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培计划”现代教育技术模块的情况调查与分析

2013-04-12柯速约

关键词:国培计划国培教研

柯速约

(湖北师范学院 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0 引言

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湖北省农村骨干教师置换培训项目的培训计划已经实施两年了,旨在发挥示范引领和促进教育改革的作用,培训一批“种子”教师,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2“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据教育部《“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的具体要求,圆满完成今年的国培计划现代教育技术模块培训任务,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模块培训质量,及时了解国培学员的真实情况,为制定国培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方案提供有力、可靠依据,特开展国培学员现代教育技术模块的情况调查。

1 调查说明

这次调查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和会议、访谈的形式进行,收到有效问卷近二百份,调查对象的范围涉及前来培训的所有教师,调查结果在国培学员中具有代表性,反映了国培学员的现状、期望与需求。文章对调查的部分内容及统计结果进行了论述和分析,而对个体信息予以保密,调查内容包括国培学员的基本情况、国培前学员参加的培训及考核情况,国培学员原在校的教学教研情况、基层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培训需求等几个方面。

2 基本情况

2.1 学历结构

本科及以上的占62.7%,大专及以下的占37.3%.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多于大专及以下教师,符合中小学教师中的学历结构比例。近几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人员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的实际,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师招聘、“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等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每年从普通高等学校中遴选一批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到乡镇学校任教,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有效举措,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基本实现本科化。

2.2 年龄结构

学员中30岁以下的为36.7%,30-40岁的为38.0%,40岁以上的教师为25.3%.国培学员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符合国培宗旨,以培养“种子教师”,培训学成返岗后将会长期发挥“种子教师”的作用,有效提高“国培计划”的绩效性。

2.3 教龄结构

10年以下的占34.3%,10-20年的占40.0%,20年以上的占25.7%.这一调查项目与年龄结构具有相关性,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调查结果也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显示了现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教师是学员的首选职业,毕业后第一职业就是当教师的“科班出身”较多,而其他职业转入教师行业中“半路出家”的较少,能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还验证了本次调查数据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3 国培前参加的培训及考核情况

3.1 培训情况

学员本次国培前普遍参加过各类培训,以前参加过的最高层次培训为国家级培训的有12.7%,省级培训的有43.1%,市区县级培训的有41.3%,校级培训有2.9%.教育主管部门非常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投入大、范围广,教师的职后再教育、培训机会多。但必须看到,职后教育受到时间紧、任务重、单位学时容量大的特点,加上参培老师的知识基础不同,年龄因素、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培训模式的有效性等因素的影响,过去的培训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需综合考虑培训模式的有效性,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够用性原则,应关注教师专业能力的长期性与可持续发展,关注教师培训的时效性和绩效性,关注每一个教师培训机会的均衡性,而不是一个培训之后又接着培训,多个培训的形式叠加。

3.2 考核情况

国培学员此前的培训基本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考核,即使有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过程考核,如交相应课程的作业,提交一个学习总结等,都是培训的时间到即培训结束,返岗教学,培训学习的效果也没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挂钩。事实上,国培学员对其培训进行考核的态度也不是很积极,强调以个人自觉的作业、思考为主,并不愿意接受严格的考核。职后培训应有一定的压力与动力,培训学习需要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定方法,将中间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与培训结束的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将考核结果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相结合,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等,国培计划也不例外,除正常的培训教学工作外,还应做好培训的考核与评价工作。

4 国培前的教学教研情况

4.1 教学课时数

学员原在校教学工作量周学时10节以下的占22.1%,10~20节的占55.9%,20节以上的占22.0%.学员在原学校承担了大量的课时教学,表明学员均为原学校的骨干教师,国培学成以后回单位教学能充分发挥“种子”教师的作用,具有引领示范效应,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4.2 教学方法

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传统教学的整合,教学过程中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占40.4%,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占58.1%,其他教学方式的占1.5%,现代教育技术融入日常课堂教学的方式多样化,即使是采用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大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日常备课过程中,也会通过网络查询教学参考资料、看优秀教学案例、课例等方式充实课堂教学。

4.3 获取教参资料方式

为优化教学过程,充实教学内容,教学中主动上网搜寻参考资料的占66.1%,购买相关书籍、印刷资料的占25.2%,采取其他措施的占8.7%.网络是一个好的帮手,网络教育应用普遍深入到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大力开发优质网络教育资源、提供更多共享优质适用资源,丰富培训课程内容,为学员创造自主选修机会,切实增强培训实效等在实施国培计划中显得特别重要。

4.4 校本教研方式

校本教研的方式主要是以同学科、年级组的教师进行教研探讨,团队研讨的占51.0%,个人研修的占28.0%,专题讲座的占16.0%,但基于网络张贴工具、网络论坛、跨学校、跨学科、跨时空限制的教师学习共同体进行教研互助的只占5.0%.可见,进一步充分发挥网络交流工具的作用,开展网络教育、泛在学习、移动学习的交流、探讨模式在教研中还有较大的利用与发展空间,网络免费服务技术、资源(如博客、播客、微博、RSS推送、360图书馆等)的利用等还需进一步的普及与推广,这一点在《“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中得到充分体现。

4.5 校本教研内容

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优化教学策略、更新教育观念、新课标的研讨和教育评价上,而对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等方面的研究则较少,需外出学习与培训,在国培计划中应加大培训力度。

5 基层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能力欠缺。国培学员认为目前在日常课堂教学上比较欠缺的知识是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应用的占49.5%,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方面的知识欠缺的占22.8%,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理解上不够的占18.8%,认为欠缺人文方面知识的占5.9%,课程与教学论知识占3.0%.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现代教育技术、信息资源等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结构,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者整合主要有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环境与学习过程的整合、信息资源与学习内容的整合、信息工具与学习成果的整合、网络通信与协作学习的整合、学习成果与学习资源的整合。对农村边远地区教师需加强信息技术新课标、新教材的解读,迫切需要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研修,而不是学科专业知识的增加,在国培计划方案中应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应用的培训力度,适当增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学时比重。同时,需一批名师的引领示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秀教学课例演示。这一点与教育部《“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十分吻合,应贯彻执行好这个标准。

培训学员应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库进行学习,利用搜索引擎快速、准确获取学习信息,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建立教师博客,加强与主讲教师的联系,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协同解决好多媒体教学上的困难或疑惑,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切入点,并运用于自身的教学工作实践。

6 培训需求

6.1 培训目的

国培学员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占61.0%,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更新的占18.1%,作为一种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有效途径的占17.2%,为了今后评职称或单纯服从学校领导安排的只占3.7%.

6.2 培训内容

国培学员希望在这次培训中了解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内容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的占67.6%,教学实践应用方面的占24.8%,文件处理方面的占7.6%.

6.3 期待提高的能力

国培学员认为在日常教学中期望得到提高的方面是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能力的占33.7%,分析处理教学内容、整合课程教法的能力占25.7%,教育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的占14.9%,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创新教育能力的占14.9%,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的占10.8%.

6.4 培训模式

国培学员认为目前适合于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学观摩与实践的占56.6%,专题讲座的占12.1%,经验交流的占11.1%,案例评析的占9.1%,教学论坛的占5.1%,课题研究的占4.0%,自主研修的占2.0%.

绝大多数学员普遍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有备而来,期望了解新的理念与方法,学会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在执行《“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的同时,要合理安排,注重运用典型案例;体现相关学科研究的新成果,确保学员学以致用。

学员欢迎名师的引领与示范教学,充分发挥“影子教师”的引领与示范作用。课程总体实施方式要以专家讲授与学员研讨、观摩体验相结合,培训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训方式创新,在专家引领下,通过实践体验,采取案例式、参与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教学活动,增强培训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创设学员参与的教学情境,提升学员的教育教学实际能力。

虽然国培学员在校学习时间不长,但如何在学与教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回校后充分发挥“种子教师”作用,把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恰当地用在日常教育教学上,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教育改革,推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等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柯速约.国培学员网络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策略[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6~29.

[2]柯速约.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况的调查[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78~81.

[3]周建华.高中数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来自国培计划(2011)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人大附中高中数学班的报告[J].教育研究,2012,(02):147~152.

[4]宋海英,陈睿,关于提高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的思考——以吉林省实施“国培计划”为例[J].教育探索,2011,(10):127~129.

[5]田友谊,覃林海.“国培计划”骨干教师研修班“学业评价”调查[J]. 中国教育学刊,2011,(09):74~76.

[6]荆卫东,杨贵如.信息时代的师范教育与农村教育问题研究——山西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有效性应用调查报告[J].中国信息界,2012,(04):30~35.

猜你喜欢

国培计划国培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教育路漫漫 且行且用心——乡村校长第六期国培(郑州之行)学习感悟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E-learning: 在“国培计划”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与“国培计划”顶岗置换实效性研究
“国培计划”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国培计划课程资源在新疆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领会国培计划精神 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国培计划”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