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狼”
2013-04-12林颖清
编制与构成
日本潜艇舰队隶属于海上自卫队的自卫舰队,下辖潜艇舰队司令部(驻横须贺基地船越地区)、第1潜艇作战群(驻吴港基地)、第2潜艇作战群(驻横须贺基地)、潜艇教育训练队(驻吴港基地)、第1潜水练习队(驻吴港基地)、潜艇教育训练横须贺分队(驻横须贺基地)。
在潜艇舰队司令部,现任舰队司令是矢野一树中将,防卫大学22期毕业,2011年4月27日上任,之前为海上自卫队参谋部装备部部长;现任舰队参谋长井上司少将,防卫大学28期毕业,2012年12月4日上任,之前为海上自卫队参谋部防卫部运用支援科科长(团级,非科级干部)。潜艇舰队现役作战潜艇16艘,训练潜艇2艘,共计18艘。
第1潜艇作战群成立于1965年2月,现任司令为寺山胜幸上校,早稻田大学1982年毕业(非军校出身),2010年12月20日上任。第1潜艇作战群下辖:潜艇救援舰1艘、“亲潮”级潜艇5艘、“苍龙”级潜艇4艘。
第2潜艇作战群成立于1973年10月,现任司令为持井弘一上校,2010年12月20日上任,之前职务为海上自卫队参谋部统括副监察官。前任司令高岛辰彦是京都大学法学部1984年毕业(非军校出身)。第2潜艇作战群下辖:潜艇救援舰1艘、“亲潮”级作战艇6艘、“苍龙”级潜艇1艘。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日本是一个岛屿国家,海岸线漫长,优良港湾多,日本潜艇舰队的两个母港吴港和横须贺基地条件优越。
吴港基地位于广岛县的吴市,旁边就是曾遭原子弹轰炸的广岛市。吴港基地在濑户内海深处,潜艇向南经丰后水道和纪伊水道可以前出太平洋,向西经关门海峡可以前出东海。如果北面、西面的来袭轰炸机、巡航导弹要打击吴港潜艇母港,则要飞越日本本州岛、九州岛,这期间,来袭装备容易遭到航空自卫队飞机、防空导弹的多重拦截。濑户内海一般水深20~40米,有大小岛屿525个,航道复杂,航线繁忙,如果西面、南面的来袭潜艇要潜入摸营,
实在比登天还难。总之,吴港地处日本腹地,安全性很好。
横须贺基地位于东京西南50千米的神奈川县东京湾畔,占地234公顷。横须贺基地面向太平洋,港口外海底坡度陡峭,潜艇远航有广阔安全海区,被对手侦察、跟踪、记录声纹的概率很低。如果北面、西面的来袭轰炸机、巡航导弹要打击横须贺潜艇母港,则要飞越日本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容易遭到航空自卫队飞机、防空导弹的多重拦截。如果北面、西面的来袭水面舰队、潜艇要打击日本潜艇母港,则要绕过日本列岛,穿越日本航空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控制的冲绳群岛、宗谷海峡、津轻海峡等水道。该基地也是驻日美军军港,驻扎有美军9800名,是美国第七舰队司令部驻地、第五舰队潜艇基地。一旦横须贺遭袭击,美军自然被卷入战火之中。
必要时,日本潜艇前出,进驻冲绳群岛那霸基地,依靠太平洋面向东海,就近牵制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进驻九州岛西部的佐世保基地(位于曾遭原子弹轰炸的长崎旁),依靠日本本土腹地,邻近东海、黄海、对马海峡、日本海,就近牵制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本州岛中部的舞鹤基地,面向日本海,就近牵制韩国、朝鲜、俄罗斯;本州岛北端的大凑基地,北望北海道,就近牵制韩国、朝鲜、俄罗斯。在远东地区,日本的潜艇基地地理条件当为第一。
雄厚的研制基础
1900年,美国海军购得第一艘近现代潜艇“霍兰”级SS-1号。日本敏感地意识到潜艇的先进性,于1904年一口气订购了5艘“霍兰”级潜艇,1905年交付,分别命名为特1至特5号。以此为基础,日本研制出2艘改进型“霍兰”级潜艇,命名为第6型潜艇。在世界上,日本也属于先知先觉拥有并研制潜艇的国家。二战时期,日本疯狂造舰。截至1945年8月,日本共造出190艘潜艇,其中就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潜艇I-400号(水上排水量5223吨、水下排水量6560吨)。
二战期间,日本潜艇部队战沉了135艘,剩下的55艘战败投降,全军覆没。但是潜艇制造、使用的经验和教训却得以积累下来。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重新武装日本。1955年,美国赠予日本一艘“小鲨鱼”级潜艇,日本接受以后命名为
“黑潮”级SS-501“黑潮”号,重建日本潜艇舰队。
依靠美国的援助和自身基础,二战后,日本的造船、特种钢材、流体动力学、声呐技术、电子和火控技术都走在世界前列。以此为基础,日本先后研制出10级50艘国产潜艇。这些潜艇在当时都属于优质产品。
优异的技术性能
“春潮”级—你OUT了!2013年3月5日,“春潮”级SS-587“若潮”号一线作战部队退出,空出编制给“苍龙”级SS-505“瑞龙”号潜艇。至此,“春潮”级7艘潜艇全部退出作战一线。其中,5艘退役,1艘改为AIP试验/训练舰,1艘改为训练舰。“春潮”级是1990年11月30日才入役的潜艇。已经退役的5艘服役年限只有18~19年。“春潮”级的技术水平在今天看来,也不算落后。退役原因是日本潜艇一线作战艇编制只有16艘,训练艇编制只有2艘,一般1年退役1艘(偶有间隔),不退役旧艇,新艇没有编制。
“春潮”级SS-588“冬潮”号已于2011年3月15日转为训练艇,舷号改为TSS-3607。按照19年的服役期算,应该在2014年3月退役。
“春潮”级SS-589“朝潮”号已于2000年3月9日改为AIP试验/训练艇,舷号改为TSS-3601。2006年11月21日,该艇和其他5艘潜艇参加与美国航母编队共同举行的联合演习。当日上午9时50分左右,该艇在日本九州宫崎县日南市港口东部50公里左右的海域上浮时,与一艘排水量4160吨的巴拿马籍货船相撞,潜艇的尾舵被撞歪,双方无人员伤亡。该艇维修以后继续服役。同样按照19年的服役期算,应该在2015年3月退役。
届时,“春潮”级将彻底OUT了。
“春潮”级在设计时,就强调隐蔽性、安静性,采用了多种降噪技术。首先,其采用双壳体结构,艇型整体为水滴型(日文写作泪滴型),外形光滑,除了指挥台围壳外几乎没有凸出物,流体噪声性能好。其次,“春潮”级采用了消声瓦、减震隔音垫、隔音罩、消声器等多种措施,全面提高了隐蔽性。最后,“春潮”级采用7叶大侧斜螺旋桨,降低了螺旋桨桨叶旋转时产生的空泡效应,进而降低了螺旋桨噪声。
俄罗斯“基洛”级宣传比较多,名气较大,甚至有“大洋黑洞”之称。而“春潮”级和俄罗斯“基洛”级636型的噪声水平相当,辐射噪声120分贝左右,只是日本方面对武力宣传比较低调,“春潮”级的静音性能鲜为人知。
“春潮”级安装了ZQQ-5B艇艏球形声呐、2QR-1拖曳阵列声呐系统,提高了对舰船和潜艇的探测能力;首次安装了远距超低频(VLF)超长波接收装置,可以在水下30米处接收岸上的无线电型号,降低了暴露概率。
此外,“春潮”级潜艇安装有6具533毫米鱼雷管,可携带20枚89式鱼雷或UGM-84潜射型“鱼叉”反舰导弹。89式鱼雷就是“MK48太郎”,线导/自导重型鱼雷,可反潜/反舰两用。“MK48太郎”设计之初的目标就是对35节的潜艇有40%的命中效果,1发就可击沉大型潜艇。该鱼雷对于东北亚地区的潜艇都有极大的威胁。“鱼叉”是美国成熟的通用反舰导弹,最大射程130千米,已经有多个实战成绩,反潜反舰能力均很强大。
“春潮”级从服役寿命到技术水平,放在今天都算可堪大用,其技术水平、保养状态都好过现役的俄罗斯“基洛”级与朝鲜R级6 633型潜艇,提前退役只是因为政治制约。如果谁认为“春潮”级落后不堪,那才是真的OUT了。
这里再补充一点:受美国制约,日本退役军舰必须拆解,不能封存,这也是美国钳制日本武力的手段。所以“日本大量潜艇封存备战”仅仅是一个讹传。没有被拆解的潜艇也有,“汐潮”级“秋潮”号就是一个例外—它现在被制成标本了!如果打仗都打到要“秋潮”号重新服役的囧境,那么距离靖国神社被强拆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亲潮”级—正当壮年。
“亲潮”级一共有11艘,首艇1998年入役,最后一艘“持潮”号2008年入役,服役时间为5~15年,正当壮年,是日本潜艇舰队的主力。
“亲潮”级潜艇外型设计从“春潮”级的水滴型改为雪茄型(第7~11艘改为叶卷型)。水滴型潜艇外形流畅,阻力小,利于提高水下速度,但是外形复杂,加工难度大,艇内空间
利用率低。水滴型潜艇在水面上航行时艇艏上浪严重,即艇艏不断向下扎,在风浪中该问题尤其严重。常规潜艇以水面航行和通气管航行为主,日本外海冬季浪大,水滴型潜艇既不经济,又把艇员折腾得够呛。
“亲潮”级潜艇外型改为雪茄型后,舰艏艉采用单壳/双壳复合形式,船体舯部耐压船壳露出为单壳设计,利于在艇舯耐压壳上安装舷侧声呐。鱼雷管从艇体舯部前移到艇艏,艇艏声呐安装空间虽然被压缩,但是比“春潮”级增加了舷侧声呐,实际声呐感知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亲潮”级武器不变,但是火控系统升级,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亲潮”级采用减震金属制成的7叶大侧斜螺旋桨,噪声水平进一步降低。
“苍龙”级—新锐忍者。20 09年3月30日,“苍龙”级潜艇首艇SS-501“苍龙”号服役。“苍龙”级计划建造9艘,目前已经服役4艘,分别是:SS-502“云龙”号、SS-503“白龙”号、SS-504“剑龙”号、SS-505“瑞龙”号。计划中的SS-506号由于开工晚了一年,预计要到2013年10月才能下水,2015年3月服役。开工推迟原因尚不清楚。2014年是日本潜艇舰队多年来罕见的没有新艇服役的空当。
“苍龙”级第一特点是大,水上排水量2900吨,水下排水量3250~3300吨,超过俄罗斯“基洛”级的3070吨,仅次于澳大利亚“柯林斯”级的3350吨,成为世界上现役第二大常规攻击型潜艇。由于排水量巨大,“苍龙”级抗风浪能力强,通气管状态下的续航能力达10000海里/8节,可达东南亚地区。
“苍龙”级是日本第一级安装有AIP系统的潜艇。艇上安装4台川崎考库姆4V-275R Mk3型斯特林发动机,额定持续输出功率从Mk2型的65千瓦提高到70千瓦。4台发动机额定总功率280千瓦,水下AIP自持力为5节/15天(1800海里)或4节/21天(2016海里)。依靠优越的AI P性能,“苍龙”级从横须贺、吴港、佐世保、舞鹤、大凑、那霸基地出发,可以轻松在东海、黄海、日本海执行较长时间的水下潜航任务。如果“苍龙”级潜艇从那霸基地出航,绕过台湾岛,自巴士海峡东口开始依靠AIP潜航,AIP航程基本上能保证它水下潜航往返中国海南岛的榆林基地外海。
在“亲潮”级基础上,“苍龙”级做了多项改进,其隐蔽性有明显的进步。“苍龙”级在水下4节AIP状态低速航行时,辐射噪声只有100分贝左右。其外形采用叶卷型,表面光滑,指挥台围壳前根部做成靴型过度,降低了流体噪声。斯特林AIP系统本身机械噪音不大,又避免了通气管露出被发现的危险,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被航空反潜发现的概率。
“苍龙”级沿用89式鱼雷和“鱼叉”反舰导弹,潜艇火控系统升级到ZYQ-4型,最多可以导控6枚鱼雷攻击潜艇和舰船,并且有数据链同海上幕僚部联系。“苍龙”级装备了ZQQ-6改进型声呐系统,艇艏声呐最大作用距离30海里以上,舷侧声呐最大探测距离超过50海里,艇艉声呐最大探测距离100海里以上。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对89式反舰反潜鱼雷做了进一步改进,据称综合性能已可媲美美国MK48 Mod6型鱼雷。这样一来,“苍龙”级对邻国的威胁更大了。
日本“苍龙”级和韩国214型潜艇相比,虽然噪声较大,但是吨位大、潜深大、航程远、携弹量大,更具有攻击性,其性能远远超出了自卫所需。
新一代高技术艇。2007年10月,日本防卫省正式启动了新一代高技术艇计划,开始研制比“苍龙”级更加先进的常规潜艇。
新一代高技术艇将采用无浆推进技术降低噪音。日本在泵喷水推进技术和超导电磁推进技术上都有相关的技术准备,目前尚不清楚日本将采用何种推进技术。一旦泵喷水推进技术和超导电磁推进技术装艇,潜艇的辐射噪声必然急剧下降。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就采用了泵喷水推进技术,18节速度时噪声130分贝左右,10节速度时噪声只有100分贝左右。
新一代高技术艇抛弃成熟的斯特林AIP技术,采用更尖端的燃料电池AIP技术。届时新艇的AIP系统将没有机械运动噪音,更加安静。
2010年,日本新防卫大纲宣布将把潜艇舰队规模扩大到22艘,且综合日本方面消息,到2027年日本海上自卫队潜艇舰队可能实现全部AIP化。
警惕日本潜艇威胁
二战结束以后,日本拒不承认战败,只承认“终战”,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清算。随着日本战后高速发展,日本扩张武力的欲望不断膨胀。日本的潜艇越造越先进,吨位越来越大,AIP作战半径可北达日本海,南达中国南海,其攻击性非常明显,且新一代高技术潜艇的攻击性还会加强。日本潜艇舰队长期和美国等北约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积极开展情报交流、潜艇战训练,战技水平相对周边国家有优势。只是由于《和平宪法》的制约,日本潜艇舰队从规模到作战方式被法律限制住,只要日本修改《和平宪法》,这群游弋在东亚国家家门口的“狼”,必然露出狰狞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