日本主要城市拆迁功绩卓著,美国人送给李梅一个诨名:“全炸光(Bombs Away LeMay)”,日本人则给李梅一个敬称:“鬼畜李梅(鬼畜ルメイ)”。日本战后重建等工作非常顺利,归功于李梅等人的拆迁。东京等城市重新规划,建设起来又快又好。日本投降以后,日本人民喜迎王师进驻,天皇裕仁每天大清早跑到麦克阿瑟大帅寝室前请安。这热情招呼得李梅等人都不好意思了,不得已帮助日本重建。后来他负责帮助日本重建航空自卫队和日本防空系统,还真是内行人办内行事!
航空自卫队幕僚长源田实中将感激李梅的贡献。经他提议,日本政府于1964年12月4日决定授予李梅勋一等旭日大绶章。法律上天皇应该无条件执行政府决定,不过裕仁一直怀恨在心,说:“我家都让他给拆了,我不干!”最后这枚勋章的颁奖典礼也没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