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齿之痛

2013-04-12浅步调

中学生博览 2013年20期

爱情,跟智齿一样。有的人会早遇见,有的人会晚遇见,有的人一生也不会遇见。有的人爱得痛彻心扉,有的人爱得顾影自怜,有的人爱得细水长流。有的爱,要铭记。有的爱,要忘记。而有的爱,要感谢。

16岁智齿早早地来了

9月,夏末,闷热。背向大山的小城蒙阴此时就像一个蒸笼,汗涔涔的午后连知了也懒得鸣叫。李易之在下午第一节英文课趴在桌上睡着了。他做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梦,梦里有幽蓝的海水,他光着上身,穿着短裤迫不及待地冲向大海,他想回头问妈妈,可不可以进去游泳。可是回头还没找到妈妈的影子,就被同桌推搡起来了。

抬头就是英文老师一张放大拉长的脸,怒气冲冲地对着半睡半醒的他。同桌小声地提醒说,老师要你回答问题呢。李易之噌的从座位上站起来,低着头嗯嗯不知所措地咳了一声。老师看了一眼李易之,却没有再继续提问他,而是转向了李易之两点半方向的一个女生:易卓。

易卓,很少见的姓,很少见的名字。李易之立马就记住了。他看到两点半钟方向的这个女生穿着新发的白色衬衣,后背渗出了细汗,如果再仔细一点儿,似乎还可以看到里面隐约粉色的衬衣。

听到易卓漂亮的回答跟自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易之更深地低下了头。“Inspire,inspiration,inspired,inspiring”动词的各种形态念了几遍之后,1米78的李易之还是站在位置上,别扭得不知如何是好。

老师抄下一句例句,回头找同学读,可是困惑地看了半天站着的李易之也叫不出名字来,当时的李易之没有猜测出老师的意图,直到老师转移目光叫了“易卓”的名字之后,李易之才知道自己应该聪明些,早点儿自报姓名坐下。

那一节课,午后两点半的英文课,易卓的名字连续被叫了两次,易卓出色地回答了两次。这小小的意外让昏昏欲睡的午后课堂多了一些惊喜,大家偷偷地看着这个白衬衣的漂亮女生,默默地记住了“易卓”这个名字。

李易之看着两点半的方向,最末尾的牙齿在夏的躁动中,蠢蠢欲动。

破肤而出的嫩“牙”

李易之还没有谈过恋爱,也没想过谈恋爱,还是像初中的傻大个儿一样,每天过得没心没肺。妈妈总是说,知足常乐,知足常乐,李易之非常快乐,不仅因为自己超水平的发挥撞进了重点高中,也因为新的班级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喜欢玩游戏打CS喜欢吹牛皮。

小胖怂恿说:“你们谁敢给易卓写情书?我请他喝一星期冰水。”旁边的老于、李易之连口切了一声。可两秒不到又反悔抢先说,“我来我来。”

情书开始写之后,大家都想做口述爱慕者,谁也不想写字,最后二对一通过让李易之代笔,原因是李易之的字是这一群狂魔乱舞的笔法中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盛情难却,加之也可以作为自己写情书的实战演练,李易之欣然接受了。可费尽周折,到了署名的时候谁的名字写前面谁的名字写后面三个人又有分歧了,最后一致通过的结果是取姓名的首字母。于是一封署名LYZ的信在放学后平安地送到了易卓的书桌里。

情书给易卓后,一天,两天,一周,一个月。易卓一点儿变化也没有,依旧每天早早地来上课,认真地听课,下课去厕所或者跟后面的同学开心地聊天。

唯一改变的是,李易之上课的时候除了睡觉之外多了一个习惯,开始喜欢往自己两点半钟的方向看,他不知道这是不是老于说的喜欢。老于说初中晚自习放学回家,他都会牵着一个漂亮女生的手去车库取自行车一起回家。下坡路的时候,女生坐在老于的自行车后座上,贴着老于的后背,抱紧老于的腰。

李易之想象自己是老于的时候,就好像自己也可以牵着易卓的手,送易卓回家,如果易卓在下坡路上会抱着他的话,李易之想他肯定会高兴得大声唱起歌来。不论他的老毛病牙疼当时有没有疼,有多疼。

牙疼这个老朋友最近又来回访李易之了,可是这次的疼转移了阵地,跑到了牙后跟,让李易之纳闷不已。只是他还不知道,那是破“肤”而出的嫩“牙”——智齿。

它的智齿跟他的喜欢一样,在日渐缩短的白夜中悄悄地成长着。

疼,牙疼,上方,左边那块地方也疼

无疾而终的情书让这一群狐朋狗友很扫兴,李易之从此觉得易卓是个有主见的女生,成绩好人缘好,虽然离自己远远的,但他就是喜欢,就是想靠近她。有时候他并不觉得自己的爱是没有回报的,在易卓回头跟后面女生聊天的时候,也好像有在偷偷地瞥看他。每一次作为学习委员的易卓在收发作业的时候都会很温柔地笑着说:“李易之,你的作业。”

李易之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感觉,抓不住,丢不掉,悬挂在那里,不知何去何从。

语文月考,李易之作文竟然得了58分,差两分满分。戴着黑框眼镜的语文老师笑呵呵地当着全班的面,走到李易之面前,满含爱地晃着李易之的头,把李易之定位成了调皮聪明却不爱学习的帅小伙。大家随着语文老师而投射聚焦来的目光让李易之迅速脸红了,这样的阵势比前一秒老师当着全班的面读他的作文还让人难堪!可是下课后老师做了更让人难堪的事情,作文要作为范文复印发给全班每人一份!

幸灾乐祸的小胖下课就跑过来说:“哥们,你这星期的冰水我包了!”

李易之以为小胖跟自己一样,怕自己的笔迹会被易卓认出来而仗义地请客,结果小胖却问出了让李易之更加始料未及的事情:“李易之呀,你知不知道你名字的首字母缩写是什么?”

李易之想了很久,在自己的作文还没被影印出来的时候要不要提前跟易卓坦白。最后,他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不是自己不敢,而是因为李易之看到易卓跟等在自己教室门口的高年级学长一起吃了早饭、中饭和晚饭。他们一起吃饭的时候,易卓乐呵呵的样子,隔着几排桌子,刺痛了李易之的眼。

牙疼终于受不了了,从前的牛黄解毒片、甲硝唑片、止痛片已经无法阻止这天翻地覆的牙疼了。李易之的左脸颊疼得肿了起来,不能再拖了。在医院,穿着白大褂的医生问:“怎么了?”李易之说:“疼!牙疼!”

16岁的末尾,医生告诉李易之,他这不是之前的牙疼,是长智齿了。智齿是人在心智成熟之后长得最后的牙齿,有的人会长,有的人一辈子也不会长。有的人早长,有的人晚长。有的人长时完全没有感觉,有的人会有可以忍受的疼,而有的人却是无法克制的疼。无法克制的时候,就要拔掉那颗牙齿!

李易之只拍了片,拿了些药,他觉得这些疼还是可以忍受的,他想让牙齿顺利地生长出来。李易之在回家的路上想:我有藏在左心房更深的疼,只可惜医生治不了。

勇敢点儿!男子汉嘛!

李易之听小胖绘声绘色地说,最近学校里的学长很是猖狂,老是欺负小学弟。新一级的学弟头头想要单挑学长头头。可是,随后,小胖又格外女人地八卦说:“这都是因为一个女人呀!”李易之忽然想到那个跟易卓一起吃饭的学长,忽然起了八卦的心,问道:“哪个女人?”

“易卓呗!还能有谁?”小胖漫不经心地说。

果然,周五的晚自习一点儿都不平静。小胖从后门溜出去,几分钟后从前门大声地喊老于和李易之,快出来看热闹。班里一阵骚动,李易之走过易卓的时候,看到易卓僵直的后背,还有她努力低着头握紧的双手。

本来说是看单挑的热闹,可到了后却是十几个人的群架,老于、小胖、李易之刚赶到就被划归在了学弟的阵营,几个高年级的学生立马冲着他们跑过来。李易之不会打架,可是有人冲他挥拳头的时候,李易之本能地就跟别人打了起来。不知道谁,一拳揍在了自己的左脸颊,火辣辣的牙疼到了极点。李易之被激怒了,正要反抗,训导主任拿着手电怒气冲冲地喝住了这一群人。

安定下来之后,李易之看到了训导主任身后的易卓。李易之不明白为什么易卓要站在训导主任的后面看着训导主任气急败坏地骂这一群人,她为什么不早早地走开,告密的人不是从来不会轻易露面的吗?

打架这件事情,在这所重点高中比李易之想象的要严重,还好爸妈大气,训了李易之几句就过去了。最不幸的是那两个所谓的头头,学校早就想开除他们,这样的群架举动正好给了学校正当的理由。

李易之第一次看到易卓哭是个意外,他本来是要去大门口的传达室取信件,可却看到了易卓跟被开除的那个不是曾经一起吃饭的男孩子在大门口见面。易卓背向李易之站着,肩膀不停地抽搐,那个男孩子试探性地拍着易卓的肩,最后终于抱住了易卓,笑得又悲伤又无奈又欣喜。

李易之的牙疼,在遭到了一拳之后,终于必须要拔掉了。打完麻药后,李易之还是使劲地闭着眼睛咬着牙,医生笑着说:“小伙子了,勇敢点儿吧!”

“勇敢点儿吧!李易之!”锂灯光打过来的时候,易之闭着眼睛握紧了拳头。

智齿,真的是智慧?

易卓在这所学校足足成了一个月的话题,那些女生酸溜溜地骂她:“真是不自重,两个男生谁也不拒绝,想和两个男生好,不要脸!”男生们豪气冲天地说:“靠!老大就是让这个烂人给告密告走的!”

易卓却还是从前的样子,只是更安静了,李易之觉得也许只有他才可以看到易卓的辛苦和假装坚强,他好想靠近易卓,好想保护易卓。所以李易之花了一个星期写好了一封信,他要当面递给易卓。

周二固定的活动课,大家都会在操场上活动,而易卓每次都是先到老师的办公室送作业再去操场。李易之悄悄地尾随易卓,惴惴不安地等在楼梯的拐角处。易卓看到李易之的时候,惊讶了一下,客气地笑着说:“嘿,李易之。”李易之不自在地“嗯”了一声,忸怩地拿出信来递给易卓。易卓的脸却顿时生硬起来,而后坚决地说:“我不要。”

李易之忽然愣住了,他本来想的是递完信就走,可是没有想到易卓不收。李易之站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拿着信不知道该进该退。恰巧这时,楼上忽然有了下楼的脚步声,易卓别扭地接过信就咚咚咚的跑下了楼。

有些秘密,越是刻意隐瞒越是难以隐瞒,青春里的意外总是来得太过意外。跑去活动的易卓不小心把李易之署着LYZ的信丢在了活动课的操场上,这个不明姓名的LYZ喜欢易卓的消息像风一样,飘散在了整个年级,让八卦的女生把易卓对男生暧昧不明的故事继续地添油加醋,不断地升级着荒谬度。

李易之收到了易卓的回信,只有六个字,“什么都不要说”。然后易卓没有声响地消失在了李易之两点半钟的方向。

智齿,真的是智慧吗?胡扯!为什么本来好心好意的事情,到后来却更深地伤害了别人呢?

可是,智齿,好像真的又是个成熟的东西。

李易之在很久后才明白,爱情,跟智齿一样。有的人会早遇见,有的人会晚遇见,有的人一生也不会遇见。有的人爱得痛彻心扉,有的人爱得顾影自怜,有的人爱得细水长流。有的爱,要铭记。有的爱,要忘记。而有的爱,要感谢。

编辑/付洋

新闻链接:

奇闻:差生考入北大,校长登门道贺,学生却闭门不见

文章来源: 《旧闻周刊》 记者:李鸿亮

今年高考结束后,本刊记者得到一信息:甘肃一考生考入北大却不见老师,引起我们的关注。这名学生叫黄年,家在甘肃偏远山区,在农村县城一所普通中学上学。那么,如此蹊跷的事件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玄机?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驱车六小时到达黄年所在的金塔县城,再转乘当地班车,因路况较差辗转近五六个小时,一路上“岩漠”“砾石”景观到北部的山峦无不给人以苍凉之感,再走了半个多小时的泥泞小路,最终到达该生所在的村子。

在村口的老人口中记者得知:黄年家是村里的“五保户”,幼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如今考入北大,全县轰动,经常有媒体到村里来采访。一边说着,两位老乡把记者带到了黄年家门口。

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间老土屋,残垣断壁,一片凄凉惨淡。

在两位老乡的呼喊下,黄年的父亲应声出来迎接,一位年近五旬,衣衫褴褛,身材佝偻的大伯笑着向记者打招呼。此时,记者心中惊叹:这样的生活、成长环境居然孕育了一个万千家庭梦寐以求的北大高材生!

在记者道明来意之后,黄年的父亲娓娓道出黄年不见校长、老师的缘由。

孩子平时读书虽然刻苦,但学习成绩并不突出,班主任和各科任老师也不怎么关心孩子的学习,更不用说校长了。再由于家境贫困,同学们也不喜欢和他交往,这就造就了他现在孤僻坚毅的性格。奇迹出现后,校长、老师立刻前来道贺。面对这种前后待遇的巨大落差,孩子心中无法接受,自然也就不愿开门迎接。当然,我们心底里还是感谢学校与老师对黄年的栽培。

随后,记者找到屋里穿着朴素的黄年,问到他平时成绩一般为何能考上北大时,黄年却闪烁其辞,不愿作答,采访也未能成功。

最后在记者穷追不舍的纠缠下,忠厚的父亲终于道出了真相:去年过年的时候,村里收到了好心人给贫困家庭孩子的捐赠物品。黄年分到了几件衣服和几本高考复习资料。其中一套资料叫做《高考冲刺九套卷》,黄年几乎没有拥有过属于自己的课外教辅资料,所以像捡了块宝贝,由于高考在即,便一心钻研这套卷子。

高考结束后,黄年兴奋地回到家里,对我说:“爸爸,我一定能考上好大学,报答你的养育之恩。”我当时也没太在意。拿到北大通知书后,我高兴地掉下了眼泪,但冷静下来后对于这个天大的喜讯有些难以置信,那天晚上,我严厉地质问他是不是高考作弊了,他对我说,这次高考试题,在《高考冲刺九套卷》上基本都做过。

感谢那位素不相识,从未谋面的好心人,为我孩子送来了这么好的礼物。

记者沉思良久。又一个谜团等待记者前去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