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大学生民间信仰的成因探析及其启示*:基于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妈祖信仰的调查

2013-04-11阮添辉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妈祖信仰民间

阮添辉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福建 莆田 351454)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现象,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发挥着其独特的影响。福建省莆田市是妈祖的故乡,是世界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妈祖信仰的发源地和传播源。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妈祖信众2亿多人。在这庞大的妈祖信仰群体中,青年人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妈祖故里的新兴高等学府,大学生的妈祖信仰现状一直是我校密切关注的课题之一,通过课题组对400名在校生的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有此民间信仰的90后大学生群体,其信仰的形成主要是基于三方面的因素。

一、现实社会的强烈催化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社会出现了思想解放、追求信仰自由的社会氛围,人们可以在国家法律允许的氛围内重塑自己的信仰。如果说经历改革开放前的人因为历史的原因,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信仰上还出现过迷茫和困惑的话,当今的90后大学生则完全自由地践行着他们“理所当然”式的信仰自由。调查数据显示,有高达89.7%的大学生认为,“妈祖信仰是完全自由的个人私事。”

第二,当前社会出现了诸如贫富差距扩大化、分配收入不合理、政府官员腐败等现象和问题让人困惑、迷茫甚至失望,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思想和心理也必然受到一定的冲击。部分大学生在寻求新的精神寄托的过程中,接触了如宗教或民间信仰等,很容易就走上非科学信仰之路。我校调查数据显示,信仰妈祖的大学生中有19.6%认为自己信仰妈祖主要是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无助和迷茫。

第三,随着国家关于宗教信仰等政策的贯彻和落实,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敢于信教(民间信仰)、乐于信教(民间信仰)。同时现在不少宗教或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已成为旅游观光的圣地,大学生去这些圣地旅游的同时,很容易受到宗教或民间信仰文化的影响。据调查,由于占据天时地利之便,我校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经常去妈祖圣地湄洲岛旅游观光,这都或多或少影响着大学生妈祖信仰的形成。

第四,信息传播媒介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信息通过电台广播、影视、报刊、杂志等媒介的传播和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推广应用,大学生很容易受到海量的民间信仰等信息的影响。据我校的调查,有超过30%的学生看过有关妈祖的动画片和电视剧。

二、家庭环境的深厚影响

从我国的历史传统来看,我国民间信仰的社会土壤十分深厚,信仰传承都有世袭传统。而在中国家庭内部,由于封建传统的影响,子女一般都被要求听从父母的意志。在有民间信仰的家庭里面,下一代一般都被父母要求追随他们接受相同的民间信仰。这种情况,在妈祖信仰十分深厚的莆田家庭中十分普遍。莆田大学生,从小到大就置身于浓烈的妈祖信仰氛围中,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就自然而然会对妈祖信仰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从而走上信仰妈祖之路。据我校的调查,80%信仰妈祖的大学生其信仰形成受到家庭信奉妈祖的影响。

家庭历来是被认为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大学生信仰妈祖也与家庭关怀教育的缺失有很大关系。我校访谈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从小就生长在一个不和睦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孩子的成长缺乏必要关爱和教育。亲情的缺失很容易使大学生在接触妈祖文化的过程中渴望从万能的妈祖那里求得人性关怀和心灵慰藉。

三、身心需求的激烈冲击

1.大学生个性因素的影响。90后大学生思想开放且活跃,接受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他们思想观念更新及时,时刻展现着年轻人的激情和活力。他们爱幻想、好奇心强,逻辑思维增强、求知欲变强,对世界的诸多神秘事物十分感兴趣,对民间信仰也有了解的兴趣。民间信仰的神秘魅力加上“德善”理念的宣传等,这些都吸引着广大青年学子。

2.大学生现实经历的影响。90后大学生个性外露,但很多人内心并不坚强,在象牙塔中他们也必然要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家庭变故、身体残疾、学业迷茫、情感问题等造成了相当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无形的心理压力,他们的内心时而苦闷、时而彷徨,甚至自认为看透一切。这些东西如果得不到有效缓解或解决的话,就极可能促使他们在接触宗教或民间信仰的过程中,从信仰对象那儿得到“避难和精神寄托”。我校调查访谈也显示,有部分信仰妈祖的大学生就是因为平时人际关系不太理想,生活中觉得缺乏爱,于是就经常去妈祖宫庙等参加相关活动,从那里感受和体验妈祖带来的“温暖和爱”。

3.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影响。我校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90后大学生认为妈祖宫庙是人际间情感交流的圣地,人们倾诉的最佳对象就是妈祖;信奉妈祖能弥补和治愈心灵的创伤,能给予他们精神鼓舞、内心力量和生活信心。妈祖信仰的这种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缓解压力感的心理需求。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90后大学生内心常有无形的压力感,有些在接触妈祖文化的过程中就想通过信仰妈祖来缓解这种压力感,求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还有对死亡的畏惧压力,一些大学生也走上信仰妈祖之路。有位患病的信仰妈祖的女大学生说:“我是个胆小的人,我还年轻我怕死,所以我信奉妈祖,从妈祖娘娘那里我觉得我能够得到永生。”

第二,追求民主平等的心理需求。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面对大学校园中复杂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时常感到困惑和无奈,在现实生活中不容易感受到平等的人际氛围。信奉妈祖的部分大学生认为,在信仰妈祖中却很容易找到对民主和平等的感觉,获得心理平衡和满足,他们觉得妈祖信徒在妈祖面前是平等的,没什么等级之分。一个受访的大学生表示,“在那里(指妈祖宫庙)我们都是兄弟姐妹,我们是平等的,我们都是妈祖的子女。”

第三,渴望人性关怀的心理需求。现实生活往往不尽如人意,甚至比较残酷,由于心理还不成熟,90后大学生的抗挫能力还相对较弱。一些大学生在面对生活中各种困难和挫折时,内心时常感到无助、苦恼乃至痛苦和绝望,心理压力很大,他们渴望有个倾诉发泄解压的场所和对象。而在接触妈祖文化的过程中,妈祖宫庙和教职人员所展现出来的人性关怀,使其很容易成为大学生倾诉的理想场所和对象,在倾诉中,其内心会得到一定的平衡和安宁,也促成了他们对妈祖信仰的形成。

四、90后大学生民间信仰的成因给教育工作的启示

1.要客观评价和处理当前大学生的非科学信仰现象。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思想的进一步解放,部分大学生的非科学信仰现象在高校已事实存在,然而很多高校的领导和管理部门却没有予以相应的重视。他们要么忽视或者否认宗教、民间信仰等现象在高校学子中的存在,要么简单地使用行政命令的手段进行干涉,也不区分大学生的非科学信仰活动是否合法。这些做法实际上与我们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和当代大学的育人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应该立即纠正。

面对大学生的非科学信仰现象,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不慌恐否认,也不放任不管,而是应该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起切实有效的管理引导制度。在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认真贯彻相关信仰政策,保护大学生合法的信仰活动,引导有信教或信奉民间信仰等的大学生到正规合法的场所参加相关活动,防止用草率粗暴的方式伤害他们的信仰自尊和感情。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打击校园内出现的违法违规的非科学信仰活动。

根据国家政教分离的要求,明确要求大学生宗教信徒或民间信仰者不得在大学校园内进行传教、宣道等传播活动;不得进行非法集会活动等。

2.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科学的信仰观教育。当前面对宗教或民间信仰等非科学信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扩展和影响,我们要加强对青年学子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使他们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信仰问题。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信仰观教育,一是要使大学生明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科学知识的传播,人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非科学信仰走向消亡只是个时间问题。因而,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民间信仰等非科学信仰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和看待有神论问题。二是要引导大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辩证分析和处理民间信仰等非科学信仰问题,使他们克服信仰上的盲目性,从而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要切实加强科学真理在大学生中的宣传和普及。科学领域的成果能够为我们揭露非科学信仰提供事实根据,因而我们要切实加强在高校学子中普及科学知识,要倡导科学精神,引导大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视角对待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要引导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真理,反对迷信,做到实事求是。

4.要加强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在反击非科学信仰对高校进行传播、渗透和影响的过程中,高校应积极加强各种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据我校的调查,相当部分大学生走上非科学信仰之路就是因为思想空虚、身心不和谐、人际关系淡漠等引起的。因此高校可多开展些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高校学子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大学生自己的个性,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降低大学生向非科学信仰靠拢的几率。

[1]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2]林国良.和谐文化[J].中华妈祖,2007(1).

[3]朱天顺.妈祖研究论文集[M].厦门:鹭江出版社,1989.

[4]罗春荣.妈祖文化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妈祖信仰民间
妈祖之光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妈祖祭典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妈祖形像考——兼论妈祖服饰及妈祖形像复原实践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万国茶帮”拜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