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信未曾丢失的想念

2013-04-12寂染柒

中学生博览 2013年13期

一、我带你回家,好不好

认识苏亦,是在八岁那年。

那时我们家刚从临海的南方小镇搬到这座有着旷远的天空却听不到海潮声的城市。恰逢腊八,邻家阿姨端了煮好的腊八粥,笑吟吟地递给有些拘谨的妈妈,“在咱们这边,这个时候不吃腊八粥可不行哦。”

妈妈无措地接过,一边道谢一边请阿姨进屋。于是坐在客厅里翻照片的我一抬眼便看到了跟在她后面的男孩儿。

“柒柒,这是苏阿姨,这是苏亦。”

当妈妈说到“苏亦”两个字时,男孩儿转过头对我咧嘴笑了,漂亮的眼睛微微弯起,笑容干净明亮,一如那日的阳光,微暖而美好。

我起身,礼貌地问好,然后在大人的寒暄声中回到原先的角落里。

“这是哪里?好漂亮的海。”

不知何时蹭到我旁边的苏亦指着相册里的一张照片问道。

“我家。”我闷闷地答道,手指从碧海蓝天上抚过。

“你家不是就在这里吗?”苏亦不解地问。

“才不是!”我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合上相册,起身朝后院走去。

刚一推开门,凛冽的北风顿时扑面而来。我缩了缩脖子,抱着膝盖蹲在院子里,眼泪毫无预兆地掉了下来。我讨厌这里,讨厌北方寒冷的冬天,讨厌这里没有我熟悉喜爱的大海。

“你怎么哭了?”苏亦看着我,脸上是不知所措的表情,“那你告诉我,你家在哪里,我带你回去,好不好?”

二、那一年,只属于我们的童话

五年级儿童节前一个月,班主任在黑板上刷刷写下好几个选项,然后在全班高票通过的情况下选择了舞台剧《睡美人》作为班级节目。随后让大家将各自的名字写在纸条上放进一个大盒子里,用抽签的形式来决定角色扮演者。

当看到苏亦的名字出现在巫婆一栏时,全班同学的目光齐齐看向他,紧随其后的则是此起彼伏带着善意的笑声。

“真是令人期待啊,穿着巫婆装的你。”我幸灾乐祸地对他说,却在看到我名字前面的王子两字和公主一栏里那个男生的名字时识相地闭上了嘴。人果然不能太恶劣啊,这不现世报一眨眼就来了。

看了剧本后,我哭丧着脸对苏亦说,“怎么办?这戏我演不了,光台词就够我纠结好久。”

前桌那个扮演国王的男生转过头,一本正经地说:“王子,你可一定要坚持下去啊,我女儿的幸福全靠你了。”

遗憾的是,如此“艰巨”的使命,我最终还是没法完成。

因为我逃跑了。

演出那天,礼堂里密密麻麻挤满了观众,我在后台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一片以及舞台上那个穿着公主服的男生认真地表演,突然没来由地双腿发软,脑子像是被人瞬间掏了个空。

庆幸的是,当我在同学的推搡下傻傻地走到沉睡在舞台中央的“公主”身边时,电闸竟然很争气地跳开了。然后在全场乱作一团的情况下,边上扮演巫婆的苏亦一把拉住我向外跑去。

我们绕过礼堂穿过操场一路奔跑到对面的天文台上,中途因为苏亦的巫婆帽子掉了还在操场稍作停留。最后,当我们气喘吁吁地趴在天文台上看对面礼堂的情况时,终于忍不住放声大笑。

童话的最后,王子没有去吻醒沉睡中的公主,却和巫婆跑了。

三、一起去看海

高中开学前一个月,当我们终于得到父母的允许独自坐上飞往那个南方小镇的飞机时,苏亦看着窗外漂浮的云朵,语调上扬地问我,“柒柒,你还记不记得那件事?”

我歪着头看向他,然后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

怎么会忘记呢,八岁那年的小阴谋。

因为那句“我带你回家”,我和苏亦成了朋友。

我们开始悄悄地将零花钱存进各自的存钱罐里,然后在大人不在的时候躲在一起满心激动地数着。两个月后,当我们觉得自己的钱足够到达地图上那个两地间相距还不到一个脚印的我的家时,我将书包掏空,塞进两套衣服还有那本心爱的相册,煞有介事地给家里留了张布满汉语拼音的字条后,趁爸妈午睡时悄悄跟着苏亦乘公车去了火车站。

苏亦说,他问过妈妈,要去南方,搭公车是到不了的。

结果可想而知。当爸妈接到电话赶到火车站时,我和苏亦正坐在接待室里,一边吃着乘务员阿姨给的饼干一边七嘴八舌跟她说着我们的计划。

“柒柒,下次,我们一起跑到更远的地方,你说好不好?”苏亦将手搭在机窗上,微笑着问。

“好啊。可是,去哪呢?”

“就去,希腊吧,那里有柒柒喜欢的爱琴海。”苏亦用手托着下巴,很认真地想着,然后说。

“苏亦,你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啊啊啊啊啊,连这点小心思你都能猜到。”

“大家都知道你想去希腊的,柒柒。”苏亦将毯子拉到肩上,慢条斯理地开口,为了不让眼底那缕称之为“鄙视”的情绪流露得太明显,干脆闭上眼睛转过头养神去。

难道我的想法有这么直白么?!我还以为没人知道!我悲愤地撕开毯子的包装袋,一边纠结着一边期待着那片碧海蓝天。

四、一个人的旅行

我撑着伞在海边站了很久很久,久到这场雨下了停,停了再下,反复循环了三次。

手中的地图已经被我抓得皱巴巴,却依然能够看到上面那片蓝色区域上的文字标注:爱琴海。

是的,爱琴海。我终于如愿见到这片慕名已久的海域,却没有了三年前与苏亦在飞机上讨论时飞扬的心情了。妈妈曾说,旅行,在乎的不是去哪里,而是和谁一起去。柒柒那么期待希腊之行,是因为小亦说过要陪你去吧。

这样的说辞,自然是被我不留余地地反驳。只是现在回想,似乎都让她给说中了。

从八岁那年起,我的时光里总能找到那个叫苏亦的男孩的身影,上学,回家,旅行……用形影不离来形容想来也不为过吧。我甚至以为,我们会一直这样下去。

直到高中开学前一天,当我晚苏亦一周回到家时,却被告知,因为父亲公司外派的原因,他们全家已经在三天前搭上了飞往澳洲的班机。

那年夏天的傍晚,当我站在苏亦家空荡荡的庭院里时,有生以来头一次觉得这个世界就是一个骗局。不久前还微笑着跟你讨论着下一趟旅程的人,却在几周后从你的生活中消失,连一句道别都没有。

妈妈说,因为走得匆忙且澳洲那边很多事情都还没有整理好,所以苏阿姨只留了一个公司的联系电话。虽然后来从妈妈那里断断续续得到了一些信息,但我和苏亦却再也没有联系过。

也许,对于他的不辞而别,我终究还是无法释怀吧。

五、或许从一开始,我就不曾怨过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许久,等我掏出来时,屏幕已经暗了下来。看着那串陌生的号码,我习惯性地准备将其删除,却在下一秒迎来了新一轮呼叫。

“你好。”

“柒柒,我是苏亦。”

短短的一句话,却令人脑中刹那一片空白,心跳仿佛在片刻之间被一格一格放慢了。天与地似乎都归于沉寂,只剩下泛着暖意的阳光,在海的彼端粼粼跃动。

“我听阿姨说你去了希腊,”见我没有回应,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声音再次响起,“一定……很美吧,那里的海?”

“嗯。”我下意识地应了一声,却发现喉咙干涸得挤不出话来。

随后是长久的沉默,久到我以为电话已经挂了的时候,耳边忽然传来巨大的轰鸣。前往圣特里尼岛的游轮渐行渐远,在海面上划开一条直线,激起浪花无数。

一片嘈杂声中我听见电话那头传来了两句话,简短的几个字,却让我的眼泪很没出息地掉了下来,怎么都停不住。

苏亦说,“柒柒,对不起。还有,我很想你。”

本文原载于2010年6月B卷

编辑/商元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