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的急救
2013-04-12盛慧球陆一鸣
一、安眠药中毒
一天午后,救护车送来一名70多岁的女病人,昏迷不醒。病人女儿称,她妈妈早上还好好的,还去理发店理了发。中午吃饭时,她发现妈妈躺在床上,怎么也叫不醒,顿时慌了神,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经检查,医生发现病人处于浅昏迷状态,心律、呼吸和血压都比较平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但对光反射比较迟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病人意识不清呢?是脑血管意外,还是中毒?然而,经头颅CT和血液化验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追问家属得知,该病人患有冠心病,平时睡眠差,长期服用安眠药。为排除安眠药中毒的可能,医生立即让家属回家把病人服用的安眠药找来。果然,家属在病人的枕头底下发现了遗嘱,并找到了空的安眠药盒。诊断明确后,立即予以清水洗胃、特效解毒药氟马西尼静脉注射,以及输液、利尿等促进排泄等处理,患者的意识逐渐恢复。
现场急救
1.服用过量药物不久且意识清晰,可予以口服大量温开水催吐。
2.找到药物中毒的证据,如空药瓶或遗书等。
3. 意识不清则应紧急送医院急救。
医院急救
1.加速药物排泄:一次吞服大剂量安眠药者,应尽快催吐(意识清晰者)或洗胃,补液利尿,必要时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者,可考虑应用特效解毒剂氟马西尼。
2.对症处理:保持气道通畅,吸氧,血压过低者给予升压药物,严重呼吸抑制者,予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
提醒
家中若有长期服用安眠药的老人,安眠药最好由家人保管,以防老人屯积药物。同时,家人应注意关心老人的心理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预防。
二、强酸强碱中毒的急救
一天下午,救护车送来一名52岁的女性病人,因家庭纠纷口服浓硫酸40毫升。经检查,医生发现病人意识尚清,但口咽部、胸部、胃部灼痛严重,一边请护士紧急开放静脉输液,一边联系内镜室进行急诊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提示,病人的口、咽、食管、胃均有严重灼伤、糜烂,病情十分严重。
这是典型的强酸中毒病例。强酸接触皮肤、眼睛,可导致皮肤溃疡,眼结膜、角膜损伤,严重者可致失明。口服强酸,可导致消化道穿孔、肝肾病变,严重者会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强酸主要包括硫酸、硝酸、盐酸,强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钾等,腐蚀作用极强。
现场急救
1.口服强酸强碱中毒者,禁忌洗胃、催吐,应立即口服鸡蛋清数个,或牛奶200毫升、花生油150毫升,以保护食管和胃黏膜。
2.皮肤灼伤时,立即去除被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10分钟以上。
3.眼部灼伤时,应立即用大量温水或等渗盐水冲洗眼部,然后滴氯霉素眼药水或使用抗生素眼膏。
4.由于强酸、强碱的中毒可因大量体液丢失而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故经现场紧急处理后,应立即将病人送医院抢救,以免贻误时机。
医院急救
1.立即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2.预防肺水肿,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3~5天。
预防策略
1.强酸、强碱车间的设备要加强维修、管理,防止跑、冒、渗、漏。
2.强酸、强碱要严加管理,标记清楚,以防误用。
3.妥善保管家庭使用的去污剂等,以防误服。
三、亚硝酸盐中毒的急救
一天上午,一位78岁的女性来急诊看病,自述吃自行腌制的咸菜后1小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经检查,医生发现她口唇、指端青紫,怀疑可能是亚硝酸盐中毒,立即给予亚甲蓝解毒治疗。
亚硝酸盐中毒多见于把亚硝酸盐误当成食用盐用于烹饪导致集体中毒,大量食用含亚硝酸盐的食物,如新腌制的咸菜,以及饮用含硝酸盐、亚硝酸盐过多的井水、蒸锅水所致。若有明确的亚硝酸盐接触史,并有典型的皮肤青紫症状,高度怀疑亚硝酸盐中毒。若检查提示高铁血红蛋白升高,则基本可以确诊。
急救策略
1.及早洗胃、导泻。
2.特效治疗:将1%亚甲蓝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20~40毫升中,按1~2毫克/千克体重的剂量慢速静脉注射。若诊断不明确,但高度怀疑亚硝酸盐中毒者,可用亚甲蓝诊断性治疗。若好转,可证实是亚硝酸盐中毒。
3.对症支持治疗:吸氧,严重者需抗休克、抗惊厥、抗感染和呼吸机辅助治疗,病情危重者可输新鲜血。
预防策略
1.不吃放置时间过久的剩菜,少食新腌制的咸菜(腌菜的亚硝酸盐含量2~8天最高,20天后无毒害)。
2.少吃含亚硝酸盐的熟食、卤味。
3.不饮用含大量亚硝酸盐的井水、蒸锅水。
(摘自《大众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