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真实性之初探

2013-04-12王俊忠

关键词:客观事物纪实真实性

王俊忠

(黎明职业大学 文化传播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纪录片以纪实为基本美学特征,是一种非虚构的、叙事的影片样式。它兼有认知和娱乐的功能,并以之区别于以认知为主的文献档案影片和以娱乐为主的艺术、剧情影片。[1]众所周知,纪录片具有新闻的性质,强调真实性。可以说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它要求创作者直面客观现实,从客观现实中提取素材,进行非虚构的加工创作。纪录片是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展示,是最大限度地还原客观现实的本来面目。但又不能把纪录片的真实性等同于客观现实事实,换句话说,纪录片所反映出来的真实并不一定是客观现实事实。

一直以来,不少人有一种误解,认为纪录片采用画面再现的形式、跟踪纪实拍摄的手段,所展示的事实都是纯客观的真实。殊不知,大量的生活真实、生命真实是无法仅仅靠这“生活的表象真实”来呈现的。至少这些客观素材的背后有一个主观意识很强的人——拍摄者。他按自己的理解、兴趣去选择、拍摄某些景象,必然排斥另外一些他不感兴趣的景象。所以,纪录片的真实并不是绝对的真实,它会受到创作者自身认知水平、价值观念以及客观素材采集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说,纪录片的真实是创作者认知和思想观念中的真实。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纪录片的真实性展开分析。

一、绝对的真实是不存在的

从哲学意义来说,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实”。真实首先是一种哲学上的形而上学假设,是人类的理性为了达到对世界的理解而凭空创造出来的。他指的是一种绝对状态,是无法由人的实验或观察来证明的,科学也只是用某种假设近似的去描述世界。[2]换句话说,绝对的真实是不以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凡是加入了人的认知,绝对真实也就不复存在。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真实”的概念,是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的,超越了一定条件,真实也将会不存在。好比“在平面内,两条不平行的直线必定相交”。这是事实、也是真实。但如果把限定条件“在平面内”删掉,这句话就不一定对了,因为在立体几何中,两条不平行的直线可以不相交。所以,在人类的认知范围内,绝对的真实是不存在的,它会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进步而发生变化。

二、客观素材方面:纪录片的拍摄只是记录者对现实的部分记录

(一)纪录片的拍摄是有计划、有策划的

一件事情的发展总是由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造成的,而各种因素又是紧紧相扣的。拍摄者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性地截取自己所需的素材。他会循着自己的需求,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重视或忽视一些因素。虽然纪录片的创作要求创作者尽可能还原客观事实,但这样的客观已是建立在创作者的主观意识之上。如果他要表现的主题是贫穷,那他必会按照自己的意识捕捉任何他认为贫穷的镜头。通过累积的力量传达给受众他所要表达的信息。然而,过强的意识会推动、影响正常的判断。通过大量的测试,人们获得的有趣结论是:告诉你什么,你就能看到或听到什么。这一切都归咎于人的潜意识。创作者的素材选择会对事实造成失真。在纪录片的选题中,这样的行为被称为“主题先行”。所谓“主题先行”,也就是先由表达某一观念的欲望,然后再去寻找与之相匹配的事实。这种做法在纪录片中相当常见。“主题先行”的拍摄方式不能不说是对客观真实的一种破坏,它极易造成客观真实的失真。

(二)纪录片镜头的介入是对正常生活的一种干扰

无论创作者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纪录片镜头的介入对客观事物自然流程的改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现实日常生活中,人们按照自己的日常行为模式来生活,客观事物也按照自身的运动轨迹来运转。然而一旦人意识到有镜头的存在,本来的日常行为模式就会受到干扰,就会被打乱:要么感觉到有压力,日常的言行隐藏起来;要么表现的欲望会被强化,在镜头前人的言行具有了表演的痕迹。客观事物也是一样,本来其发展、结束是一个自然的流程,镜头一旦介入,就等于人的认知、人的活动也介入了。这些都会对纪录片的真实性造成影响。如福建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高三》中的情节:高三应该是学生生涯中最难捱,也是最难忘的一年。同学们的学习非常紧张,其中有两名学生却常常三更半夜溜出去上网,早上起不来就旷课,被班主任发现了,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场景。班主任喊来了两位学生的家长,会同学校教务处的老师一起做两位学生的思想工作。创作者本来的拍摄意图是,在学校教务处、班主任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教育下,两名学生低头认错。而结果却是有一名同学受不了这样的氛围和压力,当着班主任和家长的面摔门而出,扬长而去。究其原因,现场摄像机镜头的介入难逃其责。就是它让那位学生感觉到压力,感觉到没有面子,才做出如此过激的行为。由此可以说,纪录片镜头的介入是对客观事物自然流程的一种破坏和干扰。

三、主观再现方面:纪录片的创作是个还原与再现过去事实的过程

如何尽最大可能去还原过去的现实呢?纪实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一种追求,它并不是目的。纪实是非虚构的、非表演的。然而,纪实远非真实,纪实与真实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纪实拍摄所取得的素材,也仅仅是客观事物的若干片段,创作者在拍摄之初已经对客观事物进行了筛选,哪些可以拍,哪些不可以拍,都是有计划的。同时,拍摄所取得的素材在后期制作时也要受到层层把关,最终纪录片所反映的只是对客观事物特定时空、特定内容的记录,并非是客观事物的全貌。

纪录片的定义中强调“非虚构”,但并不是说纪录片中所有的场景、表现元素都是客观真实的。这里的“非虚构”是指核心事实是客观真实的。新纪录电影流派认为,纪录片在保证核心事实真实的基础上,不排斥合理的搬演和重构。好比一部有关历史题材的纪录片,里面的人物、场景、环境都时过境迁,不复存在了,但要把它表现出来,怎么办?只能依照历史资料,借助具有声画形象的影像进行搬演、再现与重构。在此基础上,纪录片中所展示的真实并非完全等同于客观真实。

人们常常用“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来形容对于同一个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每个人的知识结构、生活环境、行为方式不同,出发的角度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反响。纪录片在对现实的还原和再现方面亦是如此。一部纪录片的拍摄与制作少则一年半载,多则三五年。这期间拍摄的素材可谓不计其数。而最终制作成的作品,充其量一到两个小时。哪些素材可以用,哪些素材不可以用,创作者在后期一定会经过精心的取舍。而这取舍一定会受到创作者自身认知水平的影响。

(一)纪录片的真实性受创作者自身认知水平的影响

一个拥有完善知识体系的人和一个孤陋寡闻的人对客观现实的认知是不同的,进而在同样的客观现实上所挖掘的价值意义也是不同的。表现同一个主题,有深刻认知的人会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捕捉对主题有意义的镜头,去补充完善主题,且能更有选择性地通过不同事物的深度与广度,熟练运用镜头进行有选择的记录,使得主题得到更好地表达。创作者作为纪录片的主体,他全部的文化修养、生命哲学、认知结构等等,也即是他整个生命意识都会在创作中留下深刻的投影。可以说,一切的艺术创作就某种意义上讲都是创作者的自叙传,纪录片创作也不例外,它和所有艺术创作一样,都是生命的创造。[2]如果说纪录片追求一种真实的境界,那么,这种真实的境界并不是指客观现实的真实,而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真实,因为纪录片的真实实际上是创作者把他对生活的感悟告诉观众。由此可见,创作者自身的认知水平对于纪录片的真实性有重大的影响。纪录片所表达的深度与广度取决于创作者的认知程度,这个认知程度同拍摄者的知识结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紧紧相联。

(二)纪录片的真实性受创作者价值取向的影响

纪录片是一个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再现的过程。现实生活是一种真实的、客观的存在,然而创作主体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创作主体对生活的观照和主观的认知,也是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创作者在记录生活的同时,也情不自禁地把他主观的思绪、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融入到创作中去。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创作者总是按照自身审美上的感受去反映现实生活,而现实生活轨迹并不总是如创作者感受的那样,而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出入。所以创作者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纪录片的真实性。

纪录片的真实性不等同于现实事实。它是创作者在已有的现实素材的基础上进行的有选择的创作,受客观素材和创作者自身认知、价值体系的影响,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客观真实。它只是对部分客观现实进行再现的艺术创作,其价值不仅仅在于看得见的影像,更在于背后的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 聂欣如. 纪录片概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87.

[2] 张骏德.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46, 153

猜你喜欢

客观事物纪实真实性
砚边纪实
谈我对信息的认识及在课堂上的把握
广告的真实性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模糊语言存在的价值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