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未病”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2013-04-12庄琴

上海医药 2013年12期
关键词:治未病中医学社区卫生

庄琴

(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 201800)

中医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在生活实践中同疾病作对斗争的经验总结,内容极其丰富。《黄帝内经》有句名言:“圣人治未病”。“治未病”一直被国际上评为“最先进最超前的预防医学”。唐代名医孙思邈又发展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全国名老中医邓铁涛先生认为:实行“上工治未病”,医学将以养生保健为中心,使人人生活过得更愉快、舒适、潇洒。本文就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理论和作用作简要论述。

1 中医预防控制疾病的理论基础

1.1 依据-生长发育与生命活动规律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说:“人与天地相应”,“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这里“天、地”是指大自然、人类生活环境。“五气、五味”即自然界的氧气,各种营养素等,人体吸入氧气、加上消化吸收食物中营养成分,进行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又说“女子七岁、男子八岁,肾气实、齿更发长”;女子到14岁、男子16岁时“天癸至,进入青春期;女性21~28岁、男性24~32岁“身体盛壮满”;女性至49岁“天癸竭”、男性至64岁“天癸尽”,步入老年期;“八十岁,肺气衰,百岁,五脏皆虚而终矣。”认为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衰老、寿终是有一定自然规律和应得“人寿年限”的。

1.2 目标-健康生存和提高期望寿命

《内经》首篇着重提出:“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原因为是“其知道者(懂得生命活动生、长、壮、老、终规律),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1]。”用现代的话说,即健康生活,期望寿命,须由预防控制疾病来实现。

1.3 对象-健康、“未病”及疾病

对于“健康“的中医解释,“体力强壮曰健;乐为康。”健康乃体质强壮,精神愉快之意。若健而不康,或康而不健,都不是完美的生存质量。这一认识相当于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对于疾病古、今有异同的解释。中医学认为:“无疾,健康人;初患苦为‘疾’,疾甚为‘病’。疾是初级阶段,有痛苦但症状不一定严重,尚未达到“病”,即处于“未病”状态。疾甚、重疾,谓之“病”,即已经出现躯体、机能或精神心理的不正常。由此,中医学将人的生存状态分为健康、“疾”、“病”三个层次。“疾”的含义是“未病”,即“亚健康”状态,是介于第一态“健康”与第二态“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这种状态,人的机体虽无明确疾病,却表现出活力降低,反应能力减退,适应能力下降等改变,处于疾病前驱期,最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即“未病先防”。

1.4 前提-疾病发生机制与致病因素

健康正常人,中医又称为“平人,平人者不病,形肉气血必相称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阳表示机能、兴奋等;阴表示物质、抑制等。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内、外环境之间必须保持对立统一平衡。如果在某些因素作用下,人体的相对平衡被打破,即“阴阳失调”,疾病也就随之发生。导致“阴阳失调”的因素即“病因”,中医学概括为三大类:即外界因素,如“外感六淫、疫疠之气传染”;体内因素,如“内伤七情”(情志刺激、神经精神因素);外伤、劳逸、饮食所伤(社会、生活环境、自身人为因素)等,为疾病预防控制指明了方向。

1.5 法则-扶正祛邪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一是由于人体功能紊乱、正气相对虚弱;二是邪气对人体的影响。关键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正气”旺盛,邪气就不易侵犯,不会发生疾病;只有在人体的正气相对虚弱,不足以抵抗致病因素时,才引起疾病。因而提出“治外之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治内之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以培养人体内在正气和避受外界邪气侵袭,是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基本法则。达到正气旺盛而战胜病邪;避免病邪干扰则正气才能安定的目的。

1.6 策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中医学中的“疾病预防控制”统称“治未病”。将“预防疾病”,称“未病先防”,即疾病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相当于一级预防。认识预防之道,“治于未形,故用力少而成功多,以见其安不忘危也”。把“控制疾病”称“既病防变”,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传变、或迁延、致残。相当于现在所说的“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2 中医预防控制疾病实践经验

2.1 未病防变与“养生”

在未发生疾病时采取预防,中医古籍称“养生”。而百姓“养生之道”的获得和实施,需依靠健康教育。古人云:“夫上古圣人之教下,是以心安而少欲,形劳而不倦,美其食……此养生之道也,使百姓无病。”明代医家张景岳注解为“教民远害,预防也”。意即人们在医圣“健康教育”的指导下,懂得“养生之道”的理论和法则,并于生活实践中贯彻执行,由人们自己把握和保护身体健康。

2.1.1 调养精神

养生,首重“调养精神”,又称“顺养情志”。古籍谓“心藏志则而行之,上下亲和,子孙无忧,皆欲顺调其志,血脉和调,故能久长”。中医将心理活动、脑功能称“心主神志”,包括人类在生活、生产和社交活动中相互形成的社会关系,如风俗习惯、人际交往等社会实践感知。人的精神活动、意识思维、思想感情与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关系密切,精神因素、情绪刺激可以引起气血津液、脏腑紊乱以至影响人体健康,中医病因学谓“内因”。精神预防调养措施包括心情舒畅、乐观向上,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情志激动等,可以保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发生。

2.1.2 调养体质

中医学认为,皮肉筋骨脉、气血是人体体质形态与功能的重要体现。正常劳动和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正常的休息,有助于精力恢复和消除疲劳。两者是“精气”(营养素,体内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阴阳平衡”(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平衡)”的基础;反之,过劳、过逸则成为致病因素,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导致消耗与贮存不平衡而致病。因此,中医学提倡“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将息得宜”,以及注意适当体育锻炼等,调养体质。

2.1.3 调节饮食

古籍云:“民以食为天”,“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人有精气、津液、血脉”,是说饮食是摄取营养的重要来源,是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生命活动重要的物质基础。但饮食失调、饮食不洁、过饥过饱、饮食不节和偏嗜等,都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谓“饮食所伤”。如“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曰“膏粱之变,足生大疔”。“肥甘厚味”的饮食容易导致“湿热、痰瘀”内生,与糖尿病足继发感染类似。所以应“饮食有节”和“饮食宜忌”,注意食品卫生、合理营养,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1.4 适应自然环境

“环境”是指人类的生存空间。人类环境又分为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给人类提供了生存所需要的条件。中医认为,人体宜“提挈天地(应顺自然界环境),把握阴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提出人体应“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调于四时、适寒温”。

环境质量下降能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如气温(寒热)、气湿(燥湿)、气流(风)、气压异常变化,太阳辐射(暑)等均能影响人体新陈代谢,成为致病因素,中医学称为“外感六淫”。提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外邪不入,病无由生”等养生保健措施,适应自然环境养生保健,目的是使“百姓无病”。

2.2 “既病防变”与疾病控制

2.2.1 指导思想

按照“治未病“理论,人于已疾之后,未病之先,即当早为之药。疾而不治,日以加甚,疾病甚而药,药已无及。未至于病,即宜药之,说明了及时治疗疾病的价值和重要性。

2.2.2 疾病可控可治

《内经》说“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污也、结也、闭也。刺虽久,犹可拔、污虽久,犹可雪、结虽久,犹可解、闭虽久,犹可决。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说明疾病是可治、可控的。没有不可治愈的疾病,问题是目前的医学还未认识、未掌握医药防治技术之故。提示为医者应作深入研究,力争“得其术”提高对疾病的治愈率。中医在具体防治疾病时,提出“治病必求其本”的总体原则,就是治疗疾病,必须针对发生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有效彻底根除和控制疾病。

2.2.3 对疾病应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

早发现 《内经》曰:“上工救其‘萌芽’,萌芽,始发也。”例如“脏气热于内,必先见于色,病虽未发,见其色而即刺之,名曰治未病。”

早治疗 外界致病因素引起疾病发生与病变规律,一般先侵袭皮毛、肌肤体表部位等屏障结构,早期病情可能比较轻浅;进一步发展则深入体内脏腑,此时病变相对严重和难治。所以病变在“皮毛、肌肤”时,应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发展蔓延。

早控制 根据脏腑间生理、病理相关原理,预测其他脏腑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并对可能继发的“脏腑”,采取提高机能(免疫力)等预防性治疗,能有效防止其它脏腑并发疾病,这样可有效延缓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 结语

中医“上工治未病”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内容丰富[1],长时期来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和预防控制疾病,提高期望寿命作出了贡献。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医药适宜技术已经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各地区开展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创建,一大批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推广应用,许多社区开展了中医体质辩识,慢性病中医药防治一体化菜单式服务也已经开始实行,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治未病工作室[2-5]。在新形势下有必要加强研究分析中医“上工治未病”的理论和方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再作新贡献。

[1]杨上善. 撰注黄帝内经太素[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1-25.

[2]陈继根, 潘毅慧, 刘登. 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的应用[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25(12): 2522-2523.

[3]施永兴. 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调查课题报告[J]. 中国全科医学, 2006, 9(17): 1442-1446.

[4]霍清萍, 鲍勇, 熊平. 发挥中医药学优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1,17(7):391-393.

[5]王光荣, 龚幼龙. 小康社会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策略[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5.

猜你喜欢

治未病中医学社区卫生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社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