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大学体育的审视与发展
2013-04-11翟一飞
王 成,翟一飞
1.Dep.of Physical Education,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Jiangsu,China;2.Sports Science Institution,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Jiangsu,China
中国大学体育在较长时间内面临自身定位模糊不清的困境,虽历经努力,但其边缘化和弱势化的地位始终未能彻底改变,也一直期盼着被大学和社会主流群体的更进一步认同和接受。以往,我们将目光和重点集中在开展体育教学,服务大学发展,增强学生体质上,但是始终改变不了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日益堪忧的现状,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大学体育的自身定位和目标问题。大学体育在“健康第一”“体质不强、何谈栋梁”的思想指导下,究竟能够发挥多少积极效用?这其中很多地方需要思考。
此外,从部门职能工作来看,和大学的其他专业院系不同,大学体育工作面向全体大学生,以体育课为核心,承担全校公共课教学,非体育院校的体育工作没有少有专业设置,在学校的众多发展战略中难以凸显对话平台,更多是展现作为支撑的“基础性”“辅佐性”工作。近年来,随着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产出等方面的不断加强,尤其是随着一批喊出响亮口号如“教学科研型”“综合性研究型”等高校的演变发展,大学的各种优势资源更多地向专业院系中倾斜,大学体育也在日益发展的大学氛围中愈加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大学体育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如何更进一步发展大学体育?如何走向未来?如何在大学的新一轮发展中体现自身的独特价值?如何与大学的整体发展互相融合?
1 大学体育的现实与困顿
大学不仅是人类重要的聚集地,更是知识传播的摇篮。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大学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人类社会的各种专门知识,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价值和理念,往往都在大学里形成、传播和发展。不仅如此,现代社会里,大学还肩负着为社会各界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而如何培养全面、合格、拔尖的优秀人才自然也成为大学的重要使命。
体育运动是人类社会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这是一个观察社会的“微型窗口”,不同行业、民族、工种的人群通过体育而聚集到一起,展现合作、拼搏、团结、竞争的社会基本伦理与价值。正是由于体育具有的这一独特作用,以及它在人的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的迁移价值,所以马约翰先生认为“体育是产生优秀公民的最有效、最适当和最有趣的方法[1]”,并肯定地说“学校当局没有理由忽视它”[1]。毫无疑问,体育运动中那种积极向上、拼搏的意识,可以迁移到其他各个方面,包括家庭、事业、学习、工作等等,用体育的精神去充满生活的每一角落,来实现体育的价值,让体育来影响人的一生。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当下,大学体育的功效以及大学对体育的定位与认知却停留在强身健体的短期目标上,并且这种目标也并没有非常完美的实现过。一直以来,普通高校的体育部门都在默默地恪守自己的职责本分。长久以来体育课是各类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课程分类上被限定和定格为各专业学生都必须修读的必修课。即在中国大学,不上体育课,没有获得相应学分,则无法毕业,这具有非常硬性而严肃的规定。对此,我们历来只需把体育课程门类扩充齐全,把体育教师以专项的形式安排项目教学,分好班、上好课。此外,部分教师还承担着校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工作,除“教师”身份外,还扮演“教练员”角色,辛苦操劳,自不待言,为提升训练水平和运动队的比赛成绩,可谓奉献了自己全部身心。然而,运动队训练的问题是,在现实国情下,对外,中国大学很难培养出真正高水平的世界一流运动员,中国的大学生运动员真正跻身高水平行列的少之又少,省市地方的专业运动队有着更为完备的人员配备,在训练理念、科研攻关以及后勤保障方面,远超大学体育的竞技训练;对内,很多大学的运动队尚不能承担繁荣校园体育文化的责任,运动队的成绩能否在普通学生中引起共鸣,能否真正为学校带来声誉,还值得商榷,尤其是在名校中,这种矛盾更为突出。
不仅如此,大学体育的实体部门,如体育部(系、所)等,绝大多数和文史哲、政经法一同划归文科范畴。但是,由于工作职能的不同,在文科群体中,又很难与其他专业展开有力竞争,于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并陷入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院系分化的强弱格局。
由于各方原因,大学体育的上述局面很难彻底改变,发展动力不足,工作职能单一。
2 新时期大学体育面临的新机遇
2.1 对体育的认识正逐步深入
以往,我们把大学体育仅仅局限在教学、科研、训练和群体这四位一体的空间定位,在教学上上好公共体育课,在科研上争取产出相关成果,在训练上办好各自的运动队,在群体上活跃校园体育氛围。但是,却很少认真并深入思考大学体育的内在使命与价值诉求,很少反思大学体育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很少追问体育部门在大学院系和部门中存在的实际意义。
如今,我们对体育的认识已经从狭隘的身体锻炼中走出来,将之放在更为广阔的素质教育的视野中进行考察和研究。从全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下降和健康水平的降低中,相关部门通过发布相关文件和公告一再制定相应的措施,不仅体力活动、身体各项技能指标不尽如人意,而且在人际交往、性格养成中也呈现出令人担忧的一面。据2010年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调研报告显示:75%的受访高中生觉得和父母的交流有问题或偶尔有问题,55.5%的高中生与父母以外的其他人交往时有问题,80%以上的大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孤单感;一些受访大学生认为,人际交往能力差是降低自信水平的重要原因[2]。
对此,2002年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把高校体育课程的性质明确界定为“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3]中提到“加强体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财政部、国家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四部门《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4]中,亦明确提出“引导广大青少年、各级各类学校和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健康观,形成珍视健康、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不仅如此,国家化视野中的大学体育运动亦越来越注重探讨体育运动队大学生的影响,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如大学体育运动不再只是单一的体育运动问题,而是通往教育、健康、发展和文化分享的平台,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桥梁,是进行不同文化认同、多元价值教育和社会化实践的理想场所。加之全社会对多维健康观的逐渐形成,体育运动的健身效应已经逐步扩展到强心、益群等领域,大学体育在培养身、心、精神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方面,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由此,将中国的大学体育仅仅局限于“体育教育”“体育课教学”“运动队竞赛”“早操”“课外锻炼”等方面的传统狭义体育观正逐步被“通过体育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通过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体育不仅是锻炼,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广义体育观所取代。
2.2 终生体育观正逐步形成
现代社会,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相比以往仅仅在学校时期接受体育教育,新的体育观即终生体育观正在逐步形成。从学前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三阶段划分来看,大学体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是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顺利过渡的重要连接点。应当说,青少年在大学之前,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已基本形成。但是,在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大学体育对体育观念、体育行为、体育态度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样的事例已经屡见不鲜。
此外,大学生在入职以后,尽管会由于多方原因而有可能出现体育中断的现象,但是从大的社会环境来看,中年人乃至老年人的体育参与面正逐步扩增,尤其是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这一点更为突出。诚然,“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还尚有一定距离,但是“终生体育”的思想观念正逐步形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3 重新审视大学体育的定位与角色
3.1 对两个观点性命题的质疑
以往,由于我们在理论上忽视了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独特的价值和作用,造成了对大学体育的定位认识不清。加之受到实际工作的制约,大学体育部门亦无法正确处理自身发展和高校发展的相互关系。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和部分身体指标的下滑,使得“健康第一”和“体质不强,何谈栋梁”的观念一度成为大学体育发展的唯一指导思想。大学体育在追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盲目中失去了本源,虽然众多文件、指令、措施不断下发,不断测试,但依然无法改变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趋势,而这样的结果往往便是恶性循环。实际上,体质和健康的问题很复杂,有来自遗传、营养、卫生乃至体育的多重影响,体育对体质的效用是有限的,更应当是精神、意志上的愉悦和磨练。大学体育不应将追求学生体质的问题摆在唯一之位,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差异早已说明了两者间的不同。我们不能将体质问题压倒一切,宇宙学大师霍金体黜,但其功业之远,谁人能及?
对体育的认知不清和对体质的含混理解,也极易造成“一刀切”的盲目和短视。为了健康反而不健康,长跑猝死就取消长跑,难道交通事故就得取消交通工具,日后人人步行?以毒攻毒、急功近利,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正本溯源,转变观念,从根源处着手才是“王道”。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存在功利主义的思维趋向,太着急,太功利,不断赶超,不断为社会、政治、经济乃至文化服务,而体育的“本”和“魂”却被弃之不顾。尽管在教育领域我们一直高呼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在实践中,却彼此割裂,德育的归思想品德课,智育的归文化课,而体育的归体育课,这无疑给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带来的难以弥补的弊端。体育中同样有德育,同样有智育,“德智体”的三分法是衡量的标准,但是在人的培养中是不能分开的。
体育要深刻地回答:如何培养人?体育中的真、善、美如何体现?这样的问题,不经过认真反思,大学体育的发展势必走入歧途。
3.2 体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培养“完整的人”
大学体育究竟如何定位,在大学转型和发展中扮演何种角色,此类问题其实早就可以在院校办学实践中和知名学者的身体力行中找到答案。
翻阅金陵大学的校史,其中有专门一节论述金大的校园文体活动,谈及当时的校园竞赛、运动队比赛、辩论赛、音乐等文化形式,尤其提到“体育活动与音乐、辩论一同为培养优秀人才服务”。学校中亦有明确规定,认为如果“体育称健,而徳智薄弱,实非学校造育完全人才之本意。[5]”
提及大学体育,一批知名学者和大学校长都曾身体力行地倡导过,并有精辟论述。马约翰的体育教育,钱伟长的体育情结,在这些前辈的心中,体育是为了人的发展服务,是为了培养身心健全的人。
反观国内高校之现状,种种问题凸显。体育特长生、学生运动员对体育的日夜研习,似乎并没有充分领悟到体育的“道”,而相反却将功夫花在了对体育的“术”的追求上,夜以继日地训练体能、提高技术,达一级、达健将,“美其名曰”是为校争光,为教练争光,为体育院系、体育部门争光,为学生争光。诚然,这些“争光”并没有错,但是冷静思考,这“光芒”背后能留下什么,学生的成长能获得什么。其结果往往便是,体育特长生不“长”,学生运动员不“学”,单纯地追求竞技成绩的最大化,这不应是体育的目的,更不应该是大学体育追求的目标。
体育,对个体产生的是肉体和精神的双向影响,对集体带来的是凝聚力的提升和氛围的形成。“用体育训练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用哲学提升思维”,古希腊先哲对此早有论述,体育、戏曲、辩论、文学、歌剧、美术等,在育人的终极目标取向上殊途同归。
大学体育,“体”是以身体为根本,是大学之道,身体之魂;“育”是以育人为目标,育身心和谐之人。体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
4 大学体育——有所为,有所不为
审视了大学体育的定位与角色,才有可能摆正其发展之路。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发展。同样,大学体育的发展,也离不开大学的发展。大学体育,应当为大学培养“完整的人”、培养合格、专业、优秀的人才队伍服务,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有所不为,首先要着眼于有所为。这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系统反思,建立和完善大学体育的理论支撑体系。大学体育是大学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正如前文所述,体育在人的培养中具有其他专业、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不能仅从传统的教学或训练或群体的角度来开展大学体育,应当建立一种符合体育发展规律,又紧随时代脉搏的大学体育观。在大学体育的本体论、目的论、功能论、课程论、教学论、师资论、管理论、设施论[6]等方面,多角度、多方位地建立起支撑和完善大学体育发展的理论体系。
有所为有所不为,还要求我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拓展和发展大学体育的实践职能,努力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7]这四项重要的大学体育职能。在人才培养上,认真探讨和研究大学体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位置和德育智育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处理好同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间的关系。在科学研究上,立足于院校特色,积极寻找体育的融合之路,找准学科交叉点与融合处,走“小而精、有特色”的学术发展之路。将体育工作纳入学科建设的轨道,是大学体育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服务社会上,基于学科特点进行拓展和延伸,拓宽体育工作的社会性视野,以更加主动的心态,积极寻求校内与校外、专业与行业的契合点,如“产、学、研、训、医、管”结合等。在文化传承上,发掘体育文化素材,凝练其传承的历史脉络,提升价值内核,发挥大学体育在大学办学发展中的价值贡献,服务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交流、共享提升经验参考,吸收先进成果,提升校园整体氛围。
此外,大学体育还应在“有限资源、有限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传统与特色在校园竞赛体育完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以及大学体育对外交往上有所作为。认真借鉴和思考西方国家大学体育发展的合理经验,充分发挥高校办学乃至办体育的自主权,将行政的干预力量归还于大学本身,转变大学竞技体育的唯成绩论和锦标思想,回归到对人(即学生运动员)的培育和关注中来,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当前“十二五”规划进入攻坚阶段、高举素质教育之旗的现实背景下,大学体育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定围绕和立足于为培养“完整的人”的核心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体系支撑和职能规划,真正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贡献大学体育的积极作为。
[1]马约翰.体育的迁移价值[M].鲁牧.体育界的一面旗帜——马约翰教授.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2]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2010年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调研结题报告[R].2010-01-05.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 - 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 -07 -29.
[4]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Z].2012-10-22.
[5]王德滋.南京大学百年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589.
[6]仇军.21世纪大学体育的使命[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7(4):82.
[7]张瑞林,王先亮.高校体育职能的建构与完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