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转型期的中学德育困境

2013-04-11

关键词:转型期学校德育冲突

张 慧 玲

(山西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严峻的中学德育困境始终是推动中学德育研究的根本动力。经过多年的探讨,中学德育研究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每当人们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时,理论与实践就会产生变异的互动效应,出现理论上论述严谨,实践上苍白无力的状况。我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是理论困境还是实践困境。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王逢贤所说“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部目标、内容和方法都是以真、善、美的统一作为前提性承诺的,本应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魅力,可是为什么有些人不仅拒绝全部接受,反而有意逃避甚至冷嘲热讽呢?……教育者对‘教育爱’的道理是容易认同的,可是为什么在实际工作中对素质发展水平不同的学生总是难以做到‘一视同仁’呢?”[1]4—5直面中学德育的实际困境,我们不防转换一种视角 ,从价值冲突论的角度进行客观分析,努力探求走出转型期中学德育困境的解决之道。

价值冲突理论是冲突学派的学者运用冲突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研究现代社会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理论观点。该理论提倡研究社会利益,主张以价值冲突观点来研究社会问题,认为冲突不仅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主要事实,而且也是许多社会问题的主要成分之一,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2]364由于价值冲突论的研究起源于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因此其更多是从宏观视角切入问题。而随着多学科的交叉发展,其理论成果也逐渐被借鉴到教育学领域,为课程改革和教学实效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一、转型期中学德育基本特征:价值冲突

学校德育乃是教育者依据教育对象品德生成的规律,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教育对象的品德并引导其外化为道德实践,以实现其道德人格的自主建构和价值引导的教育活动。[3]12由于学校德育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建构与形成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学校德育在整个德育系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纵向结构来看,学校德育可大致分为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以及大学德育。中学德育由于处于小学德育和大学德育之间,因而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然而中学德育也是学校德育中情况最为复杂,难度最大的一个阶段。在中学德育阶段,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大为增强,使其不愿被传统思想观念束缚,不愿全盘接受权威的指导意见,求新、求变的特征表现突出。而当青少年的这种特质与目前较为僵化的中学德育体系相遇时,教育的客体求变与教育的主体求稳便产生了冲突。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道德体系坍塌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直接作用于整个社会,当身处社会的青少年带着含有非主流思想进入学校德育体系时,一种更大的价值错位由此而生,进而发展为价值冲突。所谓价值冲突,是指不同个体或群体在行为选择或评价中所依据的有关什么是善(好)或正当的原则、信念和标准之间的矛盾、不一致和对立,并且对立各方试图互相说服和压制对方的状态。[4]73这种冲突伴随着转型的阵痛上升为转型期中学德育的基本特征。依据学校德育的定义,中学德育中价值冲突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社会人”与“学校人”的价值冲突

根据德育环境的不同,德育系统的横向结构可以划分为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当青少年成为“学校人”时,其已在家庭以及社会的培育下成为一个“社会人”。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家庭背景和教养方式是导致儿童品德差异的重要因素,家长的职业类型、文化程度、家庭氛围、期望水平的差异都会导致儿童品德的差异。当家长的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相悖时,中学生的价值观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导致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的价值冲突。同时中学生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当前转型期多元的社会价值体系,将会干扰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当这样一个“社会人”进入这样一个重在传播主流文化的学校时,价值冲突在所难免。

(二)“学校人”与“新社会人”的价值冲突

学校德育不仅是将社会道德内化为教育对象品德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实现其道德人格自主构建和价值引导的过程。可以这样说,学生能否实现道德人格自主构建是学校德育成功与否的试金石。而道德人格能否实现自主构建又与“学校人”与“新社会人”的价值冲突有关。从“学校人”这方面看,目前很多学校推行的仍然是“知性德育”。这种德育不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学生构建健康的、可能的生活,而是从概念到概念、从原则到原则,进行空对空的教学,从而造成了知识与生活的脱节。中学生在受到学校德育教育成为“学校人”的同时,又不得不受到社会环境的熏陶而成为 “新社会人”。而“新社会人”面对的正是这样一个社会,即“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领域的全面转型……一些旧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已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而新时期需要的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完全形成”[5]125可见,作为“学校人”的中学生,他周围的一切情况都可以作为环境因素对其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可成为中学生评价和选择教育要求的重要“参照系”。如果学校德育教育和这些环境因素完全对立,就必然会导致中学生内心的冲突和选择困惑,这便造成了“学校人”与“新社会人”的价值冲突。

二、走出中学德育困境的基本路径

(一)客观评价中学德育成效是前提

现在社会上一旦出现学生道德越轨行为,人们的惯性思维就会将责任归咎于学校德育。“中学德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先验的命题,人们在反复地推敲、论证与探讨,岂不知学校德育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正如英国分析派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约翰5怀特所说:“学校教育只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一条途径——如果它真是唯一途径,那么从目的到最终目标到具体目标的过程会顺利很多;既然事实并非如此,从逻辑上说,在目的和学校最终目标之间必然存在一段距离。”[6]158客观来讲,我国的中学德育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思维中构建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历史形成的应试教育制度对我国中学德育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路径锁定,导致了中学德育总是背离德育规律。这样的一种“路径依赖”塑造了人们的偏好,因此每当面临解决中学德育冲突的“关节点时”,人们就会倾向于采取按原有路径继续下去,进而导致内在价值冲突的升级。另一方面,中学德育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社会转型带来的新思想、新思维,也在冲击着中学德育结构,导致中学德育内部产生价值冲突。因此,要建构一种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中学德育,就必须打破中学德育“路径依赖”,缓解价值冲突。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中学德育的运行依赖于一个完整的德育生态系统,它不可能脱离其生态系统而单独存在,它自身作为一个独立实体又对其他生态系统产生作用,因此要实现中学德育的目标,必须要树立一种整体主义的生态观,唯有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以及学校德育等方面有机配合,才能真正消解价值冲突,进而实现德育目标。

(二)优化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是基础

中学德育所存在的价值冲突与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社会环境对个体道德发展的作用表现在认识上的导向作用、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作用以及行为举止上的约束规范作用。这些作用与学校教育的作用是相互耦合、相互影响的。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作支撑,单纯依靠学校德育是无法实现德育目标的。但是,社会环境作为一种外在的影响力,并不是自发地发挥其德育影响的。其德育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的德育环境意识和学生个体的道德水平。因此,优化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应从以下两方面构建。从宏观来看,必须加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加大社会正气的弘扬;从微观层面来看,在学庭、社区、学校构建既与主流价值观相协调又具有凸显自身特色的家庭文化、社区文化和学校文化,提升人的文明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在此过程中,要强化媒体的责任意识,发挥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宣传力、解释力,搭建公共话语平台,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构建抑恶扬善,有利于正确价值观树立的舆论环境。

(三)承认价值冲突,构建冲突调适机制是根本

不论我们如何忽视或回避价值冲突,为转型期中学德育的基本特征始终存在。因此,在承认价值冲突的前提下,构建机制是实现目标的根本保障。冲突调适机制的构建应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一要坚持“生本”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使理论具有说服力。学生永远是德育教育的主体,脱离学生实际的道德教育必然是一种苍白无力的道德说教。二要坚持“顶层设计”原则。学校的主体是师生,应充分挖掘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顶层设计”能力,使机制的构建不仅“接地气”,同时又具有全局性。

价值冲突是当前中学德育困境的根源。虽然激烈的价值冲突会对现行的中学德育体系造成破坏,但是正如科赛所说:“冲突扮演了一个激发器的角色,它激发了新规范、规则和制度的建立。”[7]114可见,承认价值冲突,构建冲突调适机制正是走出转型期中学德育困境的重要途径。

[1] 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戚万学,唐汉卫.学校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张夏青.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J]教育学报,2011,(1).

[5] 范树成.当代学校德育范式转换与走向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 (英)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李永宏,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7] (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转型期学校德育冲突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