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概况、成因及调节

2013-04-11张丽华潘汝莘

关键词:教师职业职业倦怠高校教师

张丽华,潘汝莘

(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心理健康逐渐成为评价个体健康的重要指标。高校教师作为教师职业中的特殊群体,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对维护教师自身健康、生活幸福具有重要意义,对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而形成健全人格具有重要影响,而且维系着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关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概况

目前,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有多种,但许多研究大致都认同“心理健康”应是个体主观与外界客观世界相一致,知情意行的内在协调统一,个性相对稳定,能够自主调节,适应环境,并具有健全人格,在工作中能发挥潜能和创造力。

教师群体的职业特殊性,决定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在符合一般人群心理健康要求的条件下,具有自身的特点。纵观国内对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种。一是俞国良等通过研究发现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1]。二是唐绍文通过研究发现心理健康的教师应具备: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师德;稳定的情绪情感;自我意识良好;坚强的意志品质[2]。三是兰卉等通过研究得出:热爱教师职业;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认识自我;坚韧与自制;有效调节不良情绪;好学与创新,是心理健康的教师应有的素质[3]。由此可见,教师心理健康要求教师对教师角色认同,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能正确地自我认知,有效地自我调控,好学并善于创新,具有稳定的情绪、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师德。教师心理健康就是教师能顺利适应教学环境,能正确认识并有效处理师生、教师间的人际关系[4]。心理健康的教师并不完全等同于优秀教师,但优秀教师应当具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综合已有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教师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全国人口平均水平,特别是教师对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以及主观幸福感要显著高于同龄其他群体[5-7]。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教师群体中,焦虑、抑郁等生理-心理症状,职业倦怠、人际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普遍存在,并已成为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隐患[8]。

二、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成因

(一)从个体角度

首先,包括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学历、婚姻状况、学校类型、担任科目等人口学变量,以及教师的人格特征、认知倾向、应对方式等在内的个体因素都可能影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一般认为,教龄在5-20年、低自尊、外控倾向的教师倦怠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教师。低自尊的教师长期处于自我否定、自我怀疑中。外控倾向的教师应对压力的心理耐受力较差。职业压力的应对策略不仅对职业倦怠具有直接调节作用,同时还作为调节变量,影响教学障碍对教师职业倦怠的作用[9]。较多采用问题解决、认知重建、求助等成熟应对方式的教师能获得更高的主观幸福感[10]。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男教师,这主要是由社会性别角色带来的压力以及性别生理差异造成的。不现实的理想和期望,使教师难以接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缺乏自信,自我价值判断较低;不能准确客观地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这些人格特征都会降低教师的效能感和成就感,容易导致职业倦怠[11],从而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其次,由于心理压力以及负性或失调的情绪状态容易导致认知偏差、决策失误,个体倾向于从消极角度看待他人,并作出相应消极行为反应。教师职业特性使教师比其他职业人员易获得更多的情绪体验,其中焦虑、愤怒等消极情绪占据了极大比例,而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又使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调整、平复自己的心态和情绪,易导致教师人际适应困难,进而造成社会支持水平降低,使得教师内心更闭锁[1]。

再次,研究表明工作中的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可以预测个体的职业倦怠程度。随着教育理念的变化发展,学校功能增多,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复杂化。教师职业特性使教师长期处于角色冲突的情境中。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不仅是造成教师职业压力的重要原因,也会直接导致情绪衰竭,成就感下降[12]。

最后,缺乏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技能导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职业压力的应对策略对职业倦怠具有调节作用,因此能采取主动积极的应对策略,尝试进行自我减压的教师往往倦怠程度较低。

(二)从学校组织环境的角度

研究认为,组织问题作为员工感受到的最大压力源,与员工的高倦怠感显著相关。对于高校教师群体,学校中的教学工作要求、教学科研资源匮乏、教师间冲突,以及教师间、上下级间的合作与支持水平能预测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学校组织气氛是高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之间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一种为学校成员所知觉并影响其行为表现的持久性特质。有研究认为,组织气氛作为中介变量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而工作态度又能显著预期入职一年员工的流动率[13]。同样,学校组织气氛差,显然会诱发教师高水平的职业倦怠。具体来说,校长权力过于集中,只进行单纯的限制、监督,同事间冷漠疏远,都会造成教师情绪耗竭、消极怠工、个人成就感的下降。相反,校长的支持,教师间加强合作,都能有效降低教师职业倦怠水平。并且,学校组织气氛通过影响职业倦怠水平,会对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产生作用[14,15]。

员工为组织利益付出努力的前提之一便是,员工应能感受到组织对他们贡献的重视及回报。组织支持感有助于组织成员应对压力,感受到充分物质和精神支持的教师往往比较少受到支持的教师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更健康。组织支持感还影响教师对幸福的感受性,而教师心理需求的满足与否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即心理需求获得满足能有效缓解学校组织支持感不足所带来的教师主观幸福感下降[16]。

组织承诺表现为组织成员对组织具有认同感、归属感,在组织工作中自发自愿地投入并具有继续留职的意愿。教师组织承诺水平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投入,与教师工作满意度、去留倾向均具有密切联系。由于组织承诺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具有显著负向预测力,一般来说,高校教师的情感承诺水平高,表现出高水平的工作投入,对自身职业及学校的高度认同,这样就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降低倦怠水平[17]。

组织公平感包括“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是组织成员对自己所受到组织对待的公平性的感知。研究认为,组织公平能促进组织健康发展,其中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本身能促进组织支持的发展,而组织支持反过来又调节了组织公平感在组织承诺和离职意向上的作用[18,19]。教师组织公平感的研究发现,教学资源、教学任务、工作条件、工资收入等的分配,考评晋升制度的设置及运行过程的公平合理程度都决定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

(三)从社会环境角度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教师的压力也随之加剧。我国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学生问题、工作负荷、自身发展需要、社会及学校评价、人际关系[20,21]。压力源作为一种教学障碍被教师感知,从而阻碍他们达到教学目标,进而导致教师的压力感和倦怠感[9]。

有统计显示,由高校管理体制、人事分配以及教育教学改革所带来的教师工作岗位调整、课程设置及内容改革、教师考核制度量化管理、学生在教师职称评定中的作用扩大等因素,都造成了高校教师工作时间过长、教学科研任务繁重、非专业科目教师地位边缘化等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而学生的不良品行,高校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下降,以及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等等都给高校教师教学带来困难,进而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22,23]。

高校教师的压力不仅来源于教学科研任务、来源于学生,还来源于社会上对高校教师的高期望,对教育教学的严苛要求和评价,及其导致的教师工作负荷不断增加。研究表明,来自学生和公众的赞赏及专业认可度可预测教师的倦怠水平[24]。然而,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信息更新迅速,同时信息技术和大众媒介的发展又使信息的多渠道接收成为可能,使得教师任教后继续学习提高的压力和难度增大。教师知识技能的陈旧和老化,专业知识的枯竭感,使教师在教学中受到巨大挑战;时代发展对教师学历要求的逐步提高,迫使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不断进行自我提高。繁重的教学与进修任务,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加剧了教师间的竞争,导致教师超负荷工作,身心耗竭。此时来自外界的强有力的支持,能有效减轻倦怠。

但由于教师的人际圈子狭窄,与人交流机会较少,影响了教师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导致教师的合群及获得人际支持的需求未能得到较好的满足。缺少来自于他人的良好的主观支持,或者对社会支持的感受性和利用率低,不仅未能使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得到较好的缓解,而且进一步影响了教师的心理健康。

三、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调节

(一)从个体层面进行自我调适

由于教师个体人口学变量的相对不可变性,以及个性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可以通过改变个人在认知观念上的某些特征、获得应对调适技能,以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25],可从指向个体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着手。指向个体内部,教师应具有心理健康维护及心理危机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压力应对、情绪调适技巧,并根据自身的人格特征和所具备的客观条件,及时有效地进行必要的心理自我维护,同时进行一定的观念调整、更新,使自我概念、自我评价更趋于客观。以平常心对待任教后的“专业知识枯竭感”,同时及时“充电”,使“教学相长”,在教学互动中获得自身提高。指向个体外部,主要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人际观念,提高交往技能,扩大交往范围,加强同事间交流合作,以改善教师人际关系。另外,教师应善于运用社会支持系统,勇于及时求助。

为了使教师能更好地进行自我调适,可以采用压力管理、时间管理、放松训练、社交训练等训练项目,以及情绪控制与压力应对策略等方法。

但由于包括职业倦怠在内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仅是个体问题,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所受到的来自环境因素的影响远远超过个人特征[26]。有研究表明,经过个体干预,职业倦怠的核心部分,即“情绪衰竭”水平降低,但其他维度没有明显改变。既然工作环境中的许多因素不由个体控制,还可以从学校组织环境角度,改善教师工作环境以缓解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二)从学校组织环境层面进行科学管理

有研究认为通过合理的人员调配、科学的人事管理,可降低教师的职业倦怠,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对此,Maslach和Leiter提出的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理论认为,员工与某些工作因素匹配程度越低,越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这些工作因素包括:“工作负荷”、“控制”、“报酬”、“社交”、“公平”、“价值”。“控制”的不匹配,通常表现为个体对工作所需资源或工作方式缺乏控制,没有权威;“社交”不匹配,表现为工作中与他人关系不良;“价值”不匹配,表现为不同价值观间的矛盾冲突。该理论倡导将工作因素不匹配的转变作为倦怠干预训练的重点,不仅要求个体接受训练,更强调组织管理进行调整,力求改变不匹配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27]。因此,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从匹配理论的六因素入手。

从减轻工作负荷的角度,应合理安排教学及科研任务,建立更有弹性的考评、晋升制度,兼顾教师的个性与共性,减少因简单量化模式造成的教师工作疲于奔命,教学、科研成果数量大、但质量不精的现象。

从教师对工作的控制感角度,有研究认为,对工作环境的认知与教师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当教师感觉到对生活有控制力时,在生活和工作上能感受到最高的幸福感,即使是上级或同事做出的最佳决定都可能因减弱教师的控制感而降低激励作用。这也说明,给予教师更多的教学决定权更有助于激励教师[28]。因此,校领导应适当下放管理权力,向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给予教师一定的自主权,以及展现自我的平台。另外,由于教师对工作的控制感会受到教师个体应对特征的影响,对此学校管理者应对具有不同应对特征的教师进行区别对待:直接向积极应对者提供工作中的高控制感可降低压力带来的情绪衰竭;向应对水平低的教师提供特定训练,提高积极应对策略的应用以舒缓倦怠[27]。同时,还应注意通过技能培训、认知预演等训练提高教师的教学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工作控制感,降低倦怠。

针对工作报酬影响组织成员的职业倦怠程度,一方面,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以及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深入了解教师的需求,让教师在生活上获得坚实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改善工作中的物理环境,提供充分的教学科研资源,以保证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能顺利进行。

由于社交缺陷或人际关系不良已成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中的主要表现之一,校领导应着手通过完善并落实教师考核晋升制度,避免教师间的人为恶性竞争,减轻由此带来的工作和心理负担,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另外,应开展丰富的团体活动,充实教师的业余生活,提供教师、师生间交流的机会,扩大教师的人际交往范围,这些对于改善学校人际关系,构造友好融洽的组织氛围,完善教师个体的社会支持系统都大有裨益。

教师对学校组织环境中包括教学科研条件、工作任务、薪酬福利等等的分配方式及分配过程是否公平合理的感知,都会严重影响高校教师的工作动机水平及职业倦怠程度。对此,保证合理分配资源,人性化地安排教学任务,教师参与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健全薪酬激励制度,并且实施程序公正透明,显得极其重要。

随着社会发展,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价值观给教师职业的传统观念带来巨大冲击。价值观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往往表现为:教师职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与现实中教师的收入水平、社会地位,以及不同科目教师间待遇差异,非核心课程、非专业科目教师地位边缘化之间;教师自身传统观念与学生的世界观、社会多元价值取向之间,都存在较大的矛盾冲突[22,29]。对此,应构建和谐、民主、进取的学校组织氛围,使教师感受到尊重及应有的社会价值感,同时提高教师收入水平,改善教师福利待遇,对新手教师进行必要的入职培训,促进新手教师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形成职业认同。

综合考虑工作匹配理论的六个因素,我们认为高校应从促进教师的工作投入、提升他们的职业认同和满意度入手,改善高校组织环境,这对缓解教师压力,提高教学绩效均具有参考价值。此外,学校应按照不同阶段教师的需要,提供教师在职学习机会,促进教师自身教学、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从社会层面转变观念、完善制度

为了缓解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提高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不论从教师个人角度进行自我调适,还是从学校组织环境角度进行组织管理优化,归根究底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背景下,遵循社会文化规范前提下进行的微观调节。而社会环境一般通过观念、舆论、制度等方式对其中个体产生影响。因此,要改善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素质,从本质上,需要从转变社会观念、完善社会制度着手。

首先,让公众更全面地认识教师职业,尊重教师作为普通社会群体的需要,进而能从更客观的角度对教师职业进行合理期望,在舆论上做出中肯评价。同时,尊重教师的工作成果,重视教育的同时,给予教师应有的敬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其次,不断完善高校教育教学体制,重视高校的人性化管理,增加教育投入,减轻教师工作压力,为发掘教师潜能打造优质平台。提高教师经济收入,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让教师在工作中无后顾之忧。

最后,在全社会范围建立和完善教师心理援助系统,可通过借鉴EAP模式,专业机构定期对高校教师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调查,有针对性地进行调适技能培训、心理咨询辅导,并向教师提供职业技能培训[30]。同时,严格控制教师职业准入,将心理健康素质作为教师筛选考核的重要项目,加强新手教师入职培训,使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完善教学实践技能,获得教师职业认同。

[1]俞国良,曾盼盼.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0-27.

[2]王智.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1):72-74.

[3]王智,李西营,张大均.中国近20年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10,33(2):380-383.

[4]王金香.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5]马喜亭,李卫华,秦蓉.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维护策略[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3):170-173.

[6]邱秀芳.大学教师心理健康、职业枯竭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6):54-58.

[7]姬杨.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及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8]么娜,王颖,王志路.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现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77-78.

[9]Betoret, Fernando Doménech; Artiga, Amparo Gómez. Barriers Perceived by Teachers at Work, Coping Strategies, Self- efficacy and Burnout [J]. The Span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0,13(2):637- 654..

[10]邱秀芳,张卫,姚杜鹃.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及其关系[J].现代教育论丛,2007(7):22-26.

[11]曾玲娟,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研究,2003(11):79-80.

[12]唐芳贵.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7):97-100.

[13]Aarons, Gregory A; Sawitzky, Angelina C. Organizational Climate Partially Mediates the Effect of Culture on Work Attitudes and Staff Turnover in Mental Health Services [J].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in Ment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Research, 2006,33(3):289- 301.

[14]阳红,胡韬,郭成.贵州省高校教师幸福感与组织气氛、工作倦怠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6):530-532.

[15]张燕.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学校组织气氛的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16]Gillet, Nicolas; Fouquereau, Evelyne; Forest, Jacques.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Factors on Psycho- logical Needs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Well- Being. http://springer.lib.tsinghua.edu.cn/content/p510w16675q53872/fulltext.pdf.2011/12/23.

[17]武云鹏,李文静,王鹏.职业高校教师组织承诺在人格特征和工作倦怠间的中介效应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7):533-537.

[18]Ahmadi, Freyedon; Habibitabar, Zainab. Survey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the organizational health in public organizations in Iran [J].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 In Business, 2011,3(2):484- 496.

[19]Loi, Raymond; Hang- yue, Ngo; Foley, Sharon. Linking employees’justice perceptions to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intention to leave: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06,79:101- 120.

[20]黄依林,刘海燕.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6(6):111-113.

[21]康延军.高校教师心理压力源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58-59.

[22]张海鹰.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3]任登波,王光琼.高校教师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7(4):91-95.

[24]Gavish, Bella; Friedman, Isaac A. Novice teachers' experience of teaching: a dynamic aspect of burnout [J].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0,13(2):141- 167.

[25]李靖.枯竭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2):286-290.

[26]Zaidi, Nayyar Raza; Wajid, Rana Abdul; Zaidi, Farheen Batul.Relationship between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Burnout among Public Sector University Teachers of Lahore [J].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 In Business, 2011,3(4):829- 843.

[27]郭思,钟建安.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27(4):931-933.

[28]Leinbaugh, Tracy; Hazler, Richard J; Bradley, Carla. Factors influencing counselor educators' subjective sense of well- being [J].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2003,43(1):52- 64.

[29]徐兵.试论高校教师心理压力源与对策系统[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28(6):41-43.

[30]黄旭辉.EAP: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2(2):38-41.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职业倦怠高校教师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