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企业文化、推动高职校园文化创新发展研究

2013-04-11高维峰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企院校

高维峰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0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处于转型期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也需要不断创新发展。 企业文化和高职院校文化具有高度的相融性,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更多地汲取优秀企业文化的合理元素,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多地融入企业文化的因素,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这是高职校园文化发挥育人功能的应有之义。

1 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融合

1.1 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

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观,是企业长期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经营精神和风格,包括一个企业独特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经营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1]。 对企业文化的研究最早发端于美国20 世纪70 年代比较管理学的研究。 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曾经说过,“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应该是价值观”[2]。 作为一种管理遗产,企业文化在企业运作中凝聚而成,展现了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信念、价值观念、经营理念。 其中具体凝结为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的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一个企业文化区别于其他企业文化的根本点。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从属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亚文化,为企业发展创造出软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力。 它能够在企业发展中把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实现企业目标上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让一个企业凝聚成一个团结的整体。 在企业发展的正常阶段,企业文化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企业产品的品质;而在企业发展面临危机时,共同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团结员工共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对高职院校来说,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效地融入企业文化的合理元素,必将给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1.2 高职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

1.2.1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和提炼出来的具有教育鲜明特色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能够表现一所学校的价值取向,反映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创新功能、约束功能,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深刻影响,对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1.2.2 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职校园文化就是高等职业院校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学校各个层面所创造、积累并共享,以反映师生共同的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具有高职院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形态的成果。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塑造高职院校形象、增强高职院校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程,是高职院校精神风貌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1.2.3 高职校园文化的特点

与一般的文化形式相比,高职校园文化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开放性。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类型,它比普通高等教育更贴近市场、更贴近企业,学校与企业、市场有更加紧密、更加全面的联系。因此,高职校园文化也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渲染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让学生在参与和互动中感受、体味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独特品质和无穷魅力。 这样,高职院校文化既能够与社会大众文化有一定的融合,又具有高职院校自身的特色。

(2)服务性。 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高职院校更注重对人才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不应该建设像普通高校那种完全学术型的校园文化,而应该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建设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更加贴近市场、贴近企业的校园文化,在服务社会中彰显校企合作的高职特色文化。具体而言,一方面应选择相关企业单位作为技术合作单位,通过技术咨询、技术改造、技术推广、调整优化工艺结构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另一方面,通过面向社会需求、面向行业、企业生产进行对应的科学研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为社会、企业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3)职业性。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其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4]。 因此,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其职业性,吸收、融合企业与行业文化是其使命之所系,高职院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相关专业的职业特征、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人文素质教育。要在文化中突出展现职业的特点和内涵,注重把行业、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结合起来,把企业的优秀文化引入到高职院校建设中来,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感受企业文化,同时使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企业的需求能共同包涵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简言之,高职校园文化,是一种企业化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的文化系统。

1.3 高职校园文化发展融入企业文化的意义

从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特点来说,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属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都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通过对承载主体(人)的积极性的调动,来凝聚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借助文化这一载体实现在系统内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使群体成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并以此来增强群体的凝聚力、竞争力和战斗力的目的。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作用是相同的,均是经过长期的凝聚、转化和发展过程而逐渐形成的,经过实践的考验,为受众普遍认可和接受,因此对学校、对企业都具有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和凝聚作用。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所以校园文化有必要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特定文化载体,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在办学活动中形成的物质与精神、理念与实践成果的总和[5]。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内涵出发,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要积极引入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把企业对于人才的不同需求,企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职业标准等融入到高职校园文化的建构上,从而不断挖掘自己的文化内涵,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2 融合企业文化推进高职校园文化创新的基本思路

2.1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搭建校企文化交流平台

校企合作的持久动力来源于互惠双赢的合作基础,因此,校企合作交流的平台必须使校企双方都能在平台上实现自身的角色。高职院校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期望和需求,切实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使教师水平的提高有企业平台的支撑,也使企业的发展进步有学校智力的支撑[6]。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从事的是各行各业的一线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具体工作,要使学生面向社会、适应市场,高职院校就应大力开拓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新路子。 应通过校企合作创建工学结合的良好校风,形成一种以实践理性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新风尚。 因此,高职院校在传承办学传统、突出办学理念的过程中,应大力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衔接,借鉴、吸收企业精神文化的实质和内涵,以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为企业和地方经济服务。 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邀请联合办学企业参与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同时邀请或吸引企业领导和专家进入校园,拉近企业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引导学生在思想上转换自己的角色,为学生举办讲座,加强交流,拉近与企业的心理距离。 这样一来,企业的参与就会使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更为具体、 更为实际,进而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的需求同步。

2.2 通过工学结合,提升校园文化的职业内涵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注重并推广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其目的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企业生产过程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直接体验企业的生产氛围,掌握岗位技能。 在这个仿真的过程中,要真正使学生迅速而深入地融入到企业生产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融合企业文化就非常重要。 所以在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企业文化的融会:一是在各类实训或实习基地的软环境建设中,充分利用对企业文化的调研成果,聘请企业有关专家,精心进行规划和设计,引入企业的精神文化,力求建设一个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 二是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改革,积极引入企业的管理文化,让学生在实习中以“准员工”身份参与到企业发展中来。 三是借鉴企业的团队管理方法,引进企业的目标责任制和员工考核办法,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评价。 通过这种严格的方式,逐步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使企业制度文化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3 创建仿真的职业文化氛围,实现高职教学拓展性发展

高职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此,高职院校的校园环境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都要体现职业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创建仿真的职业文化。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应大力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强化实训场所的企业文化气息;有意识地引进若干知名企业进校园或共建校内实验实训室,形成校内办厂、校企融合的新格局,使师生在工作学习过程中就能感受企业文化[7]。

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过程中,应适当建立仿真企业管理制度,实训场所工艺流程设计、设备摆放都应尽量按照真实的工程或工厂的要求来实施,并按企业标准来要求实训学生。 要按照真实的企业环境、企业文化布置实训基地和校园内相关场所,通过企业理念、工作要求、管理制度的悬挂等,形成仿真的校园职业文化氛围,使学生将来更容易接受完全真实的职业文化教育。 通过这样立体式仿真职业文化的影响,使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前就经常受到企业文化的浸染和熏陶,逐渐形成对职业选定的认同,树立起职业奋斗目标,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好职业技能,引导学生保持对职业知识的求知欲望,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

2.4 融入企业价值理念,实现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就业导向、市场需求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指针。 企业的文化理念需要所有员工的承载和传承,企业希望这种文化理念为员工提供不竭的动力,成为员工共同的思想基石。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按照办学方针,主动满足企业文化的需求。 应通过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和核心战略思想,在硬件建设、制度设计、文化活动等方面主动引入企业所推崇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敬业精神、团队精神,使之逐渐融入校风、教风和学风之中,着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8]。 这一方面要求学校要充分了解和紧盯企业文化发展的需求,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调整;另一方面,要求学校有意识地吸引企业参与教育教学的设计过程、实施过程和优化过程,在与企业的相互交流合作中进行有效的文化耦合。

3 结语

总之,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效地融入企业文化的内涵,合理地汲取优秀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等元素,同时通过发挥职业院校优势、创建仿真的职业文化氛围,加强校企间的有效合作等方式,突出校园文化的职业性特点,进一步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今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大力探索的新的领域,也是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

[1] 刘光明.企业文化[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12-13.

[2] 张瑞敏. 在海尔创业10 周年研讨会上演讲[DB/OL].[2012-11-29]. http://www.sinoec.net/bbs/sutra488.html.

[3] 胡双喜,王雅琴,李鹏辉,等.刍议高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同一性[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2):24-24.

[4] 戴兰平.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职业性特点的体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3):16-16.

[5] 郁蓉蓉. 优秀企业文化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导向性作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70-71.

[6] 李坚强. 关于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模式之探讨[J]. 职业教育研究,2010(6):7-8.

[7] 袁新战,刁子蔚,张鹏.高职校园文化企业化构建的双向实践和理论思考[J].科技教育创新,2009(11):209-209.

[8] 高维峰.高职院校与企业间文化的互动与融合[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33-34.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企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