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泽

2013-04-12YOUANDI

中学生博览 2013年23期

一、“在我们共同奔赴瀚海的过程中,感谢这一份相逢的缘,让我寂寞的沙岸因此有了历历的春景。”——《水问》

五月未央,美术比赛落幕,校方将获奖情况公布并将参赛画作展览于主楼的一楼,惇宇被同桌硬拉来和拥挤人群凑热闹,挤到人群中,看到布告栏上排名第一的醒目的红色字体正是惇宇的名字。他不以为意,对获奖没有兴趣,绘画对于他只是一种兴趣,参赛也只是可以较量高手的好机会。撇下人群中的同桌,他自顾走到参赛画作的公告板面前凝神注视,果然人外有人,比他画得好的画作不少,对于获头奖这回事,他只觉运气使然罢了。

“你……你是艺术班的惇宇吧。”一个轻柔的女声凌空而来般打破他专注的深思。

“……我是,那你?”惇宇迟疑了一下才回答,显然惊讶于这陌生的女生如何认识他。

“你好,我是音乐班的馨斓,你在学校参加的几次比赛我都有关注,你的画很耐人寻味。“”

说到比赛,还得归功他的名次总能名列前茅,否然很难受到他人的关注。他对于这般的评价些许惊喜,毕竟要做到耐人寻味不是易事,心里虽然感激,口中却无论如何不知道如何表达。“能与你做朋友吗?”馨斓的话填补了接下来的沉默。“当然!”惇宇在心里舒了口气,总算是没让气氛冷场,莞尔一笑。

这时他才仔细注意起女生面貌,一顶顺溜的秀发披到肩头却不失活力,清纯的脸蛋,乌黑的双眸,一口洁白的牙齿,让人看了就想与之交谈,这种感觉对于惇宇是很少有的。而惇宇有着健康的麦色皮肤,浓密的眉毛下一双清澈的眼睛,坚挺的鼻子,整洁大方的衣着。两人对彼此都有莫名的好感。

馨斓告诉惇宇,她喜欢书信带给人的交流沟通,从一个人的笔迹及其文笔可深层揣度其人格性情,助益彼此了解,相识,相知。于是,在紧张匆忙的学习生活中,以书信苦中作乐,忙里偷闲,算是一种解压的方式。以后,他们经常书信来往。惇宇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亦不喜随意向他人敞开心扉。若有人急于了解而频繁地要求他诉说自己的故事,他会很难接受过度的热情而疏远对方。他一直深信,君子之交淡如水。相反,能和他保持一定距离的人,反倒受惇宇喜欢,彼此交往也更加融洽。也因此,馨斓和惇宇交流的方式让他感觉轻松舒服。

二、“认识你愈久,愈觉得你是我人生行路中一处清洗的水泽。”——《四月裂帛》

就在那充满频繁的日常测试,师长对其功课的质疑及其给予的种种压力,抑或是自己几次近乎意志不坚定欲放弃的生活里,惇宇也不断在一个个午后收到馨斓的书信,书信来往的快乐似奔泉涌入他那因干渴而龟裂的心田。他总能收到馨斓的信,信中看到温柔如水的娟娟字迹,读信闻香,让他心生喜悦。

炙夏,“丝丝”蝉嘶,“呼呼”风声,伴着淙淙流水声构成夏日里一只交响曲。

那是个周末的午后,惇宇端坐桌案前,呆然凝望窗外景象。烈日当头,庭院桑树绿叶浓荫,耀眼的蓊郁之下是一片可以小憩的树荫,偶有清风徐来,更使人心旷神怡。大地呈现一片疲倦之后的宁静,唯独调皮的蝉,蝉嘶不断。目光回到桌案,见角落处一封忘了拆的信。打开信封,掉出几片薄荷叶,叶片还保持鲜绿,置于手中小心闻之,是一股令人舒畅的辛香,倒是给了他惊喜。馨斓在信中提及喜欢薄荷独特辛香,闻之总令人筋骨舒爽,又能提神醒脑,摘几片予他分享。他感受到了,心中有谢。

又读到这样一段:“……近日阅你书信,不难从稍许沉重之语调及所诉之事觉知,你不很快乐,我这样猜,对吧?”惇宇边看边想:这……大概是被你读出来了。“你又笔下诉言心之烦恼郁闷又纷乱嘈杂,难以沉淀自身。我自小身处信仰佛教家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又加上耳濡目染,自是有些许独特体会,我读过心经,其除心之尘埃,蔽外界之嘈杂甚为有效,若你愿意一试,我且教于你。”真有其效?惇宇愿意试试,那么听其娓娓道来。“……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自可多琢磨加念诵,会有意外收获。”口中便诵念起来,又见她在信中大致注解,心中默念几遍,果真有点效果,大喜。又见她信尾写:“烈日炎炎,当注意消暑。”看到这里来,今日紧缩眉头已是舒展开,心情已是阴沉转晴云,又如沐春风,凉风习来,吹走暑气,身心欢畅,甚为欢喜。

三、“煎熬过生活每一个抑郁的时刻,必须寻求信仰所在”——《月棠记》

惇宇在学校寄宿,周末才回到家。在学校的日子简单繁复却也不少乐趣。前些日子宿舍好几人去校外聚餐庆祝一宿友的生日,饭菜是比学校饭堂的丰盛,吃得也饱足。

第二天清晨,惇宇昏睡在床上,让胃痛疼醒了过来,又觉全身发热无力,难受得很。室友见其脸色不好,探了一下散布着冷汗的额头,果真烫得严重,惇宇让室友帮他请假,拿到请假条室友又帮忙整理了一下必需的衣物并陪他坐了车回家。一小时左右的路程在今天对惇宇来说是多么的漫长难熬。

回到家后,母亲道完对其室友的感激,连忙从药柜抽屉取出止痛药,先让他含水服下半颗止痛,再送往医院去。等到看完病回到家已经是傍晚了,天空喷薄出血般的斜阳。他在床上辗转反侧,尽管有吃止痛药,胃还是一阵一阵轻微地痛,头脑昏昏沉沉,过了许久,才缓缓睡去。

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惇宇在家吃简单的食物,规律的作息,胃不太难受的时候还帮母亲处理一些家务,而胃难受的时候在床上躺许久许久。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天,第四天收到馨斓的来信,问候他没来学校的原因以及近日自己的生活琐事。惇宇收到她的信心情愉悦,在信中告诉了自身的情况也写了一些近日做的事情。写完后,他很想要出去走走,跟母亲道了一声并让母亲不要担心,不会走远。出门前站在镜子面前,讶异自己的乱发与略显苍白的面容,稍微整理了一下才走出门外。

天气舒爽,淡阳斜照,他梭巡于巷道中。偶然看到一户人家在庭院桂花树下喝茶闲坐吃点心,小孩儿与慵懒地躺在树荫下的小狗嬉戏,不自觉驻足半晌,仿佛也闻到了茶香,品到了欢笑。他想到明天可以回校了,嘴角露出浅笑。

四、“把喜悦绑缚在自己身上的人,反而毁灭了长着翅膀的生命;当喜悦飞去而吻别的人,将活在永恒的朝阳中”——威廉布莱克

惇宇回到学校,又开始像往常一样生活。他还是利用午休的时间到图书馆看书,在文学类书籍中选了一本名著走到一个角落,安静地坐下。刚刚端坐,眼睛瞥见一个身影,清纯的脸蛋、乌黑的双眸、不同的是秀发扎成一条马尾,多了份活力,是馨斓。她也回望了惇宇,两人相视一笑,没说话,不敢打破图书馆的静,回到各自的书中去沉浸其中。

临上课还有半个小时,惇宇用校卡借了书走出图书馆,馨斓也尾随出来了。“下午放学后我练琴,你来吗?”馨斓先开了口。“没什么比这更好的了,反正课业不重。”他回答,并爽朗地笑。

放学,惇宇收拾好东西走往馨斓所在的班级,走到一半迎面也走来了她。两人并肩走了段路,来到舞蹈室。舞蹈室空无一人,走进去,一大面镜子直立墙壁,这是学生跳舞时自己检视动作规范用的,左边角落是钢琴,靠近钢琴的墙壁上是窗户。馨斓走到钢琴前,坐下来。双手轻轻放在琴键上,稍微吸了口气,熟练地弹奏起来,专注、自信、忘我。惇宇尽量不出声音地走向窗户,缓缓推开窗,清风徐来,轻拂他的脸颊,闭上眼睛,便感受到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的情致。他睁开眼,望着馨斓,风亦吹拂着她的秀发,她忘我地弹奏着,虽然听不出什么曲子,但可以大概感受曲子的内容极其情致。于是他也忘我地置身其中,感受此刻的美好。

五、“如果能够有对时间更多的准确性,也许我们会对彼此更为郑重”——《素年锦时》

远处蝉鸣打断了馨斓的琴声,她双手离开琴键,走向窗户,双手靠在窗沿,眼神迷离。

“我喜欢这儿。”她指向窗外广袤的田野。

“哦?”

“我常常来这看田野。你看,绿油油而直挺的水稻,风悄悄的掠过,便成此起彼伏、颜色层次不一的波浪。葱郁茂密的芭蕉,叶片硕大修长,令人看之有雨天躲在芭蕉叶下观赏大自然风景的冲动。还有四季不同的蔬果,卷心菜,甘蔗,玉米,西红柿……一直以来很向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生活。诶,是不是很可笑?”

“怎么会,有自己追求的人比那些没有追求的人好很多呢。”

“我突然感到自己有点像三毛,一生最大的愿望便是拥有一片自己的农场,过着乡野生活。离不离谱?”

“你也看她的书哦,就是我也有点被感染到呢,哈哈。”

“我喜欢这里的生活,可是……”

“可是什么?”

“这件事困扰我很久了,我觉得要告诉你。”

“如果不介意,不妨说来听听。”

“我要离开这儿了,这学期完就离开。父亲让我去英国留学,我自己会在那里生活。我委实理解父亲为我的教育付出了不少精力。一方面,不敢断然拒绝父亲;另外,我也有种必须闯南走北的宿命,那是我自己认为的,别见笑。所以,我也欣然答应父亲的要求,你说这样是不是很好呢?”

“……你自己做了决定很好啊,早晚是要走出这城市的。”惇宇静默了好一会,才回答道。

“到了那以后,你能给我写信吗?我会孤单的。”馨斓轻柔地问道。

“没问题,我会想你的。但现在,是否有幸再听一次你弹的琴声?”馨斓莞尔,又走向钢琴坐下来……

六、“我想成为你最好的邂逅,最难的再见”——《云治》

生命时光向空中闪电,像急流下山脊,匆匆消逝。一学期结束了,暑假是每个学生都欢喜的假期。

惇宇依旧喜欢端坐家中桌案前,呆然凝望窗外景象,然后看书写读书笔记,听听轻快放松的音乐,以及不忘给馨斓固定地写信。他无聊的时候,就会把馨斓的信拿出来反复读,似乎能回到他们相识的时候,还能听到馨斓弹奏的优美钢琴曲。有时候兀自走上田野,拿出相机把乡野的美丽拍摄下来,部分做成明信片,写信的时候顺便寄给她。

整个暑假他井然有序地过着,每天都给自己安排不少的事做,也算充实生活。新学期开始后,学业紧张起来,他写信写的少了,为了应付紧张匆忙的课业,他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

半个学期过去,快得惊人。那是个寒冬的周末,惇宇在家稍稍地放松平时紧张的神经,不自觉又想起了馨斓。傍晚的时候收到一封信,他兴奋地打开,果然是馨斓的。迅速地浏览整封信,看到这样一句话:“我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你看这封信的时候我差不多到家了。想要出来走走吗?”惇宇深怕自己看错,又仔仔细细地读起信来,读了有三四遍,反复把那句话看到一字不漏地背出来。于是,他走到客厅,熟练地拨起号……

“你好,请问馨斓在家吗?”

“你好,我是馨斓。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