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2013-04-12菲菲
本片是赵薇的导演处女作,也是其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的毕业作品。影片改编自著名作家辛夷坞的同名小说,由香港著名导演关锦鹏担任监制,内地著名编剧李樯亲自操刀改编剧本,华语歌坛天后王菲演唱主题曲《致青春》。
“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场相逢,忘不掉了,青春是一场伤痛,来不及了。”
这场青春之行开端于一个大学的女生寝室,四个女生,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梦想,当然最后,有的人梦想实现了,却发现那个一直追逐的梦,并不像自己编织的那样美好;有的人梦想破灭了,选择与过去一刀两断重新开始,内心的柔软也被坚硬取代;有的人在梦想面前止步了,只让留下的人永远回忆这份美好;有的人倔强着一次次跌倒,仍在现实与梦想中挣扎着前行……
郑薇这个姑娘,赵薇仿佛是在纪念自己的青春,所以让女主角成为了“小燕子”附体一般的疯丫头,为了儿时的愿望考到了青梅竹马林静所在的大学,幻想着穿上水晶鞋变成公主,与自己的王子林静生活在一起。可是怎会想到,林静因不愿面对他们父母间的一段“婚外情”而躲避自己7年之久,一场初恋还没开始便无疾而终。陈孝正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初恋,只是因为单纯地喜欢你,愿意死皮赖脸地粘着你,愿意为你拒绝富家子的追求,愿意与你一起受苦……可是最终换来的却是又一次的背叛,为了前程,陈孝正选择出国深造,甚至为了上位,可以利用一段婚姻,留下来的郑薇,终于在走出青春以后大彻大悟:我们的青春中,都有一场奋不顾身的付出,但是最后,它让我们明白,其实,“我们都爱自己,胜过爱爱情。”
阮莞是大学里众多男生心中的女神,美丽、优雅、端庄却遥远。每天,室友们都羡慕嫉妒恨地替她收各种情书、鲜花,而她却像一朵孤傲的玫瑰,竖着身上的刺,只为守护着与男友黄明之间的爱情。面对男友的背叛,她可以冷静地陪着那个女生去堕胎,即使自己一个人躲在火车上撕心裂肺地哭,最终还是选择原谅。步入社会,黄明的懦弱终于让她心死,在与别人结婚的前一天,为了祭奠这场感情,阮莞决定赴最后的Suede乐队之约,却在途中遭遇了车祸。阮菀是一个纯粹为爱而生的女人。从生到死,为爱付出,为爱牺牲,换来的却是独自躺在冰冷的遗体车上。
与郑薇和阮莞相比,黎维娟要简单得多,她出身低微,想靠上大学来改变命运,她的梦想就是简单地想过上更好的生活,她奉行“人往高处走”的法则,所以对于前来探望自己的老家的“男友”说,我们以后就只能是同学。看似现实,看似势利,却也是她最真实的想法,最后她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嫁给了一个50多岁的男人,过着穿金戴银的奢华日子,但是她也要奋斗在与老公的前妻和两个不听话的继子的纠葛的水深火热之中——有得必有失。
朱小北的故事只是一笔带过,她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个体,假小子的样貌,整天抱着篮球,看似乐观没心没肺,其实内心充满了细腻的纠结,她没有因为自己的姐姐卖包子供自己上大学而自卑,却因为被误会偷超市的东西而暴怒砸了人家的店,最终被迫辍学。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或多或少会有朱小北式的纠结,只是导演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将它爆发出来,而我们大多数人选择藏在心里,因为有一天,成熟会让我们学会隐忍和承受。小北最后选择和过去彻底决裂,她化名刘云重新开始了她的生活,即便遇到曾经的同学,也不愿相认,因为其实对于自己身世和过去,她始终是介怀的。
相对这四个典型的女生,男生在整部片子中似乎成了辅助的工具。是林静的逃避和陈孝正的放弃成就了走入社会干练成熟的郑薇,其实两个男生的选择虽然对女生略显残酷,却都让人能够理解,林静回来找过郑薇,但是却看到了她向陈孝正表白的那一幕;陈孝正看似高傲,却难掩内心的自卑,女生愿意与自己一起受苦,但是他不愿意,他的离开,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是对郑薇爱的体现呢?其实我私心地认为,郑薇与陈孝正没有谁对谁错,如果留下来,男生要放弃前程,如果离开,女生要失去爱情。人们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还是那句话,“我们都爱自己,胜过爱爱情。”反而老张是整个电影最大的催泪点,一直当着神秘的痴情送花人,整日吊儿郎当却是爱得最纯粹的一个,不牵扯前途名利,也不妄想占有侵犯,一束墓前的满天星,一句“我甘愿做你的配角”,引得全场一片啜泣声。
很喜欢影片的结尾,回到那个海洋馆,回想当时的场景,看着郑微高兴地奔向陈孝正的慢镜头让人不禁唏嘘,本是分手礼物却用一个浪漫的求婚谎言去实现的,也许陈孝正是在欺骗驯兽员,欺骗郑薇,亦或是欺骗自己:真想给你一场浪漫的求婚,可是有时也是身不由己。
《致青春》引发的是一场回望。郑薇说: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这是我不愿意同意的。回望青春,总是有那么一点点遗憾,如果当时能够勇敢一点,如果当时能够坚定一点,如果当时愿意豁达一点,如果当时愿意承认自己错了,愿意改正一点……那么我们的人生会是另外一番模样。所以说“致”不如说是“祭奠”。因为编剧、导演、甚至原著的青春,仿佛已经死了,这样的青春观太过颓废悲观,我更喜欢几年前《老男孩》对青春的致敬,青春是热情,是好奇,是勇敢,是尝试,是不信邪,是不放弃。如果在这场回望中,我们懂了些什么,那么何须回去,何须忘记,又有什么来不及?青春应该是一株火苗,只要一直呵护,它就可以一直燃烧到生命的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