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暨第三次全国回族企业家论坛综述
2013-04-12龚方
龚 方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81)
第二十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暨第三届回族企业家论坛于2012年11月24日至26日,在美丽的“刺桐城”——泉州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500 余名回、汉、撒拉、东乡等民族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民族工作者及企业家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回族对中阿经济文化交流的贡献”及今后回族企业发展问题,展开了深入热烈的研讨。本次会议由中国回族学会主办,福建正大集团、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协办。
一
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回族学会名誉会长白立忱作了重要讲话,中国回族学会会长高发元致开幕词,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主任麻国庆作了题为《回族研究在环南中国海区域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的发言。全国政协委员、海军航空兵原副政委马国超,甘肃省委原副书记禹贵民,海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林安彬,河南省民委原主任马迎洲,西北民族大学原校长马麒麟,河南省民委副主任李尊杰,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人大主任马登峰,安徽省民委原副主任许世文,江苏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米寿江等出席开幕式。中国回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丁宏教授主持开幕式。
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指出,党的十八大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会议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中国回族学会成立10 多年来,经过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学者、企业家代表、各级政府领导及民族宗教工作者“三合一”的稳定结构,保障了会议运行机制的正常运转,体现出向上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本次会议就是回族学会所特有的“三合一”模式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希望今后回族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准确理解其精神实质,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推进回族学研究的理论创新,谱写回族学研究的新篇章。
高发元会长在开幕词中说,这次研讨会在泉州召开,对宣传我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对泉州市进一步开放发展,都会有积极的作用。这次以“回族对中阿经济文化交流的贡献”为主题的研讨会,从“回族族源与来华大食穆斯林”“回族与郑和下西洋”“回族经学大师与伊斯兰教中国本土化”“回族留学生与中阿文化交流”以及“泉州回族在中国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议题展开研讨,旨在回顾历史、发扬传统,为发展中阿经济文化交流作贡献。
麻国庆教授认为,环南中国海区域是伊斯兰教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同时穆斯林在环南中国海区域的构造和发展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环南中国海区域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意义,对学术研究来说,它也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知识增长点。
本次大会特别邀请了著名中东问题专家、博联社创始人马晓霖和江苏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米寿江教授分别作了题为《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恩怨情仇》和《中阿文化交流的几个问题》的主旨报告。马晓霖在报告中归纳了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分歧的历史由来和现实状况。他指出,在美国与伊斯兰矛盾冲突中,主要的责任还是在美国方面,但对照着讲,伊斯兰世界也有很多问题。伊斯兰世界本身也需要脱敏,经常表现出过于敏感,自身存在着许多客观的问题,再加上西方媒体妖魔化的宣传,使得伊斯兰整个世界在国家传媒这个平面上看,它的形象有时候是很负面的。综合各方因素的存在,可以看到现在称霸世界、领导世界、主导世界的美国,或者它的西方阵营,同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矛盾冲突一时无解。米寿江教授对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交往的历史源流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一,中阿交流始于汉代,盛于唐宋。第二,中阿文化交流的契合点——兼容并包。中华文化对异域文化容忍度高,吸收、同化力强;阿拉伯文化特点鲜明,包容性强。第三,回族文化是中阿文化的复合体,这可在回族的形成、回族文化的特征、回族的生存和发展中看出。第四,中阿文化交流新时代。在这一阶段,全球化的到来促进了中阿文化交流;中阿交流日益频繁;浙江义乌再现“蕃坊”景象;宁夏中阿交流提速(规模大、规格高)。两位发言人分别从现实和历史两个角度为与会代表深刻阐释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使与会代表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本次大会主题的深刻寓意。
在开幕式之前,全体与会代表观看了纪录片《回族传奇》。
二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200 余篇,会议秘书组选出了其中的125 篇,分别以“理论探讨”“历史·人物”“伊斯兰文化”“回族经济”“文化·教育”“中阿文化交流”“泉州回族及伊斯兰教研究”七个专题编辑成册。研讨会分为学术研讨与企业家论坛两部分。
研讨会采用大会发言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组织了两场大会发言和四个专题讨论,先后有近50 位学者发表演讲,10位学者作了精彩点评。此外,许多学者还参与了讨论。
在大会发言中,台湾政治大学民族学系张中复教授在《我群意识的建构与解构——“华夏边缘”论述与回族族群性研究》一文中认为,“华夏边缘论”提供的是华夏型塑过程中的外部——边陲的观察模式,回族“遍中国”的离散现象,与汉族之间密切的互动关系和自身认同机制的多样性,则提供的是华夏凝聚力现象中另一类的内部——核心范式,而这也是回族在“华夏边缘论”的定位中能提供其他族群较难呈现出的“边缘华夏”的族群性特质。中央民族大学马启成教授在《中国同阿拉伯国家人民的传统友谊——兼述回族来源的时代背景》一文中,利用大量的中外文献,从“学问远在中国,亦当求之”,阿拉伯文化的东来,友谊的“宝船”三个部分分析了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经济生活和文化联系源远流长,并指出这种中阿彼此友好的传统,至今仍保持在中华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当中。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纳文汇研究员在《郑和精神与云南“桥头堡”建设》一文中提出,在云南桥头堡建设中,要发扬郑和及回族先辈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回族文化建设,加强与东南亚、南亚穆斯林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民族各宗教各阶层的社会力量。北京大学沙宗平教授在《“华心”“华化”与中国化——以〈华心〉、〈元西域人华化考〉为例》一文中指出:陈黯的“华心”说,强调的是对于华夏礼仪的践行;陈垣的“华化”考,考察的是对于中国文化的喜爱、认同和皈依。一个是主动适应,一个是积极吸收,只有经历如此的双向自我更新,外来文化与中国原有文化才能在中国大地上共同存在并共同发展。
陕西师范大学马强教授在《现代化背景下中国城市清真寺功能转型初探》一文中提出,现代化引起的城市穆斯林问题,有待清真寺在伊斯兰教教义和教法许可的范围内,保持清真寺核心功能的同时,在文化教育、社会服务、文明表述、慈善公益、公共空间等方面拓展其功能。中央民族大学良警宇教授在《从“汉化”到“回化”:泉州回族认同问题再讨论》一文中指出,泉州回民的“回化”像“汉化”一样,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是历史发展的逻辑过程。中央民族大学胡振华教授在题为《对回族族源研究的建议》的发言中提出,回族族源研究是回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正确的阐述回族的族源也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对国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所长丁克家研究员在《论回族文化及其文化产业发展》一文中指出,在掌握好回族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文化的历史性和现代性,指导性与实践性,精神性与现实性的基础上,相信回族文化的未来发展将是一番灿烂辉煌的景象。光明日报原高级编辑张巨龄在《白寿彝先生〈王宽〉一文之考校》中,对白寿彝先生所写的《王宽》一文逐段加以考校,以补其离世而不能继续研究的遗憾。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白友涛教授的《流动穆斯林城市社会管理中的“两个不适应”》一文认为,应当加强交流与互动,建立社会安全阀制度,以服务促管理,加强伊斯兰教协会的协调作用,不断消解“两个不适应”,为城市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保驾护航”。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王平博士的《文化遗产:泉州回族文化特性的象征与表达》一文谈到,泉州回族文化遗产是泉州回族起源、文化变迁与融合、社会适应与发展、族群认同变化与重构、民族文化心理形成、变化和延续的历史记忆和符号象征,是泉州回族文化特性的具体表达。
在“历史·人物”专题研讨会上,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沙允中在《发扬郑和精神推进回族地区科学发展再创辉煌》一文提出,郑和七下西洋在人类文明史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回族将军的胆识和才能,树立了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和平友好交往的光辉典范。中国社会科学院马景博士在《经学大师王静斋与近代穆斯林的出版业》一文记述了王静斋阿洪除了伊斯兰教经典的翻译之外,还积极参与出版领域,体现了这位著名阿洪的人生追求和社会价值。宁夏医科大学罗彦慧博士在《“天房”意向:明清时期回回社会追随域外来华经师游学初探》一文中,详细梳理明清时期回回社会追随域外来华经师游学的历史变迁过程,并讨论“缠头叟”形象与域外来华经师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回回人在游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天房”意向。谢景懿在《从达浦生的〈伊斯兰六书〉看中国伊斯兰教的本土化的进展》一文中提到,达浦生阿洪的一生和他的代表作《伊斯兰六书》不仅对伊斯兰教的研究成果丰厚、独树一帜,其高尚的爱国情操、不凡的个人修持影响也是极为深远。马兆政在《简介明代航海翻译家马欢及其〈瀛涯胜览〉》一文中介绍了《瀛涯胜览》的内容、版本和它的价值与影响。沧州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原副主任吴丕清在《清代宫廷与河北穆斯林交往的三件实例》一文中列举了清廷与河北穆斯林交往的三件实例,反映了穆斯林人民和善、安宁、包容的爱国爱教的民族精神。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王伏平研究员在《清代的银川回族》一文中指出,清代是银川回族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清前期,银川回族的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刘莉在《民国回族报刊话语下的“穆斯林女子剪发”之争》一文主要依据当时的回族报刊,研究民国时期关于穆斯林女子剪发问题的讨论,考察了近代中国回族穆斯林女子剪发的经历。青海民族大学朱刚教授在《近代青海回族教育见闻实录》一文中,回忆记述了近代青海回族教育的一些重要事件。
在“文化·交流”专题研讨会上,北方民族大学马建福在《香港华人穆斯林的族群性分析》一文中,对香港华人穆斯林来源和社区的形成过程作了研究。作者还对都市社区变迁过程中香港华人穆斯林的认同困境作了分析。贵州省宗教事务局纳光舜在《阿拉伯——伊斯兰医学及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一文中指出,阿拉伯—伊斯兰医学是融合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中国及地中海地区各民族的医学理论而产生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马志雄在《从临夏州穆斯林负笈求学历程管窥民间中阿文化交流》一文中,通过对临夏州穆斯林在阿拉伯国家求学历程的调查和研究,展示和肯定了穆斯林留学生在中阿文化交流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西安市文史馆李健彪研究员在《回族民间口承文学中的中阿交流》一文中认为,回族民间口承文学是回族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是回族文化中富有传承性的非物质文化和民族财富,反映着回族人民丰富、鲜活而生动的民间文化,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传统与特质,是回族民间文化的百科全书和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西北民族大学中东文化研究所丁俊博士在《20世纪中国学生赴阿留学活动及中阿学术文化交流》一文中,介绍了中国学生赴阿在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留学活动。进入21世纪,中国学生赴阿留学及中阿文化交流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潘世杰在《回族留学的文化传统及对中阿文化交流的历史贡献》一文中提出,中国回族学子很早就有去天方求学的文化传统,民国时期的回族学子归国后还在中国高校开创了阿拉伯语专业,他们的学术活动和教学活动不仅促进了中阿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发展,而且还开辟了中阿文化交流及中国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的新纪元。北方民族大学武宇林教授在《中亚回族与新疆回族“花儿”民歌的调查报告》中研究了中亚回族(东干族)和新疆昌吉和焉耆等地的回族“花儿”。建议新疆和中亚回族(东干族)继续保持友好交往,以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增进国际友谊。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永真研究员在《内蒙古伊斯兰建筑艺术探析》一文中提出,内蒙古地区清真寺建筑集中体现了伊斯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多元文化交融使内蒙古地区清真寺建筑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独特魅力。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马东平副研究员在《以泉州回族为个案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融合》一文中提出,现代泉州回族身上烙有的浓浓民族情感和信仰基因召唤他们又一次走向“回归之路”。
在“经济·发展”专题研讨会上,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勉卫忠的《宋朝回族先民丝绸青海道麝香贸易略论》一文依据阿拉伯—波斯文献史料指出,回族的先民在丝绸青海道各城镇因麝香贸易的高利润长期留居,并在东西商业重镇青唐城(西宁)形成了自己的商业社区,成为青海回族最早的先民。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韩中义研究员在《通往巴格达——回族先民的商业之路》一文主要从交通路线来考察回族先民往来于中国与大食两大区域间的商业交通往来。山东省民委副主任马银平在《关于调控山东回汉民族关系问题的思考》一文中提出,调控和发展山东回汉民族关系,不仅能够及时妥善地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而且对于杜绝涉及民族关系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河南大学民族研究所原思明教授在《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初探》一文中,以开封市顺河回族区之东大寺社区为典型,以社区内的东大清真寺、王家胡同清真女学堂、回族传统体育、清真饮食、回族杰出人物——白寿彝等五个方面为侧重点,介绍该区域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并从规划创建东大寺回族文化传承示范新社区、创办“中原回族文化节”、编辑《开封回族》资料性书籍等三个方面,讲述了开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初步设想和建议。宁夏大学李德宽教授在《沿着清真链 拉长产业链 创新价值链——与企业家谈清真产业转型升级的“三链模式”》一文中指出,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摆脱低端产业恶性竞争、实现高附加值,“清真要素产品”和“清真衍生产品”是可以选择的两个重要途径。兰州城市学院海存福教授在《博弈与调适:回族民间教育与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之关系研究》认为,民族民间教育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在保持民族教育文化个性的基础上,不断调适、主动对接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并走向融合的过程。宁夏大学马金龙副教授在《回商领导力研究的理论探讨》一文中,从分析力与意志力,团队建设力与人才培养力,学习力与创新力,沟通力与凝聚力,守信力与执行力,控制力与影响力等六个维度揭示回商领导力,提出了提升回商领导力的对策和建议。宁夏大学梁向明教授在《对发展宁夏回族文化旅游的几点思考》一文提出,着力打造一批精品回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实施回族文化旅游精品战略;加大复合型回族文化旅游人才培养的力度,以推动宁夏回族文化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兰州大学马梅萍在《乡土传统与精神指归》一文中,探讨了石舒清的文学创作依托宁夏南部山区回族村落的社会生活背景,阐释了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文化。
在“哲学·宗教”专题研讨会上,浙江省嘉兴市食品公司郭成美在《上海回族伊斯兰教碑刻概述》一文中,对现存的上海伊斯兰碑刻的内容作了比较详尽的介绍。陕西师范大学哈宝玉副教授在《明清时期的经学教育与伊斯兰教法》一文中,以赵灿记述明清时期经学教育的珍贵文献《经学系传谱》为依据,重点探讨了域外伊斯兰教法、教法学派对中国伊斯兰教经学教育、经学学者和穆斯林的广泛影响。云南民族大学法学院马经教授在《论回族习惯法与伊斯兰教法的区别》一文中,以回族为代表,探讨了“中国穆斯林民族习惯法与伊斯兰教法的区别”。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马惠兰教授在《伊斯兰经济伦理思想的特点和现代价值》一文中,解释了伊斯兰经济伦理的内容和思想,为我们今天的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参考价值。台湾政治大学赵秋蒂博士在《临夏的宗派多元──伊斯兰本土化在中国西北呈现的特殊样貌》一文中提出,以临夏为核心的西北地区宗派多元现象便是伊斯兰在西北地区变迁与调适的结果。宁夏大学王锋教授在《当代西北农村回族社区宗教信仰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以宁夏西海固地区实证调查为例》一文中,认为西北地区农村回族社区伊斯兰教的发展和变化牵扯面宽,影响范围广,加之国内外穆斯林流动人口和宣教组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之加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周传斌教授在《回族的宗教诵念文学刍论》一文中指出,回族的宗教诵念文学,大致可以划分为经文、记主词、赞圣诗三大类别。陈辉在《〈经学系传谱〉著述者辨与版本略考》一文中,尝试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其文本本身,探析本书的作者及版本。
本次回族学研讨会召开期间,河南省民族委员会副主任李尊杰召集与会企业家和相关专家,举行了主题为“回族企业在中阿经济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企业家论坛,来自云南、河南、新疆、青海、广东、吉林、福建等省区的150 多名企业家出席了此次论坛。论坛特邀云南财经大学MBA 学院院长纳鹏杰教授作了《市场资本运作》的主旨报告,陕西怡兰企业集团总裁刘新荣、福建正大集团董事长郭廷志、安踏集团锐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金星分别讲述了企业发展历程及其经验,介绍了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剖析了企业发展的源动力。福建正大集团投资总经理赵建军探讨了品牌、商标作为无形资产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此外,中共商丘市梁园区区委书记孟庆勇还就商丘市梁园区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区项目进行了推介,福建正大集团也对泉州国际商贸城项目的进展作了说明。部分参会企业家还同泉州的回族企业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本次企业家论坛为泉州回族企业与内地回族企业信息与资源共享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
2012年11月26日上午举行了大会闭幕式,中国回族学会会长高发元发表讲话,并对学会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首先,关于回族学学科建设。2009年提出了建设中国回族学学科理论体系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用五年时间勾画出中国回族学学科理论体系框架,出一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中国回族学论纲》。第二步,加强回族学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回族学人才的培养。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回族学进入国家学科编码,基本建成中国回族学。第三步,适当的时候建议政府建立中国回族学研究中心。将回族学建设成继“蒙学”“藏学”之后的又一门“显学”。其次,创立回族学研究基金。再次,创办学会会刊,建设学会办公楼。最后,筹备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十一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暨第四次全国企业家论坛。
中国回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丁宏教授主持闭幕式并对大会作了总结。她认为,本次会议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向上的凝聚力。回族是中国最分散的少数民族,这种高度分散的特点使得回族在文化上表现出的“一体多元”性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白主席强调的“向上的凝聚力”,是强调一种正面的力量,即回族积极参与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态度,以此实现回族经济、文化教育的繁荣与发展。各地回族对于学会工作的积极支持,正是这种凝聚力的具体体现。二是旺盛的生命力。“三合一模式”,即学会中学者、企业家代表、各级政府领导及民族宗教工作者“三合一”的这样一个稳定的结构已经形成。三者互相支撑,缺一不可,包括企业家的资金支持、学者的智慧支持、各级领导及民族宗教工作者的制度支持,保障了会议运行机制的正常运转并欣欣向荣。三是面向世界。回族的形成、分布及文化特色等,决定了回族研究的开放性。
2012年11月26日—27日,参会的学者分别对泉州回族社区百琦回族乡、陈埭镇、泉州清净寺、灵山圣墓、海上交通博物馆,以及正大集团、361 度等当地的回族知名企业进行了参观考察。会议主办方还邀请近40 名全国各地书法、美术、剪纸艺术家参会。他们向会议的主办、协办及承办单位和有关领导赠送了书画,在会场展览了近百幅汉文、阿文书法和绘画作品。此外,福建正大集团为全体与会代表赠送了礼品。许多参会者为本会捐赠了图书与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