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森工林区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2013-04-12刘春林

关键词:森工林区森林

刘春林

(黑龙江省森工总局驻双鸭山林业局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人和自然共同构成的,二者在不断的矛盾和适应中结成了紧密的联系。当人类对自然的干扰超过自然的承受能力,必然遭到自然的惩罚,引发严峻的生态和环境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逐渐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当今中国已经将生态建设放在未来发展规划中的显要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彰显出推进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加强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是森工林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1 森林生态文化体系的理论依据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

生态文明关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大计,而生态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创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贾治邦局长提出:“生态文化是探讨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文化;是基于生态系统、尊重生态规律的文化;是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多重价值来满足人的多重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是渗透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的文化。”究其内涵,从狭义上讲,生态文化就是生态意识、生态机制和生态组织的总和。从广义上讲,生态文化是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因自然而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成果。尤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强调人的价值观念从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转变。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以及处理现实问题时,以自然环境为首要着眼点,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研究讨论,使人们的文化行为趋于同生态环境相和谐。生态文明经过科学总结概括,其内涵可以纳入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生态文明特别要大力加强森林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发展森林文化、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先锋行业,更要于实践中贯彻生态文化的精神,彰显生态文明的精髓。

2 森林生态文化体系的内涵

构建繁荣的森林生态文化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典型,增强生态意识,繁荣生态文化,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价值观,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生态文化体系”。普及知识、宣传典型是途径;增强意识、繁荣文化是目的;树立道德、弘扬文明是关键;倡导和谐的价值观是重点;努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是最终任务。这几方面内容涵盖了生态文化的各个侧面,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做了全面概括,形成了科学生动的生态文化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的提出,同林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可以判定:建设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实现森林文化的大繁荣,对生态文明的达成具有强力推动作用。

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任务是建立完善的森林法规体系和健全的林区管理体制,普及森林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教育,培育和引导生态导向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形成提倡节约和保护森林资源的社会价值观念。

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完善生态文化体制、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体来说是加强涉林产业引导、健全生态立法、完善扶持政策、开展全民教育、强化基础设施、办好推广园地、社会广泛参与、弘扬森林文化,全民全力参与到森林文化建设中来。

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关键是要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林区的首要问题,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理想,真正实现林区公众和决策管理者生态文明程度的提高,建立以“保护为荣,破坏为耻”的荣辱观和“人与自然,同进同退”的生态观。

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塑造新型森林文化资源,加强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创建一批生态文化产业和教育基地,建设一批生态文化基础设施。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建设活动,提高林区公民的生态理念,形成符合生态文化取向的价值观,促进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的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

3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已经确立,生态文明的宏伟规划业已展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林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林业以森林为生产资料,而森林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一环,在生态建设中处于首要地位,因此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作为主体就必须为实现生态环境良好的目标发挥重要作用。林业承担着提供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艰巨任务,肩负着森林保护和培育、生态保护和恢复、环境治理、木材生产、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多项使命。因此,在生态文化建设进程中,应加快林业发展,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

作为全国最大的森工林区,黑龙江森工林区在生态文化建设上责无旁贷。黑龙江森工林区约占黑龙江省国土面积的1/4,其中有林地占全国国有林区的29.3%;活立木总蓄积占全国国有林区的27.7%;其中用材林近、成、过熟体蓄积1.16亿立方米。无论规模或历史,黑龙江森工林区均可作为中国林业的示范典型。在建设森林文化的过程中,森工林区既要承担生态建设的任务,又要做好生态文化建设,取得良好业绩,并向全国推广。通过林区推出与黑龙江实地相适宜的生态文化,林业作为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阵地,必须为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发挥推动作用。

目前黑龙江森工林区的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已经起步,但尚存在不少困难。如一些单位的体制不适应生态建设的发展节奏,上级重视不足,下级执行不力。林区财政一般较困难,对文化建设基础设施的投入不够;一些区(局)、包括国有林场职工工资勉强保证,用于文化建设资金紧张;林区文化人员匮乏,缺乏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文化建设队伍;林区生产生活相对单调,文化题材挖掘比较困难,群众文化开展落后。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应无视和退缩,更不能怀疑森林生态文化在林区的发展前景,应针对问题拟订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策略,及时及早加以解决。

4 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方案

第一,加强文化基础建设。继续维护好森林博物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林业科技馆等森林文化设施建设,继续保护好旅游风景林、古树名木和历史遗迹,扩大文化场所面积,增加观赏区域的可容纳人数,有计划地开发新项目。

第二,加强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林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行政部门首先领会森林生态文化的内涵和所包容的精神,更新观念、总揽全局,把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纳入本地发展规划,并健全奖励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对长期在基层文化单位工作的个人,以及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第三,解决资金,保证投入。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社会筹资等多种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把文化所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逐年提高对生态文化建设投入的比例;另一方面鼓励社会积极参与,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扩大文化建设资金来源。

第四,积极繁荣森林生态文化,充分挖掘潜在文化,如花卉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历史遗迹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文化、果园农园文化等。不止步于传统的林区文化,不断开发出吸引力更强的优势文化和特色文化。

第五,建设稳定的森林生态文化建设队伍。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长期扎根林区基层的高素质的文化队伍。重点培养素质高、道德好、热衷于文化事业的基层文化人员。最大限度发挥基层文化站的作用,吸引文化从业人员投身到生态文化的建设中来。分层次地培养林区生态文化建设骨干,提升其艺术技能和文化意识,并致力于发展林区社区民间的文艺团体。

第六,充分利用文化平台宣传森林生态文化。通过文学、影视、戏剧、书画、美术、音乐等多种文化形式,宣传森林在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生态理念、提高生态道德水平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广泛开展生态科普活动,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土地日”、“世界水日”等活动,通过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媒体,积极开展群众性生态科普教育活动,大力普及生态和林业知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5 结语

繁荣的森林文化是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发达的林业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林区的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和文化体系的形成,对中国生态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发展好以黑龙江森工林区为代表的林区森林生态文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必将深入人心,推动我国的生态建设事业走出相持阶段,迈向新的纪元。

猜你喜欢

森工林区森林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沙巴大会魅力分享 森工健维盛装起航
家人相约年度庆典 2018与森工同行
森工健维年终庆典盛大召开 全国各地新老家人激情绽放——暨感恩一路有你,森工健维年终盛典表彰大会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森工健维招商会 不怕新人考察和提问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