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剖析与路径探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中几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2013-04-12文丽敏
文丽敏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戏剧影视文学”是教育部本科招生目录中规定的专业名称,比较宽泛地指向三个领域:戏剧、电影、电视。这固然给了高校比较多的培养方案选择权,也带来了很多困扰和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表现在与学生和学生家长的专业期待冲突,也表现在专业课程设置、招生类别等诸多方面的困扰。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是2005年开始招生的,至今已经招收500多名学生,今年第五届即将毕业。本人有幸从2005年就成为这个专业的一名教师,经过近8年的教学工作,让我对长期困扰本专业的几个问题有了一些思考。
一 文史类与艺术类,到底哪种招生方式更好?
海大的影视专业是开设在人文传播学院,因此,2010年以前的五届是文史类招生。与其他学校影视专业的“热”不同,海大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招生十分艰难,每年的指标都招不满,都有近一半的学生是调剂到本专业的,造成录取分数全校最低。2008年,招生人数也被从80人调到50人,最终为42人。而且这些调剂过来的学生对专业不了解,情绪不稳定,学习态度消极,一开学就要求转专业。为了解决招生不振的问题,经学院多方努力,2010年,本专业改为艺术类招生。
招生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大家一直担心的生源质量问题,在2011级暴露出来,2012级就更为突出。于是有的老师又开始抱怨艺术类招生。两种招生方式究竟哪个更好?我们不妨来看看各自的利与弊。
文史类招生:生源质量好一些,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虽然在全校文科类录取分数仍然是最低的,但综合素质要比艺术类招生的学生高一些;管理难度相对低一些,虽然影视专业的学生一直让学生工作部门的老师头疼,但相对于艺术类生源的学生还是要好管理一些;考研的比例高一些,这可以算得上是文史类招生的优势(由于第一批艺术类入学的学生还没有毕业,所以其考研情况只是估计)。但是,如果不特别宣传,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招生困难的局面很难改变;学生对专业没兴趣,专业课也就难上,难以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如果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又会导致专业的进一步萎缩,招生更加困难;大部分学生综合素质不是很高,更缺少艺术方面的悟性。面对这样的情况,师生都要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要花很多时间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学生要花更多的精力在课堂教学之外自修,为将来的专业外就业做准备,但往往双方都事倍功半。
艺术类招生:生源有保障,从连续3年的招生情况来看,只有1人未报到;学生对专业心里有感情,精神有准备,授课较容易;很多学生入学前已有就业的安排与设计,估计就业率情况应好于文史类招生。此外,毋庸讳言,专业考试的部分收入可以用作专业建设。
比较两种招生方式的利弊,我认为文史类的招生优势并不明显,且弊端是我们无法控制和改变的;而艺术类招生的优势是明显的,问题是可以想办法解决的。全国绝大多数戏剧影视文学及影视相关专业都选择艺术类招生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那么艺术类招生如何保障生源的质量呢?这也是艺术类招生的学校和专业都要面对的一个最值得重视的问题。
首先,考试的科目要科学合理。文艺常识是必须要考的,能够考察出学生的知识面、平时的积累等综合素质。并且,因为是客观题的方式,分数更客观真实。海大本专业2010级的专业考试是有这个科目的,2011、2012两级却取消了,如前文所述教师们共同感觉这两个年级学生素质与2010级相比要差很多,没有了这个考试便是原因之一。面试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每个艺术类招生的学校都要有面试。通过现场回答问题,可以考察出学生的知识积累、见解、表达能力、甚至是品格。这个环节同样在2011年取消了。笔者认为文艺常识和叙事散文写作,足以考察出考生的文艺基础和文字能力,再加上面试,就能够实现专业考试发现有专业学习能力和潜质的人才的目的。
其次,写作的试题要相对浅显易懂,要让大多数学生能理解、能创作,我们才能发现哪些学生结构故事和叙述故事的能力更强。偏题怪题难题都不利于发现人才,也不利于考出真功夫。正如专家评价高考作文题时所说:“好的命题其实是很朴素的,就是要解决一个具体的、明确的甚至简单的问题。理解无障碍,审题无难度,能让考生人人都看得明白、在观点上应该没有主观性与强制性,能使考生直抒己见,畅所欲言。”[1]
至于几年来一直在考的“影评”,本来是很必要的,所以有很多大学的影视相关专业在考,但事实上因为艺考培训班的培训,使考生的答题套路化明显,如果出题过偏,中学生看片数量有限,同样不利于我们考察真实水平。因此影评部分的考试,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考,条件不具备也可以不考。从三个年级的学生情况看,2010级学生观看电影的数量高些,但并不会写影评;另外两个年级的学生观影量有限,考前的准备大多集中在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作,其他则少有涉猎。可见,通过影评考试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如果不能做到专业教师阅卷就使得影评考试分数更加没有意义。
“小品写作”(或剧本写作)也是一个可考可不考的科目,有条件可以放在复试进行,没有条件完全可以不考。因为在作文中考察的结构故事的能力才是关键,而写作的形式可以在入学后学习。
我们还可以改变专业课和文化课分数在录取时的比例来控制学生的质量。各院校通常有三种做法:一是专业合格后,按文化课分数录取;二是文化课过线后按专业课分数录取;三是各占一定比例。
另外,要求单科分数,也是传统的保证学生某方面能力的方法。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可以要求语文的单科成绩,来进一步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应该开设哪些课程?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戏剧影视文学是个什么样的专业,这也是以前经常要回答学生的问题。有人理解为这个专业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和文学四个部分,听起来似乎很滑稽,但目前有些人的理解也如出一辙,那就是“戏剧、电影、电视三部分构成”。其实,这个专业名称是合并戏剧文学和电影文学、又在影视合流的背景下形成的。名称源于我们对剧本的传统认识,认为其是文学的一种。传统对于戏剧的研究局限于剧本研究,在今天虽然研究方法已经改变,但传统名称还是保留下来了。不管是戏剧文学还是电影文学,都是学习剧本写作。其实这三种剧本创作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这种合并的命名是为了便于按照大类进行管理,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人才市场需求设置或侧重不同的方向,而并不是这一名称涵盖之下的内容都要体现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海大选择这个专业,应该和相对院校一样,是因为本专业设在人文传播学院的特殊背景使然。其实在开办之初,专业名称之后就设置了专业方向——“编导方向”。大家都知道,相对范围较大的专业,方向才是真正的学习内容。为了打消考生对戏剧的顾虑,改善生源情况,2010年,学院又将专业方向的名称改为“影视编导”。
之所以淡化戏剧色彩,与偏见和歧视无关,戏剧业的衰微和萎缩是不争的事实,每年70个学生的招生规模,用不了几年,全国的舞台剧编导都够了。高校设置专业和课程不可能不考虑学生的就业。既然是影视编导方向,海大目前开设的大量戏剧课程就不太合适了,这些课包括史、论、欣赏、导读等,必修加限选总共12门课,26学分;其他学科共27门55学分。限选课并不是全部要开的,实际开课可能显然与影视编导的方向不相符,学生对此也颇有怨言。“目前国际上的影视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即专业教育模式与通识教育模式,也就是‘苏联模式’和‘美国模式’。”[2]两种教育模式都有可取之处,影视专业院校适合采用专业教育模式,求精求强;综合性院校有通识教育的条件,可以求广求博。笔者毕业于专业艺术院校,所以曾经与这类院校的很多师生一样,以“专”为荣。但是随着对影视专业的深入了解,逐渐认识到,没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博大的思想情怀,是难以产生厚重的作品,也不会产生大师的。所以越来越倾向通识教育的“厚基础、宽口径”,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大,那就需要真正的把学科的底盘做大做广,而不是局限在戏剧或文学上。但是,目前国内院校还不可能真正搭建院际、校际的通识平台。增加管理成本只是一个表层原因,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的大学教育急功近利,通识教育模式下学生的优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到的,而专业教育就实际得多,优势是显效的。所以“实际上,目前国内各类高校的影视专业课程的设置原则上都属于专业教育模式”。[2]
如果做不到求广求博,也不能求精求专,那么学生如何具有竞争力?
三 重理论还是重实践?
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也是一个长期困扰开设影视专业的高校的一个重要问题。通常的情况是专业院校作品研究和艺术实践内容的课程多,理论知识类课程少,学生的理论观点形成于不系统的经验总结。而综合性院校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这也是各院校师资优势的体现。究竟该更重理论还是该更重实践,不是一句理论联系实践能解决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分成过去和现在两个阶段来区别对待。
过去,准确地说是在数字设备出现之前,实践对绝大多数院校来说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特别是电影。在胶片时代,只有北京电影学院等少数几所院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条件,其他学校,只能以电视代电影、以摄像机来代替摄影机。对于资金不是很宽裕的学校,摄像机也只有少数几台(当时也是价格不菲),学生很少有机会使用。所以那时人们如何强调实践都不过分,因为我们都知道,影视专业的一些实践课程是理论讲授替代不了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设备出现,而且价格越来越平民化,特别是数字电影的诞生,对影视专业来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大多学校的影视专业此后才真正名副其实,而不仅仅是电视专业。现在,大多数学校中的中低档设备可以供学生学习和实践。DV也可以拍出电影,普通的电脑也可以完成后期。凭着DV加软件,学生就可以完成入门的、初级的实践,可以掌握实践课的要领。所以在今天,实践的能力、动手的能力对于影视专业依然重要,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更为紧要。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的曲春景教授在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年会上的发言就提到上海电视台不愿要上海大学影视专业的学生,而更愿意接受复旦等大学的非专业的学生。这也是很多地方电视台的共识,包括海南电视台,很多栏目都更倾向于海南大学和海南师范大学的中文学生。原因就是影视专业的学生的确动手能力很强,在就业最初优势明显,很具竞争力,但是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其他专业的学生很短的时间完成了技术培训之后,影视专业学生的优势就失去了,而综合素质更好的其他专业的学生的优势却渐渐显露出来。所以从长远的价值来看,综合素质好的院校和专业更受欢迎。
因此,数字时代的今天,实践课占多少比例的问题已经远远没有以往那么重要。对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来说,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让课程内容更为合理、更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大学的核心课程的做法,除了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外,理论课和实践课学什么、各上多少课时能让学生自己决定,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这样可以充分因人施教,更合理、有效地利用学分和课时。因为学生自身的特点、兴趣、志向都不相同,同样的实践课,有人喜欢当编剧就选剧作类型的课程群;想成为导演就选择导演类的课程群,还会有喜欢制片的、喜欢剪辑的等等,都可以在这样的模式下得到解决,统一的课程安排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纽约大学影视系剧作方向要求3门课程,11门可供选择;历史与批评3门,有19门可供选择;制作基础课程要求修4门,23门可供选择。”[3]而目前很多院校的选修课实际上很多都成为必修课,因为没有其他备选课程,这是亟待改进的。
从名称来看,戏剧影视文学与其他影视专业相比在很多方面都不具优势,所以我们更应该努力办出特色、办出风格。只有这样,海南大学才能在众多影视相关专业的院校中形成竞争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实力,更有竞争力。
[1] 张悦群.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的特点及其问题[EB/OL].中华语文网.
[2] 王志敏,赵楠.试论国内影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的若干问题[J].艺术百家,2009(2).
[3] 路春艳.美国综合性大学影视教育特点及启示[J].电影艺术,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