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绵词“蝌蚪”语源考
2013-04-12马秀月
马秀月
(淮南师范学院 中文与传媒系,安徽 淮南 232038)
“联绵词”,是指汉语中的双音节单纯词。
对于联绵词的形成,前人研究发现,有些联绵词源于自然,即来源于自然声音的模拟,这些联绵词在口语词中就是联绵不可分的,比如拟声词(如“觱发”),音译词(如“浮屠”),还有模仿动物鸣叫声而形成的名物词(如“布谷”)。另外还有在单音词基础上缓读、衍音形成的,比如“唐突”、“阑珊”、“邂逅”等。但是还有一些联绵词,最初为合成词,有着清晰的造词理据,只是后来由于音转或者词形变化,造词理据模糊不为人得知,这才形成了联绵词,“蝌蚪”一词就是如此。
“蝌蚪”先秦写作“科斗”。《庄子·秋水》:“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①[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599 页。《尔雅·释鱼》:“科斗,活东。” 郭璞注:“虾蟆子。”孔颖达疏:“此虫一名科斗,一名活东。头圆大而尾細,古文似之,故孔安国云皆科斗文字是也。”②《尔雅注疏》卷九,《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640 页。魏晋以后始见“蝌蚪”这一词形。晋·崔豹《 古今注》卷中“鱼虫第五”:“虾蟆子,曰蝌蚪,一曰玄针,一曰玄鱼,形圆而尾大,尾脱而脚生。”③[晋]崔豹:《古今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50 册,第108 页。可见“科斗”是“蝌蚪”的初形。
仔细考察“科斗”一词,我们发现“科”和“斗”在“科斗”一词中都是表义的,按语素分析应该是个合成词。
从文献可以得知“斗”最初为“酌酒器”,前端圆大,后有细长柄。《诗经·大雅·行苇》:“酌以大斗,以祈黄耇。”毛传:“大斗,长三尺也。” 陆德明《经典释文》:“三尺,谓大斗之柄也。”④《毛诗正义》卷第十七,《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35 页。后作称量粮食的量器,《庄子·胠箧》:“掊斗折衡,而民不争。”⑤[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53 页。《说文》:“斗,十升也。象形,有柄。”段玉裁注:“上象斗形,下象其柄也。”⑥[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17 页。后又引申为量词,《汉书·律历志上》:“十升为斗……斗者,聚升之量也。”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4 册),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968 页。后又引申为星宿名,《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①《毛诗正义》卷第十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62 页。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需部》:“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又天市垣小斗五星,皆象斗形,故以为名。”②[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53 页。形如“斗”状的器物皆可以“斗”命名。如刁斗、墨斗、拖斗、烟斗、熨斗。
从上面“斗”的词义引申过程可以看出,“斗”本是酌酒器,类似于今天舀汤的勺子,后来引申为量器,又引申为容量单位,重量单位,又引申为星斗,其他刁斗,熨斗,烟斗,墨斗,皆因象其形而称“斗”。说明古人在基于形似的联想引申的基础上为事物来命名是很普遍的一种方式。“科斗”头大而尾巴细长,正象“斗”前端圆大而柄细长之形。所以我们认为“科斗”因象“斗”形而以“斗”得到命名。在“科斗”一词中,“斗”是一个语素。
那么“科斗”中的“科”是否也是一个表义的语素呢?
宋·戴侗《六书故》卷二十八:“科,苦禾切,斗类。一说魁也。魁科同声。科斗之得名,以其类之也。……魁,苦回切。斗、魁,所用挹者也。因之為魁首。”③[宋]戴侗:《六书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26 册,第532 页。
戴侗认为,“科”就是“魁”,“魁”就是“斗”。而“科斗”的命名就是因为和“科”“斗”形似。
我们认为戴侗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关于“魁”,我们可以确证就是“斗”类的量器。《说文·斗部》:“魁,羮斗也。”④[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十四上,1963年中华书局影印本,第300 页。即舀汤用的勺子。勺子是前头圆大而空,后面有柄细长,犹如“斗”形,功能也相似。
虽然文献中“科”作为“斗”义没有例证。但是考查其字形和词义系统,可以推知其原始意义就是“斗类量器”。
《说文·禾部》:“科,程也。从禾从斗。斗者,量也”。⑤[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七上,1963年中华书局影印本,第146 页。《说文·禾部》:“程,品也。十发为程,十程为分,十分为寸。从禾呈声。”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七上,1963年中华书局影印本,第146 页。《荀子·致仕》:“程者,物之準也;礼者,节之準也。程以立数,礼以定伦。” 杨倞注:“程者,度量之揔名。”⑦王先谦:《荀子集解》卷九,第十四篇,《诸子集成》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74页。根据《说文》的解释,很显然“程”是长度单位之一。《荀子》认为“程”是度量衡的总称。不管怎样,《 说文》既然用“程”来解释“科”,这说明:“科”与“度量”有关。从它的字形看,从禾从斗,当是“称量粮食的一种容器”。而“斗”本是“酌酒器”,后成为“量器”,也经常用来称量粮食。所以“科”和“斗”形状功能也都类似。
再考查“科”的古汉语常用义项,也可以推知“科”的原始意义当为“斗类量器”。
《汉语大字典》“科”下有平声、去声两读。去声下有一个义项“滋生”。平声下有22 个义项:(1)品类;等级。(2)标准;准则。(3)条目。(4)律令;法规。(5)判处;判断。(6)课税;征税。(7)科举制开科取士的名目、条例、年份。(8)课程或业务的分类。(9)古代官事的分曹称“科”。(10)生物学名词。(11)戏曲术语。(12)植物的根茎。(13)丛。(14)砍;剪。(15)脱,摘。(16)物体中空。(17)头上不戴帽子。(18)光秃貌。(19)通“坎”,坑。(20)通“窠”,巢,穴。(21)量词,计算植物株数的单位。也作“棵”。
这些义项之间关系很凌乱,都无明显的直接引申关系,找不出头绪。很显然这些义项中没有“科”作为“词”的本义。
但如果以“斗类量器”作为“科”的本义,“科”的词义引申体系就清晰可见了。
其词义引申有如下几个系统:
“科”是用来称量粮食的量器,因此可以引申为“度量衡”,就是“称量的标准”,因此就可以引申为“②[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53 页。标准,规则”,然后引申为“④[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十四上,1963年中华书局影印本,第300 页。律令,法规”,然后引申为“⑤[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七上,1963年中华书局影印本,第146 页。判处,判断”。
另一个角度说,“科”是“称量粮食的量器”,而“粮食”是古代税收中最重要的义项,因此“科”可以引申为“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七上,1963年中华书局影印本,第146 页。课税,征税”的义项。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科”是用来称量粮食的量器,其功能是“衡量”,“衡量”的目的就是“区分”,区分出来的“事物类别,层次”就是“(1)品类,等级”。“品类,等级”如果从法律条文来说,就是“(3)条目”;然后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就可以引申为“(10)生物学名词科属”;从学问角度来说就是“(8)课程或业务的分类;(7)科举制开科取士的名目、条例、年份”;从官吏的设置就可以引申为“(9)古代官事的分曹”;从戏曲学角度就可以是“(11)戏曲术语”。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科”作为一个量器,可以引申作为“量词”,因此可以引申为“(21)量词,计算植物株数的单位”,再引申为“(12)植物的根茎”,再引申为“(13)丛”。
再看另一个角度,“科”的“(14)砍,剪;(15)脱,摘;(16)物体中空;(17)头上不戴帽子;(18)光秃貌;(19)坑;(20)巢,穴”这些义项,似乎与“品类,等级”无丝毫关系,也与“度量衡的总名”无丝毫关系。但如果把“科”的本义定为“斗类量器”,则涣然冰释。“斗”作为“量器”,是中空的,因此可以引申为“(16)物体中空”;“(19)坑”;“(20)窠”。由“空”又可以引申为“(18)光秃貌”,引申为“(17)头上不戴帽子”,再引申为“(15)脱,摘”,再引申为“(14)砍,剪”。
由词义系统分析可以看出,戴侗所说甚是合理。“科”的本义也是类似于“魁”“斗”的一种量器。后来引申为“品类”、“科目”、“标准”、“法律科条”、“中空”、“水坑”等义。
综合以上所述,就可以明白“蝌蚪”一词的造词理据了。“科斗”前端圆大、尾巴细长,正像“科”和“斗”形。而古人用如此方法为事物命名的例子不在少数。如古文籀书因类“科斗”之形,而名“科斗文”或“科斗书”,《水经注》卷十六:“鲁恭王得孔子宅书,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盖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耳。”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第573 册,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68 页。
因此“科”和“斗”在“科斗”一词中表意,是语素。
由此可见,“科斗”其实是一个合成词,只因后来人们对其造词理据模糊不清,因此渐渐把它当作一个“联绵词”,认为它仅是一个记音词;再后来,为使其词形更为明确地表意,分别加了“虫”作偏旁,于是成了“蝌蚪”这样一个词形。我们认为,既然事实上人们已经模糊了它本来的造词理据,今天我们把它看作一个联绵词,也未尝不可。但从词汇史角度考虑,认清其成词过程,仍然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