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后顾生计来源农户的耕地生产投资行为研究
——重庆市白林村471户农户调查实证
2013-04-12蒋福霞王利平张玉英
王 成, 蒋福霞, 王利平, 张玉英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 400715)
不同后顾生计来源农户的耕地生产投资行为研究
——重庆市白林村471户农户调查实证
王 成, 蒋福霞, 王利平, 张玉英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 400715)
研究目的:剖析不同后顾生计来源农户在耕地租赁、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生产劳动力4方面的投资行为及投资方向。研究方法:农户参与式评估,农户模型,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非农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因耕地转包、转赠、撂荒等原因,基本不参与或由其他类型农户代为参与耕地生产投资;(2)农户耕地生产投资行为在耕地租赁、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和生产劳动力4方面均表现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农业多样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兼业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其中以生产技术投资差异最为明显;(3)农业规模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的耕地投资行为中以水浇地为主要投资方向,农业多样化经营和兼业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则更倾向于对水田进行投资。研究结论:研究为引导农户耕地流转、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促进了耕地产业化水平的提高。
土地管理;耕地生产投资行为;后顾生计来源;农户参与式评估法;白林村
1 引言
当下中国农村正处于急邃转型期,城乡间要素流动更为频繁,农户生计来源多样化[1],农户需求日趋多元化,农户对耕地的利用逐渐从满足自身生计转向投资与消费,这一转变直接诱发农户对耕地生产投资行为的改变。农户作为耕地生产的组织者[2],其自身的家庭结构[3]、农户生计资产状况、耕地经营规模与方式[4]决定着农户的耕地生产投资行为[5-7],不同的投资行为直接影响耕地利用效率与耕地保护[8-9]。面对这一新形势,理清农户耕地投资行为与方向有利于正向引导农村土地市场,加快土地流转,提高耕地的集约化水平。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从农户家庭结构[3]、生计资产[4]、农村公共投资[10]、耕地区位[11]方面研究对耕地生产投资行为的影响;(2)对农户耕地劳动力投资[12]、资本投入[13]、投资规模[14]等情形进行分析;(3)研究不同类型农户的耕地生产投资行为[7]。而农户后顾生计来源作为农户生计资产拥有量的客观载体,是农户在新背景、新挑战作用下,基于家庭现有生存发展空间,寻求更稳定、更有效、加快自身发展和最大限度满足自身消费需求意愿,以获取各类资产和权力的方式[15]。不同农户间的差异将从本源上影响着农户的耕地投资行为与投资方向。准确识别农户后顾生计来源,既能诠释农户耕地投资行为并掌握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又能合理引导农户耕地生产投资,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生产,提高耕地生产效率及农户对耕地生产投资的积极性,从农户这一本源上实现对耕地的保护。因此,本文通过建立农户模型,在识别农户后顾生计来源基础上进行归类,剖析不同后顾生计来源农户的耕地生产投资行为及其投资方向,提出引导农户耕地生产投资行为的针对性建议,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为农户持续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理论参考。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获取
2.1 研究区概况
沙坪坝区是重庆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兼具 “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区域特征。白林村为沙坪坝区曾家镇城乡交错地带(106°14′38″—106°17′24″E,29°27′52″—29°29′58″N),距重庆市大学城约13.5 km,距重庆主城区大约35 km。全村辖8个合作社,总面积408 hm2,整体地势西高东低。2010年,全村耕地面积为138.4 hm2,其中水田125.1 hm2,水浇地9.1 hm2,旱地面积4.2 hm2。农户总数为477户,总人口1670人,其中非农人口比例达到50%以上,全村农户经济年总收入7.55×106元,人均农业年收入5780元。全村农户农业生计活动以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为主,多种经营包括种植梨、桃、枇杷、茶叶、花卉等经济作物,养殖生猪、家禽等。农户经营方式为东部发展摩配、纺织等乡镇企业,西部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中部主要为大田作物种植、家禽、水产养殖。基于该村农户生计来源变化下的生产投资行为变化特征明显,选取白林村作为本文的研究区域。
2.2 数据获取与整理
(1)前期准备。2011年6月,课题组在区级、镇级政府部门及国土所进行了为期5天的调研,在了解当地农户生产生活状况、农产品市场价格、劳动力市场价格及耕地投资状况等的基础上,反复与白林村村干部、党员代表、种植大户进行商榷,初步设计农户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围绕农户当前生计方式、生产投资状况和消费状况3个大项155个小项进行设计。设计完成后,对课题组成员进行调研培训,统一调研口径。(2)实地调研。采用农户参与式调查法,将客观问题与农户主观回答相结合。由于有6户农户长期在外打工,调研最终获得的有效问卷为471份,有效率达98.7%。(3)数据处理。调研所获取的数据主要为农户属性数据,后期处理包括:①核实问卷的有效性,并以农户编号为标识变量,将农户数据录入电脑;②针对农户耕地生产投资行为,将与农户耕地租赁、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及劳动力4方面涉及的指标进行归类。4项生产投资行为分别表达如下:耕地租赁生产投资=农户租赁耕地面积×亩均耕地租赁价格,生产资料投资=农药使用量×农药市场均价+种子使用量×种子市场均价+化肥使用量×化肥市场均价+地膜使用量×地膜市场均价+生产工具折旧费用,生产技术投资=生产技术信息获取费用+生产技术培训费用+农业科技产品费用,生产劳动力投资=(农户投入自身劳动力+农户雇佣劳动力)×市场劳动力雇用价格,同时依据调查问卷提取农户家庭总收入。
3 农户后顾生计来源的识别
3.1 农户模型构建
农户后顾生计来源是农户基于自身家庭现有的技术、现金、时间,并考虑自身未来发展及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在多种生计方式中进行选择和优化的结果。农户模型将农户作为生产、消费、工作闲暇的统一体[16],对于识别集消费、生产于一体的农村经济微观行为主体的农户后顾生计来源具有可适用性。本文依据农户收入、消费需求与农户后顾生计来源之间相互关系,构建农户模型。
假设条件:(1)生产者“理性”假设。农户作为农村经济的微观行为主体,是农村生产经营行为决策者,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农户在生产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以家庭效益最大化为生产目标。(2)耕地资源“有限性”假设。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农户家庭成员人均拥有的土地面积是一定的。由于农户农业收入受这一特征的限制,农户消费需求的满足也受土地产出量的限制,超出农户自身土地面积产出的农户消费意愿只能通过非农经营获得。(3)家庭收入“最大化”假设。假定在没有明显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农户追求家庭收入最大化,其家庭的效用主要涉及两部分:农业产出价值和非农业产出价值。农户追求的家庭收入最大化即为二者效益的最大值。(4)家庭消费“最大化”假设。农户获取的收入,其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消费需求。根据模型的假设条件,农户的后顾生计来源与农户的收入和消费具有密切的关系,其目的主要需满足收入和消费达到最大化。其中农户农业产出包括用于自身消费和出售两部分,且农户的消费不超出其自身可以获取的最大收益。文中依据农户的消费需求最大化和农户生计收入的限制性构建农户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其农户模型结构表示如下: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式1—8中, U为农户获得最大收入和最大消费满足的后顾生计来源方式可以获取的效益,Y为农户的收入,C为农户消费品总量,Qlf为农户自家土地生产的消费品量,Plf为农户自家土地生产消费品的市场价格,Qu-farm为农户非农收入购买产品量,Pu-farm为购买产品市场价格,Qlh为农户承包土地生产的消费品,Plh为农户承包土地生产的消费品的市场价格。
式1表示农户后顾生计方式效益最大化,即农户经济收益最大化和消费最大化满足,式2表示农户消费总量最大值与农户收入最大值相等,式3表示农户的收入等于农户自家土地生产的消费品收入、农户非农收入、农户租赁土地生产的消费品收入,式4表示农户消费品总量最大值不超过农户自家土地生产的消费品收入、租赁土地生产的消费收入和农户非农收入,式5表示农户消费品总量最大值等于农户自家土地与农户租赁土地生产消费品总和,且自家土地生产消费品量不超过租赁土地生产的消费品量,式6表示农户消费品总量最大值等于农户自家土地与农户租赁土地生产消费品总和,且自家土地生产消费品量高于租赁土地生产的消费品量,式7中农户消费品总量最大值等于农户非农收入与自家土地生产消费品量,式8中农户消费品总量最大值小于农户非农收入。
3.2 农户后顾生计来源辨识
不同农户获取最大化效益时,所满足的约束性条件不同,后顾生计来源差异明显。38户农户满足的约束条件为式5,其消费品来源于自家土地和租赁土地的产出,基于当前的生计方式,考虑未来的收入与消费需求,将继续扩大其现有的农业规模,以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和养殖家禽为后顾生计来源;75户农户效益最大化时,满足的约束条件为式6,当前该部分农户在可满足自身消费需求最大化基础上,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其生计方式将以自家承包地为前提,通过传统的家庭农业经营方式或模仿性地进行多种方式种植、养殖,发展传统耕作,模仿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趋势明显;108户农户效益最大化时满足的约束条件为式7,立足现有生计方式,为实现最大化其家庭收入和消费需求,将继续其农忙时从事的农业生产,农闲时从事的非农生产,一方面维持其原有的自有个体商店的经营,另一方面以出卖劳动力为主在就近的区域打工;250户农户最大化满足收入和消费需求时,满足的约束条件为式8,即农户的消费品受限制于非农收入,且不能取得非农收入的最大值,该部分农户当前生计为非农生产,未来生计将进一步向比较效益较高的二、三产业发展;其中有103户农户已经在非农领域发展较为成熟,未来生计趋于发展专业化的非农经营。依据农户家庭收入和消费需求最大化时农户消费品所满足的约束条件,将农户后顾生计来源划分为4类:农业规模化经营、农业多样化经营、兼业化经营、非农经营。以农户家庭收益和消费构建农户模型,对农户的后顾生计来源进行分类(表1)。
表1 农户后顾生计来源划分Tab.1 The classification of living strategies of rural households
4 结果与分析
不同后顾生计来源农户耕地生产投资行为差异明显,非农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完全脱离农业生产,部分耕地转包或转赠他人,由于信息沟通不畅、耕地质量偏低等,亦有部分耕地无法实现流转而撂荒,造成耕地利用效率低和质量退化等问题。因此,非农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基本不参与耕地生产投资,或由其他农户代为进行。下文主要分析农业规模化、农业多样化和兼业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的耕地生产投资行为。
4.1 耕地租赁投资
不同后顾生计来源农户耕地租赁行为整体差异较大(表2),总体趋势表现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农业多样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兼业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农业规模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通过与周边农户的沟通,获取其他农户耕地转出信息,以签订租赁合同的方式从其他农户处获取大规模耕地的租赁,且租赁耕地面积远超出自家承包耕地面积,以实现规模化农业生产,故其耕地租赁投资属三类农户中最高。该类农户以合同方式获取耕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由于从其他农户处转入耕地存在时限差异,导致其对短期租赁耕地肥力的快速攫取,引发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农业多样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除耕作自家承包地以外,还通过租赁周边农户、亲戚耕地,或免费获赠耕地,但租赁耕地面积小于自家承包耕地的面积,在满足自身粮食需求基础上模仿规模经营。兼业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所耕作的主要为自家承包地,租赁极少的水田和旱地增加粮食生产,耕地租赁投资最低。
不同后顾生计来源农户的耕地投资方向差异明显(表2)。农业规模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受村域政策和市场影响,大规模地种植花卉、蔬菜等作物,租赁耕地中大多为水浇地,其他两类耕地租赁趋向较弱。农业多样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种植粮食、蔬菜以满足生计及用于养殖生猪、家禽,其耕地租赁投资方向主要为水田。兼业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种植自家承包地以满足自身粮食和蔬菜需求,对耕地的租赁投资行为极少,略偏重于水田。三类后顾生计来源的农户对旱地租赁均较少,源于旱地受自然环境影响突出,比较效益相对水田及水浇地更低,产生经济效益的稳定性低,租赁不具有经济优势。
表2 不同后顾生计来源农户的耕地生产租赁投资行为 单位:元Tab.2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on, renting, and investment behaviors of rural households unit: yuan
4.2 耕地生产资料投资
农户耕地生产资料投资行为是指农户针对经营的所有耕地投入的购买种子、农药、地膜、化肥以及生产工具时的费用。农户的耕地生产资料投资行为整体趋势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农业多样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兼业化经营农户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表3)。农业规模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依据自身规模种植经验、电视、网络等渠道确定其经营作物所需生产资料类型、数量和质量,受自身长期耕作经验、信息来源渠道多样化和追求经济效益目标影响,其耕地生产资料投资与传统的粮食生产在质量和专业化要求程度上差异较大,侧重于大批量购买高质量、专业化的生产资料以及适宜村域环境的小型机械等,因此,该类农户耕地生产资料投资最高。农业多样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其生产资料投资在质量上、类型上与传统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投资相似,生产资料购买体现出小批量的特征。兼业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以保障生计为首要目标,对生产资料质量与农业多样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相似,受耕作面积影响,生产资料投入数量最少。
不同后顾生计来源农户耕地生产资料投资行为、投资方向不同。农业规模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大批量购买高质量、专业化较强的生产资料运用于其规模化的水浇地,保障和提高所种植的花卉、蔬菜等的产量与质量。农业多样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只购买满足生产所需的基础性生产资料,集中投资于用于粮食生产的水田,以充分保证自身生计及养殖家禽等的粮食需求,其他耕地类型生产资料投资较低。兼业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为维持自身生计需求亦重视对水田的生产资料投资,对其他耕地类型投资较少。在三类不同耕地类型中,以旱地的生产资料投资最低,一方面是受农户耕作旱地的面积约束,另一方面是旱地自身性质表现为主要依靠天然降水才能耕作,且不具备灌溉设施。
表3 不同后顾生计来源农户的耕地生产资料投资行为 单位:元Tab.3 Cultivated land investment of rural households with different living strategies unit: yuan
4.3 耕地生产技术投资
农户耕地生产技术投资行为包括拓宽生产技术信息渠道、参与生产技术培训、购买技术材料及农业科技产品。不同后顾生计来源农户耕地生产技术投资趋势仍然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农业多样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兼业化经营农户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但相互间差异高于其他耕地生产投资行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通过网络、电视、政府等渠道获取生产技术信息并主动参与农业技术培训,购买技术材料和农业科技产品,受自身传统耕作的影响,其生产技术投资侧重于种子品种的选择、花卉种植技术、茶叶种植技术和生产维护等方面。农业多样化经营和兼业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农户对生产技术投资行为重视不足,参与技术培训积极性差,部分农户甚至放弃技术培训及生产技术投资。
在生产技术投资行为的投资倾向上,农业规模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生产技术投资主要集中在能带来更高经济效益的水浇地上。农户多样化和兼业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基本忽视生产技术投资行为,在不同耕地类型的投资无明显差别。
4.4 耕地生产劳动力投资
农户耕地生产劳动力投资包括自身劳动力和雇佣劳动力投资。农业规模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的劳动力投资行为远远领先于农业多样化和兼业化经营两类后顾生计来源型的农户(表4)。农业规模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租赁耕地规模远远大于自家承包耕地规模,其自身劳动力投入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在劳动力投资方式上以雇佣为主,包括技术人员和一般劳动力。农业多样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主要生产满足自身生计的农产品,因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为降低成本和满足生产劳动力所需,平时完全投入自身劳动力满足耕作,只在农耕和收获时节雇佣劳动力作为补充。兼业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以投入自身劳动力为主,农忙时节雇佣极少部分劳动力,其劳动力投资行为低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
不同后顾生计来源农户耕地劳动力投资倾向存在差异。农业规模化经营农户农业生产以水浇地为主,水田、旱地的投资仅为满足其生存需求部分,对经济效益的提高助力小,劳动力投入一般在农耕时节和收获时节,因此劳动力投资行为中比例最大的耕地类型为水浇地。农业多样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主要进行粮食生产以满足生计需求和养殖生猪家禽的需求,粮食生产以水田为主,因此对该类耕地的劳动力投资最高。兼业化经营的农户亦倾向于对水田的劳动力投入,源于该类农户仅为满足自身生活需求,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而旱地主要种植红薯、玉米等作物,但是管理较少,一般在种植和收获季节投入略微劳动力。
表4 不同后顾生计来源的农户耕地生产劳动力投资行为 单位:元Tab.4 Labor force investment of rural households with different living strategies unit: yuan
5 结论与建议
依据农户家庭效益最大化与农户生产、消费最大化之间的联系,构建农户模型,识别并划分农户后顾生计来源,从农户耕地租赁、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和劳动力4方面分析不同后顾生计来源农户耕地生产投资行为,了解农户对耕地的投资趋势,对于规范和引导农户耕地生产及提高耕地产出效益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非农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因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后耕地流转或抛荒,未产生耕地生产投资行为。3类农业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农户在耕地租赁、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及生产劳动力4种耕地生产投资行为中表现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农业多样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兼业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其中以生产技术投资差异最为突出。不同后顾生计来源农户的耕地生产投资行为重点倾向也存在差异,表现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4种耕地生产投资行为均重视对水浇地的投资,农业多样化和兼业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型农户虽然方式和目的不同,但均表现出重视对水田的投资。
针对统筹城乡进程中农户后顾生计来源差异带来的不同后顾生计来源农户的耕地需求、资金和生产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以减少农户间信息沟通不畅、投入资金有限、生产技术投资不足等问题,从而达到耕地、资金、技术等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
建立专业耕地信息沟通小组,畅通信息交流渠道。通过该小组掌握非农后顾生计来源农户耕地利用及不同地类转出意愿和可实施情况,并结合村域耕地空间分布情况,为农业规模化、多样化和兼业化经营农户提供可靠、现实的耕地流转信息,防止转包、转赠方式由于时间不一致导致转入农户经济受损及转出行为无法实现而撂荒造成的耕地资源浪费情况,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针对农业规模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农户,加强信息沟通,加大资本投入。利用政府所建立的信息沟通小组对耕地转出信息的了解,加强水浇地转入转出农户间的信息沟通,使其耕地租赁需求在时间上、类型上得以保障;充分发挥“三权抵押”融资作用和加强农资直补,缓解该类农户经营中资金投资可能出现的困难。
针对农业多样化和兼业化经营后顾生计来源农户,贯彻“送科技下乡”活动,运用农业规模化经营农户良好的技术引领和示范基础条件,建立农业生产技术示范区,提高其对生产资料质量和生产技术投资的重视并切实掌握自身经营方式所需的生产技术,提升生产技术应用能力。
(References):
[1] 胡丹, 吴阳修, 温修春,等. 农民生存发展空间与耕地利用行为探讨:以湖南省浏阳市为例[J]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29-33.
[2] 阚酉浔, 周莹, 杨钢桥. 家庭结构对农户耕地资本投入的影响——基于488份农户调查问卷的分析[J]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86-92.
[3] 刘承芳. 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行为研究[D] .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1:24-45.
[4] 余桂兰. 农户耕地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D] . 内江:四川农业大学, 2008:22-29.
[5] 秦文. 农户耕地经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D] . 雅安:四川农业大学, 2011:20-25.
[6] 任旭峰, 李晓平. 中国农户收入最大化与耕地保护行为研究[J]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11):79-84.
[7] 杨俊, 杨钢桥. 不同类型农户耕地投入行为及效率产出[D] .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1:91-128.
[8] 周春芳, 杨钢桥. 不同类型农户耕地投入行为的实证研究[J]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0,27(4):1-6.
[9] 王成, 王利平, 李晓庆, 等. 农户后顾生计来源及其农村居民点整合研究:基于重庆市西部郊区白林村471户农户调查[J] .地理学报, 2011,66(8):1141-1152.
[10] 尹文静. 农村公共投资对农户投资的影响[D] .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43-58.
[11] 李翠珍, 孔祥斌, 秦静, 等. 大都市农户耕地利用及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J]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24(1):101-107.
[12] 钱圣, 杨钢桥. 农户耕地劳力投入的影响因素——基于湖北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J] . 生态经济, 2012,(2):9-12.
[13] 吴浩. 农户耕地资本投入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江汉平原和太湖平原为例[D] .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1:31-48.
[14] 胡柳. 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及其绩效研究——以湖北省为例[D] .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0:33-43.
[15] 李晓庆. 基于农户后顾生计来源的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集聚新方式构建——以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镇白林村471户农户为例[D] . 重庆:西南大学, 2012:11-12.
[16] 蔡基宏. 基于农户模型的农民耕作行为研究[D] .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2:7-14.
(本文责编:陈美景)
Cultivated Land Investment Behaviors of Farmers with Different Living Strategi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471 Farmer Households in Bailin Village, Chongqing City
WANG Cheng, JIANG Fu-xia, WANG Li-ping, ZHANG Yu-ying
(School of Geography Scienc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cultivated land investment behaviors of farmers with different living strategies, e.g., investing behavior on land lease, production factor,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labor. Participatory evaluation, rural household model,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were used in the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households with non-agricultural living strategy would not invest in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on because they had transferred the land completely. 2) The probability of farmers behaviors on cultivated land investment would increase regarding their different living strategies, i.e., farmers of large-scal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ould invest more than those had diversified agricultural operation and part-time operation. The most obvious difference is their investment in production technology. 3) Farmers of large-scale agriculture would invest on dry land while other types of farmers mainly invest on irrigated paddy field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guiding farmers cultivatedland transfer, large-scale and intensive management and promoting the industrial degree of arable land use.
land administration; cultivated land investment; living strategies afterwards; participatory evaluation method; Bailin Village
F301.2
:A
1001-8158(2013)09-0019-07
2012-07-21
2012-10-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GL056);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YJCZH147);西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XDJK2013B023)。
王成(1974-),男,重庆荣昌人,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农村发展。E-mail: wchorang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