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语文优质课堂评价标准探究
2013-04-11许家琴
许家琴
(江苏省淮安体育运动学校,江苏淮安223001)
0 引言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一堂优质的语文课应是怎样的?是否有易操作的评价标准?多年来众说纷纭,成为莫衷一是难以确切界定的问题。如果我们充分领会《新课标》及《新大纲》的精神内涵,真正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及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这个问题还是有答案的。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所认为的: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特征和要求。本文即对中职校语文优质课堂的特征及评价标准作一些探究。
1 探究中职校语文优质课堂评价标准的意义
1.1 是促进学生全面有效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职业教育全面深入的改革进程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中职校语文课堂教学正迅速有效地导向素质教育的轨道。语文优质课堂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发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理念的改进,是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根本保证。
1.2 是激励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的有力举措
优质课堂评价如能与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相结合,那么对新课程实施、对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将起积极引领的作用。语文优质课标准的探讨过程,也是引导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的过程,探究中职校优质课堂评价标准,将现代职教理念及要求具体化,从而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
1.3 是教育家成长的促进过程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始终以研究和反思的精神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教育教学质量就会随之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也将得到发展。因此,应强调优质课堂评价的标准探究,使优质课的产生过程,成为教师与教师共同探讨的过程、激发教育智慧和教育家成长的促进过程。
2 中职校语文优质课堂主要特征
2.1 前思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节好课必然是经过充分准备的课。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最基本手段就是课堂教学。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必须重视备课,搜集资料、研究文本、设计教案、准备课件等,教师只有在课前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有效地掌控课堂。
2.2 主体性
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精神成长是评价优质课堂的根本性依据。评价一节课是否为优质课,首先要看教师是否激发出潜藏于学生身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一节优质的语文课,应该使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倾听、发言、观察、思考、交流并有所得,学生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教育的真正意义,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与独特性的彰显。”[1]
2.3 高效性
职业学校的教育毋庸置疑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文课就必须“为专业课服务”,真正的优质语文课应上得精实,让学生学得扎实,上出浓厚的“语文味”,引导学生紧扣文本,深入思考文本内涵,深入揣摩体味语言及写作之精妙,培养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把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2.4 灵动性
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引领学生的精神自由飞翔。作为充满灵性和人性的语文课堂,它所观照的是学生内心的自由、愉悦、释放,关注的是学生个性生命的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讲,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并由此而焕发生命活力的课才是好课。
2.5 生成性
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一定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真实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精心预设与精彩生成最能彰显课堂教学境界和教学艺术。预设使教学井然有序,生成使教学充满活力。只有预设与生成有机融合,课堂才能生动并充满张力。
2.6 反思性
要求教师在反思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课堂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等等。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共同成长与发展,激发教师和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激活探索事物的崭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和学习新方式。
3 中职校语文优质课堂评价标准
3.1 教学准备与教学设计充分合理
3.1.1 教材学情分析
教师课前研究并准确把握文本,明确教学内容,研究学生的相关知识技能基础,或相关生活经验、学习方式方法,分析学生学习该内容的动力,预估学生学习该内容的困难。
3.1.2 教学目标合理
以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为设计前提,教学目标的制定符合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学的实际,教学重点体现教学目标中具有核心价值的内容,教学难点体现学习目标与学生技能、经验与水平之间的落差。
3.1.3 教学过程预设
教学预设是对教学过程进行的预测和设计。教学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完整的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它为教学活动的双方确定了目标、要求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可以使教学主体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保证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合理驾驭,完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3.2 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扎实有效
3.2.1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语文《新课标》和《新大纲》最核心的理念,是确定评价的根本性依据。新课程要求以学生的学为主,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语文优质课堂评价的前提是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调动,学生是否自主地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学生的个性是否得以表现。学生的学情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落点。[2]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善于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品质,语文课堂生态、互动。
3.2.2 突出职校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有效性
中职学校教育目标、培养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独特的个性。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就业及后续发展。语文能力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在交际中善于说话,善于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因此中职校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必须体现实践性、专业化与生活化特色,课堂中学生有更多讨论、交流、评价与合作的机会,这是评价中职语文优质课堂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课堂教学过程优化,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教师以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组织课堂教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将学生引入较为真实的生活情景之中,安排多样的、有明确目标与要求的学生活动,给学生思考与表达的时间和空间,突出培养学生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团队意识,体现交际语言教学的思想,锻炼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课堂教学有效、高效。
3.2.3 体现职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态性、生成性
课堂学习延伸至家庭、社会和职业,体现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同时对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按教学实际需要作灵活的选择与组合,教学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与沟通,学生在体验、探索、真实的框架下进行自主创新的学习,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品读、赏析、碰撞、生成,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随着教学活动有层次地展开,学生新的学习需求不断产生,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思考和问题不断形成,课堂体现动态的生成,充满鲜活灵动的气息。
3.2.4 显现信息技术使用的合理性、资源整合的有机性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效益,丰富语文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学生学习困难,提供学习媒介,直观形象地展示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实现教学的立体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整合多媒体资源,密切多媒体资源和文本之间的关系,实现其作用的最大化。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能否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无缝结合,成为当前优质课堂评定的重要依据。
3.3 教师素质与基本功全面优秀
3.3.1 教师思想
一个有思想的职教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对语文教育教学具有独特的见解、策略和教学风格,具有学习、积累、研究、反思和创新的精神。
3.3.2 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是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风格的展露,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反映,也是组织教学、驾驭课堂技能的体现。
3.3.3 教师教学基本功
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板书水平、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说课技术等。可以说一堂优质课是教师优秀专业素质和基本功的全面展示。
中职校语文优质课堂标准的探究,必然对中职校语文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导向、调控和激励作用。中职校语文优质课堂评价,是强化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推手,对促进中职校语文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实现语文课堂高效性、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
[1] 肖川.教育的视界[M].长沙:岳麓书社,2003.
[2] 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