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范畴理论”研究综述
2013-04-11王丹宇
王丹宇
人类对范畴的研究由来已久,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对范畴进行研究并系统阐述的学者。传统的范畴理论是基于亚里士多德的经验主义哲学,范畴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逻辑工具,是区分客观事物的标记。20世纪范畴研究已经突破了哲学领域的局限,成为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等众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和工具,极大地拓宽和丰富了范畴研究的领域。为了促进和梳理范畴理论的研究,本文尝试从众多学科中探究对范畴研究的观点并进行简述。
一、哲学的范畴观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历史上第一个对范畴进行研究并系统阐述的学者。他把范畴理论视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逻辑工具。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观来自他对事物本质属性和偶然特征的看法。他以希腊语言中事物的名称为例来探讨事物的本质。他认为“范畴”的问题就是如何“述谓”一个事物的问题,当人类对客观世界可感知的客体进行区分、概括和分类时,其概括出来的类别就是范畴。依据亚氏的《范畴篇》,事物的范畴是由其成员共有的特征所决定的,特征是二分的,一个事物或属于或不属于某一个范畴,没有第三种可能性,范畴有着明确的边界,范畴内的所有成员地位相等。《范畴篇》是亚里士多德最为系统的范畴理论著作,被视为亚里士多德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或开端。也是两千年后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的先河,对两千年来人类思维和逻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继亚里士多德之后,西方很多哲学家对范畴理论进行了研究和发展。康德从经验主义的立场对范畴观进行研究和改造,开创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范畴体系;胡塞尔从范畴直观的概念出发,提出了范畴意义的意向性分析理论,为把哲学范畴引入人文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英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发现了亚氏范畴理论的缺陷,对其提出了经典性批判。20世纪50年代,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通过对“game(游戏)”的研究论证了范畴边界的模糊性,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以及隶属度。维特根斯坦反对本质概念,认为任何事物都没有本质可言。所有的游戏都被连接在一个模糊的范畴上,由一个复杂的、相互交叉的相似性网络联系在一起。它们之间仅存在某种相似性,维特根斯坦称这种相似性为“家族相似性”。范畴中成员之间的关系就像一个家族当中的不同成员,在某个方面表现出相似性,却不完全相同。《哲学研究》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分析哲学的经典著作。
“家族相似性”的出现对传统范畴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拓宽了对范畴化研究的思路,从这之后西方范畴理论获得了革命性的长足发展。成为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界诸多领域的研究对象。
二、语义学的范畴观
传统语义范畴观认为语言符号仅包含二元关系,符号记载的是客观事实,语义范畴只是自然范畴的复制。
20世纪7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Rosch用维氏的“家族相似性”原理对焦点色的心理背景进行研究,发现焦点色在人类颜色范畴化过程中起到了认知参照点的作用。Rosch把这个参照点叫做“原型”,随后基于一系列自然和非自然方面的实验研究,Rosch进一步提出了“原型理论”。
“原型理论”是对传统语义观的突破。该理论认为:范畴的成员不需要满足一系列的充分必要条件,而是凭借其典型特征;范畴成员之间有典型和非典型差异及隶属程度差异;原型是范畴成员中的中心代表,同一范畴中的成员之间地位不相同;非原型成员根据其与原型的相似性程度被赋予不同的成员地位;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语言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也可以像对自然物体一样对语言进行范畴化,语言符号是有限的,客观世界是无限的,以有限的语言符号承载无限的客观外部世界,这使语言范畴边缘模糊不清。而依照传统的语义观,人们对词义的理解是在一定的语义场内对该词语进行语义的特征性分解分析。以“鸟”的语义范畴为例:凡是有翅膀、会飞、羽毛、孵卵、鸣叫等特征的都可以列入“鸟”的语义场。否则,就不属于“鸟”的语义范畴,但是对于像“鸵鸟”“企鹅”之类的动物,语义场论却显得无能为力。在许多自然范畴里,有些成员比其他成员更能代表该范畴,即更典型。如:知更鸟比企鹅更能代表鸟类。1971年Rosch曾对“鸟”的范畴做过问卷调查,其中“robin(知更鸟)”排第一位。传统语义观高度理想化的二元划分法排斥范畴的中间状态,认为范畴成员之间不存在程度的问题;否认语义范畴连续性的客观事实,在处理语义范畴边缘的模糊性和内部成员隶属度的级差上无能为力。因此“原型”理论揭示了语义范畴的性质。
Rosch认为词和概念是以原型即最佳实例的形式储存在人的头脑中的,原型通常集中了感知并符号化了相应信息,成了范畴的代表,表现出语义的向心性。譬如在“水果”范畴中,“苹果”“桔子”“梨”通常被视为范畴的原型,即中心成员,处于中心位置,而“甘蔗”“木瓜”等所共有的相似性越来越少的逐渐偏离中心的成员,被称作边缘成员。Rosch还指出依据词汇产生和发展的顺序,形成了一定的词汇等级结构,即基本层次范畴理论。词义以理想的意义存在于人的心理词典中,同一范畴通常有三个等级:上义层,基本层和下属层。基本层范畴的词汇是由某些具有典型特征的基本物体构成的,即原型成员,因此处于基本层范畴的词汇最容易学和最容易用。当人们列举该范畴成员时,这些成员总是较早和更为频繁的被列举出来。在基本层之上有更抽象和更具概括性的上义层,而在基本层之下,有较具体和较少概括性的下属层。像“水果”构成了基本层,在它之上是高层次的概括性范畴词汇“食物”,在它之下是低层次的更具体的范畴词汇“甘蔗”等等。基本层次范畴理论表明了人脑中千千万万的词汇是以各种大小不等的范畴而类聚,而每个词汇范畴中又以某一个或几个词汇为这个范畴的原型代表,这一原型代表具有统帅作用,只要作为中心成员的词在记忆中被激活,就会带动出一系列属于同一范畴的词汇。
Rosch的原型理论和基本层次范畴理论是以体验哲学的思想和方法为基础的,指出传统范畴理论二元论划分的不足,揭示了与语言符号有关的认知心理过程。原型理论在描写语义现象时体现语义,即语言反映的世界不是镜像的客观世界,而是语言范畴化概念结构的映现。构筑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发展的基础。虽然Rosch的原型理论为语义现象阐释提供了新模式,揭示了人类的概念范畴中的许多属性和特征,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譬如:原型效应的形成机制,如何定量地描述概念范畴的模糊性。
三、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观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把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结合起来的边缘学科,它的研究范畴包括范畴化、原型理论、隐喻理论、意向图式、认知语法及语用等等。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范畴化是人类对世界上万事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Jackendoff说:“认知最基本的一个方面就是划分范畴的能力”。Reed指出:“构建知识的途径之一就是建立范畴”。范畴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和基础。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得益于范畴问题的探讨。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的认知始于范畴化,然后形成概念,概念系统是根据范畴组织起来的。语言符号是对世界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语言符号记载的是经验现实,客观世界对语言形成虽具有本源作用,但人类认知的参与更重要,语言反映的世界不是镜像的客观世界,在语言和客观世界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层次“认知”。其模式:客观世界→认知加工→概念→语言符号。
1987年美国语言学家Lakoff在他的著作《女人、火和危险事物》一书中指出原型效应不仅存在于非语言的概念结构中,而且也存在于语言结构中,因为语言结构同其他概念结构一样,都是建筑在同样的认知机制上,与其他认知范畴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该书被认为是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之作。但是Lakoff对范畴分析中的数学化形式方法持怀疑态度,认为客观主义的认知观无法很好地阐释范畴的原型效应,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并不是客观主义认知观所说的那种客观地摆在客观世界中等着概念化去反映的范畴。因此Lakoff提出了一种他称之为“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理论)的对于原型范畴理论进行更好阐释的模式。以此来说明人类范畴化问题,解释语义范畴和概念结构。它是建立在许多认知模式之上的一种复杂的、整合的完形结构,具有格式塔性质的认知模式。其中主要包含了四种模式:命题模式、意象图式结构、隐喻映射模式、转喻映射模式。前两个解释了ICM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础,后两个则是根据前两个扩展的机制,说明了人类的思维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Lakoff的 ICM理论能解释词法、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几乎所有层面的动因和基础,他建立在意象图式基础上的命题模式、隐喻模式、转喻模式和象征模式使他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概念结构的解释力达到了任何其他理论难以比拟的程度。他对范畴的分析更接近人类心智的结构。原型范畴理论的认知研究突破了传统语言研究的局限,从人的认知维度研究人的存在方式——语言。对语言的认知共识表明在语言学各分支领域,如:语法领域、句法领域、语义学领域、语用学领域、形态领域等等存在基本层次范畴和原型效应。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向是探究语言的普遍原则和认知规律之间的关系。
范畴理论引起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巨大变革,在论证了原型理论在语义范畴模糊性和多义性等方面的重要应用价值及语义范畴认知研究的远大前景后,许多语言学家甚至提出“原型语义学”这样的新学科。
范畴理论从亚里斯多德的传统范畴理论到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的历史发展演变,揭示了它们在哲学意义和语言学意义上的异同,原型范畴理论的提出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语言研究打开了新纪元,使我们开始思考探索语言、范畴以及范畴化认知的关系。认知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形成概念和范畴的过程,范畴的建立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不断深入,人们的知识和经验不断趋于条理化、系统化。语言的范畴化功能充分展示了语言现象中的人类认知。
[1] Taylor John.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 Ungerer F.and Schmid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 Lakoff.George.Woma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f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Chicag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4] 梁丽.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 王晓升.走出语言的迷宫——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概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6] 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7] 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 蒋向勇.语义范畴的原型理论诠释[J].江西社会科学,2007,(6).
[9] 吕昕.原型范畴的特质[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10] 吴世雄.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J].外国语,2004,(4).
[11] 江桂英.原型范畴理论的缺陷[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