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2013-04-12曹爱娟
曹爱娟
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曹爱娟
(唐山师范学院滦州分校河北唐山063700)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比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更重要。课堂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主渠道,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很多,总结教学经验,文章认为教师可以从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亲身实验、善于运用化学思想方法以及注重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化学教师;课堂教学;提问能力
长期以来,受考试这种单一评价方式的影响,各学科教学都围绕着问题解决进行,化学教学也不例外。由于考试内容主要是如何解题,因此,化学教学也主要是围绕培养学生怎么样用最快、最简便的方法、技巧解答进行。经过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提高了,但提出问题的能力却萎缩了。在教学中,很少有学生提出问题,主要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提出有创新性的问题。目前的化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围绕解决问题展开,教师精心设问,学生积极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考虑更多的是如何结合学科特点,提出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例如:大家观察生成了什么颜色的气体,为什么气体由无色变成了红色;为什么溶液变浑浊了;为什么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等。如果学生提出了问题,也是针对如何解题提出的问题,例如:我的实验结果没有变浑浊啊,应该变浑浊啊;为什么你得出的化学式是XY,而我的是XY2;这个化学方程式你怎么配平的啊,我怎么配不平,等等。另外,大多数化学课堂还是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授教学方式,再加上一些教师过于严厉,不善于营造愉悦、民主的课堂氛围,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锻炼提出问题的种种机会,以致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创新性。
提出有创新性的问题比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更重要。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提出有创新性的问题呢?课堂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主渠道,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多为学生创造产生“问题”的机会,从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认识问题的角度精心设计教学,关注学生对问题本质的理解,适时地为学生创造提问机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逐步向学生渗透提问的意识
为了向学生渗透提问意识,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灵感。依据情境,教师适时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在学习金属钠时,我首先给学生放映了一段视频:运输钠的船只泄漏,在海上遇险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或者教师引导学生提问:通过观看视频,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大胆地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钠会着火?为什么会爆炸?是不是钠遇水就发生了激烈的化学反应?如果钠着火了,是不是不能用水灭火啊……再如学习氨气和氯化氢反应时,我做了一个魔术,把两个“空杯子”迅速扣在一起,马上盖上一个手绢,待一会,打开手绢,杯子里冒出了白烟,我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学生:老师,您在杯子里一定事先放了什么物质,放入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固体,对吗?杯子里的物质是不是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气体相遇发生了化学反应呢?如果把两个“空杯子”扣在一起前,先让我闻一闻,我估计能猜出杯子里装入了什么物质,……
二、通过亲身实验,拓宽学生提问的角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以化学学习的过程离不开实验。对于一些简单的、易操作的实验教师应该尽量让学生亲自操作,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拓宽学生的提问角度。如:在学习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时,我让学生亲自实验,结果,有的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我不断地向试管中吹气,开始时溶液变浑浊了,随着吹入气体量的增多,溶液变得越来越浑浊,但后来溶液反而变得不太浑浊了,最后变澄清了,为什么呀?再如:学生们总结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共三点:有两个活动性不同的能导电的电极;两电极必须插到电解质溶液中;两电极用导线连起来。我让同学们按照归纳的这几点进行组装并特别强调,按照同学们归纳出的构成条件,两电极可以分别插到两个盛有电解质溶液的烧杯中。同学们实验的结果是电流表指针没有发生偏转。有学生提出问题,分别插到两个烧杯中的电极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形成电流。接着又有学生提出问题,把两个烧杯的电解质溶液接通呢,不就是闭合回路了吗?同学们在实验中不断提问,不断探究,最终找到了答案。
三、通过化学中蕴含的辩证观点,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化学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观点,教学中运用这些观点、法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首先,蕴含着联系的辩证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化学知识前后或多或少都有联系。通过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不但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而且能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例如,在探究硝酸是否能与铜反应时,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提出了不同的猜想:铜可能不与硝酸反应,因为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铜排在氢后面;铜可能与硝酸反应,因为初中学习酸的通性时,专门指出了研究的是稀盐酸和稀硫酸不包括硝酸。其次,还蕴含着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化学内容包含着大量的体现对立统一法则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在学习化学方程式配平时,学生依据对立统一法则知道,有元素得电子就一定有元素失电子,且得失电子数一定相等,提出了能否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进行配平的问题。另外,还蕴含着质量互变的辩证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如,在探究燃烧条件时,有学生根据农村柴垛自燃的现象是由于随着缓慢氧化的进行,柴垛温度升高(量变),达到着火点后引起了自燃(质变),提出问题:夏天坟地里出现的鬼火和柴垛引发自燃的原因相同吗?
四、通过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提问的价值
认识化学在生活应用中的价值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能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切实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之一。化学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贯穿应用的意识。当学生有了强烈的应用意识,他所提出的问题就能直接指向现实生活中蕴含化学问题的事件或现象。例如:我让学生举出一些酸的例子,有的学生提出,家里吃的酸菜显酸性,里面是否包含属于酸的物质?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我们点燃一张纸的时候,常常把纸卷起来点燃呢?同样,对于一个有实际背景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思考,鼓励学生尝试着运用化学知识做出判断和解释。例如:学习了原电池后,有学生买来干电池进行研究,想一探究竟和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是否相同。学生能提出、发现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说明他具有联系实际的问题意识了。
当然,除了以上四个方面,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老师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在教学中做一名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参与者、推动者、倾听者、判断者,注意营造宽松、愉快、民主的课堂氛围,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一定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1008-0546(2013)05-037-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3.0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